第291章 內情(五)

水閣上頭,落針可聞。?? . tw .

範大太太半低着頭,翻來覆去看手中的帕子,絲毫不覺得自己說了什麼不該說的話。

陶老太太陰沉着臉,半晌才微微動了動嘴角,扯出一個意味不明的笑容來。

閔姨娘看在眼中,還有什麼不明白的,不由死死咬緊了牙關,恨恨望着陶老太太。

比之閔姨娘的沉默,賀五孃的身形晃了晃,她扶住了賀三孃的手,才讓自己站直了,賀五娘顫着聲道:“陶老太太,這可是真話您當着常夫人的面還打圓場呢,卻是個你竟然把我們當猴兒耍”

陶老太太捧着茶盞,哼了一聲,連看也不看賀五娘:“你這小丫頭啊,真的不會說話。老婆子算計你什麼了是老婆子讓你傾慕常大人的是老婆子讓你對着常夫人說混賬話的自個兒行爲不端,不要推到老婆子身上來。”

賀五娘倒吸了一口涼氣。

陶老太太說得不錯,沒有人逼着她,是她自己對常鬱昀傾心不已,這才

可是,範大太太說了,陶家也有姑娘是存了那樣的心思的,明明不止她一個人,爲何要她來承擔一切,而陶家可以躲在後頭看戲

閔姨娘的心角鈍鈍發痛,她怕賀五娘管不住脾氣,萬一發作起來,吃虧的也只有她們娘三個了。

“五娘”閔姨娘握緊了賀五孃的手,深深看了她一眼,緩緩搖了搖頭,而後擡着下顎,冷聲與高老太太道。“高家做東,您和陶老太太關係甚密,陶家的那些主意想來您也是知道的,和陶家聯手,拿我們五娘當棋子投石問路,呵

我們是被蒙在了鼓裡,傻傻地叫人看笑話。可這兒還有聰明人。範大太太看得明白,常夫人那兒,怕也已經是看懂了的。我們這樣的小人物不成氣候,但你高家跟着陶家算計常大人,常夫人會怎麼想

那可是京城常家,不是從前那幾位窮苦出身的知州。收拾高家,就跟碾死一個螞蟻一樣。高老太太,您可千萬悠着點。

高家的宴席,往後,我們娘三個是再不敢來的了。誰知道這裡還會有多少看戲的唱戲的”

閔姨娘說完,一手牽着一個,把兩個女兒往樓下帶。見賀三娘失魂落魄,賀五娘憤憤不平。閔姨娘緊緊捏住了她們的手腕,沉聲道:“不要低頭,想想那年離開紹城的時候,我們是擡頭挺胸離開的賀家,現在也一樣擡頭挺胸出了高家。”

範大太太離樓梯口稍近一些,正好聽到了這句話,詫異之餘,不由往那三人的背影瞅了一眼。

原本當那閔姨娘是個不開竅的,卻沒料到,她也有通透的那麼一個點兒。

只不過,高家往後的宴席,別說閔姨娘她們不願意來,高老太太這兒也不會再下帖子與她們了,理由都是現成的,席面上只請正房太太奶奶們,沒有妾室的立足之地。

不過是不肯徹底丟了臉面,纔有了這麼一句意氣之話而已。

閔姨娘的另一句話,範大太太也是認同的,陶家和高家的那些彎彎繞繞,楚維琳遲早會理明白,到了那時候,態度也就微妙起來了。

楚維琳除了之前的口舌之快,事後不會對賀五娘做什麼,畢竟那是她大姐的婆家小姑,再是行爲偏頗,再是不受寵,她也不好處置,否則左右爲難的是楚維琇了。

興許,就會把過錯全算到陶家頭上來範大太太不由思量着,她睨了陶老太太一眼,陶家到底是哪個姑娘拎不清,在打常大人的主意

高府花園二門上,高奶送了楚維琇和楚維琳,等馬車行遠了,她忽然覺得這日頭太烈,讓人有些暈頭轉向了,她趕緊扶着丫鬟的手往陰涼處走。

半途遇見了閔姨娘和賀家姐妹,她猶豫着要如何開口,閔姨娘卻和沒見到她一般,筆直從不遠處經過,連個眼神都沒有飄過來。

高奶不曉得範大太太的那番話,以爲閔姨娘只是惱羞成怒了,待一個婆子過來附耳說了幾句,高奶臉上一白,道:“當真我們老太太當真是和陶老太太謀算好了的”

婆子訕訕笑了笑。

高奶頭暈目眩,靠着丫鬟才站住了,嘆聲道:“既如此,又何必瞞着我我幾次厚着臉皮去請常夫人,往後,我還怎麼再去府衙拜訪,再下帖子呀陶家那兒,是陶七吧是她吧她真是”

另一頭,楚維琳和楚維琇的馬車出了高府,不疾不徐往府衙去。

楚維琇看了眼閉目養神的楚維琳,猶豫着開了口:“原本是家務事,卻把你牽扯進來了。”

楚維琳沒有睜開眼睛,莞爾笑了:“不對,是我們爺太招人了,與大姐無關。”

明明是攬過錯,可這口氣言語,又透着股親暱驕傲的樣子,楚維琇忍俊不禁,輕輕拍了拍楚維琳的手:“不害臊”

楚維琳笑意更濃:“你們中秋前要回紹城,時間不多,這才釜底抽薪,叫她們在金州再也不好生活,若不然,本也該徐徐圖之,免得叫一羣不相干的人看笑話。”

“誰說不是呢。”楚維琇亦是搖頭,“不管好壞,總歸姓賀,關起門來怎麼樣都好,也實在不想在人前多是非。也是沒有辦法裡的辦法,我思量過了,三娘和五孃的年紀也不小了,說了親嫁出去了,婆母那兒也就滿意了,畢竟是庶女,婆母也不盼着她們飛黃騰達。”

庶女的婚事,往往更看重與姻親之間的關係,能讓孃家多一個拿得出手的姻親來,這庶女的婚事便是成功的。

“大姐,你那婆母能在和閔姨娘的鬥爭裡贏下來,就不會是個愚的,你也說了,你公爹一心向着閔姨娘的。你婆母便是一時未想轉過來,事後也會明白這其中道理。”楚維琳寬慰道。

楚維琇頷首,思及宴席上衆人的態度,關心道:“那兩位老太太,都不是省油的,你”

楚維琳微微搖頭,笑道:“她們那點心思。我們都看明白了。不過。我們初來乍到的,強龍不壓地頭蛇,也不會爲了這麼一點兒事情就和高家陶家撕破了臉皮。若是她們就此收斂了。不要把手伸得那麼長,就罷了,若還是這般心思,也不用客氣什麼。我有時間,可以慢慢來。”

楚維琇暗暗鬆了一口氣。

當年離家的時候。她聽說楚維琳一夜之間什麼都忘了,什麼都不懂了,當時錯愕依舊縈繞心頭。

雖不是格外親近的姐妹,但總是自家人。她也不想楚維琳叫人算計着,見她今日通透,楚維琇不由放下心來。

當日夜裡。賀二太太其實是一位姨娘的消息,就已經在平日裡時常出入高府的太太奶奶們中間傳遍了。愕然有之,唾棄有之,不解有之,可還是接受了這樣的傳言。

閔姨娘的日子一下子難熬了起來。

這幾日出門,總覺得旁人看向她的目光裡滿是嘲諷,似乎趁着她不注意,就會指指點點一般。

這也就罷了,她快三十歲的人了,經歷的也多,這樣的閒言碎語她還是扛得住的,可她漸漸覺得,兩個女兒沉默了許多,尤其是賀五娘,就像變了個人一樣。

閔姨娘急在心裡,待在一戶相熟的人家裡受了冷遇之後,她是徹底明白了,現在已經沒什麼人待見她們了。

這般下去,賀三娘和賀五孃的前途堪憂

閔姨娘憂心,眼看着再幾日就要中秋了,恨不能早早見了賀大老爺,與他商量一番女兒們的事體,可她左等右等,等來的卻是楚維琇和賀淮卿。

賀淮卿開門見山,道:“中秋節,父親定是在紹城過的,姨娘若想見父親,可以隨我們回紹城。”

閔姨娘不屑地撇了撇嘴,並不言語。

“不管姨娘如何決定,我和阿琇後日便啓程了。金州這兒,你還要帶着妹妹們住下去嗎她們的年紀都不小了。”

閔姨娘捧起茶盞,意爲送客。

賀淮卿見此,也不再堅持說什麼,起身與楚維琇道:“阿琇,我們走。”

楚維琇衝賀淮卿甜甜一笑,柔聲道:“爺去前頭等我吧,我和姨娘還有幾句話要講。”

賀淮卿一怔,見楚維琇堅定點了點頭,他也就不在閔姨娘跟前駁了妻子的面子,先一步出去了。

楚維琇走到閔姨娘跟前,沉聲道:“姨娘,你吃過做妾的苦,難怪還要讓五娘也吃那樣的苦頭嗎

你說過,你和公爹青梅竹馬,感情極好,卻因着婆母的關係,你委屈做小,公爹念舊情,一直護着你,你和婆母才堪堪打個平手。

我六妹與妹夫亦是青梅竹馬,妹夫待我六妹,比公爹待你更情深意重,即便五娘能橫插一腳,沒有男人護着,五娘能討到什麼好處

即便不是常家,去給別的人家做小,一樣是吃虧的。

你捨得嗎

三娘、五娘都姓賀,在江南地界上,擡頭挺胸做個嫡妻根本不是難事,只要她們歸家,婚事上頭,老太太和公爹還是能拿捏的,姨娘,莫要爲了暫時的一口氣,毀了自個兒姑娘的前程。

我曉得你恨我當初算計你,你覺得我現在依舊在算計你,那麼三娘和五娘呢你真要犧牲了她們,來與我拼一口氣嗎”

楚維琇說完,深深看了閔姨娘一眼,在對方的眼中,她看到了一絲動搖,她沒有再說什麼,轉身告辭。

閔姨娘坐在八仙椅上,思及這十多年來的日日夜夜,不知不覺間,淚流滿面。

做妾太苦了,即便有賀大老爺護着,即便她是賀老太太的外甥女,就因爲身份上低了洪氏一頭,她在賀家就遠遠比不過洪氏。

閔姨娘不滿,憤恨,卻都沒有用,如楚維琇說的一樣,她輸在了一張婚書上。

這樣心酸的路,真的要讓五娘再走一遍嗎

即便那是京城常府,聖寵不斷的常府,可妾室依舊是妾室,而且因着那高高的門第,規矩只會更嚴苛,五娘在紹城已經不適應了,又怎麼能受得了常府的規矩

五娘現在的一顆熱枕之心在見識過京城世家的壓力和痛苦之後,還能初心不改嗎

閔姨娘擡手覆面,嘆了一口氣,自己的女兒自己清楚,五娘不是那等性子的,她扛不住的。

金州這兒,三娘和五娘都說不到好親了,只有歸家去,才能風光大嫁,纔不會被踩一頭。

楚維琇說得對,比起兩個女兒的將來,自己的那口氣又算得了什麼她和洪氏能鬥十年二十年,就一樣還能鬥四十年五十年,只要女兒好好的,她閔氏怕什麼

閔姨娘下定了決心,便把家中的管家婆子們喚來,把事情一樣樣安排下去。

楚維琇走到垂花門處,見賀淮卿等着她,她稍稍加快了些腳步。

“你和姨娘說了什麼”賀淮卿問道。

楚維琇含笑道:“從前我總和五娘置氣,說起來是我這個大嫂的過錯,我向閔姨娘賠禮。”

“賠禮”賀淮卿反問。

“是啊,爺若在,閔姨娘不敢發作我,就我與她兩人,她嘴上發幾句脾氣,也就過去了。”楚維琇說得很隨意。

她並不想說實話,什麼做妾室苦,當小的委屈,那些話只能用來打動閔姨娘,但那些話琢磨起來,其實還有另一個意思,那就是嫡妻刻薄,當着賀淮卿的面,說洪氏刻薄,楚維琇纔不會這麼傻。

況且,賀淮卿的心尖尖也是個姨娘,他聽了去,只會更偏疼小的,對那一位小心呵護,似是做妾真的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

分明當妻子的纔是真正委屈的那一個

八擡大轎擡進門,卻眼睜睜看着丈夫偏寵別人,還要裝出大度的樣子來,否則就成了妒婦。

除了一紙婚書,除了一個正妻的名號,還剩下了什麼

楚維琇心中煩悶,上了馬車之後便把話題帶開了。

府衙後院裡,楚維琳抱着霖哥兒,看元哥兒和桐哥兒玩耍,鄧平家的從前頭過來,福身道:“奶奶,京城裡來人了,給爺和奶奶捎了信來。”

楚維琳挑眉,捎信捎信有驛站快馬,怎麼會讓人親自送來

“誰送來的”楚維琳問。

鄧平家的垂手道:“樑師爺。”

話音未落,楚維琳的眉頭就緊緊皺了起來。

第226章 迷離(三)第225章 迷離(二)第345章 遠客(一)第299章 官司(三)第122章 婚期(三)第115章 香火(八)第113章 香火(六)第119章 主僕(二)第222章 驚變(七)第73章 緣由第97章 事發(四)第237章 驚雷(六)第112章 香火(五)第80章 姐妹第212章 暗涌(四)第321章 添喜(一)第262章 牽連(一)第210章 暗涌(二)第213章 暗涌(五)第363章 求仁(六)第154章 晦氣(一)第234章 驚雷(三)第334章 賀家(八)第94章 事發(一)第212章 暗涌(四)第273章 意外(六)第365章 舊都(一)第319章 年關(七)第55章 姐夫第196章 變化(八)第256章 準備(四)第26章 滿娘第198章 變化(十)第95章 事發(二)第19章 上香第109章 香火(二)第341章 賀家(十五)第220章 驚變(五)第177章 真實(一)第208章 新生(五)第6章 好心第111章 香火(四)第227章 迷離(四)第181章 真實(五)第343章 賀家(十七)第244章 算計(五)第112章 香火(五)第360章 求仁(三)第290章 內情(四)第91章 宣泄第303章 官司(七)第140章 心意(五)第145章 出閣(四)第106章 回府(二)第45章 語姝第224章 迷離(一)第57章 忍讓第30章 猛藥第363章 求仁(六)第38章 來客第98章 事發(五)第8章 竹苑第143章 出閣(二)第150章 花凋(一)第358章 求仁(一)第222章 驚變(七)第85章 敲打第246章 性命(一)第215章 暗涌(七)第259章 準備(七)第58章 迷心第255章 準備(三)第301章 官司(五)第211章 暗涌(三)第289章 內情(三)第71章 小住第331章 賀家(五)第161章 年節(四)第163章 曝光(二)第169章 曝光(八)第145章 出閣(四)第266章 牽連(五)第217章 驚變(二)第284章 七夕(二)第263章 牽連(二)第181章 真實(五)第78章 操心第205章 新生(二)第159章 年節(二)第127章 姐妹(五)第333章 賀家(七)第101章 鬧事(二)第142章 出閣(一)第85章 敲打第284章 七夕(二)第139章 心意(四)第199章 失蹤(一)第31章 面對第172章 轉折(二)第97章 事發(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