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唐太宗

漢武帝晚年求神仙又不成,又因巫蠱之禍造成父子相殘、太子劉據自殺,種種打擊使武帝心灰意冷,對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爲頗有悔意。在登泰山、祀明堂之後,武帝下《輪臺罪己詔》說“朕即位以來,所爲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以表示承認自己的錯誤。天下也因此又逐漸歸於和諧,爲昭宣中興的盛世奠定了基礎。

求神仙不成是一回事,但是求神仙希望獲得長生不老又是一回事。

帝王中間求長生不老結果悲催的莫過於唐太宗了。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說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去雁門關營救隋煬帝。唐朝建立後,李世民官居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受封爲秦國公,後晉封爲秦王,先後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被立爲太子。唐高祖李淵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年號貞觀。李世民爲帝之後,積極聽取羣臣的意見,以文治天下。並開疆拓土,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並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爲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公元649年7月10日(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駕崩於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葬於昭陵。李世民愛好文學與書法,有墨寶傳世。

李世民於公元598年(隋文帝開皇十七年)農曆十二月戊午日(一說公元599年,開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日),出生在今陝西武功的李家別館。父親是時任隋朝官員的李淵。母親是北周皇族竇氏。李世民4歲的時候。家裡來了一位自稱會相面的書生,對其父李淵說:“您是貴人,而且您有貴子。”當見到李世民時。書生竟說:“龍鳳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歲時,必能濟世安民。”李淵便採“濟世安民”之義爲兒子取名爲“世民”。童年時代的李世民聰明果斷,不拘小節,接受儒家教育,學習武術,擅長騎射。公元613年(隋煬帝大業九年),李世民娶高士廉的外甥女長孫氏爲妻。公元615年(大業十一年),李世民參加雲定興的軍隊,去雁門關營救被突厥人圍困的隋煬帝。公元616年(大業十二年),父親李淵出任晉陽留守,李世民跟隨到太原並隨父多次出征,平服發生在今山西省內的各種叛亂和抗擊東突厥人的入侵。

公元617年(義寧元年),李世民鼓動父親李淵起兵反隋,是爲晉陽起兵。李淵封李世民爲敦煌郡公、右領軍大都督,統帥右三軍,起兵攻入長安,並且滅隋。李世民官拜光祿大夫、唐國內史,徙封秦國公,食邑萬戶。公元617年(義寧元年)農曆十二月,李世民爲右元帥,徙封趙國公,率兵十萬進攻隋朝的東都洛陽,不克而還,設三路伏兵於三王陵,擊敗隋將段達。公元618年(武德元年)農曆五月,李淵廢黜楊侑,稱帝,改國號爲唐,封李世民爲尚書令、右翊衛大將軍,進封秦王。

唐朝建立後,疆土只限於關中和河東一帶,尚未完全統治全國,因此,李世民經常出征,逐步消滅各地割據勢力。自公元618年(武德元年)起,李世民親自參與四場大戰役。其一,破薛舉,淺水原之戰平定隴西薛仁杲(薛舉之子),剷除了唐朝來自西方的威脅。其二,擊敗宋金剛、劉武周,收復並、汾失地,鞏固唐朝的北方。其三,在虎牢之戰中,一舉殲滅中原兩大割據勢力: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竇建德集團,使唐朝取得了華北的統治權。其四,重創竇建德餘部劉黑闥和山東的徐圓朗。自此李世民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戰後班師返京時,受到長安軍民的隆重歡迎。公元621年(武德四年)農曆十月,封爲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萬戶。李淵又下詔特許天策府自置官屬,李世民因此開設文學館,收攬四方彥士入館備詢顧問,文學館與秦王府相結合,儼然形成一個小政府機構。

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謀略,李淵曾答應他事成之後立他爲太子,但李淵建立唐朝後,立李建成爲太子。天下平定後,李世民功名日盛,李建成隨即聯合李元吉,排擠李世民。李淵的優柔寡斷,也使朝中政令相互衝突,加速了諸子的兵戎相見。長兄皇太子李建成知道李世民終不肯屈爲人臣,而李世民也認爲是自己奠下唐朝開國的基業,遂與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猜忌日深,兩派大臣之間互相傾軋。李建成曾經下毒謀害李世民。其中宰相裴寂、謀士王珪、魏徵、東宮衛士將領薛萬徹等追隨李建成、李元吉。秦府謀士杜如晦、房玄齡,將領秦叔寶、尉遲敬德、段志玄、侯君集、王君廓等跟從李世民。宰相陳叔達、朝臣長孫無忌等暗中支援李世民。其餘將領李靖、徐世勣,大臣宇文士及等保持中立。公元626年(武德九年),突厥侵犯唐邊境,李建成向李淵建議,由李元吉做統帥出征突厥。在太子的東宮中擔任率更丞(主管計時的官員)職位的王晊,已被秦王李世民收買,成爲李世民在東宮的眼線,他悄悄告訴李世民:“李建成想借此控制秦王的兵馬,並準備在昆明池設伏兵殺秦王。”於是李世民決定先發制人。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李世民在帝都長安城宮城玄武門附近射殺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史稱“玄武門之變”。事後,李世民殺李建成、李元吉諸子,並將他們從宗籍中除名。李淵讓出軍政大權給予秦王李世民,三天後(六月初七癸亥日,公元626年7月5日),李世民被立爲皇太子,下詔曰:“自今以後軍國事務,無論大小悉數委任太子處決,然後奏聞皇帝”。公元626年9月4日(武德九年八月初九甲子日),李淵退位稱太上皇,禪位於李世民。李世民登基爲帝,次年改元貞觀。

因隋末戰爭而人口銳減,公元628年(貞觀二年),唐朝只有二百九十萬戶人口,經李世民君臣二十三年的努力,社會安定、經濟恢復並穩定發展,至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人口達到三百八十萬戶,奠下了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年間大唐盛世的基礎,史稱貞觀之治。

公元643年(貞觀十七年)四月,太子李承乾以謀反之罪被廢,唐太宗遂將其第九子晉王李治立爲太子,並對太子嚴加教管。晚年李世民著《帝範》一書以教戒太子李治,總結了他的施政經驗,同時自評一生功過。公元648年(貞觀二十二年)正月,唐太宗將他撰寫的《帝範》十二篇頒賜給太子李治,並對其告誡說:“你應當以古代的聖哲賢王爲師,像我這樣,是絕對不能效法的。因爲如果取法於上,只能僅得其中,要是取法於中,就只能僅得其下了。我自從登基以來,所犯過失是很多的:錦繡珠玉不絕於前,宮室臺榭屢有興作,犬馬鷹隼無遠不致,行遊四方供頓煩勞。所有這些,都是我所犯的最大過失,千萬不要把我作榜樣去效法。”

公元649年(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生病(一說是服用天竺長生藥導致暴疾),醫治最終無效,命李治到金掖門代理國事。公元649年7月10日(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廿六己巳日),太宗駕崩於終南山上的翠微宮含風殿。初諡文皇帝,廟號太宗,葬於昭陵。公元674年(唐高宗上元元年)加諡文武聖皇帝,公元749年(唐玄宗天寶八年)加諡文武大聖皇帝,公元754年(天寶十三年))加諡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第109章 告祖完成第202章 我住得起房嗎第65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第189章 百米衝刺第32章 吃喝玩樂第306章 董卓第143章 文過飾非第187章 “方便”不方便第99章 天意第128章 悲催(十九)第282章 霍光第80章 交談第335章 山是什麼第45章 成也白虎敗也白虎第33章 事實真相第212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105章 古董男第340章 利益第182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17章 一語驚人第144章 破罐子破摔第128章 悲催(十九)第390章 皆大歡喜第284章 劉邦第94章 不一樣的效果第43章 寺中有佛好做僧第182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330章 戰國七雄第259章 漢武帝第126章 悲催(十七)第180章 死因第219章 揭竿而起第36章 孤家寡人第1章 古老傳說天仙配第245章 儒家第173章 死亦有因第134章 悲催(二十五)第341章 楚漢之爭第6章 七仙女再發雌威第347章 飛燕來由第35章 賜名第204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第281章 各有利弊第374章 福星來了第270章 唐賽兒第141章 惱羞成怒第324章 初次交鋒第132章 悲催(二十三)第95章 稱心如意第5章 聲勢駭人第235章 破鏡重圓第324章 初次交鋒第245章 儒家第201章 大眼瞪小眼第181章 無家可歸第166章 想不開第323章 壓制受驚馬匹第155章 神交然後有人第60章 那個時候是那個時候第319章 御駕親征第174章 怯場第113章 董事的悲催故事(四)第18章 苦命人第25章 獻寶第112章 董事的悲催故事(三)第25章 獻寶第259章 漢武帝第378章 今日說法第356章 愛情佳話第369章 奇人第310章 飛天大盜第364章 銀河落九天第102章 爆米花第327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81章 看過究竟第165章 歸來淚滿襟第170章 挑撥第323章 壓制受驚馬匹第186章 春光無限好第90章 螟蛉第132章 悲催(二十三)第157章 有了第104章 告祖第48章 三個裨將頂過午無雙第266章 五斗米道第377章 佛祖來了第375章 祿星來了第24章 道可道第89章 葬禮第125章 悲催(十六)第382章 佛道之爭第265章 黃巾起義第46章 替罪羊第121章 悲催(十二)第179章 逃亡第105章 古董男第87章 老子姓名來歷第144章 破罐子破摔第101章 祠堂第35章 賜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