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平領軍出征,在城門口送別之後,趙鬆梅在兄長的護送下回到府中,便又照舊過起日子來。
如今後院平靜得很,她料理家務之餘,也沒有別的事可忙,便將多餘的心思,放了一些在外院。
之前她也是安守本份,並沒有想幹涉太多,但此番得知外院還有家將這一說,她卻還懵懂無知,便留了個心眼,開始關注起外院的一些事務來。
要說宋清輝這個候爺,他自個是萬事理的,什麼事都交給下面的人去辦,好在都是府中的老人,沒人起什麼外心,不然,候府被人搬空了,估計他都不知道,趙鬆梅對此,也甚是無語,很多大戶人家的老爺、公子們,其實也不用幹什麼事的,但好歹會定期查個賬,翻一下賬薄之類的,或是過問一下有關人員,敲打、勉勵、打賞,這些總該有的,他是一樣也不沾手,完全是個甩手掌櫃。
人人都說當初的老候爺是個多麼精明瞭不得的人物,爲什麼會養出一個這樣的兒子?她也真是奇怪了。
候府中,外院內院還是區別很大的,區分得很是確,後院的一應用度,全是外院拔的銀子,趙鬆梅早就盤算過,賬面上的銀子十分寬裕,府中主子不算多,吃穿用度,一年下來,還能有大半的節餘,估計當初定下這個額度,是因爲預着開花會、辦宴會、送人情之類的開銷,只是府中似乎很多年都沒有這些活動,不過當初楚姨娘管家時,每年的賬面上,都是花得精光的,那漏洞百出的賬,完全經不起查。
她如今也慢慢了解到,外院的銀子,均是來至外面的莊子,還有十來個鋪子,每年的收入,也只是拔了一部份到後院用,大半的銀錢還是在候爺的手中,他這人不用官場應酬,但花銷其實也不小,時不時買個名貴的筆墨、古董、字畫什麼的,估計手中的餘錢也不算多。
趙鬆梅也是一聲長嘆,估計當初老候爺是用這些銀子來養那些家將的,他這一去,銀子就完全沒用在正途上了,原本的三百家將,如今也只餘不足兩百人,而且這些人,還不怎麼提得上臺面來,她是一眼就看出,申管家提起這些家將時,那底氣不足的神情,好在還有這點底子在,不然讓宋天平一個光桿司令出門,不知會不會被其他勳貴之家看笑話,看笑話那些都是虛的,最主要的還是身邊的人若不得用,在外面會不會辦事不順。
想着自這夫君領兵在外拼前程,而候府一干人等,還醉生夢死呢,似乎除了她之外,所謂的家人,就沒有一個人他擔心的,沒準還有那麼幾個,估計正盼着他別回來。
趙鬆梅不由正了正神色,想自己一個女人家,倒底是目光短淺了些,只一心想着打理好家務,將後院事務控制在手中,卻不知道,外院纔是重中之重,若是能接手候府的財務,想幹什麼不能,只不過候爺還在呢,豈會讓她輕易插手,候爺再怎麼不知事,也不可能將這些東西,交到她手裡。
候爺雖說人糊塗,不愛理事,但仍是沒有放權的意思,他是寧願半點不過問的交給下人打理,也沒有想讓兩個兒子插手其中的意思,他不喜歡嫡長子,這就不說了,但二子宋天遠,他可是喜歡得不得了的,但也沒有交給他打理的意思,可見,這人雖糊塗,卻也沒糊塗到家。
趙鬆梅嘴角帶笑,心想,這也可以看出來,候爺雖然喜愛宋天遠,可也沒有想將候府交到他手中的意思,不然,隨便拔點什麼事兒給他,讓他慢慢的練手,以後好方便接掌候府,這些事完全沒有。
而楚姨娘與宋天遠這母子倆,也是完全沒有意會到這些,楚姨娘後宅女人,可以說是見識有限,但宋天遠呢,讀那麼多書的人,也完全沒留意到這些,難到他以爲,接掌候府,只一句話的事麼?
雖說接掌候府,也確實是一句話的事,但你接下之後,那一應事兒,是不是都要理順呢,若理不清,離候府敗落也就不遠了,你接個空売子候府,有意思麼?
而宋清輝這人,也是快五十的人了,繼承人方面,也是毫無盤算,難道他也認爲,這麼大個候府,就是一句話就能傳下去的嗎?
想想當初的老候爺,人家傳位下來,花了多大的精力啊,各處都安排下妥當的人手,讓宋清輝當幾十年的甩手掌櫃,也能安然無憂,要說這麼精明能幹的老候爺,何以就沒把兒子教好呢!趙鬆梅振腕不已,不然候府只會更加輝煌。
宋天平走了,她不想總是整天想着他念着他,讓自己悶悶不樂,總得給自己找點事做,來打發時間,轉移一下注意力。
而她的第一步,便是從府中的老人們身上下手,除了仍當着差,像申管家這樣的老人之外,府外的她沒有見過的先不說,而府中麼,卻是還有好幾位,都是年紀大了,無兒無女,退下來榮養的,外院的偏院住着幾位老爺子,而內院的偏院裡,也住着幾位老嬤嬤。
對於府中的這些老人,以往楚姨娘是從來沒有理會過的,在她眼中,不過是些下人奴才,老了沒地兒去,還得讓府中給養着,她其實是很不待見的,她雖是知道有這麼幾個人,但她高高在上的身份,又豈會把這些人放在眼裡,從來沒有召見過,而這些人,也十分知趣的,沒有出現在她面前,來礙過她的眼。
趙鬆梅聽着香兒輕聲說着從外面打聽來的消息,嘴角微微掛着笑,要說香兒這丫頭,打聽消息還是很有一套的,你想知道什麼,讓她去打聽,總能打聽出一些事兒來,這丫頭,也不是沒有長處。
對於老人,趙鬆梅向來是尊敬的,就算不識字沒有見識的老人,活了一輩子,也能活出生活的智慧來,以前她在村裡時,接觸過的幾位老人,都讓人感覺到睿智,像趙鐵柱吧,大字不識一個的,但說話行事,都很有一套,還有村中的一些族老,也都是各有各的本事。
而候府中的這些老人,那都是曾經跟隨老候爺的人,想老候爺多精明的一個人,又豈會留個無用的人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