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過年了,莊裡樹上掛了喜慶的紅燈籠,窗戶上提前貼了窗花。
京都的年和北地不同,習俗不一樣,家家戶戶開始做水燈,放上蠟燭許願,等年三十那天晚上,出門找到水源處,放水燈祈福。
在京都百姓的認知裡,水代表錢財,放水燈聚財,還能祈福,保佑家人身體安康。
京都大街小巷,從正月初一到十五,有各種規模不同的燈會,廟會,比北地邊城更加熱鬧。
“如意,你和表哥這次來,是打算以後留在京都了嗎?”
李海棠咬了一塊黑糖夾心餅乾,味道不錯,不太甜,是她想的那個味道。
京都是個名利場,若是淡薄名利,趁早遠離這裡。
不過李海棠能理解,阮平之作爲阮家的嫡長孫,未來也是阮家的族長,總不能放棄族人,山中無老虎,讓一個外室生的小毛頭稱大王。
有些事,身不由己。
“他這次回來,主要是爲了陪我。”
張如意咬牙,她得取回孃親留下的玉如意,那對她來說很重要。
回京是臨時決定,來的匆忙,她要弄明白一件事。
李海棠看張如意臉色不好,想了想,還是沒忍住,“是不是盧元卿得知你成親,所以去鬧了?”
“不是。”
張如意苦笑,如果真去鬧了,至少證明盧二愣子對她有點感情,可惜,他得知以後,表現的非常淡漠,和他恩師的女兒,湊在一起,很快也要成親了。
當年,他家裡窮,心裡一直掛念恩師的女兒,卻沒辦法說出口,眼睜睜地看着她嫁人。
好景不長,沒多久,恩師的女兒就死了男人,自己回到孃家,成了寡婦。
“你知道嗎,盧元卿和我撕破臉,對我冷漠,那是因爲,他早就想休了我!”
張如意一嘴苦澀,盧元卿不過是藉着盧母被山匪殺死,發作而已,就這麼簡單。
無論自己做了多少,在他眼中,都改變不了最初的印象,囂張跋扈的千金小姐。
“你可能不知道,很多次在牀笫之間,他喊的不是如意,而是嬌嬌。”
嬌嬌是盧元卿心上人的名字,只有這個時候,他才表現的不一般。
可笑的是,盧元卿隱藏了這麼久,竟然一點沒被發現。
他欺騙張如意,嬌嬌,是他給她起的小名兒,情到深處,自然就喊出口了,把她當做珍寶一般。
作爲枕邊之人,沒有更親密的了,張如意輕易相信他的話。
李海棠震驚了,不僅僅是張如意,作爲旁觀者,她同樣沒察覺出有任何的異常啊!
渣男,渣男到骨子裡去了!
恩斷義絕,孩子也沒了,其實現在想想,未嘗不是好事,或許別的女子會認命,穩妥爲上,安穩地過一輩子,但是,李海棠知道,張如意不是這樣的人。
盧元卿一句不找小妾,她就無怨無悔地下嫁,直到碰到頭破血流。
“所以,你到京都來,是不想碰見那個人渣?”
李海棠疑惑,覺得不太符合張如意的性格。 шωш ¤тTk ān ¤℃O
張如意搖搖頭,把嘴裡的話咽回去,馬上快過年了,她不想因爲自己的破事,讓人不痛快。
姐妹倆在一處,一下午的時間過得很短暫,二人還沒說夠話,就到了晚飯時間。
衆人熱熱鬧鬧地圍在桌前,邊吃邊聊,張如意和阮平之是土生土長的京都人,對大街小巷相當熟悉,二人說的,李海棠聽都沒聽說過,新奇的很。
進入臘月,日子每天眨眼就過去了。家裡忙忙碌碌,上下齊心,爲過年做準備。
臘月二十八,方芍藥帶着家裡的兩個娃上門,給李海棠送年禮。
張如意得知以後,直接躲在院子裡沒出來,她不想見人,以免被認出,被張家人知曉。
方芍藥是從孃家過來的,她娘怎麼看糖包,怎麼彆扭,深深覺得這個外孫女是投錯胎,這麼調皮搗蛋,將來嫁不出去。
男娃調皮一些,可用聰慧,靈活等褒義詞帶過去,但是女娃就不行了。
方芍藥的孃親一再強調,必須在糖包五歲以前,定下親事,這樣娃娃親,交換庚帖和信物,對方不能輕易反悔。
一旦到糖包十歲,名聲在外,肯定嫁不出去。
坑誰好呢?當然是坑姐妹!這個都不用想,只有好姐妹,才能打個感情牌,套套近乎,因而讓對方頭腦一熱,等後悔,也來不及了。
爲了彌補,家裡把大半的家財,都用於糖包的嫁妝,千萬不能讓婆家人吃虧。
方芍藥被她親孃洗腦,深以爲然,瞄準了小豆包。
豆包和糖包青梅竹馬,差不多是光屁股一起長大的情分,這麼親密,不坑他坑誰啊!
方芍藥給自己做了心理建設,特地帶了比原本準備的重好幾分的年禮上門。
李海棠不曉得京都習俗,又是第一次過年,對於年禮沒有概念,她見方芍藥帶的東西多,一點沒往旁處想,以爲方芍藥人實在,所以才這般。
“芍藥,我家親戚從北地來,帶了不少土特產,我給你留下一些。”
李海棠說完這句話,肉痛啊!那些東西,她沒想過給人,就打算吃獨食,慢慢進到自己的肚子。
不過對方熱情,客氣周到,她不能失去禮數。
“哎呀海棠,咱們姐妹之間,用得着客氣?”
方芍藥心中一喜,琢磨怎麼提一下親事。
“海棠啊,你覺得糖包怎麼樣?”
方芍藥見和豆包玩得好的小閨女,笑着搖搖頭。說來也是奇怪了,難道是一物降一物?糖包和豆包在一處,幺蛾子就少了很多,一般都是受到豆包的支配。
這會兒,兩個小的正坐在厚厚的毛毯上,擺弄着金算盤,打得噼裡啪啦地響。
”糖包白白淨淨的,長高了吧?“
李海棠讓白霜端上來點心,招待方芍藥。
“對啊,都說女大十八變,我們家糖包最近懂事不少。”
方芍藥昧着良心說謊,就在昨日,糖包把自家夫君的裡衣弄個洞,要不是她及時發現,就要鬧出笑話了。李光祿頭一次生氣,直接把糖包加起來,對着屁股湊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