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民族覺醒

甘露殿的書房內,秦琬和裴熙分別坐在書桌的兩側,默然無語。

裴熙來的路上,心中積攢了一肚子的話要說,可當他看見秦琬的那一刻,就發現自己什麼都不必說了。

因爲秦琬主意已定。

不知爲何,裴熙忽然有股說不出的落寞。

秦琬雖然推崇個人的智慧,但更看重羣體的力量,但凡家國大事,她總要與重臣商討一二,聽聽大家的看法,纔會做出最終的決定。

裴熙認識她這麼多年,秦琬在攸關天下的大事上,只有兩次一意孤行。

一次是她想奪取權力,登基爲帝;

一次就是現在。

“爲什麼?”

不知過了多久,裴熙才問。

爲什麼忽然做下這樣的決定?

聽見他這一問題,秦琬心中高懸的大石終於落下,她沒有再猶豫,很平靜地對裴熙說:“我忽然想明白了,控制,永遠不是真正的強大。”

她知道,裴熙能懂。

裴熙當然明白被人打壓,永遠不得出頭的感覺。但他明白,秦琬做事一向思慮深遠,尤其是這件事。所以他非但沒有點頭,臉色反倒難看了起來:“你可知道,科舉乃是本朝國策!”

也是皇族用來對抗世家的最好策略。

這一句話,他沒有說。

秦琬的神色漸漸輕鬆了下來,與裴熙形成鮮明的對比。她很高興,非常高興。

裴熙果然還是像從前那樣瞭解她,一眼就看穿了她的用意,一心一意她着想。所以,她帶了幾分輕鬆地說:“我聽坊間有傳言,稱‘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風氣如此,又有什麼辦法。”裴熙冷冷道,“人人都想做官,青雲大道卻少之又少。打仗是一條不錯,卻不是誰都有命掙得軍功,凱旋歸來,不缺胳膊斷腿的。更多是埋骨沙場,傷殘歸鄉。與之相比,科舉只要日日讀書就行,哪怕艱難,到底是條看得見前途,也比較安穩的路。”

他的話非常不客氣,卻是實情。

在大夏,平民百姓、地主階級們想要改變真正自己甚至家族的命運,只有做官。偏偏做官的途徑太少,大夏好歹還開了科舉,勉強算是開闢了一條路。要是在前朝,世家壟斷一切,出身定輸贏,完全沒有別的路可以走。

秦氏皇族開科舉的本意,當然不是純粹的爲國爲民,而是爲了拉攏寒庶,對付世家。

科舉考的科目,之所以以文爲主,也是有講究的一一都說窮文富武,從小打熬筋骨的武者,別的不說,光是飯食,一天就少不了滿當當的六大碗慄米飯,還有各種肉食與醬料。這種消耗,豈是那等家中只有百餘畝地,光靠收租過日子的小地主之家能夠撐得起的?不像讀書人,哪怕頓頓清粥小菜呢,頂多也是餓得慌,身體差一點,腦子不差就行了啊!

事實上,能夠供養得起武者的家庭,在地方上就屬於非常富庶的那一類了。這些家族往往又與世家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秦氏皇族並不放心他們,寧願一直用跟着自己打天下的勳貴之後,也不大樂意用那些人。

大概是因爲開國皇帝得位不正的原因,前朝除了徐然熱衷開疆拓土,揚威四境外,他的繼承人一個比一個喜歡內鬥,精力全都放在了穩定國內局勢上。

如此循環,便導致世家一日比一日勢大,文風一日比一日昌盛,武人也一天比一天沒落,就連審美觀都受了很大的影響,從“純男人真漢子”變成了“面若敷粉好兒郎”。

前朝好歹也有數百年的國運,幾百年的風俗習慣,再說了,統治者也喜歡看到這種情況啊!

良民就應該安安分分地待在家裡,整天讀書寫字,最後變成手無縛雞之力,整天琢磨着怎麼做官的書呆子;而不是每天習武,強身健體,有事沒事就仗劍出巡,遊歷天下,見識廣博,有自己思想的精英。

年輕人都是很熱血的,萬一雲遊天下的時候,看到某某地方豪強不法,憤而殺之。一旦處理不好,就可能鬧出大亂子。

先秦、西漢時,這種例子已經有過無數了。

天下豪傑愈多,於皇室的統治就愈不利,世家對百姓的剝削也會很不順。所以接連兩朝,當權者都把百姓往前一個方向引,導致天下重文輕武之風愈演愈烈。

這也很好解釋,一個書呆子,刀刃加身,死也就死了,鬧不出什麼亂子;換做一個英雄豪傑,想對付他?指不定誰殺誰呢!

秦琬之前並不覺得這樣的風氣有什麼不對,她的父親就是純粹的文人,在她心中千好萬好。但她也明白,如果縱容這種風氣繼續下去,會有什麼後果。

“舉子讀書,不爲明理,只爲做官。”秦琬如是說。

她的評價雖然有些刻薄,卻不無道理。

既然書讀得好就可以做官,那麼天下百姓當然是紛紛讀書,至於能從書中得到什麼,明白什麼,那不重要。

這些人讀書,爲的是做官:等到做了官,爲的是怎麼升官,而非爲家國,爲百姓做點實事。

就像秦琬幼時在彭澤見到的,那位名叫劉寬的縣令,他寬待百姓,鎮壓豪強,並不是因爲他想這樣做,而是皇長子就在這裡,他要做給皇長子看,哪怕皇長子已經沒了王爵。但這樣的日子,劉寬顯然過得很不開心,所以他散盡家財,賄賂鄧疆,只盼自己能夠離開此處,去一個可以暢快刮地皮的地方。

“家中有百畝良田者,子弟必有一人讀書,不事生產,不理家務。蒙學甚至有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也只讀聖賢書’。”說到這裡,秦琬面露譏諷之色,“如此舉子,縱然得位,又豈能付諸重任?”

“許多舉子,談起家國天下,慷慨激昂。若要問田畝收成幾何,莊稼如何灌槪,戶籍如何編算,卻是一問三不知。”

秦琬的觀點,裴熙是認同的。

一個從小就日日讀書,除此之外什麼都不管的人,未必做得好一方父母官。

相反,若是執掌一支強勢的軍隊,與敵人在血與火之中廝殺,歷練成百戰強兵的將官,卻絕對可以治理好地方!

豪強再怎麼強勢,在軍隊面前,也要匍匐稱臣;世家再怎麼高貴,在軍隊面前,照樣不堪一擊。

一個在前線征戰廝殺的將軍,再怎麼不濟,也明白該如何籠絡人心,指揮士兵。更重要的是,他們不可能不知道一個人一天需要多少口糧,一輛車馬可以運載多少糧食,更不可能對付不了區區幾個小吏!

當然,這樣做也不是沒有壞處,最明顯的一點就是,不好控制。

對皇族來說,哪怕有一千個,一萬個優點,也比不上這一個缺點。

百姓被盤剝,民不聊生?死就死了唄,反正也影響不了皇室成員錦衣玉食。

世家在地方上耀武揚威,租稅收取八成甚至九成?沒關係,只要地方上的賦稅按時按量交了,世家不與皇室在朝堂上對着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唄!

軍隊實力不強,容易被敵人攻陷?沒關係,受苦的不就是邊疆百姓麼?與中原腹地有什麼關係?反正中原有天險護持,守不住的話,將責任都歸功於守將就行了。再說了,蠻夷嘛,無非就是燒殺搶掠,餵飽了就行。難不成區區蠻夷,還想奪得中原萬里江山不成?就算搶了,蠻夷治得好國家,那才叫笑談。

秦琬本以爲自己爲國爲民,殫精竭慮,直至現在才發現,她再怎麼括戶,減稅,修河,也只是修修補補罷了。

這個國家,真正要動的,不是筋骨,而是靈魂。

漸漸羸弱下去,不復昔日剛硬風骨的靈魂!

受命於天,不過是自欺欺人,娛人愚己的謊言罷了。

既然生而爲人,便會有自己的想法,什麼君臣、主從、性別、世道、規矩、禮數……都不過是人爲了各種目的,打造出來的籠子。

秦琬本就是從一個幾乎令她窒息的籠子裡闖出來的,卻險些走上了同樣的老路。

好在她清醒了。

這個世間,本就沒有誰可以控制誰的道理,不是麼?

裴熙久久不語,也不知巧了多久,他才皺了皺眉,說:“這條路,太難了。”

武夫當國的前提,便是一場又一場的大戰,一次又一次的大捷作爲支撐。而每一次的戰爭,對人口,對糧食,對金錢,都是巨大的消耗。一旦運作得不好,便可能會令整個帝國分崩離析。

國力、民力,從來都不只是說說而已。

不僅如此,地方官漸漸從文人換成武將,這本就是一項絕無僅有的大工程,想要儘可能不觸動固有階級的利益去行動,那就只有不斷地開疆拓土,便如同這次大勝高句麗一般。

唯有接連的大捷,領土的不斷開拓,在提高君王威望,武將地位的同時,也讓大夏的官員數量造成了巨大的缺口,才能一邊點武將爲地方官,一邊擴大科舉錄取的人數,藉此封住雙方的口。

秦琬望着裴熙,微笑道:“我以爲,對你來說,天底下沒有你做不成的事情。”

作者有話要說: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出自《增廣賢文》,明清時纔有的,這裡拿來用一下。

在我看來,推崇科舉,有利於社會穩固,卻也令民族的血性漸漸弱了下去。所以歷朝歷代,唯獨漢以強亡,因爲漢朝,尤其是西漢的本質就是戰爭機器,全民想着打打打,殺殺殺。

戰爭機器當然是不好控制的,一個不好就會崩盤,所以我在結尾這段猶豫很久,就是爲了思考秦琬最後的戰略部署。但最後還是選擇了這種做法,以秦琬的性格來說,不爭一把,賭一次,那就不是她了。

本來昨天就要更新的,結果昨天電腦崩潰了,果然筆記本就是這樣,用了三四年就老了o(╯□╰)o重裝系統,修復漏洞弄了很久,好在今天的更新趕上了!

因爲快結局了,最近這幾天都會按時更新的(我覺得我電腦不可能再崩潰一次了)愛大家,麼麼噠!

第二百三十七章 自食其果第九十七章 莊園出事第八十一章 趙王妻女第七十四章 媚俗之流第三十七章 作假第一百三十三章 陽奉陰違第二百零三章 懷獻太子第三百二十章 狼顧之相第一百六十七章 愚不可及第二百九十六章 愛子棄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勝利曙光第二百七十九章 計劃未來第三百三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二百九十八章 借力打力第四百二十五章 半渡而擊第二百八十一章 醜陋嘴臉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速不達第二百二十三章 眼界不同第二百五十八章 着手反擊第八十一章 趙王妻女第四百六十一章 恩師孽徒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厥來使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下鹽政第四百八十三章 列土封疆第二百一十四章 過繼子嗣第四百五十五章 日月昭昭第二百三十六章 紀家舊事第二百零六章 虛僞假面第二章 代王第二百二十七章 百轉千回第四百三十三章 謀算人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禮之大禮第一百七十四章 離別將近第四章 嫡庶第二百零六章 虛僞假面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下鹽政第二百九十三章 舉棋不定第二百二十八章 春熙盛景第九十三章 目光短淺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部郎中第三百五十一章 人心向背第四百五十二章 無心無情第三百七十六章 政見分歧第三百七十八章 君臣之間第三百三十一章 衝出重圍第四百二十八章 富貴誘人第四百七十七章 臣子難爲第三百七十六章 政見分歧第四百六十五章 深宮之變第三百七十章 新安之變第八十九章 平輿侯爺第一百四十七章 事有巧合第三百九十六章 生不同衾第一百二十二章 隨口一諾第三百一十章 火上澆油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三十四章 道長第八十八章 身入局中第五十五章 飛揚跋扈第一百零九章 狠辣計策第四十三章 埋下火種第三百七十八章 君臣之間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速不達第三百五十七章 升降起伏第三百九十六章 生不同衾第二百八十章 不敗之地第九十九章 以德報德第三百六十七章 兩難抉擇第二百四十三章 葉護思摩第七章 抽薪第一百一十九章 初逛西市第四百六十三章 何謂權貴第九章 危機第四百五十一章 父母之心第三百八十四章 楊家密會第四十八章 諸王爭雄第兩百五十六章 酒酣耳熱第二百二十八章 春熙盛景第七十九章 各有苦楚第八十九章 平輿侯爺第四百六十八章 北庭都護第二百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八十四章 魏王正妃第三十章 可憐第四百一十四章 北境風起第四百六十九章 赤膊上陣第二百七十四章 隔閡已生第十四章 折衝第一百九十八章 後院失火第四百六十五章 深宮之變第二百七十七章 平步青雲第三百九十九章 權利之癢第三十八章 郡主第三百四十九章 得勢便狂第二百三十章 兩位公主第一百零二章 帝王心術第二百一十四章 過繼子嗣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西都護第三百九十九章 權利之癢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主駙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