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492章 路隔秋江

十月二十九日,雷又招回師成縣。與雷絕招所率的自回紇凱旋的軍隊匯合。

問起回紇之行。雷絕招道:“這一次,我也不跟他們來斯文的了。我就像你一樣,一上來,就要他們答應兩件事,馬上就成了。”

雷又招問道:“我們不是說好就只有人質一件事麼?還有一件是什麼事?”

雷絕招道:“哦,那是我自己想的,城下之盟,要他們單方面答應不得犯我疆界。我本來是想,說兩件,他們還個價,就變作一件了。誰知他們兩件都答應了呢。”

雷又招笑道:“大軍壓境,又不是買小菜,他們敢還什麼價?”

“嗯,你那邊如何?有沒有什麼特別的?”雷絕招問道。

“有啊。”雷又招道:“樓蘭城東郊的羅布泊煞是美麗,岸邊種滿了菊花。我去的時候,菊花正好都開了。黃澄澄一遍,金玉滿堂。你老說我沒文采,當時我觸景生情,還得踏莎行一首,待我念給你聽。”清了清喉嚨,念道:“瘦影滿籬。香疏三徑,深深淺淺黃相映。露下繁英飢可餐,風前雅緻誰堪並?談到可憐,懶如新病,厭厭開出秋情性。慢言盡日只閒閒,須知詩酒陶家興。”

雷絕招道:“好詞,好詞。最後三字,不如換成寶坪村的寶坪,改作‘須知詩酒盡寶坪’。”

提到寶坪村,就想起了王嬙。二人的神情不由得黯淡了下來。

由於種種原因,閉合堂及官府其餘各司齊心協力,早早地運齊了軍隊全年所需的後續的二十五萬石糧食。

正當軍隊休整完畢,準備南下之際,溫玉華卻接到了啄木鳥的傳信,說是大理國已經願意投降了。

來信稱,大理國皇室懾於天朝的威名,主動奉上降書。大理元帥杜聞秀亦納順表,附在降書之中一併送達成都。只是杜聞秀在順表末尾還附加了一個要求,欲請雷又招、雷絕招二人親自前往,接收大理軍隊。

溫玉華看完信後,立即快步流星走向雷又招的營帳。營帳裡沒人,溫玉華又轉向雷絕招的營帳。進帳之後,見裡面只有雷再招一個人。

“師妹,你的兩位軍師呢?”

雷再招沒好氣地應道:“軍師是師姐你的。我有的只是兩個妹妹。”

“都一樣。她們上哪去了?”

“別提了,她們跟王濟恩出去了。”雷再招道:“那個王濟恩可會講故事了。她們卻不帶我去。”

“招弟也一起的嗎?”見雷再招點了點頭,溫玉華又道:“怎麼只丟下你一人?那也太不像話了。是不是你自己犯了什麼錯?”

雷再招道:“哪有什麼錯?不就是身子不舒服罷了。王濟恩是太監,根本就沒有什麼不方便的。三妹卻說。不能讓士兵看見污穢之物,怕影響軍心。我說可以挖坑埋起來,三妹卻就是不許。簡直是小題大做。”

在此之前,溫玉華從未考慮過污穢之物會不會影響軍心之類的事,這時聽了卻也懶得細想,只是問道:“她們往哪個方向去了?我有要事,須儘快知會兩位軍師。”

雷再招道:“他們到野外去了。依據故事裡面的地形,去尋找相應的地形。就是這個理由,王濟恩纔沒有在營帳裡面講,我纔沒有能夠聽到。你若出去找,很可能錯過。不如就在這裡陪我說說話罷。”

溫玉華道:“我可是真的有要事。”

雷再招道:“世上庸碌之輩常常忙中出錯,欲速不達。愈是有要事,就愈是不能慌亂。再說了,這個時候,她們也快要回來了。與其出去瞎找,倒不如在這裡守株待兔的好。”

“咦?”溫玉華奇道:“什麼時候,你也變得這麼會說話了?”

“我一向就是這樣的啊,只是從來就沒有表現的機會。她們三個,大厲害了。而師姐你,我雖然打不過你,卻一定能說得過你的。嘿嘿。”說到這裡。雷再招自己也感覺有些過火,就轉移話題問道:“不知師姐找又招她們有什麼要事,可不可以告訴我呀?”

對於雷再招言語中的衝撞,溫玉華倒一點沒有在意,當下答道:“是個好消息:大理皇室向成都送達了降書,其軍隊也納了順表。”

“哈哈,太好了。又可以省去一番手腳了。”雷再招揚了揚眉頭,繼而又詫異地問道:“不過,這個消息似乎一點都不急呀。卻不知師姐剛纔在着急什麼?”

“你今天似乎渾身是刺,硬是要扎我。好,看在你身子不爽的份上,我饒了你這次。”溫玉華繼而解釋道:“這大理國是戰是降,涉及到軍隊的調度。他們若戰,我們必然全軍南下。現在他們降了,我們就可以只派小隊人馬南下。如此之大事,當然要儘快知會軍師,當然要急的。”

“你錯了。”雷再招道:“無論大理國是戰是降,我們都會全軍南下,沒有什麼值得改變的。你可能以爲全軍南下有些小題大做,但我剛纔說了,三妹、四妹就喜歡小題大做。連講故事都是如此,更何況用兵。三妹就曾經說過:‘殺雞用牛刀,爲什麼不行?我有的是牛刀,爲什麼不能用?’所以我想,她們一定會選擇全軍南下。”

溫玉華微笑道:“大軍一動,各種耗費必然劇增,不是這麼簡單的。用兵之法,講求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受降大理,小隊人馬足足有餘。又怎會全軍南下?”

雷再招辯道:“嗯,你說的這些,我倒是沒有想過。不過,我還是認爲會全軍南下。你想想,全軍八十五萬人馬一齊南下,浩浩蕩蕩,一望無邊,多威風啊。還有,全軍行動,調動複雜,師姐你就可以抽空上青城山一趟,見見張大人,誰也不會知道。此外,我們曾經訓斥過那個閉合堂的張晉明,如果他膽敢報復,我們就攻佔成都,把他的家抄了。嘿嘿,有這麼多好處,不全軍南下才怪呢?”

溫玉華道:“哪能如此?師妹真是天真。行軍之事,怎能任憑個人的好惡。且不說軍費的消耗,你只看軍隊之中,大多是新近招降的別國士兵,都沒有經過嚴格的訓練。走着走着,脫下褲子就可以拉屎;所以這段時間每逢經過城池村寨之時,都儘可能地繞道而過;若是南下,則因爲大勝凱旋,必然會受到百姓的熱烈歡迎,想繞道都不行。”

“嗯,師姐說的也有些道理。不錯,三妹很可能只派小隊人馬南下。”雷再招眼睛一轉,又道:“不如我們來打個賭怎麼樣?八十萬以上的人南下就是我贏,二十萬以下的人南下就是師姐贏,二十萬到八十萬南下我們就不輸不贏。”

溫玉華道:“我的錢都給師父了。我沒有什麼可以輸給你的。武功方面,我也沒有什麼可以教你而沒有教的。”

“這好辦。”雷再招道:“你沒有輸的東西我有啊。這樣吧:如果我贏了,就送你一套變色布做的衣裳;如果我輸了,我就送你四季衣裳,每季十套,總共四十套。”

溫玉華一向儉樸,並不想要那麼多的衣裳,只是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推辭。正要遣詞調句,忽然聽到雷又招一行人的聲音,便道:“她們回來了,正在與王濟恩分手。”

隔了一會兒,雷又招等三人走了進來。三人與溫玉華打過招呼之後,溫玉華將信件遞給了雷又招。雷又招看畢,遞給雷絕招。等雷絕招也看完之後,雷又招再拿了過來,還給溫玉華,並問道:“根據此信,溫姑娘有什麼新的想法?”

“我想……”溫玉華想到與雷再招所打之賭,欲言又止,改口道:“我什麼也沒想。”

雷招弟問道:“信上說什麼?”

雷又招答道:“沒什麼。說是大理向成都送了降書順表。我猜想,大理國皇室肯定是聽到了情海戰役的消息,爲國內蒼生着想,故而投降,此乃順天行事。而杜聞秀則是迫於皇室壓力,不得不降的。他特別提出,希望我和四妹親自前往接收,這就是降意不誠的表現。他這種要求,通常有兩個目的:一是我和四妹中途發生意外,不能親自前去,他就有藉口不交軍隊;二是在接收的地方埋設刀斧手或者火藥,要直接對我和四妹不利。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雷絕招贊同道:“我們是誰?不過是軍師。用兵打仗,強則強矣。但若論陰謀詭計、背後中傷,卻不一定能夠勝過他人一籌。三姐之慮,很有道理的。”

“自己的小命,你們自己仔細去吧。”雷招弟接着伸了個懶腰,道:“正好師姐在這兒。我可得問問:我們好多天都沒吃肉了,後天大軍啓程南下,可以吃一頓了吧?”

溫玉華道:“這事兒得聽又招的,我可管不了。”

雷又招道:“後天只是個啓程儀式。後天真正能夠上路的,不過二十萬人。哪有別人上路而自己吃肉的道理?得等到自己上路之前才能吃。”

雷再招掛念着與溫玉華所打之賭,聽說後天就有二十萬人上路,眼看着自己要贏,急需確認,便道:“大師姐要上青城山見張大人,是否帶領前軍先行?”

“是這樣的,”雷絕招解釋道:“樂山漢源等地因爲農田及山地等原因,不方便大軍編隊。而灌縣成都兩地則因爲曾經有過的戰事而土地大片荒蕪。我與三姐商量過,準備讓軍隊在灌縣附近聚齊,然後在成都一帶編隊,最後並行南下。溫姑娘如果先行,一到灌縣,必然會遇到閉合堂以及其餘各司的邀請,故前軍統率之人將全部啓用新近提拔的來自別國的監軍。溫姑娘和我們都排在最後,這樣就可以儘量迴避各種無聊的應酬。”

“兩位妹妹的想法實在精妙。”雷再招回過頭來:“嘻嘻,師姐,呆會兒我送你一套變色服。你可不要嫌棄。”

十五日,先頭部隊到達灌縣縣城。果然,閉合堂常執會一得到消息,立即派遣使者到灌縣迎接,並問起溫玉華及兩位軍師。先頭部隊的監軍、來自西夏的傅界子答道:“溫姑娘和兩位軍師都在後面。其行程不允許隨便打聽。”

“哪裡哪裡,”閉合堂常執會使者道:“小人並非想要打聽她們的行程。實因爲成都百姓聽到她們南下的消息,無不歡欣鼓舞,希望能夠早日見到溫姑娘和兩位軍師。此外,巴州的許多民衆也趕到了成都,都想瞻仰她們的天姿。”

傅界子道:“百姓有如此心意,好得很哪。卑職一定轉告她們。送客。”

閉合堂使者走了。下午,卻又來了另一名使者。如此這般,幾名使者輪番往返,堅持不懈。每日都有十來萬人馬到來,卻始終不見溫玉華及雷家四女的影子。直到二十一日,她們才一同出現。

出乎意料之外,見面之後,閉合堂常執會使者對溫玉華本人卻似乎並不熱情,只是一個勁地央請雷又招和雷絕招遊馬成都,接受民衆的擁戴。

“好的,我們明日就過去,後天一早進成都。”雷又招笑盈盈地答應了。

二十二日,軍隊向南推進。部分士兵越過杜鵑城,抵達成都西北十里之外的蘇坡。

江湖營高手雖然隨軍多日,卻依然難以完全根除其江湖習性。例如“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首先得看能否中止自己正在進行之事。若不能中止,這個“不平”就有可能是別人的阻撓之計。其次,“拔刀相助”還有是否違犯王法的前提,有判斷錯誤助紂爲虐反成畢生遺恨的危險。但這幫武林高手卻想不了那麼多。他們認爲,“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就是行俠仗義,“我輩中人,若不行俠仗義,還要習武作什麼?”因此,爲了避免節外生枝,雷又招沒有抽調江湖營高手隨行護衛,連雷招弟、雷再招兩位姐姐也沒有同行。

第二卷 第162章 分文不取第二卷 第591章 錦犀光豔第二卷 第209章 孫策投軍第二卷 第191章 對穿范陽第二卷 第162章 分文不取第二卷 第53章 安排縣治第二卷 第220章 半將強兵第二卷 第240章 拒絕要求第一卷 第7章 首戰順利第二卷 第537章 長門深鎖第一卷 第27章 安排逃命第二卷 第479章 繞溪東注第二卷 第124章 風雨前夕第二卷 第260章 暗中決定第二卷 第78章 關前混戰第二卷 第404章 殘虹雲中第二卷 第444章 暖律潛催第二卷 第424章 幽鷺慢來第二卷 第180章 攻打趙國第二卷 第481章 景疏樓上第二卷 第787章 關鶯語近第二卷 第298章 信仰強兵第二卷 第55章 爲伊憔悴第二卷 第819章 絮軟絲輕第二卷 第271章 水軍又建第二卷 第395章 葉下間關第二卷 第649章 功行丘山第二卷 第444章 暖律潛催第一卷 第44章 繞道澠池第二卷 第614章 粉金裁雪第二卷 第753章 寒禽偷眼第二卷 第251章 勇對埋伏第二卷 第740章 宮腰低亞第二卷 第369章 豪攘橫卷第二卷 第412章 翠被華燈第一卷 第47章 當日餘戰第二卷 第53章 安排縣治第二卷 第703章 攜杖曾遊第二卷 第815章 層樓東風第二卷 第58章 殺死督郵第二卷 第136章 終於上路第二卷 第676章 寒灰炙手第二卷 第132章 正面交戰第二卷 第71章 吸納人口第二卷 第310章 商業貿易第一卷 第36章 遭遇挾持第二卷 第760章 六樂先舉第二卷 第667章 淡月西風第二卷 第743章 弄妝試巧第二卷 第57章 北上安喜第二卷 第631章 夢破南窗第二卷 第317章 勝利撤退第二卷 第160章 如期傷亡第二卷 第539章 笏金章貴第二卷 第800章 侍女傾酒第一卷 第38章 攔路搶劫第二卷 第452章 星橋東西第二卷 第440章 拂鞍沾袖第二卷 第223章 連兵釋放第二卷 第199章 三箭追射第二卷 第278章 戰船來了第二卷 第315章 未奉軍令第二卷 第512章 餘花落處第二卷 第128章 浮現心機第二卷 第389章 過盡流波第二卷 第762章 紅英青梅第二卷 第555章 水中捉月第二卷 第265章 軍前會商第二卷 第152章 冒認親戚第二卷 第124章 風雨前夕第一卷 第39章 獨孤武功第二卷 第832章 三姝團聚第二卷 第769章 盡憑音耗第二卷 第428章 旋翻紅袖第二卷 第639章 梅花粉面第二卷 第453章 紫騮花步第二卷 第627章 天面琉璃第二卷 第655章 亂鋪金蕊第一卷 第13章 招降高順第二卷 第212章 連得兩將第二卷 第54章 陌生老者第二卷 第599章 閒坐北亭第二卷 第625章 風前秋葉第一卷 第26章 駐紮城西第二卷 第483章 露蕊煙叢第一卷 第33章 矢石如雨第二卷 第435章 東風花信第二卷 第185章 改變身份第二卷 第611章 量金買笑第二卷 第497章 碎月篩簾第二卷 第289章 海峽激戰第二卷 第57章 北上安喜第一卷 第25章 得到弓箭第二卷 第602章 終欠峰巒第二卷 第831章 雙妹碰頭第二卷 第137章 強攻東阿第二卷 第62章 訣別劉備第二卷 第732章 曾諧鴛侶第二卷 第420章 向人無語第二卷 第700章 淑景遲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