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賢王殿下的下堂夫(84)
“你姐姐她……真的太令人失望了。好好的日子不過,堂堂太女跑去做反賊,她該有多蠢啊!”
君後還不知道皇上在太和殿藏密旨一事,若是知道了,只怕還要去找皇上再哭一場。
蘇柒若也沒打算告訴他,那事兒本也不是什麼好事情,既然過去了,就權當沒發生過吧!
日後若是太女當真失了儲君之位,那她便真的逃不掉了。
“皇姐的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您再哭也改變不了什麼,如今兩個孩子還需要您照顧,只要母皇那裡能保住皇姐的性命,您便莫要再去尋母皇多說什麼了。”
蘇柒若害怕君後太過惦記太女而弄巧成拙,畢竟在皇上那裡,太女的生死也只是一念之間。
皇上心裡捨不得殺太女,卻也絕對是動過殺心的。
蘇柒若插科打諢求下這麼一個恩典,若是君後再去胡鬧,惹惱了皇上,到時候對誰都不好。
“父後明白,自回宮後,你母皇便再也不肯見我,這麼多年來,還是她第一次與我這般置氣。可我也確實不敢去找她,是我沒有教育好女兒,差點兒害了她的性命。”
一想到自己的長女竟然給皇上下毒,君後就心疼得難受。
可她作爲皇上,卻不得不爲江山社稷多想幾分。
皇家的孩子與外面的不同,她們總是要懂的多一些。
君後雙目通紅,此時的他哪兒還有半分過去的矜嬌貴重,倒像是有些瘋魔了。
“對,一定是老三和老四搞的鬼,她們這些年一直都在盯着你姐姐的太女之位,一定是她們害本宮的茗兒的。”
可聽守夜的侍兒說兩個孩子每天夜裡都抱在一起偷偷抹眼淚,他這個做祖父的便再也受不住了。
“可你母皇遲遲不肯下旨定罪,也不知是在考慮什麼。”
可憐天下父母心,太女做錯了事情,傷的其實卻是皇上和君後的心。
“只要皇姐沒有勾結高橋宮澤,此事便可大事化小。若是……勾結外賊,兒臣怕皇姐要被流放出京。”
看君後擔憂的模樣蘇柒若也有些不忍心,若是太女能親眼瞧瞧君後現在的樣子,定不會再覺得君後只偏疼幺女了吧!
當日下朝後,有宮侍過來稟報說君後病了。
“您老人家就莫要再往自己身上胡亂扣罪名了,皇姐她都快三十歲了,哪兒還由得您說了算?”
太女一心只想着要這皇位,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母皇還在調查,這件事兒臣也插不上手,只能等母皇那邊的消息了。不過以兒臣看來,八成是老四勾結了高橋宮澤準備害死老三,這事兒未必就與皇姐有關。”
這並非是蘇柒若危言聳聽,勾結外賊絕對是觸了皇上的逆鱗,到時便是她,也沒臉再去求情。
事情怎麼會變成這樣呢?
她自問一碗水端得還算平穩,對嫡女多幾分在意,對庶女一視同仁,到底還是她給太女給的太多,讓人的胃口喂大了。
想到這裡,皇上又想到了那個一直伺候自己的郭姑姑。
他寧可太女被圈禁京城永不得出,也不想女兒被流放至苦寒之地。
蘇柒若這次入宮本就是安慰君後來的,留下陪君後用了午膳,又哄着兩個侄女兒睡下,這才離開鳳儀宮。
坐在高處的皇上看着下面空出來的幾個女兒的位置,心裡又被捅了一刀。
皇上心裡再是責怪太女也不會牽連到君後身上,忙帶着人前往鳳儀宮。
“皇上,孩子們還小,將她們送去東宮和她們的父君待在一起吧!”
若非如此,他也不至於因爲憂心過甚而大病一場。
不然就算查出和太女無關,皇上心裡怕也會有個疙瘩,覺得是她包庇了太女,在其中做了什麼手腳。
君後蒼白着臉看向皇上,眼眶泛着溼意,紅通通的。
皇上並未去扶君後,她是念着多年妻夫之情過來探病,卻不想他藉着生病的由頭對自己使用苦肉計。
她何時吃過那樣的苦啊!
太女的兩個女兒正伏在君後牀頭抹眼淚,好幾日未見母親父親,再加上宮裡人看她們的目光,兩個孩子大概也明白了一點什麼。
徹查圍場一事,蘇柒若也半分不肯沾染。
君後試探性地說道,他並不確定蘇柒若是否知道內情。
一連三日幾位皇女都不曾上朝,朝堂之上的局勢也詭異難辨。
她蘇家先祖傳承皇位從來都不是立嫡立長之說,帝王當以賢能爲首,太女比不得小九,所以她纔在猶豫再三後寫了密旨藏於太和殿內。
但皇上不肯見他,他沒辦法去打聽消息,只能靠小女兒了。
或許是御林軍裡出了叛徒,有人投靠了四皇女,這樣就能說得通了。
果然命裡註定她要是個孤家寡人了,連身邊最親近的人也背叛了她。
血淋淋的。
示意將兩個孩子帶下去,君後才撐着身子起來跪在皇上面前。
她心如明鏡,唯有自己絲毫不碰,才能保住太女的性命。
因爲出事的人是太女,蘇柒若這幾日也沒進宮在皇上面前晃悠。
他固然想保住兩個孩子,一直將她們養在自己身邊。
君後激動地抓着蘇柒若的手道:“不會的,你皇姐她絕不會勾結倭國,當初我說要將那倭國六皇子許給她做側室,她都不肯要,她絕對不會背叛啓盛國的。”
這件事任何一個皇女都沒有插手,五皇女六皇女在府中偷着慶祝,但在外面也一直刻意避着嫌。
皇上自認這一生沒做過什麼缺德事,可到頭來還是被親生女兒下了毒。
同是洛家的兒子,洛瑾夜的心思就比洛瑾辰重多了。
不得不說,洛瑾辰那清冷的性子和蘇柒若可真是絕配,兩個人都無慾無求的讓人想討厭都討厭不起來。
“你身子不適,的確也照顧不了她們。朕讓人將兩個孩子送去賢親王府,有阿若和辰兒在,斷然不會委屈了她們。”
君後張了張口還想再求幾句,但想到東宮如今的局面,或許還真的不如將孩子送去賢親王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