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官帽山論道(二)

楊亞華扛着張晶晶邊走邊講,爬完第一層山時已累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他把晶晶放下來休息,只有向道平在身後,其他人落下一大截。“舅舅,還有好遠?”小胖子何默追上來叫着。

“爬了999步,觀景路還有1998步臺階。”楊亞華指着臺階上標記說。

“Mygod!臘津當官的是吃乾飯的,爲什麼不把公路修上山頂,非要修個什麼觀景路,不是折磨人嗎?”何默可詰問錯了對象,這條觀景路是他親孃舅主張修的。後面趕來的大人都知道內情,忍不住笑了。

看着外甥塌鼻樑上架着眼鏡,一副一本正經的樣子,被外甥數落的楊亞華又好氣又好笑;他委婉地教導外甥道,“在城裡,人們吃飽了喝足了,好多人都成了小胖墩、大肚皮,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就來了,不正需要爬坡鍛鍊麼?”

何默搔了搔後腦勺,笑了笑,沒說話。

“再說了,最絢麗的花在崖邊,最美的風景在山巔,不經歷一番艱辛,你的‘god’也不能幫你摘到最美的花、看到最美的風景啊!何默,你說是不是?”楊亞華說完輕輕捏了一下何默臉上鼓起來的肥肉。

“說得好像又幾分道理。”停頓了數秒,何默嘴裡又飆出一句,“不過我覺得在修一條觀景路的基礎上再修一條公路,豈不兩全其美?”

“哈哈!楊省長作決策時要多聽聽小胖墩意見呢。”向道平在旁取笑道。

楊亞華也隨大家笑了,“不當家不知鹽米貴呢。”

這時,天矇矇亮。向西眺望,能看見官帽山不遠處的東坡。目之所及,一叢叢、一簇簇桃紅梨白點綴在一片黛綠的春色中。衆人欣賞着,不肯挪步。

“這就是你主政臘津,佈局的‘五個一萬畝’水果基地吧?”向道平問,楊亞華點點頭。

“據說當年爲了發展櫻桃、桃子、梨子、李子、臍橙,三個月沒與嫂子見面?”尹婷婷問。

“是的。當年在臘津市做了幾件事,雖然辛苦,但值得回憶。一是堅持修路,最欣慰的是經過多方協調,建成了臘津大橋、白臘高速路,盤活了臘津城對岸的土地資源,相當於在五年間再造了一個臘津城。二是堅持產業興城、產城融合,臘津化工園區規劃面積16平方公里,引進企業100餘家,現在成爲白江省發展前景最好的園區,成爲國家級經濟園區也是時間問題。婷婷開發的50萬方‘三顧·竹榭小舍’就是在那種背景下開發的,賺了幾個億吧?三是堅持發展特色農業,‘五個一萬畝’水果基地是其中最見成效的代表。臘津山脈東坡地勢稍稍平緩,沙地不禁幹,當時農民主要種植玉米、洋芋,溫飽沒問題,想要富裕缺少動力源。經過論證,東坡適合發展果木。當時農民守舊,有顧慮,認爲水果不能當飯吃,還是種糧食好。當時我們沒有強求,而是堅持‘兩條腿走路’,一面堅持市領導分片帶隊做羣衆工作,一面堅持示範帶動。兩年後,他們看到了示範園裡櫻桃、桃子、梨子、李子、臍橙種植的效益,思想自然轉變了,主動加入統一品種、種植、管理、包裝、銷售的產業鏈條中。至於這裡花海招徠遊客,那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之舉,當時沒有考慮這麼遠。既然有這個前景,我們因勢利導,順勢推了一把。具體措施是:鼓勵外商、當地人投資搞農家樂;鼓勵集體組織建凍庫,搞反季銷售;鼓勵發展釀果酒、制果脯、制中藥等產業,延伸產業鏈條;推動臘津山5A景區建設等。觀景路、東坡環景區水泥路都是那時候建的。”望着四山美景,楊亞華回憶起執政臘津的經歷與成就。

這時,張晶晶跟着楊媛媛、何默、向啓帆一起玩,跑熱了,尹婷婷弓腰給她背上墊上毛巾。然後,尹婷婷也回憶道,“五年時間,臘津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三顧公司也享到了改革的紅利。首先申明,這不是吹捧,這是作爲其中建設者最切身的感受。從地理上看,臘津搞化工園區,不佔優勢。化工得以搞成,得以受到世界500強企業青睞,全賴化工產業鏈完整,企業可以不出園區搞到原材料,於是產業就活了。產業活了,便帶來了10萬以上的人流量,這給我們房地產企業帶來了商機。‘三顧·竹榭小舍’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如今三期售罄,加上政府搬遷工程帶來的收益,不瞞大家說,獲利10億元以上。這要感謝亞華哥!”

“感謝我什麼?應該再次申明,三顧公司在臘津市絕對是合法經營,與其他企業享受的優惠政策一樣,沒有特別照顧。不過,有一條經驗值得借鑑:搞房地產一定要建優質學校,尹總就是靠‘住竹榭小舍,讀白師附中’這個噱頭賣房子的。這是尹總的發明。我倒要感謝你,三顧公司成爲臘津市國有資產改革的招牌,給我臉上貼了不少金;還有,碰上有錢親戚就是好,窮親戚吃茶喝酒就不用買單了!哈哈,何默是不是?”楊亞華有他爲官顧慮,再次側面表明他做官的準則。

何默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還打破砂鍋問到底地問,“舅舅,觀景路是你修的呀?我覺得還是該修一條公路。”

大家再次被何默的執着逗笑了。

“才知道啊,把舅舅得罪了都不曉得。”楊亞蘋打趣何默,何默伸了伸舌頭。

楊亞華擺擺手說,“娃兒家保持點童真好!我就給何默‘代表’透露一下決策內幕——當時,部分市委領導也有何默這種想法,至於當時決定修觀景路主要基於以下考慮:一是官帽山山勢陡峭,修水泥路造價太高,財力不允許;二是官帽山山貌、植被、文化遺蹟一旦破壞,資源不可再生,比較而言,修觀景路破壞較小;三是遊客、登山者大多是城裡人,平時缺乏鍛鍊,修兩人並排通行的青石路,2997步臺階,剛好出出汗,讓他們能在登山中健身,健身中觀景,觀景中悟道,其樂無窮也。實踐證明修觀景路是正確的,觀景路很快成爲市民週末健身的步道。”

“實踐證明,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都需要產業帶動。假使沒有‘五個一萬畝’水果基地託底,官帽山也興旺不起來。”向道平有感而發,楊亞華深以爲然,說,“這是一條改革開放促進發展的寶貴經驗。”

第一二四章 “雙規”風波(五)第五十六章 何處是歸鄉(四)第一О八章 渡己也渡人(六)第五章 我在哪裡(三)第十二章 向倦飛想逃(二)第五章 我在哪裡(三)第八十七章 勸歸(四)第十五章 打聽倦飛下落第五十章 準兒媳懷孕準公公問罪(二)第一一九章 麥克萊恩之行(三)第十章 岵嶺的冬天第七十章 卓劍死了(五)第一一一章 該死的病症(一)第十七章 編謊進貨毛線(二)第八十一章 臘子山煤礦31人失聯(四)第一一О章 渡己也渡人(八)第六章 見死不救發橫財第八十七章 勸歸(四)第六十章 “綠帽”給誰戴(一)第五十一章 準兒媳懷孕準公公問罪(三)第七十五章 官帽山論道(三)第六十三章 “綠帽”給誰戴(四)第十三章 土包子遇見大學生(一)第九十二章 苟且(一)第一二一章 “雙規”風波(二)第一О五章 渡己也渡人(三)第十七章 編謊進貨毛線(二)第一О四章 渡己也渡人(二)第七十三章 官帽山論道(一)第三十三章 剛淡忘又相見(三)第六十九章 卓劍死了(四)第四章 我在哪裡(二)第二十五章 向倦飛要生了第五十七章 何處是歸鄉(五)第一章 向倦飛失蹤第二十章 他賺翻了(二)第一二四章 “雙規”風波(五)第三十五章 拜謁“古怪”教授(二)第一二三章 “雙規”風波(四)第三十五章 拜謁“古怪”教授(二)第三十章 又嗅到商機(二)第三十二章 剛淡忘又相見(二)第一О二章 報應(七)第一一八章 麥克萊恩之行(二)第一二四章 “雙規”風波(五)第四十九章 準兒媳懷孕準公公問罪(一)第三十二章 剛淡忘又相見(二)第四十二章 外甥媳婦的八卦第三十四章 拜謁“古怪”教授(一)第九十三章 苟且(二)第一一九章 麥克萊恩之行(三)第十二章 向倦飛想逃(二)第一О一章 報應(六)第十三章 土包子遇見大學生(一)第一一六章 該死的病症(六)第七十四章 官帽山論道(二)第七十六章 官帽山論道(四)第一О九章 渡己也渡人(七)第六十八章 卓劍死了(三)第三十九章 地標建築將誕生(二)第一二О章 “雙規”風波(一)第六章 見死不救發橫財第五十一章 準兒媳懷孕準公公問罪(三)第九章  上校巧解困局第二章 張向兩家鬧翻第八十二章 臘子山煤礦31人失聯(五)第一О四章 渡己也渡人(二)第一О七章 渡己也渡人(五)第一一八章 麥克萊恩之行(二)第三章 我在哪裡(一)第六十四章 “綠帽”給誰戴(五)第一一二章 該死的病症(二)第一О九章 渡己也渡人(七)第四章 我在哪裡(二)第十九章 他賺翻了(一)第十五章 打聽倦飛下落第八十九章 勸歸(六)第四十六章 雲岫失蹤了(一)第一二六章 倦飛回鄉(二)第二十六章 月子裡的私房話第一一七章 麥克萊恩之行(一)第三十章 又嗅到商機(二)第五十七章 何處是歸鄉(五)第一二О章 “雙規”風波(一)第五十三章 何處是歸鄉(一)第一О三章 渡己也渡人(一)第六章 見死不救發橫財第二十九章 又嗅到商機(一)第一二二章 “雙規”風波(三)第四十一章  卓豹糾纏倦飛第一一一章 該死的病症(一)第八十七章 勸歸(四)第七十八章 臘子山煤礦31人失聯(一)第六十六章 卓劍死了(一)第六十八章 卓劍死了(三)第十二章 向倦飛想逃(二)第三十三章 剛淡忘又相見(三)第三十八章 臘津地標將誕生(一)第一一二章 該死的病症(二)第一二四章 “雙規”風波(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