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五章:所謂牽制

正當吳毅思索日南族援軍可能會走哪一條道路,又應該如何選擇埋伏點的時候,營帳之外,有人通傳元帥口令到。

來人頗爲平常,不鶴立雞羣,也沒有虎背熊腰,落入人海之中,怕是再也尋找不到。

他自稱是張天聞的親兵,但是張天聞那麼多親兵,明面上的,隱藏着的,吳毅怎麼知道此人所言是真是假,通傳的又是口令,全無半點憑信,真的是開局一張口,內容全靠編。

倒不是吳毅疑神疑鬼,在戰場之上,一點基礎的警戒意識應該要有吧!

吳毅現在是越來越覺得張天聞就是將自己當做一隻白手套,用完就扔,說不定最後坑自己的就是他。借匪爲兵的名聲,足以阻止他更進一步。

“元帥口令,令你這十日內,全力牽制住天狼城賊寇兵力!”來人如是通傳道。

我們暫且不懷疑此人的身份,以兩地信息通傳來看,張天聞此刻顯然不知道吳毅將天狼城大鬧一場的消息,吳毅之前所爲,也能夠視爲牽制的一種方式。

自己前腳剛剛離開狼煙口,怕是後腳張天聞就傳出這道消息來,有這個必要嗎?爲什麼不直接當面說?

相比較於殲滅,圍困,絞殺這樣意思十分明確的命令,牽制這個詞語,十分講究,究竟是進呢,還是退呢?還是且戰且退呢?以雙方巨大的兵力差距,強行陣戰的話,說不定吳毅都被擊殺了。

命令的不明確,操作空間太大了。無論是獎賞軍功,亦或是推過攬功,尋找替罪羊,都有了機會,有嘴就行,更不必說這是口令,事後張天聞只需要說是日南族奸細混入就是了。

最後牽制二字,換一個角度看,像不像是炮灰部隊爲了掩飾或是保護主力部隊,而被殿後,或是用來牽制敵方主力。

混賬!想通這一層,吳毅暗罵一聲,自己心性再好,也不願當炮灰,張天聞不費一文,這個算盤打得可以呀!

雖然心中不滿,但是此刻,終究不能夠確定此人身份,間接地,也無法肯定命令真假。

所以吳毅只如一個全無自身決斷之人,一應答應下來,吩咐左右好生招待此人。

不過今日會面,對於吳毅而言,還有另外一件好事。

元帥親兵傳令吳毅這個消息,像鳥兒一樣飛去軍隊各處,不少蠢蠢欲動,準備推翻吳毅的匪首,都偃旗息鼓,想不到元帥竟然如此看重此子,若是擊殺吳毅,少不得惹來元帥不滿。

因爲這一事,軍中內亂髮生的時間的推移了,對,僅僅是推移而已,軍中固有矛盾,並沒有真正解決,該爆發的還是要爆發,只不過,給了吳毅更多的時間去準備。

接下來兩日,吳毅散佈在外的斥候一方面執行吳毅的命令,散佈天狼城日南族守軍大敗,天狼城被燒燬大半的消息,以吸引日南族援軍。

但是另外一方面,斥候也傳回了自己聽聞的消息,這個消息的傳回,讓吳毅相信之前夜間會見自己的那人,恐怕真的是張天聞親兵。

這個消息的內容,大意便是北軍集結大軍準備收復天狼城,前期使一批精銳化作匪徒,以出其不意,後期兵力會有十萬云云。

吳毅出其不意,燒了大半個天狼城,是真事,後面所謂援軍一說,完全是扯淡,但是兩個消息結合在一起,就顯得無比真實。

因爲他並不是完全虛假,而是半真半假,吳毅此刻是有口難辨,自己算什麼精銳,手下都是一羣散兵遊勇,打打順風戰的主,還山頭無數,互相不服氣,能夠將內部統合在一起,都是吳毅的本事了。

倘若真是正規軍,前番在攻入天狼城之後,調御如一,迅速擴大戰果,加大殺傷,而不是四處去劫掠,說不定一鼓作氣,能夠拿下天狼城,而不是灰溜溜地離去。

當然,萬事萬物,都有其好處與壞處,問題只是在於,是好處多還是壞處多,趨利避害即是,這是人的本能。

就好比此事,那些匪徒聽得後方有十萬援軍的消息,好像打了雞血一樣,紛紛請戰。

笑話,此刻有立功的機會不戰,等到援軍到來,就一點機會也沒有了。拿性命搏一搏,在元帥面前長臉,謀個前程。說到底,他們不是不想要功名,只是懷疑吳毅是否有資格完成承諾。

一干大老粗,說話也一個個文縐縐起來,對吳毅頗爲巴結,吳毅得以在軍中進行小範圍的建制調整,打亂他們原有的編制,打壓原本的山頭文化。

而後就是教導他們簡單的列陣之法,配合作戰,不是那種大兵團列陣,這麼短的時間,也不可能實現大軍集合作戰,只是一些二人三人如何對敵的手段。能夠一刀殺了的,絕對不多砍一刀,快準狠就沒有錯。

很多人都是戰場老兵,一個個也活絡,一點就通。

這個過程,花費吳毅兩日有餘,當然其他行動也沒有閒着,特別是對輿論的控制,張天聞狠狠捅自己一刀,把自己當做炮灰,吳毅不管他主要目的是什麼?

總而言之,不能夠讓其目的順利進行,因爲那樣的話,就是自己一人承擔日南族大軍壓力了,說不定全軍覆沒都有可能。

什麼,你說吳毅沒有大局意識!

嘿,想要某人爲自己犧牲的時候,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奉獻一些什麼,而不是用過之後就扔掉,不給馬兒吃草,又想要馬兒跑,你以爲是永動機嗎?

張天聞的情況,可能還要更加惡劣,說不定還要反踩吳毅一腳。吳毅沒有叛變,就不錯了。

這幾日,吳毅令斥候傳的消息,便是大極王朝沒有派來援軍,前番攻破天狼城的,也只是一支由匪徒組建的部隊,是張天聞招募的僱傭兵!

其他匪首詢問吳毅爲什麼要散佈這個消息,若是能夠將敵人嚇跑,豈不是更好,吳毅回答:“真真假假,使敵寇不知我方虛實,於破敵有大用!”

大多數人頷首,認爲吳毅神機妙算。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人身之事第六百五十六章:巡天日晷蹤跡第一千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百四十二章:千山暮雪,雪花漩渦第八百五十四章:計將安出第七百五十四章:拜訪宮守器第九百零七章:焚皇背書九百零一章:天魔繚亂第四百八十八章:突來之報復第五百七十八章:南疆之議,姬道之謀第六百一十一章:焚皇現身(二)第七百五十三章:邪門來歷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山中天地,清淡如煙第四百六十二章:大能洞天,紫青上人第一百七十二章:神秘師尊第九百七十一章:運來天地皆同力第五百二十一章:天元之地第六百五十四章:心魔身,衆生像第三百零五章:癥結所在第五百一十章:神器顯化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窮奇神獸第八百三十九章:雲天密林,四戰之地第八百二十七章:真相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一千二百章:雍王的抉擇第二百二十章:跟蹤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美夢成真,代價爲何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魔君遊說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海眼之下,天外之天第六百六十五章:感悟(二)第三百零六章:大發雌威第一百六十一章:三千臺階三問之問道心第一百七十六章:棋局對弈,暗流洶涌第一百零九章:旁門左道?第四百五十四章:終結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前路之爭第七百九十六章:蓬門爲君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時代的沙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寒潮民變,皇子出征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心算第一千零七十一章:鸞魔大丹第七百四十三章:鏖戰第一千一百章:神職更易第五百一十八章:影遁實戰第三百六十八章:護身陰魂第五百九十四章:中人之語,炎玄天池第一百零七章:巫修追兵至第七百一十三章:明國第一百八十五章:神通大丹顯劍意第三百二十九章:探亂魂海第七百零七章:入明月界八百八十一章:以退爲進第二百零四章:誅殺謝堅,撕毀條約第一百四十一章:小試身手第二百五十二章:看人還是人,看影也是人第四百四十章:均衡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千秋歲月,誰記青史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功成交戰,以二敵一第四百一十章:敵友第二百四十二章:焚皇遺軀,詭異生機第一千二百章:雍王的抉擇第二百三十三章:鳳凰遺軀,浴火重生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兩年後第三百五十四章:白澤出現第五百八十八章:舒展天的奇遇第一百四十五章:猿猴虛影第一千零二十四章:第二件開心之事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黑甲蟲的突破第四百一十四章:開門迎客,惡鬼之亂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真假爲一,本心如初第二百五十一章:氣運挪移,心魔血煞第六百九十七章:廟算定第四百七十一章:囑託第八百三十七章:還陽老鬼第九十一章:鏖戰鬼王第五百章:新差使第八百六十九章:別尊曼陀羅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魔念種子的擴張第一千零四十二章:婚嫁一事第二百七十章:智天玄往事第九百八十二章:擠兌第八百七十三章:起道歌,明心志第四百零四章:受困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巡營第四百四十一章:芻狗第九百九十六章:論信息第九百六十八章:與己鬥乎?第四百九十四章:脫劫第七百八十章:對策第六百章:道統之爭第六百九十三章:上界一氣宗盛衰(四)第八百九十五章:玄異黑蓮第七百八十六章:帝王心術第二百六十六章:雙金丹,龜蛇戰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東海敖震,積年往事第三百九十七章:門戶,奇點第五百八十七章:大宇國前事第五百四十六章:氣運之子第一百八十二章:混洞之體,安豐安氏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引而不決,劫氣逆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