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淺談上古的“姓”與“氏”——試擬中國姓氏主支衍生表,本文重點不是介紹某個姓的詳細起源。而是分析“姓”與“氏”的區別與聯繫

我一個朋友,語文考試時,碰到一題:“屈原姓__”,她填的“屈”,判錯,引來老師一頓臭罵。

屈原難道不能姓屈?那麼,他更應該姓什麼?

請看本文。(全部原創)

本文重點不是介紹某個姓的詳細起源。而是着重給大家分析,“姓”與“氏”的區別與聯繫。

關於中國"姓""氏"學的上古的界限_最晚到春秋.也就是說,"姓""氏"是奴隸社會的標誌.

所以本文的"上古"時間限制是春秋與春秋以前.戰國的則不在本文範圍之內.

“姓”與“氏”的來源

一個部族是就是一個"姓".但是由於人口的繁衍,原來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這些部落爲了互相區別以表示自己的特異性,就爲自己的子部落單獨起一個本部落共用的代號,這便是“氏”,當然也有的小部落沒這樣做,而仍然沿用老部落的姓的。有的部落一邊沿用舊姓,一邊有自己的“氏”。這些小部落後來又分出更多的小部落,它們又爲自己確定氏,這樣氏便越來越多,甚至於遠遠超過原來姓的規模。

隨着"氏"的越來越多,彌補了早期"姓"的稀少.漸漸的,在東周時期,開始不分姓氏.到了戰國,稱"氏"的反而比稱"姓"的時候多.於是這時候,"氏"取代了原來的狹義的"姓",成爲新的"姓",我們稱之爲廣義的"姓".到了西漢,姓氏正式合併不分你我.

“姓”與“氏”的最基本區別

一、"姓"是母系社會的產物,"氏"是父系社會的發展.

二、在上古時期,"姓"的範圍比"氏"大,如果一個人同時有"姓氏",一般先稱呼"姓",再說"氏".他們的關係,就如同"省份"與"城市".比如問你是哪裡人?回答"湖北省武漢市人",肯定不能說"武漢市湖北省人"

三、"氏"比"姓"尊貴.在上古時期,人人都有姓(注1).因爲人是社會性羣居動物.生活以部落爲單位.一個部落就是一個"姓".但是"氏"卻尊貴很多。因爲只有部落裡的貴族,纔會想到自己這一小支的與衆不同,從而新創一"氏"標誌自己的宗族系統.所以"姓"是大衆的標誌;"氏"則是貴族的徽章.

四、"姓"是一個家族的發展主支,"氏"是一個家族的發展分支。在本文稍後部分,我們就以一個“姓”爲主支,來了解下一些著名的主支“姓”是如何發展成分支“氏”的。

著名“姓”“氏”舉例

那麼,如今的"姓氏",在上古時代,那些是"姓",哪些又是"氏"呢?

前文說過,"姓"是母系社會的產物,所以現在"姓字"中有"女"旁的,都是上古的狹義的"姓"

姚、娰、姬、姜、嬀、嬴,以及其他的某些,如風,公孫,伊,尹,祁,子,羋,偃.....

而以動物名,植物名爲姓氏的,或者以封國、采邑,或者以職官、爵位,或者以先人名號,諡號爲姓氏的,都是上古狹義的“氏”

馬,牛,李,楊,以及趙,周,吳,唐,胡,莊.......

風:這個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第一姓.女媧與伏羲之姓.晉皇甫謐《帝王世紀》說:“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跡出於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於成紀。”所以伏羲"風姓","庖犧氏".後來衍生出"扶氏"“巴氏”“郝氏”“柏氏”“東方氏”

姜:中國第二姓.炎帝之姓.炎帝"姓姜","神農氏".後來衍生出“呂氏”,並建立齊國。另有一支封在紀國,衍生出“紀氏”。此外,從“姜姓”衍生出來的重要氏還有“許氏”“崔氏”“雷氏”“易氏”“章氏”“方氏”“文氏”“申氏”“盧氏”“柴氏”“慶氏”“賀氏”等。

公孫:中國第三姓.黃帝之姓.《史記索隱》記載,黃帝本是有熊國之子,故號有熊,軒轅是他的名號,因居軒轅之丘,遂以爲名.所以黃帝,"公孫姓","有熊氏",又"軒轅氏".至於有說黃帝姓姬,這是周朝奪取天下後,硬安上去的.(注2)從“公孫姓”衍生出來的氏有多少?誰也說不清。司馬遷把凡是在黃河流域活動的傳說部落首領,全部都扯在黃帝一個人的直系後代身上——顯然是極爲牽強的。其實我們把那些著名的部落首領,分別做爲主支源頭,再細分。

陸:祝融之姓。祝融有子名叫陸終。陸終的後代,則衍生出著名的祝融八姓“己、董、彭、禿、妘、曹、斟、羋”。其他還衍生出許多氏。比如“鄔氏”“鄢氏”“蘇氏”“童氏”“岑氏”“錢氏”“坐氏”“顧氏”“溫氏”“司馬氏”。祝融之後,陸姓與祝融八姓,是中國東南方與南方姓氏第一大主支。

伊祁:堯之姓.按照今天的標準說法,這個人,應該叫"伊祁放勳".前兩字是姓,後兩字是名.堯只是死後的諡號.後來,"伊祁"這個姓,簡化成"伊""祁""尹"三個姓.而由堯演變的"氏"爲後來姓的,就更多了,比如:"唐"——據說堯建立的國家,國號爲"唐",史稱"唐堯";"堯"——古人常用先人的諡號做氏,爲自己的新的姓."饒"——古代堯饒相通.“劉”——祁姓被封於劉國,這是劉氏最正宗起源。另外還衍生出“房氏”等氏。所以,堯的後代,得"姓"有三:"伊""祁""尹",得"氏"有:"唐""堯""饒"“劉”“房”等。

姚:舜之姓.舜叫"姚重華","有虞氏".所以今天的“虞”這個姓,就來源於舜的氏.

嬀:舜有個兒子叫商均,居住在嬀河,獲得"嬀姓".後代嬀滿封於陳國,以國爲氏,衍生出"陳氏"。而嬀滿諡號爲陳胡公,以諡爲氏,衍生出"胡氏"。嬀滿有個後代叫陳伯爰,子孫以他名爲氏,衍生出“爰氏”,後來改成“袁氏”。陳國滅亡後,公子完逃到姜齊國,被姜齊王封在"田",衍生出田氏.後來田齊取代姜齊,又衍生出"齊氏".齊襄王名法章,有人以先人名爲氏,衍生出“法氏”。齊滅亡後,項羽封田齊後人爲"濟北王"結果這支幹脆改姓王,衍生出赫赫有名的“琅琊王氏”,王莽,王敦,王羲之——號稱中國第一士族大家。公子完還有個後代田書,被封於“孫”,衍生出“山東孫氏”,孫武,孫權,乃至*。(注3)可以看出,舜之後,姚姓與嬀姓這支,也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姓氏主支之一。

娰:大禹之姓,夏部落的都姓這個.後來分出若干氏,成爲新的姓,其衝最著名的就是“夏氏”。還有一支封在譚國,衍生出“譚氏”。封在越國,衍生出“越氏”。封在計國,衍生出“計氏”。封在杞國,衍生出“杞氏”。封在婁,衍生出“婁氏”。原來的“娰姓”,如今卻不到150人了.

偃:皋陶之姓.皋陶與堯、舜、禹同爲“上古四聖",這個人按照今天稱呼叫"偃繇","高陽氏".由於他是中國法律鼻祖,法律在古代又叫"理",於是又衍生出"理氏".他的後代傳到傳到理利貞,改成"李氏".皋陶還有個後代叫叔安,衍生出"廖氏".

嬴:皋陶有個兒子,叫“偃伯益”,曾幫大禹治水有功,獲得“嬴姓”。伯益的後代傳到非子,這就是秦國的祖先,後來衍生出"秦氏".非子有一支封在樑國,衍生出“梁氏”。另外,伯益還有幾支,其中有個兒子若木封在徐國,衍生出“徐氏”。封在黃國的,衍生出“黃氏”。封在江國的,衍生出“江氏”。封在費國的,衍生出“費氏”。最有名的一支就是造父,封地爲趙,衍生出"趙氏",趙國的祖先.後來趙氏又從馬服君的兒子趙括,衍生出"馬氏".皋陶之後,偃姓與嬴姓這支,是中國東方姓氏第一大主支。

以上幾個是中國最最古老的遠古之"姓"。

下面再來說說兩個同樣重要的上古之"姓".雖然如今這兩個姓,基本上已經見不到什麼人,但是由這兩個"姓",衍生出來的"氏",卻佔了當今中國漢族姓氏80%以上.

子:契之姓,商部落的都姓這個.商朝建立後,大封諸侯.諸侯的封地就是氏,形成了新的姓,於是集體改姓爲新姓,沒幾個繼續姓子.就連嫡系子孫,也基本改姓"商氏"或者"宋氏"——因爲商朝王室,在周朝被封爲宋國.契子姓這支,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姓氏主支之一,由此衍生出來的“氏”太多了,再此就不一一介紹了。

姬:后稷之姓,周部落的都姓這個.周朝建立後,大封諸侯.諸侯的封地就是氏,形成了新的姓,於是集體改姓爲新姓,沒幾個繼續姓姬.就連嫡系子孫,也基本改姓"周氏".后稷姬姓這支,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姓氏主支之一,由此衍生出來的“氏”太多了,再此就不一一介紹了。(注4)

由以上兩"姓"衍生出來的"氏",其實很好辨認,基本上都是商朝或者周朝的諸侯列國名.但是並非商朝或者周朝的諸侯列國名的"氏",全是這兩"姓"引出的.比如"嬴秦,羋楚,田齊"等就不是.

再介紹一個上古重要之"姓".

羋:季連之姓,爲"祝融八姓"之一.楚國的王室就這個姓.王室嫡系衍生出"熊氏",後又衍生出"楚氏".楚莊王死後,後代就以他的諡爲氏,衍生出“莊氏”,而莊氏後來因爲避諱,衍生出“嚴氏”。楚武王的一個兒子羋瑕,被封在"屈"這個地方,衍生出"屈氏".“景氏”“昭氏”“米氏”“敖氏”“郴氏”“白氏”“班氏”“伍氏”“上官氏”,也都是從羋姓衍生出來。

屈原原來姓羋,屈是氏,這個大家都知道了,但是屈原是戰國時候的人,戰國時代,奴隸社會已經瓦解,開始全新的封建社會體制,那時候的人,基本都不會再去稱呼原姓羋了.氏的使用頻率,已經漸漸的高過了姓的位置,甚至取代成爲新的姓,所以我認爲:屈原應該"姓屈",至少,本文最開始那道語文題目,填“屈”不應該判錯。——也就是說,在春秋或春秋以前時,說某人姓什麼,最好說狹義的“姓”。但是到了戰國時期,再談別人姓什麼,就應該說“氏”,或者更嚴格的說,“氏”與“姓”誰更常用,就把誰作爲新的廣義的“姓”來稱呼。

本文所提到的姓氏衍生表

其中藍色爲姓,黑色爲氏

風(伏羲)┬風

├扶

├巴

├郝

├柏

└東方

姜(炎帝)┬姜

├紀

├許

├崔

├雷

├易

├章

├方

├文

├申

├盧

├柴

└慶—┬慶

└賀

公孫(黃帝)——過多,除開以下細化的,其他省略。

陸(祝融)┬陸—┬陸

││

│├鄔

││

│├鄢

││

│├蘇

││

│├童

││

│├岑

││

│├錢

││

│├坐

││

│├顧

││

│├溫

││

│└司馬

├己

├董

├彭

├禿

├妘

├曹

├斟

└羋—┬羋

├熊

├楚

├屈

├景

├昭

├米

├敖

├郴

├白

├班

├伍

├上官

└莊—┬莊

└嚴

伊祁(堯帝)┬伊祁

├伊

├尹

└祁—┬祁

├唐

├堯

├饒

├房

└劉

姚(舜帝)┬姚—┬姚

││

│└虞

└嬀—┬嬀

└陳—┬陳

├胡

├袁

└田—┬田

├齊

├法

├王

└孫

娰(大禹)┬娰

├夏

├譚

├越

├計

├杞

└婁

偃(皋陶)┬偃—┬偃

││

│├李

││

│└廖

└嬴—┬嬴

├秦

├樑

├徐

├黃

├江

├費

└趙—┬趙

└馬

子(商王室)——太多,在此省略

姬(周王室)——太多,在此省略

本文來自中國作者素材庫,原文地址:http://www.zzsck.com

第一百八十一章:幽冥瘴氣第六十八章:勢力—神州第一百一十三章:自食惡果第四十五章:天大人情第四十六章:一怒再殺人第一百二十九章:死在一起第一百五十六章:天南皇室(第一更)姓氏第二百零七章:誘敵第九十五章:揚威第一百九十二章:迴歸第七十四章:逼你現形第六十二章:玉液第一百三十九章:鎮壓第七十章:看熱鬧第一百五十七章:拖(第二更)第一百五十六章:天南皇室(第一更)第四十六章:一怒再殺人第九章:貧民區七政四餘第一百五十九章:結交(第二更)第一百五十七章:拖(第二更)開封第一百二十四章:示弱第一百一十章:賭一把?第十二章:碎虛期的僕人第十三章:斬妖聯盟第五十五章:真正的御劍術第一百七十三章:猴腦的確挺補(第一更)第二百一十四章:雪柔定親第一百七十二章:南帝城(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三章:自食惡果第一百六十九章:小郡主(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二章:坦白吧,爭取寬大處理(第三更)第一百三十四章:遺址開啓第八十八章:遇狐第二十七章:恐怖靈獸第一百三十二章:法界第一百二十一章:危險來襲第一百八十九章:大勝第一百一十一章:劍之怒—血難消第九十四章:神州門面世第一百七十三章:猴腦的確挺補(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九章:死在一起第九十九章:恐怖的沼澤地第七十九章:兩敗俱傷開封第一百七十九章:隱形飛劍第二百一十六章:仙器第二百一十三章:隱尊第二百零八章:兩敗俱傷第二百一十二章:藍海門第二百三十二章:取寶第一百零五章:恐怖血殺第一百七十九章:隱形飛劍第一百八十六章:逆魔脫困第二百零三章:全身而退第三十五章:雙內丹第一百章:起程第一百四十五章:雷之本源(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五章:幽冥樹第二百零九章:降或死第二百一十九章:離開第二百三十六章:定親之日第一百六十五章:問題(第一更)第八十八章:遇狐第一百二十三章:試探佛珠數目的含義第二十七章:恐怖靈獸方術第一百零四章:雷鳴峽谷第七十八章:九龍一虎第四十章:下一個第二百一十七章:仙器之威第一百二十四章:示弱第二百二十五章:龍虎尊者第二百一十九章:離開第一百九十二章:迴歸第二百三十四章:傳承、尋仇第一百五十八章:我只是一個無名小卒(第一更)第一百五十四章:戰逆魔姓氏第六十五章:金丹大成—紫炎第一百二十五章:雷霆之怒第二十八章:九命靈貓第一百六十六章:血殺聯盟的請帖(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五章:悔不當初第二百二十章:戰隱尊(補昨天的)上古巫術第七章:震驚全場第一百五十五章:攝心術(補昨天的)第二百一十三章:隱尊第一百零八章 遺址地圖第二百一十一章:瀚海藍鯨第一百二十二章:爛招——拖第二百一十六章:仙器第十七章:太極劍元第一百三十七章:法界破滅第二百三十八章:我不同意第一百一十八章:藍海門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