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朱元璋的功績(下)

第506章 朱元璋的功績(下)

【外交策略:依《皇明祖訓》】

【朱元璋設定了朝鮮、日本、大小琉球以及西南方向的安南等十五個國家爲不徵之國。】

【理由很簡單,這些國家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而且無論是征討還是被襲擾,對雙方而言都是得不償失,因而不許子孫主動進攻,但是需要戒備西北。】

【然而,這只是朱元璋的一廂情願。】

……

大明。

老朱臉色鐵青。

“來,你說!”

“妄動刀兵乃不祥!咱這是仁德!”

“咱哪裡錯了!”

朱標剛想開口,被馬皇后拉扯了一下。

馬皇后輕聲道:

“你爹現在開始鑽牛角尖了,你這時候說什麼都是火上澆油。”

“讓天上那個說。”

“這樣他纔信。”

朱標看着正氣呼呼的老朱。

那腦門上的銀針還正隨着粗氣顫悠着。

他只能無奈點頭。

……

【當時朱元璋登基派使臣持賜日本王璽到日本。】

【一是希望他們來朝貢,二是責令他們解決擾明倭寇問題。】

【結果,國書送達後,日本不僅沒來朝貢,反而砍了使者的腦袋,倭寇繼續侵擾沿海。】

【鑑於元朝進攻日本嚴重受挫的歷史教訓,朱元璋採取了剋制與忍讓的態度,力求從本朝內部解決問題。】

【爲斷絕中外海盜的耳目與內應,他下令禁止濱海居民私自出海。】

【並採取釜底抽薪的方式,大量招納原張士誠、方國珍部下軍士及瀕海的船戶、島人、漁丁爲兵。】

【自淮、浙至閩、廣,共計十餘萬人。】

【爲明朝實行海禁政策之始。】

【而安南朝鮮等國對大明也是若即若離。】

……

大隋。

“這日本……”

楊堅覺得有幾分不對。

“莫不是又養出個白眼狼來?”

獨孤伽羅同樣語氣不善。

“那吐蕃可是把唐朝一頓折騰啊……”

夫妻倆對視一眼。

“皇后,遣隋使千里迢迢來此,頗爲不易啊。”

“陛下,我等上國感其向學之心,加以倍護啊。”

“派兵護送回去吧!”

……

大唐·高祖時期

“你等等,我捋捋啊。”

李淵揉着額頭,皺眉深思。

“意思就是,我被人打了。”

“我在十分憤怒的情況下,決定把自己關起來?”

那邊的李世民覺得不能這麼說。

畢竟新生的國家,你指望他長途跋涉跨海而攻也不太現實。

但他也摸不準朱元璋究竟是因爲考慮國家支撐不住,還是考慮打起來位子不穩……

畢竟就他乾的那些事真不好說……

秦朝監察天下也很嚴啊。

不也是一個動盪就亡了。

……

【對於西洋諸國,則“素稱遠蕃,涉海而來,難計歲月。其朝貢無論疏數,厚往薄來可也。”】

【此後,須文達那、覽邦、淡巴、百花、彭亨等西洋諸國陸續朝貢於明。】

【評價C級,得兩分】

……

{這就有點扯淡了,太低了。}

{薄貢厚賜雖然很爛,但這也不是朱元璋開的先例,硬黑,垃圾。}

{壓根不是這事,朱元璋以爲這是朝貢,其實人家是來做生意的。}

{明朝從這開始就背上負擔了,因爲朱元璋強調農業,輕視商業,因此,明代各個邊境的官吏不僅不鼓勵貿易,反而限制貿易。}

{他們認爲,海外諸國與中國的貿易不是互利行爲,而是皇帝的一種恩賜。}

{這就導致其實並未發展出一套海外貿易規則,也沒有想過從海外獲利。}

{宋朝,每艘船的到來都意味着一筆豐富的財政收入,但老朱不對海外船隻徵稅,也不準海外船隻自由貿易。}

{他認爲,外國人到中國來,唯一的原因就是仰慕中國的文化,所以才前來朝貢。}

{他把所有海外的商團都當作外交使團而不是貿易商人。}

{這就導致即便一個人是來做生意的,也會僞裝成外交使者,這樣才能獲准將貨物輸入中國。}

{輸入中國後,還不能自由買賣,只能統一交給政府,當作貢品押往北京。}

{然後皇帝就賞賜給這些“使者”大量的錢財,這些錢財不僅足以償還貨物的價值,還比通過自由市場買賣賺得更多。}

{在老朱看來,外商到來只是進貢,並領取賞賜。但在外商看來,這是中國特有的貿易方式。}

{外貿對於明朝來說,不僅不再賺錢,還成了一種沉重的負擔。}

{由於賞賜價值總是超過貨物本身,買賣做得越多,反而賠錢越多。}

{此外,當商人跟隨使節進入內地後,一路上的吃住行和安全都由各地的官府負責,照顧這些使節(商人)也需要耗費大量的地方經費}

{在這種制度下,不管是海外的國王還是商人都很喜歡到中國來朝貢,並不是因爲他們對明朝有多麼尊重,只是因爲買賣很划算。}

……

大漢。

“老朱被騙了,騙得好慘。”

劉邦蹲在牆角,一副出恭的模樣。

旁邊兩個小的也是同樣的姿勢,尷尬的蹲在那裡。

“你剛纔說你阿母叫戚夫人過去了?”

劉盈點點頭。

劉邦咂摸咂摸嘴。

“你倆覺得……”

劉盈不吱聲,小劉恆則說道:

“中宮是想逼您出去。”

“阿父不會覺得中宮沒猜到您要堵我倆吧?”

劉邦身子一僵。

“她應該……”

小劉恆搖搖頭。

“阿父,您最瞭解中宮,我們不知中宮會不會真的動手。”

“一切要看阿父判斷。”

劉邦沉默了,隨即猛地起身。

“彼其娘之!”

罵罵咧咧的往未央宮走去。

小宦官慌忙向二人行禮,扭身跟上。

兩人在牆角處探出腦袋。

“四弟,阿母真厲害啊,居然能猜到阿父堵咱倆。”

小劉恆扶着牆角,面無表情的擡頭看着大傻子。

“我騙他的。”

劉盈則驚愕的低頭看着他。

“可戚夫人的確去了?”

小劉恆點點頭。

“所以呢?”

劉盈一下被問住。

小劉恆搖搖頭,拍了拍手。

“走吧阿兄。”

“這回沒人堵咱倆了。”

“不用蹲着了。”

劉盈呆呆的看着小東西漸漸走遠。

又回頭看向未央宮。

喃喃道:

“阿父被騙了……”

隨即想到黑着臉的阿母。

嚥了口吐沫。

“騙得好慘……”

……

大漢·文帝時期

“就沒人告訴他?”

劉啓感覺難以置信,不可能整個朝堂上都是無能之人吧?

“這點東西不難看透啊!”

劉恆按了按太陽穴,無力道:

“那你覺得,有人敢說嗎。”

“說了之後,他會聽嗎?”

“就算你認爲這些東西跟官員利益也切身相關。”

“那你不記得官員纔拿多少俸祿了嗎?”

“沒理由也不想說。”

“就這麼簡單。”

劉啓眨巴眨巴眼睛。

“這……這虧……”

劉恆不置可否道:

“大明後代皇帝吃定了。”

……

【民生經濟:人口銳減,土地荒蕪。這是明朝剛建立時的情況。】

【基於“兵革連年,道路皆榛塞,人煙斷絕”的新王朝。】

【朱元璋採取了一系列安定社會、組織生產的措施。】

【獎勵開荒、實行屯田、興修水利。】

【待民生漸生後,又規定鄉里之間互助互濟。】

【“鄉里人民,貧富不等。婚姻死傷吉凶等事,誰家無之。”】

【“今後本里人戶,凡遇此等,互相周給。”】

【“且如某家子弟婚姻,某家貧窘,一時難辦,一里人戶,每戶或出鈔一貫,每裡百戶,便是百貫,每戶五貫,便是五百貫。”】

【“日後某家婚姻亦依此法,輪流周給。”】

【“又如某家或父母死傷在地,各家或出鈔若干,或出米若干資助,本家或棺槨,或僧道修設善緣等事,皆可了濟。”】

【“日後某家倘有此事,亦如前法互相周給。”】

【“雖是貧家,些小錢米亦可措辦。如此則衆擎易舉,行之日久,鄉里自然親愛。”】

……

{通篇就是兩個字,隨禮!}

{萬惡之源!萬惡之源!}

{好像溫州、台州有個什麼互助會,是不是就是這個?}

{這法令,也不知是不是老朱想起父母之事了……}

{……老朱的制度設計的很爛,對百姓也比較防備,但總體來說對貧民還是不錯的。}

{究其內心想法是不可得了,只看結果吧。}

……

【命所有村莊皆置大鼓一面,到耕種時節,清晨鼓聲一響,全村人丁都要會集田野,及時耕作。】

【如有怠惰者,由里老督責。】

【里老放縱不管、未加勸督的,則嚴加懲罰。】

【洪武二十八年,又命鄉里小民或二十家,或四五十家,組成一社】

【遇到農忙季節,誰家有病,則全社通力合作,協助其耕耘。】

【至於這一制度執行到什麼程度,探索的結果如何,史書上沒有下文。】

【依次種種,締造了屬於貧民百姓的洪武盛世。】

【評價S級·得五分】

……

大秦。

嬴政看着天幕。

腦中回想出那段話。

“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

“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之所建立。”

“今皇帝並有天下,別黑白而定一尊。”

嬴政從沒覺得朱元璋做錯了。

人人都以爲自己所學的是正確的,隨便批評領袖的政策。

而皇帝統一天下,就是替天下人分辨黑白,定於一尊。

天下成法,要令在於不多。

一言而止。

就是使天下人都遵守這個“一”,從而民無亂紀。

所以他懂。

他也明白,朱元璋或許跟漢唐皇帝比是落後的。

但恰好的,朱元璋比他多走了一步。

……

大唐。

“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

李世民突然想到《禮記·禮運篇》裡的大同觀念。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是謂大同。”

李承乾沒太明白阿耶爲什麼要念這個。

李世民則是突然有感而發。

因爲他短暫的看到了平等地權的井田制。

看到了王道仁政。

在朱元璋之前,是王莽推行的王田令實行這些。

“可惜啊。”

李世民悠悠長嘆。

“這天下似水,流動不變。”

“不是廣間大夏,如如不動啊。”

……

【用人識人:因爲早年經歷,善能用人識人。】

【從一介布衣掙得天下之主,多倚仗明之蕭何李善長,明之張良劉基,明之韓信徐達,明之項羽常遇春。】

【但後期比較唯我獨尊,不能聽諫,識人不用,故步自封。】

【評價A級·得四分】

……

【後世影響:驅除胡元,復興漢唐。】

【得國之正,無出其右。】

【評價S級·得五分】

【總分:二十三分】

……

天幕上。

許久不見的大金字騰飛而出。

『朱元璋是個怎樣的皇帝?』

『一,功大於過的有爲之君』

『二,過大於功的有爲之君』

『三,他就是萬古一帝口牙!』

……

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第5章 嬴政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277.第269章 步入盛唐第322章 禍基於桂林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184.第180章 絕對想不到的“獎勵”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第33章 漢武帝劉徹第499章 藍玉的“莫須有”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146.第142章 祖逖!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143.第139章 李世民:賢比長重要!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120.第116章 從街亭之失,看北伐失敗的原因第339章 天不假年。223.第217章 淺水原之戰(上)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77.第75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381章 “王”不懂人心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第358章 宋真宗決定雄起一把!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380章 西北望,射天狼!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172.第168章 孝文帝中興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260.第252章 白蓮花的“無爲而治”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第406章 劉邦:乃公管這個叫做轉移矛盾!第64章 嬴政:去吧!你們的封國就在那裡!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359章 澶淵之盟!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第307章 神策軍:太宗陛下萬歲!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278.第270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283.晚八沒更。第311章 劉徹:將李陵許於匈奴!第365章 蕭太后結束215.第209章 盛德大業至矣哉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第11章 打賞獎勵。第395章 海上之盟引狼入室186.第182章 齊孝昭帝高演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第33章 漢武帝劉徹第403章 靖康之恥。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第474章 元朝最後的機會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第310章 報仇雪恨平定回紇189.第185章 禽獸皇帝第12章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第471章 給老朱打個預防針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第402章 專治低血壓的汴京保衛戰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179.第175章 梁武帝的功績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469章 千錘百煉磨筋骨萬里風雲自此始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第486章 洪武盛世!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222.第216章 把李淵改名成楊淵如何?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228.第222章 李世民的魅力與決戰之前。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第314章 唐宣宗李忱第349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254.第246章 一窩“世民”出場。第56章 天幕:嚇我一跳!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