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戴着鋼盔頂住!

謝雨生看看王建浦,又看看徐進,哈哈一笑,說:“那還要問,當然是保持現狀啊。再說了,你現在是給領導做秘書,多好的機會啊?”

徐進轉頭看向王建浦。

王建浦剛要說話,只見小毛和餘老闆有說有笑地各自端着熱菜從樓梯口走了上來。

客氣一番,幾個人圍八仙桌而坐。

Www ¤Tтkǎ n ¤C 〇

各自碰了一杯。

王建浦放下手裡的毛豆,想了想,說道:“我同意剛纔阿生的看法。不過有一點小小的擔心,看現在的情況,浦東新區實行的是‘小政府,大社會’的治理模式,所以難保這樣的模式以後不往鄉鎮一級推廣的。”

徐進點點頭,說;“我的擔心,其實也就在這裡。”

“小政府,大社會”,在當時是一個非常超前的理念。浦東開發者率先將這個理念付諸行動,自開發啓動之初,始終堅持了“小政府,大社會”的理念。

這種“小政府大社會”的政府管理模式的特點是:職能管理體系上實行“系統綜合”,不設單純的行業主管局,將行業管理職能按大系統進行歸併設立綜合性管理部門。經濟管理體制上實行政企分開。行政管理層次上實行“兩級結構”,即浦東新區政府直接領導各個街道、鄉鎮,沒有中間層次。

浦東管轄的面積達522平方公里,人口140萬。一個副省級的機構僅用800名人員,這在當時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與隔江相望的浦西各區相比,機構減少2/3,人員減少1/3,當時市政府有近100個委辦局,各區縣政府一般也有50多個職能部門。

1990年浦東開發起步時,政府的管理機構是浦東開發辦公室,後來成立了浦東新區管委會,兩者都是上海市政府派出的副省級機構。

管委會主任,由上海市副市長兼任。他就曾講過這樣一句話:“副省級領導直接對着鄉鎮,當時全國只有浦東一個。”

謝雨生是記者,他介紹了一個“內幕”消息:據說,當初新區管委會領導研究新機構的設置和編制僅僅用了一天的時間,效率極高。說是上午商量好機構設置方案後,下午就去彙報,主要領導一聽,晚上就開黨委會,第二天就出報告,這個報告是代表市政府向中央彙報的。

在93年的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上,浦東新區領導就浦東政府職能改革,當時就總結說了三句話:“該管的大事一定要管好,可管可不管的由中介機構去管,不該管的堅決不管。”

反觀當時在國內,大小政府部門幾乎都有着一種自我擴張、膨脹的衝動,“帕金森定律”深深地根植其中,尋租現象也就屢見不鮮。

這樣一來,在傳統的行政管理體制內,浦東新區踐行“小政府大社會”如此設置的機構一開始,就如汪洋大海中駕駛着一葉扁舟,遇到了諸如川沙幹部分流安置這樣,許許多多的難題。

衝突也是不可避免的。

這種衝突首先表現在上下行政部門的不匹配。

浦東新區設有一個機構叫作綜合規劃土地管理局,這是一個職能極爲多元的部門,集合了規劃局、房產局、土地局、計劃局、統計局、物價局等部門,對應到市裡的計劃、規劃、國土、建設等部門。

這樣的“集成”機構,在後來的運作中遇到了不少麻煩,一個部門很可能經常不斷地同上級幾個不同部門對接。爲此,浦東“想變通法子,甚至還採用了掛一塊牌子,有多個圖章的辦法。”不同的文件上蓋不同的公章,而不同的上級部門要求的報告內容、方式以及言語風格都要相應調整,浦東人管這叫作“換頻道”。

這樣的做法引來了不滿、質疑,甚至是刁難。

比如說,浦東新區沒有宣傳部、沒有統戰部,有人說,這是哪個機關的機構?竟然沒有宣傳部、統戰部!還有個別行政機關的領導說,他們沒有與我們相對應的機構,我們就不給他們財政撥款。

當時市相關部門來檢查,總覺得不對口。浦東因此經常被告狀:你們對某某工作不重視,連機構都沒有。

不僅是機構沒有,即便是有機構,因爲編制少、人手少,都採取兼職的辦法。

謝雨生現在還清晰地記得,一次他在市政協會議採訪時,有一個浦東新區的領導上臺發言時,屏幕上名字、職務剛一打出,會場上便是一片笑聲。原來這位領導有着一大串的頭銜:浦東新區宣傳、統戰部部長、區*****、黨委副書記、文廣局局長、新聞辦主任、文明委副主任、區臺辦主任、僑辦主任。

但再難,堅持“小政府大社會”的理念,浦東的開發者沒有動搖。

值得欣喜的是,“小政府大社會”在浦東的實踐得到了高層領導的支持。

國家領導態度堅決:“浦東要戴着鋼盔頂住!”,“市裡各個部門來找你,要你設立新的部門,你就是要頂住,不設!”

市裡領導也給予浦東支持,說:“浦東新區情況特殊,應與其他市區有所區別,給予副市一級的職權是有必要的,除了重大事情需要請示市裡外,其餘都應當讓新區自己處理。我們應該在新區的管理體制上實行大膽的改革,才能爲全上海的體制改革提供經驗,起積極推動作用,這就叫體制改革上的‘組織療法’。”

可見無論是高層領導,還是浦東的領導層,都有一種對傳統的行政管理體制進行改革的強大動力和責任感。

王建浦問:“但是,爲什麼浦東開發者執着地縮小、限制自己的權力、機構、人員編制?這又需要怎樣的膽識和韌性?”

他說,我們現在再回頭看這樣的故事,真值得好好深思。這無疑是解放思想的一個經典案例!

沉默。二樓本來就只有他們一桌食客,整層樓只有頭頂上呼呼不停的風扇聲音。

王建浦端起酒杯,說:“還是說徐進的工作。我的看法,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或許再過一段時間,就又有了新機會也說不定的。”

第124章 宿舍火鍋第210章 心得體會第112章 空氣靜止第168章 第一次第366章 跟喝一點點白酒第291章 腔調第315章 觸目驚心第283章 “ 微縮版的山東”第363章 門當戶對第78章 碗對碗第50章 頭疼的事第198章 “猴”第256章 高橋鬆餅第187章 麼得勁第267章 承前啓後之年第185章 晚餐第305章 江水波瀾起伏第279章 豐收在望第235章 哪來的”阿飛“?第283章 “ 微縮版的山東”第247章 浦東成陸第287章 紙上覺來終覺淺第164章 校長相請第181章 糖糖(新年快樂)第113章 清晨的黃浦江第291章 腔調第143章 洋辣子第150章 曬書第75章 大橋合龍第235章 哪來的”阿飛“?第66章 回不去了第355章 門當戶對第21章 乘風涼第103章 意外第100章 考好反而才奇怪第78章 碗對碗第363章 門當戶對第41章 “波將金村”第269章 有事call我第146章 學習第160章 “橋頭跳車”第338章 初一拜年第12章 外婆家第192章 拜祭先祖第131章 “花樣年華”第11章 高強螺栓第184章 “原湯化原食”第325章 過年的講究第164章 校長相請第276章 心裡很不爽第83章 城市良心第244章 再賣棒冰第242章 阻力第250章 包產到戶第281章 市郊經濟作物第335章 冬日的鄉下第238章 三十六計?第343章 修行靠個人第186章 衆怒第255章 珍惜眼前人第116章 “三轉一響”第224章 外灘“情人牆”第316章 “四眼”找到第54章 能思想的葦草第1章 陸家嘴小巷第14章 野趣第42章 社隊經濟第193章 王埭莊第71章 鋼宗鑊子第190章 “禍”不單行第267章 承前啓後之年第130章 似乎更餓了第343章 修行靠個人第100章 考好反而才奇怪第316章 “四眼”找到第32章 多多學習第1章 陸家嘴小巷第356章 賣蘭花的老太太第322章 傷腦筋的養豬場第306章 再學習第363章 門當戶對第189張 出師不利第156章 一言難盡第93章 惶恐第181章 糖糖(新年快樂)第109章 宿舍火鍋第172章 父子倆喝酒第308章 分組尋找第188章 試樁第205章 打牌的體會第297章 念想第125章 某種關連第247章 浦東成陸第81章 苦日子何時纔是個頭?第184章 “原湯化原食”第87章 一分銅鈿的艱辛第251章 丈量田土第12章 外婆家第349章 墊矮凳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