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孔宣兵阻金雞嶺(三)

高繼能久戰多時,一條槍擋不住五般兵器,又不能跳出圈子,正在慌忙之時,只見蔣雄使的抓把金紐索一軟,高繼能乘空把馬一攛,跳出圈子就走。崇黑虎等五人隨後趕來。高繼能把蜈蜂袋一抖,好蜈蜂!遮天映日,若驟雨飛蝗。文聘撥回馬就要逃走,崇黑虎曰:“不妨。不可着驚,有吾在此。”忙把背後一紅葫蘆頂揭開了,裡邊一陣黑煙冒出,煙裡隱有千隻鐵嘴神鷹。葫蘆黑煙生,煙開神鬼驚。秘傳玄妙法,千隻號神鷹。乘煙飛騰起,蜈蜂當作羹。鐵翅如銅剪,尖嘴似金針。翅打蜈蜂成粉爛,嘴啄蜈蜂化水晶。今朝“五嶽”來相會:“黑殺”逢之命亦傾。

高繼能蜈蜂盡被崇黑虎鐵嘴神鷹翅打嘴吞,一時吃了個乾乾淨淨。高繼能大怒:“焉敢破吾之術!”復回來又戰。五人又把高繼能圍住。黃飛虎一條槍裹住了高繼能。只見孔宣在營中問掠陣官曰:“高將軍與何人對敵?”軍政司稟曰:“與五員大將殺在垓心。”孔宣前往,出營門掠陣。見高繼能槍法漸亂,才待走馬出營,高繼能早被黃飛虎一槍刺中脅下,翻鞍墜馬。梟了首級,纔要掌鼓回營,忽聽得後邊大呼曰:“匹夫少待回兵,吾來也!”五將見孔宣來至,黃飛虎罵曰:“孔宣!你不知天時,真乃匹夫也!”孔宣笑曰:“我也不對你這等草木之輩講閒話,你且不要走,放馬來!”把刀一愰,直取文聘、崇黑虎忙舉雙斧砍來,一似車輪,六騎交鋒,直殺得:空中飛鳥藏林內,山裡狼蟲隱穴中。孔宣見這五員將兵器來得甚是兇猛:“若不下手,反爲他所算。”把背後五道光華往下一愰,五員戰將一去毫無蹤影,只剩得五騎歸營。子牙正坐,只見探事官來報:“五將被孔宣華光撒去,請令定奪。”子牙大驚曰:“雖然殺了高繼能,到又折了五將!且按兵不動。”孔宣進營,把神光一抖,只見五將跌下,照前昏迷。吩咐左右監在後營。孔宣見左右並無一將,只得自己一個,也不來請戰,只阻住咽喉總路,周兵如何過去得。

子牙頭運糧草官楊戩至轅門下馬,大驚曰:“這時侯還在此處?”軍政官報與子牙:“督運官楊戩聽令。”子牙傳令:“令來。”楊戩上帳三謁畢,稟曰:“催糧參千五百,不誤限期,請令定奪。”子牙曰:“督糧有功,當得爲國。”楊戩曰:“是何人領兵阻在此處?”子牙把死了黃天化,並擒拿了許多將官的事說了一遍。楊戩聽得黃天化已死:“明日元帥親臨陣前,待弟子看他是甚麼東西作怪,好以法治之。”子牙曰:“這也有理。”楊戩下帳,只見南宮适、武吉對楊戩曰:“孔宣連拿黃飛虎、洪錦、哪吒、雷震子莫知去向。”楊戩曰:“吾有照妖鑑在此,不曾送上終南山去。明日元帥會兵,便知端的。”

次日,子牙帶衆門人出營,來會孔宣。巡營軍卒報入中軍。孔宣聞報出來,復會子牙,曰:“你等無故造反,誣謗妖言,惑亂天下諸侯,妄起兵端,欲至孟津會合天下叛賊,我也不與你廝殺,我只阻住你不得過去,看你如何會得成!待你等糧草盡絕,我再拿你未遲。”只見楊戩在旗門下把照妖鑑照着孔宣,看鏡裡面似一塊五彩裝成的瑪瑙,滾前滾後。楊戩暗思:“這是個甚麼東西?”孔宣看見楊戩照他,孔宣笑曰:“楊戩,你將照妖鑑上前來照,那遠遠照,恐不明白。大丈夫當明白做事,不可暗地裡行藏。我讓你照!”楊戩被孔宣說明,便走馬至軍前,舉鑑照孔宣,也是如前一般。楊戩遲疑。孔宣見楊戩不言不語,只管照,心中大怒,縱馬搖刀直取。楊戩三尖刀急架相還。刀來刀架,兩馬盤旋,戰有三十回合,未分勝負。楊戩見起先照不見他的本像,及至廝殺,又不見取勝,心下十分焦躁,忙祭起哮天犬在空中。那哮天犬方欲下來奔孔宣,不覺自己身輕飄飄落在神光裡面去了。韋護來助楊戩,忙祭降魔杵打將下來。孔宣把神光一撒。楊戩見勢頭不好,知他身後的神光利害,駕金光走了。只見韋護的降魔杵早落在紅光之中去了。孔宣大呼曰:“楊戩,我知道你有八九玄機,善能變化,如何也逃走了?敢再出來會我?”韋護見失了寶杵,將身隱在旗下,面面相覷。孔宣大呼:“姜尚!今日與你定個雌雄!”孔宣走馬來戰。子牙後有李靖大怒,罵曰:“你是何等匹夫!焉敢如此猖獗!”搖戟直衝向前,抵住孔宣的刀。二將又戰在虎穴龍潭之中。李靖祭起按三十三天玲瓏金塔往下打來。孔宣把黃光一絞,金塔落去無蹤無影。孔宣叫:“李靖不要走!來擒你也!”

金、木二吒見父親被擒,兄弟二人四口寶劍飛來,大罵:“孔宣逆賊!敢傷吾父!”弟兄二人舉劍就砍。孔宣手中刀急架相迎。只三合,金吒祭遁龍樁,木吒祭吳鉤劍,俱祭在空中,總來孔宣把這些寶貝不爲稀罕,只見俱落在紅光裡面去了。金、木二吒見勢不好,欲待要走,被孔宣把神光復一撒,早已拿去。子牙見此一陣折了許多門人,子牙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吾在崑崙山也不知會過多少高明之士,豈懼你孔宣一匹夫哉!”催開四不相,怒戰孔宣。未及三四合,孔宣將青光往下一撒。子牙見神光來得利害,忙把杏黃旗招展,那旗現有千朵金蓮,護住身體,青光不能下來。──此正是玉虛之寶,自比別樣寶貝不同。孔宣大怒,驟馬趕來。子牙後隊惱了鄧嬋玉,用手把馬拎回,抓一塊五光石打來。

孔宣被鄧嬋玉一石打傷面門,勒轉馬望本營逃回。不防龍吉公主祭起鸞飛寶劍,從孔宣背後砍來。孔宣不知,左臂上中了一劍,大叫一聲,幾乎墮馬,負痛敗進營來;坐在帳中,忙取丹藥敷之,立時痊癒。方把神光一抖,收了諸般法寶,仍將李靖、金、木二吒監禁,切齒深恨。

子牙鳴金收軍回營。只見楊戩已在中軍。子牙升帳,問曰:“衆門人俱被拿去,你如何到還來了?”楊戩曰:“弟子仗師尊妙法,師叔福力,見孔宣神光利害,弟子預先化金光走了。”子牙見楊戩未曾失利,心上還略覺安妥,然而心下甚是憂悶:“吾師偈中說‘界牌關下遇誅仙’,如何在此處有這枝人馬阻住許久?似此如之奈何!”正憂悶之間,武王差小校來請子牙後帳議事。子牙忙至後帳,行禮坐下。武王曰:“聞元帥連日未能取勝,屢致損兵折將,元帥既爲諸將之元首,六十萬生靈俱懸於元帥掌握。今一旦信任天下諸侯狂悖,陡起議論,糾合四方諸侯,大會孟津,觀政於商,致使天下鼎沸,萬姓洶洶,糜爛其民。今阻兵於此,衆將受羈縻之厄,三軍擔不測之憂,使六十萬軍士拋撇父母妻子,兩下憂心,不能安生,使孤遠離膝下,不能盡人子之禮,又有負先王之言。元帥聽孤,不若回兵,固守本土,以待天時,聽他人自爲之,此爲上策。元帥心下如何?”子牙暗思:“大王之言雖是,老臣恐違天命。”武王曰:“天命有在,何必強爲!豈有凡事阻逆之理?”子牙被武王一篇言語把心中惑動,這一會執不住主意,至前營,傳令與先行官:“今夜滅竈班師。”衆將官打點收拾起行,不敢諫阻。

第四十三章孔宣兵阻金雞嶺(三)第十二章軒轅黃帝第一百六十四章路遇黃風怪第二百一十九章王陽明弟三十五章子牙收徒第八十一章三國分晉第二百零二章包拯第一百一十三章道成肉身(二)第一百零五章猴王被壓五行山第三十張棄朝歌渭水垂釣第三十三章文王吐子第二十二章妲己入宮第一百八十七章騙取芭蕉扇第八十八章合縱連橫(二)第六十九章內門弟子第三十八章魔家四將第二十二章妲己入宮第九十七章二世胡亥第二百零二章陳橋兵變第一百零二章西漢第十章巴別塔第一百六十一章收熊怪袈裟回第一百零九章叛徒猶大第五十六章帝辛自焚摘星樓(二)第三十六章子牙爲相第九十五章秦王掃六合(二)第一百八十六章路阻火焰山弟三十五章子牙收徒第一百三十三章佛入東土第十六章少康復國第一百九十五章終成正果第二百零六章徽宗趙佶第二百零七章狄青第二百零二章包拯第一百九十九章六祖慧能第二百二十六章宗教改革(三)第三十七章哪吒助西岐第七十六章釋迦摩尼第一百四十六章周武帝宇文邕第二百零四章宋慈第二百零一章五代十國第二百二十五章宗教改革(二)第二百二十六章宗教改革(四)第二百零三章王安石變法第一百二十六章使徒傳道(三)第二百一十七章劉伯溫第九十六章始皇帝第十五章夏第三章天使叛亂第二百零七章狄青第二百零四章宋慈第一百零一章看管蟠桃園第二百零三章王安石變法第一百四十六章周武帝宇文邕第九十九章項羽第一百八十六章路阻火焰山第五十五章三藏奉旨西行第六十章掃羅王(二)第四十一章孔宣兵阻金雞嶺第一百四十三章菩提達摩(二)第一百二十九章使徒傳道(六)第五十四章兵臨朝歌(三)第四十七章大會萬仙陣第一百六十六章沙悟淨第九十七章始皇帝(二)第九章菩提現世(二)第十二章軒轅黃帝第十六章少康復國第一百零六章雜記第九十三章少年宰相第七十五章鬼谷子第一百三十四章蔡倫造紙第七十五章鬼谷子第七十章回花果山第一百零三章漢武帝第七十章回花果山第三十七章哪吒助西岐第二百二十五章宗教改革(二)第一百九十一章悟空鬥女妖第五十三章兵臨朝歌(二)第二百二十八章文藝復興(二)第二百零九章教會分裂第一百零八章十二使徒第四十一章孔宣兵阻金雞嶺第八十九章齊宣王第二百零六章楊延昭第一百五十三章劉全進瓜第一百八十八章扇滅火焰山第一百二十六章使徒傳道(三)第一百四十一章司馬懿第二章身臨地獄第一百五十中李靖(三)第八十七章合縱連橫第九十章楚懷王第二百一十六章張三丰第五十章大會萬仙陣(四)第九十七章二世胡亥第一百八十三章悟空再被逐第二百零二章包拯第一百七十一章三打白骨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