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9章 削藩、移藩、承包藩

“臣弟愚笨,只會閉門讀書,實在不會辦差啊!臣弟到了伊寧,就知道聽三哥的話,一切任憑三哥擺佈......嗚嗚,臣弟是被三哥給坑了!”

安靜的皇極殿東暖閣內,就聽見羅山郡王朱慈煾哭得抽抽嗒嗒的,別提多委屈了。一邊哭一邊還在甩鍋,把責任都推在自己的三哥朱慈炯身上。朱慈烺氣呼呼的坐在龍椅上,看着不爭氣的兄弟。正要假裝發怒訓斥,一邊的崇禎上皇卻不陰不陽的開口了。

“老大,你和老三都是一母所出,長得一模一樣,脾氣秉性也差不多,所以你就別怪罪老三了。”

這什麼話?我們哥倆怎麼不好啦?朱慈烺哼哼了一聲,心想:大明江山就靠我們倆兄弟在拼命!要不然早就沒了,你個崇禎還能當太上皇那麼開心?早給掛在歪脖子樹上了,連明徽宗都沒得當!

朱慈煾還是有點小機靈的,看見老哥面孔陰沉,一副要吃人的模樣,趕緊轉移話題,把朱三太子給他的那份關於“削藩、移藩”的奏章拿出來了。

“皇兄,這是三哥給您上的關於削藩和移藩奏章,小弟也在上面署了名。”

朱慈烺接過奏章,一邊翻看一邊發問道:“你還署了名......那你知道老三寫了什麼嗎?你就署名了?”

“知道,當然知道,”朱慈煾說,“不知道我能往上瞎署名嗎?皇兄,三哥的削藩、移藩之法實在高明,小弟看了以後非常佩服,所以才署名附議的。”

“哦,是嗎?”朱慈烺隨口問着,“那你倒是說說看,老三的削藩、移藩之法高在哪裡?”

朱慈煾笑着:“大哥是考我呢?小弟雖然糊塗,但還是能看出三哥的法子好在哪裡的......三哥的辦法其實是化削藩爲移藩,而且不是將一整個藩鎮都移走,只移動藩鎮的上層,從而將藩鎮的上層和中下層分割開來。藩鎮的中下層如無特殊情況,是不會在列藩之間移動的。

而各個藩鎮的首腦及其家臣家丁,則組成治藩理政的團體,從朝廷手中承攬一藩軍政,並且設定期限,在期限之內治理一藩軍政。而朝廷則會定期對一藩軍政進行考察。如考察合格,則期滿移藩。如考察不合格,則期滿撤藩......

如果朝廷能實行三哥的辦法,則內屬諸藩的節度使就難以在一藩久任,也難養成割據勢力。同時,朝廷又能繼續借助他們的力量在邊疆之地管軍臨民,鎮壓不臣。

而諸藩首領也有了進退之道,還有了取利之途。而且他們移封之後,和諸藩的中下層也不會和現在這麼緊密,反而要依賴朝廷的威權治理所屬,將來也不可能再有唐季五代的藩鎮之禍。

而且節帥定期轉任,也可以取得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效果......以後邊疆諸藩,也不大會像過去的都指揮使司、行都指揮使司、軍民指揮使司和衛指揮使司那般朽壞不堪。”

他還真的看過朱三太子的奏章了——從伊寧到應天,上萬里路呢!一路上多無聊啊,就看點書吧......可是傳統名著《金瓶梅》看多了也沒意思啊,哈尼又不在身邊......所以就拿朱三太子的奏章來看看當消遣了。

看進去以後,朱慈煾突然發現自己的三哥真有兩把刷子!

朱三太子那可是長期在邊疆藩鎮當家作主的,當然知道怎麼管好一個藩鎮。而且對明朝原本的軍戶體系的致命弱點所在,也是非常清楚的——明朝軍戶體系最大的問題不在於“農奴兵”,而在於都司衛所的官員大多來自世襲,而且很少流動。

世襲官,又不怎麼流動,時間一久就難免腐朽。腐朽之後,管理水平也就越來越差,明朝的都司衛所的戰備水平也越來越低......底層固然成了苦哈哈的農奴,而由底層供養的中上層,也失去了戰鬥了。

否則以明朝三四百個軍衛的數量,平均5600戶的衛,能有二十分之一的軍戶(他們總該是中上層了吧)保持強大的戰鬥力,也有十來萬精兵......什麼韃子,什麼流寇的,早就砍成肉泥了。

對於藩鎮(都司衛所)腐朽的問題,朱慈烺其實已經給出了自己的方案,就是基本上推倒重來,把原本的都司衛所基本撤了個乾淨,隨後將容易控制,而且油水較多的地盤直轄。再用從這些地盤上刮來的油水建立了新軍(僱傭軍),同時建立了一個以克難勳貴子弟爲核心,以九邊少年軍中的精英爲輔助的軍官養成體系。

而在朝廷暫時管不過來,油水也沒多豐厚,同時不適合設立藩國的地盤上,朱慈烺又設立了一些集權程度較高的新藩鎮。

不過他並沒有仔細考慮過怎麼長久維持這些新藩鎮......他這個皇帝很多時候也是走一步看一步的。

“太子、玉英,你們倆也看看代王的奏章。”朱慈烺已經看完了朱三太子的奏章,沒有馬上表態,而是把奏章給了在場的太子朱和幸和太子妃丁玉英。

朱和幸到年底就能從講武堂畢業了,而丁玉英在不久之前又給朱慈烺添了孫女,現在是兒女雙全,地位也愈發穩固了。

朱和幸和丁玉英先後看完了奏章,朱和幸先看,所以就由他先發言了。

“父皇,”朱和幸回答道,“三叔的辦法可行......現在咱們一共有黑龍江、安東、安北、大寧、朔方、河西、安西、北庭、川西、川東、貴州、施州、西寧(廣西西部)、東寧、金甌、西洋、烏斯藏、朵甘、俄力思,總共19個藩鎮,藩鎮的數量比直省都多,所管轄的戶口也多達數千萬(主要是四川人多),管理的土地也異常遼闊。如果讓那麼多的節帥長久任職,甚至世襲罔替......將來要麼出亂子,要麼就會重蹈都司衛所腐朽的覆轍。

但是那麼多的藩如果都一股腦撤了,哪怕不激起變亂,也會造成邊疆失控。在這19個藩鎮所在之地,有條件設立直省或劃歸直省管理的,也就是貴州、施州、西寧、東寧這些。其他各鎮,只怕要長期維持才行。三叔的移藩之法,的確可用!”

朱慈烺連連點頭,這小子別的事情有點糊塗,但是對軍務一事,還是非常精通的!

這是很重要的能力!

政務懶得管就扔給丁玉英吧,這個太子妃是很能幹的。但是軍務一定要自己管好......而且還要鎮得住那羣軍中N代,這樣大明朝就不會毀在好運太子手裡了。

丁玉英道:“陛下可以藉着這一次順治歸案,對黑龍江、安東、朵顏、烏斯藏、俄力斯等五藩發難......命令黑龍江、安東兩藩和俄力斯、烏斯藏兩藩對換。同時命令朵顏的李定國到川東擔任節度使。”

朱慈烺看着丁玉英,“玉英,你想讓太子在平定藩鎮之亂中立功立威嗎?”

第791章 佛系男孩噶爾丹第270章 都有奇兵第1743章 本大汗不鬥勇,只鬥智!第1064章 輪到尼堪了!(求訂閱)第466章 紅夷來港,太子凱旋(求月票)第971章 皇帝也加班啊!(求訂閱)第1213章 坑弟魔!(求訂閱)第638章 清修籬笆明屯田第1959章 你們都跟朕一起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吧!第335章 狐狸尾巴露出來第1471章 被騙去賣了牛仔!第2165章來了!第2274章 又是後記——完了!第2065章 大清國都要成立了,你們還不好好努力?第1860章 復讀皇帝,進京補考第1243章 這是別人家的公主啊!第1165章 先來十二個國第1430章 朕很看好葛爾丹第1717章 東虜靠近山海關!第1748章 又見高國藩第1044章 怎麼有點像革命啊!(求訂閱)第1982章 大汗要振作,大金不會亡!第八十六章 敵在天津衛 四(求收藏,求推薦)第1736章 瞎指揮的朝廷呢?第1424章 史上最強投降派(求月票,狂求月票)第2164章 一個億的銀子在哪兒呢?第1152章大明第一勇士大王在此!第342章 終於輪到東林黨了第2100章 黑心天子朱由檢第1533章 如何正確的背叛第618章 皇阿瑪心疼啊第768章 德川家光可以放心了第526章 李自成之死 上第1681章 虎兔敦,是虎還是兔?第191章 大清衍聖公(七更完畢)第1664章 錦衣衛復工了第1433章 大明有種!(求訂閱)第902章 逆子,看炮!(求訂閱)第932章 多好的清官,多好的皇上(求訂閱)第2162章 傳說中的福寧第1794章 大元,亡了!第356章 吳三桂去哪兒了?第682章 殖民的一小步,華夏的一大步第1381章 造不如買,買不如搶(求訂閱)第922章 朕必須去南京賺錢了(求訂閱)第1473章 兄弟相坑,殃及鄰里第884章 治大國如開商行(求訂閱)第1293章 大明靠誰?第2206章 朕之江山美好如畫第301章 左良玉有點瘋!第925章 什麼?大明有財政危機?(求訂閱)第422章 父皇,咱們比趙構可強一點了第649章 農民起義還沒完呢!第2074章 家光之野望第五十四章 刁民,你們都是刁民!(求收藏,求推薦)第515章 有人拿錯劇本了第1460章 太陽王怒了第587章 欠了那麼多高利貸,能不拼命?章推一本明初的神作,青史盡成灰的新書《奮鬥在洪武末年》!第738章 神聖羅馬帝國第1392章 老婆會有的,戰爭也會有的!第744章 日蒙協約第1162章 都是爲了還上皇的養老錢啊!第162章 太祖高皇帝再世 上(第六更了,求月票)第1373章 一塊土地,一個夢想第1243章 這是別人家的公主啊!第232章 將計就計,智取太子第1567章 帳中對,三分天下第454章 你又吞併雜牌軍了第844章 順治大戰史可法 完第2108章 朕纔不怕你們呢,因爲朕是有道明君!第1753章 趁熱出牆,撤軍退敵第1434章 忍無可忍李定國第1224章阿努沙汗,你被風光大葬了!第1475章 神聖的時刻第382章 遼西危急!大清危急!第2155章 少年英主第1306章 擁有印度,擁有未來第457章 打曲阜,分浮財第1829章 找活路?尋死路?第1418章 玄燁,把你爹帶回去!第543章 路在何方?第1421章 順治,你的訟師來了第1070章 請王爺薨(求訂閱)第2052章 有最新鮮的大道啊!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第310章 朱與鄭,共福建第380章 登陸覺華島!第369章 終於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第1840章 你有利出一孔,我有技術進步第1050章 臣還是當曹真吧!(求訂閱)第831章 這裡是清北京還是元大都?第1114章 忠義之士徐正之第2094章 明禮約法,真能長治久安乎?第2034章大家投票吧,想投誰都行!第1350章 託福試(求訂閱)第2071章 你們資本家最喜歡剩餘價值了!第1262章好像還是資本主義比較壞!第845章 拿什麼拯救你?順治皇帝第1834章 誰說大明不和親第1763章天子,皆大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