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上下在雒陽慶祝虎牢關守衛戰的勝利!
雖然,李原率領的秦軍也曾取得過多次的大捷,但真真正正的擊敗霸王項羽,這是第一次,也是讓參與的秦軍將卒一生難忘的一次。
二千傷亡的士卒,將讓乘船順着大河往西,進入渭水、涇水,最後回到他們的家鄉,在親人的陪伴下,或埋於故鄉的泥土裡,或帶着一身的傷痛,靜靜的休養着,直到有一天,能夠傷愈回隊,而實在無法歸隊的,則會擔任地方的亭長、都尉等軍職,他們的工作將由與敵作戰,變爲緝盜靖安,同時兼帶着訓練郡中的少年兒郎。
有功者,賞。
有過者,罰。
這次作戰,象章平、蔣渝、曹信等軍中將領表現都是不錯,應當給予軍爵上的晉升,李原在這方面主要的任務是對諸將的表現進行評估,至於能不能獲得爵位,則交由長史府的官員進行綜合評定。
軍功是一方面,其它方面的表現是另一方面,爵位的制度在李原收復了關中失地之後,由陳平牽頭,一衆關中父老協商,進行了一次大的制度完善,主要是吸取趙高、胡亥胡作非爲的教訓,把個人和家族的品行作爲了另一評判標準。
軍功再突出,能夠獲得的也只是軍爵,距離真正的爵位還有差距,而若是其家人或家族沒有被人實告的不良記錄,則經過地方官員的評定,可以由軍爵轉爲真正的實爵。這裡面的多道程序和流程把關監控,一環扣着一環。正是爲了不讓腐敗在軍隊這一層面漫延。
雖然,其作用可能只有一點,可能微乎其微,但李原相信,只要秦軍能夠表現出比同時期其他諸侯部隊不一樣的優越性,那麼只要堅持下去,最終的勝利一定會屬於大秦。
秦軍在河南地一帶休整。
在表彰有功之士的同時,李原也利用這一次難得的機會。在雒陽舉行了第一次的秦軍中低級將校的能力培訓班。
這次的集中培訓,主要的講解人,是秦軍中的宿將章邯,還有前秦國丞相李斯,這兩位老人在聽到虎牢關驚心動魄的戰事後,再也耐不住好奇,相約一起從咸陽乘船來到雒陽。他們的這個舉動,讓比他們年齡稍小一點的辛勝羨慕不已。
長安城的建設正在關健時候,辛勝每天忙碌異常,自然不可能有什麼時間?對於李原交辦的這項任務,辛勝十分用心。
這其中,除了長安城的建設確實讓他動心外。還有辛追的緣故,李原對辛追的心思,現在已經差不多所有人都看出來了,辛勝這個便宜的老丈人對此是贊同的,不過。就是有些擔心,辛追一個小娘。將來要對付出現在李原跟前的越來越多的女人,不知能不能應付得了。
用一座城池作陪嫁,這夠隆重了吧!
辛勝希望,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夠建造一座超越咸陽的新國都,將它作爲一個禮物送給李原,只有這樣,他才能安安心心的離去。
——。
李原在休養生息。
迴轉彭城的楚軍卻沒能歇着,聽說彭城被英布所圍之後,一肚子火沒處發泄的項羽率領五千精兵快馬加鞭,僅用了一日夜就趕回了彭城。
不及提防的英布被項羽奇襲大營,結果兵力佔優的江中盜賊們被楚軍殺得潰不成軍,英布驚惶失措,棄了大軍向南隱匿逃竄,等到他逃回九江時,身邊的盜賊只有寥寥的一百來人,這一百號人,要東山再起不知又將等到何時,想到這裡,英布不由得悔意連連。
有梟雄之心,無梟雄之才。
這是英布的問題。
可惜,身處局中的他,卻一直不能自察一下身上的缺點。
——。
夏日裡,在秦與楚虎牢大戰的同時,南郡的宛城一帶,一場不能算是戰事的地盤交接戰同時結束。
漢王劉邦順利的接手了南郡的郡治所在宛城,由此控制了三川郡與臨江郡之間的交通要道,這條道路的重要性主要在於南下與北上的貨物都要經過宛城週轉,一旦中途被截斷,對於南北雙方來說,都將是巨大的損失。
亂世再亂,百姓也要吃飯,商人也要販運。
在這一點上,不管隔了多少年,都不會改變,後世的民國軍閥遍地走,商人還不是一樣多如牛毛。
八月一日。
經過多次的密談,漢王劉邦約見了宛城的父老,提出以韓襄王的庶子韓王信爲新韓王,以宗室張良爲相國,重新建立韓國。同時,爲了保護韓地百姓的安全,特別是抵禦來自北方的李原秦軍的入侵,劉邦率領漢軍作爲同盟勢力,駐紮於南郡與三川郡交接的堯山一帶。
另立韓王。
結盟駐軍。
佔了上風的劉邦,將政治手腕運用的出神入化,讓霸王項羽發火也發不出來,韓成死了,還是死在彭城的,這不管是怎麼死的,照世人來看都和項羽脫不了干係。
韓國的基業,從韓成交接到韓王信,是得到南郡一衆父老認可的,相比鄭昌這樣什麼都不是的項羽的代言人,無疑有了韓國王室血統的韓王信更加有吸引力,況且,除了韓王信之外,宗室張良擔任相國,這也讓韓地百姓歡心鼓舞。
在韓王信的邀請下,漢軍進駐南郡北部,可以說勞苦功高,面對連項羽都不敵的李原,韓地上下一致要求,漢王要留下,漢軍要留駐。
民意不可違。
當項羽的使者帶着怒氣衝到漢王軍帳質問時,劉邦的回答理直氣壯,不帶一絲一毫的怨言,他的藉口讓項羽找不到一點的毛病。
根據漢軍最新探得的消息,秦軍在三川郡的南面集中了數支軍隊,這是準備進攻南郡了!在虎牢關取得勝利的李原,顯然不會滿足只佔領三川郡西部的一小塊地方,而一旦南郡被秦軍佔領,那麼,勢力大漲之下,反秦力量將會土崩瓦解,這個責任到時又要由誰來承擔。
爲了對付秦軍可能的軍事動作,劉邦連續下令曹參、周勃、酈商等漢軍大將從漢中一帶抽調兵力,並迅速的將宛城變成了一座漢軍調動駐紮的大兵營。
在共同反秦的大旗下,劉邦如魚得水。
老虎出籠。
終於從漢中這個囚禁的地勢牢籠出來的漢王劉邦,這是用這個堂而皇之的經驗將項羽要求他迴轉漢中的要求給駁了回去。
李原,是他劉邦對付項羽最好的擋箭牌。
李原,竟然能夠讓項羽也吃一次敗仗,劉邦心裡,就如同自己擊敗了項羽一樣,高興的差一點忘乎所以。
原來,不是自己能力弱,而是對手實力太變態。
劉邦就在這種自我安慰的精神慰籍下,重新調整了自己的心態,而在清醒的判斷了李原的實力和潛力後,劉邦決定,自今日後,遇到李原的秦軍,漢軍的選擇就是能躲則躲,能避則避,實在避不過,也是象徵性的佯攻幾回。
死道友,不死貧道。
不得不說,劉邦的想法很現實,這是他一次又一次在失敗後挺過來的原因。
——。
大河以北。
趙地。
韓信率領的七千秦軍在邯鄲北部的平原上,與鍾離昧的楚軍對峙,這塊世代屬於趙國的土地,對於兩支客軍來說,都是陌生的地方。
趙人對於秦國、楚國都沒有什麼好感,秦國是世代的仇敵,而楚國則是南方的蠻夷,不開化的地方。
沒有當地百姓的支持,在陌生的地方,進行一場哪一方都不會真正關注的撕殺,無論是對鍾離昧還是對韓信,都沒有什麼吸引力,鍾離昧的注意力,始終投放在虎牢關戰事的變化,至於偏師抄襲秦軍的後路,只是一個美妙的戰略預想,在秦軍派出對等的力量牽制之後,這一計劃就不可避免的流產了。
韓信一方,同樣受制於兵力上的不足,讓他很難在面對鍾離昧這樣經驗豐富的戰將,運用一些計謀戰法,一着不慎,步步陷阱,韓信在牽制楚軍偏師目的達成的情況下,同樣採取了保守的策略。
平衡在一天天的對峙中保持着。
一直到八月初的一天,來自趙地的另外二支力量,意外的加入到了這場貓捉老鼠的遊戲中,張耳與陳餘,這兩個在反秦風暴中很是顯名的人物,兩個曾經的異性手足兄弟,爲了一個虛無的諸侯王,大打出手,反目成仇。
常山王張耳一方,代王趙歇、大將軍陳餘一方,這兩支趙軍整整打了大半年時間,最終陳餘擊敗張耳,佔據了包括邯鄲在內的大部地方。
作戰不利的張耳,帶着一衆殘兵趁勢就近投奔了楚將鍾離昧的麾下,並且向鍾離昧諫言,轉向進攻趙歇、陳餘,一統趙地。
平靜了不久的趙國故土,烽火再燃——。
這一次,依舊是多方勢力的亂戰角逐,不到最後的一刻,誰也看不到誰是最後的勝利者。
注:老劉又得逞了,沒辦法,這是他的魅力使然。另:趙地烽煙起,一直沉寂的趙人也要露露臉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