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南亞次大陸,爪哇,呂宋。

轟隆隆。

在前往南雄州的火車上。

大明天子頗有些不太滿意這火車的速度。

看起來聲勢浩大,但其實連馬匹都跑不過。

不過蒸汽機車最大的優點就是其強大的牽引力。

所以這種火車可以一次性運載非常多的貨物,相對而言這已經是當前最先進的交通運輸工具了。

現在在大明朝國內已經有兩條鐵路同時開建,就是連接廣州、長沙、武昌的西線動脈,以及連接廣州、南昌、應天府的東線大動脈,日後這些鐵路都要繼續向北衍伸,成爲全國鐵路網的一部分。

唯一的問題是,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太耗錢了。

如果沒有完成明元紙幣化的金融改革,朱道樺連想都不會去想。

但是現在,由於掌控了印鈔機,這大規模的基礎設施的投資就成爲了帶動經濟運轉的火車頭。

不過問題在於,這些印出去的錢,可不能不在社會上運轉,反而流向了購買土地、房產市場,從而帶動土地價格和房產價格上漲,反而導致大明的工業化進程受挫。

畢竟投資房地產帶來的金融收益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不過好在現在大明民間資本足夠充足,而且由於朱皇帝自己不太懂金融,因此大明的金融政策基本趨向於保守,對於開動印鈔機大印鈔票的行爲很是謹慎。

都小心得過分了。

因此現在在鐵路投資這樣的基礎設施建設上也沒有大踏步前進,現在只是很保守的制定了十年內完成以武昌、應天府、廣州爲核心的鐵路計劃。

而且大部分也不是從財政上撥款,而是儘可能吸納民間的資金,畢竟大明是封建君主混部分資本主義的怪胎嘛。

修鐵路可不是爲了社會福利,而是爲了賺錢的。

而這一條廣州到南雄州的鐵路線路就成爲了一條示範線路,就是要讓廣東的闊佬們看看鐵路的好處。

此時在這一輛列車上。

絕對忠誠於朱皇帝的廣東闊佬們倒是沒有像是朱皇帝那樣對火車的速度不滿意,反而是一臉的震驚和稀奇。

這條鐵路最初是一條便路,是爲了支援江西戰場而臨時修建的,並不是很牢固的線路。

而如今是在原來的便線的基礎上進行了加固,夯實了路基,使得這條線路成爲了一條可以通行重載列車的雙向鐵路線路,未來也會在南雄州分流,一面向西北,一面向東北延伸。

“真是厲害,這一趟火車拉的貨物至少是上千輛馬車的量了!”

“有這火車,日後貨物通行天下九州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肯定是有得賺啊,這火車的速度比船快多了,而且這天下能行大船的地方終究是太少了。”

“不只是運貨,運人也不錯啊,以前從廣州北上武昌、應天府,尋常人家若是走路,得走上個一兩個月,現在若是有鐵路相連,兩三天就能到了,而且還安全得多。”

“是啊是啊,這一走幾個月,太費錢了,若是有鐵路運輸,這去一趟應天府可就沒有那麼難了。”

在一列列車廂內,廣東的土豪們議論紛紛。

也難怪廣東的土豪們會對這火車感興趣。

沒辦法。

以前廣東的士子要去南京考試,得提前個兩三個月出發。

去南京都還算是幸運。

要是要上北京。

那就要提前一年出發了。

這一路上山長水遠,指不定就遇到個把強盜,要你吃點餛飩麪或者板凳面的。

再加上現在的珠三角已經開始有點後世“世界工廠”的樣子了。

大量的工廠生產出來的商品也需要市場,需要貨物運輸的支持。

在這之前。

想要大規模的運送貨物就只能沿着海洋、大江大河的河流運輸。

而現在,有了這鐵路,豈不是天下哪裡都能去的。

和可是真正的貨通天下。

在這一列列車上。

受邀的都是廣東當地有點身家的土豪。

還有廣東議政廳、廣州府議政公局的議員們。

以及幾名大明朝的重臣,還有從海峽總督府回廣州敘職,彙報印度洋戰況的海峽總督府總督羅建功。

“皇上,印度洋艦隊大勝,現在我軍已掌控印度洋,並且和馬拉塔國簽訂了條約,印度市場已經重新被打開了。”羅建功說道。

“接下來就是在印度陸地上的戰爭,現在不列顛人肯定是不甘心失敗的,他們在陸地上集結兵力,並且花費了不少錢新招募了三萬僱傭兵,算上他們原來的五萬印度土著僱傭兵,再算上一萬五千從不列顛本土調來的龍蝦兵,現在不列顛的印度殖民地方面在南亞次大陸掌握的陸軍兵力就胸襟達到八萬五千了!”

“八萬五千總兵力,不過印度人不足爲慮,只要能打垮那一萬五千龍蝦兵,這南亞次大陸就會被大明掌控了!”

朱道樺說道。

他的話讓在場的幾名大臣面面相覷。

朱皇帝毫不掩飾的對印度本地僱傭兵的蔑視讓他們覺得皇上是不是.太過於輕敵了。

“皇上,印度土著也有些能打的民族,尤其是騎兵衆多,在不列顛人的麾下就有廓爾喀騎兵、旁遮普騎兵、錫克騎兵、孟加拉輕騎兵,總兵力達到了三萬餘的騎兵軍隊,英國公那邊的騎兵力量只依靠一兩個旅的龍騎兵,絕不可輕敵啊。”

羅芳伯捋了捋鬍鬚說道。

朱道樺聞言不由得點點頭:“是朕有些輕敵了,印度遠在萬里之外,如何作戰,決定權應全部下達到前線。”

朱道樺想了想說道:“可成立一個總管印度方面戰事、藩國分封的機構,內閣方面要拍人,印度諸藩聯軍也出點人,事情商量溝通好再辦,不可出現諸部互相掣肘之事。”

在印度那邊,隨着不列顛人的艦隊被打垮,他們能夠做出的掙扎也就是在陸地上而已。

而掌控了大海的大明幾乎是立於不敗之地,更何況朱皇帝是真的覺得印度僱傭兵的戰鬥力值得懷疑。

這當然是後世帶給朱老闆的一些不良影響了。

說不定印度人民在這個時代就是非常的英勇善戰呢?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

大明朝廷不會去幹涉諸藩實行的制度的問題。

也就是說孫士毅這樣的藩臣,是需要自己來搭建自己的國家制度的。

到時候印度諸藩,也可以招募土著爲兵嘛。

大明在印度的階段性目標已經完成了,這個人口差不多有兩個億的大市場,已經成爲了大明的獨佔市場了。

現在全世界總人口才多少?

攏共也就纔不到九個億。

現在大明本土的人口有兩個多億,如果把漢地都拿下,就能達到三個億。

全世界九億人口,有五個億的市場是被大明獨佔的,有這樣廣袤的市場,大明的高速發展的工業化就能繼續高速發展幾十年!

商業稅和工業化帶來的高額財政收入也能支撐大明朝進行四處的征戰了。

就是地盤太小了。

要繼續努力才行。

想到這裡。

朱道樺把心思從印度轉移到了南洋。

如今大明在南洋有兩大據點,一個是海峽總督府,一個是婆羅洲。

同時也並沒有接受一些南洋蘇丹國稱藩的請求——依禮,要成爲大明之藩可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的。

要經過考覈,符合一定的條件才行——除非得到了大明天子的特准。

海峽總督府牢控馬六甲海峽。

而在婆羅洲,小規模的戰鬥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通過戰爭,蘭芳省不斷通過軍屯向北、東拓展地盤,如今已經基本把大半婆羅洲佔了。

“如今在南洋尚有荷蘭人和西班牙人的殖民地,荷蘭人已經失去了他們的價值,爪哇島上的巴達維亞總督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朱道樺說道。

在巴達維亞附近有大量的華人種植園,這些都是在荷蘭東印度公司和大明的南洋之戰分出勝負之後,荷蘭人不得不做出的妥協,而經過今年的發展,現在在巴達維亞周圍遍佈着華人種植園。

爪哇島肥沃的火山積土壤是非常肥沃的農耕土地。

在後世這個小島上就有一個億的人口了。

這樣的土地,中國人肯定是感興趣的。

“荷蘭加入了不列顛人主導的反明聯盟,這意味着他們之前和大明的合約已經作廢,爪哇島上的軍屯上抽丁,組建一個陸軍旅,將荷蘭人從巴達維亞趕走!”

朱道樺手指着南洋地圖上的巴達維亞說道。

這並不難做到,甚至都不需要大明出兵,因爲在爪哇島的種植園都是武裝種植園,每個華人青壯都裝備了燧發槍的。

給一個陸軍旅的名額。

都不知道多少爪哇島上的青壯搶着參軍。

而且荷蘭人也知道自己的巴達維亞殖民地不太可能保留太久。

因此也沒有在巴達維亞增兵,甚至開始從巴達維亞把人撤走,荷蘭人在印度也有一小塊殖民地——不過現在看起來他們不但保不住巴達維亞,印度殖民地很快也要丟了。

在決定了爪哇島的事情之後。

朱道樺的目光看向了地圖的北方,婆羅洲以北的.呂宋島!

第15章 誰在找死?第63章 吃瓜羣衆第359章 蘇伊士地峽和地中海駐軍第114章 大清要溜了第173章 福大帥跳河記第141章 明法同盟VS八國聯軍?第369章 螳臂擋車第234章 遊牧民族以後就只能能歌善舞了第324章 清英瓜分印度?第374章 天地會的總瓢把子第182章 聯清抗明!第253章 陳知縣,你要發達了第150章 土豪劣紳們要和大明朝廷緊密勾結第42章 辮子要割了【求收藏,求追讀】第236章 乾隆僞帝埋骨處第435章 半個地球都是大明的了第125章 乾隆:這就是朕的王牌嗎?第217章 漢民族的鮮血不應該在這裡流淌!第428章 艦艏迎敵有問題第65章 明軍拖不起【求收藏求追讀】第376章 前沿科技和司法公正第190章 輕取寧錦,召見俄使。第422章 大明海軍的黑科技第22章 大明朝真的要回來了嗎?【求收藏求追第79章 造反花錢如流水【求全訂】第331章 楊遇春吊打威靈頓公爵第78章 指生爲死和旗將漢兵【求全訂】第18章 南洋華人真正的領袖【求收藏求追讀求第314章 工人階級要走上歷史舞臺!第297章 開疆拓土之功第243章 旗人出路在哪裡第31章 巴淡島自由市,明王的錢袋子!【求收第94章 朱老闆有的是錢第283章 世上只有媽媽好第380章 擴張,人口是關鍵。第62章 都有決戰的盤算【求收藏求追讀】第13章 領明王的餉,種明王的地。第327章 皇帝西狩第227章 聖公,您可要努力進步啊!第142章 歐亞美三大軸心!第181章 除惡務盡,追殺不休第249章 大明的無敵天兵第237章 大清還能再興嗎?第401章 煤和鐵第316章 都是讀書種子啊第252章 人人持槍,人人平等第202章 不平等條約來了第157章 北美航道,沙俄南下,法蘭西使團第178章 南洋海戰,遼北陸戰。第375章 大明帝國的掘墓人?第335章 三十歲,一道坎。第305章 嚇得住嗎?第132章 大明要講禮第13章 領明王的餉,種明王的地。第212章 戰中原,開封破?第271章 教育和宣傳第390章 崩潰第414章 你以爲你是霍去病啊?第238章 打西邊捉住了一個乾隆第128章 大清,要亡了啊。第36章 米,煤,鐵,奉清反明?【求收藏求追第244章 諸罪歸乾隆第284章 父愛如山第186章 打寧遠,打錦州。第70章 決戰!決戰!【上架預告】第90章 朱明王的威脅第434章 天要亡我大英啊!第192章 誰來當崇禎第91章 很勇的八旗小公爺第101章 做大明的官還是滿人的狗第51章 不能讓雄獅醒來第244章 諸罪歸乾隆第143章 大練八旗,大清版授田證第31章 巴淡島自由市,明王的錢袋子!【求收第112章 城破!碰撞的洪流!第73章 楊大人的反歌合唱團【求全訂】第269章 四打一,應該能贏吧?第226章 衍聖公,你的前途在哪裡?第122章 這算贏了吧?第1章 勁頭十足的造反派們。第14章 東亞海權之戰第284章 父愛如山第169章 光復大帝的怒,遼東蠶食。第394章 歐亞大陸的大平衡第109章 皇上,你現在走了大清可怎麼活啊!第34章 軍火貿易和對日圖謀【求收藏,求追讀第396章 真的能打上幾十年嗎第280章 失於東方,補於西方第160章 法蘭西,別舉手!第327章 皇帝西狩第168章 東方的好漢們,去印度沿海發財吧!第436章 大明的惡犬第124章 血戰!排隊槍斃的對決!第55章 這是真正的自由市第85章 明清會打成拉鋸嗎?【求追訂】第101章 做大明的官還是滿人的狗第281章 琉球突變第361章 農村結構在崩壞第300章 庫倫條約第23章 明荷英法四方會談【求收藏求追讀求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