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三十歲,一道坎。

彭浚臉色變了又變。

心裡也有些發苦。

難怪首相顧鬆會去東北視察集體農莊呢。

本來湘湖派還以爲,首相不在,副相就是首相了。

那這朝廷上,湘湖黨就能壓粵黨一頭,過段時間好日子了。

結果

皇帝是在這裡等着自己呢。

這是讓自己背鍋。

不,是讓湘湖黨來背鍋!

彭浚心裡盤算了一下。

自己也不得不承認。

湘湖黨確實比粵黨更適合背這個鍋。

因爲粵黨之人多出工商之家,而湘湖黨基本都是當地大地主。

如果讓粵黨來背這個鍋,那恐怕會演變成爲對朝廷重視工商、新學的攻擊。

而湘湖黨來背鍋,再怎麼鬧,也腦不到工商業、新學上面去。

所以。

皇帝恐怕早就和首相商量好了。

就等着把自己提拔上來背鍋了。

不過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

如果自己能幫朝廷,幫皇帝把這個鍋給背了。

那自己這個丞相的位置,至少能穩穩坐個五六年。

想到此。

彭浚一咬牙。

“皇上,如果現在要大改科舉,那就要做好最壞打算才行。”

“最壞的打算?難道會有人造反?”朱皇帝身體前傾,頗爲有興趣的問道。

這副表情看的彭浚心裡直犯嘀咕。

這位也是馬上得天下的英主。

如今天下一統,也沒有什麼領兵征戰的機會了。

日後就算是在北美大打,朱皇帝也不可能去北美坐鎮的。

所以,大概率,這位短短几年,就打下了遠邁漢唐,甚至都要比蒙古帝國還要大的地盤的開國大帝,大概率是沒有什麼領兵征戰的機會了。

但是他才二十九歲啊,和李世民當初砍死自己大哥,勸說自家老爹退位當太上皇的年齡相當。

這位當皇帝一沒砍大哥,二沒勸老爹。

而且連功臣都沒殺過,

可以說到現在爲止,完完全全是沒什麼黑點。

他不會是覺得現在的日子太無聊,想要搞點事情出來吧?

想到這裡。

彭浚急忙擺手說道:“不不不,造反都倒是不至於,但是地方上的田稅恐怕會比較難收上來,另外地方上,出現民變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現在大明朝能實現直接收稅的也就廣東、江西、湖南三個比較早光復的省份。

連江蘇、浙江兩個省,其實都還有一部分府縣沒能實現官員直插基層,而像是四川、中原等地,地方上的治理,還是延續了前清那一套。

基本上。

除了蘭芳、廣東、廣西、江西、湖南、湖北、福建、江蘇、浙江這九個省。

其他的省其實除了換了個大明的招牌,和前清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大明在東南九省的統治力是很強的。

全國三十多萬官僚,朝廷直接管轄的陸海軍總數達到了三十五萬,這些大多出於東南這幾個省。

這幾個省的議會也把商人階級也整合進來了統治集團。

所以,這九個省的大地主、大商人,都算是和大明朝廷是一體的,但是在中原、四川、關中,情況可就不是如此了。

大明朝也就能管得到縣以上,廣大的基層農村,還是把控在地主士紳的手裡。

這一次的科舉大改。

首先傷害的就是這些地主士紳的利益。

引起一些動盪,是很正常的。

時間到了光復6年6月。

四川。

成都府的氣溫也開始攀升了,作爲全國知名的火爐。

四川盆地的夏天可是很熱的。

畢竟是盆地嘛。不容易散熱,而且川江密佈,水汽重,到了夏天天氣一熱,就有一種被蒸籠蒸在裡面的感覺,很悶熱。

此時。

成都府大牢。

來自綿州府羅江縣的李忠仁渾身彷彿從水缸裡面撈出來一樣,和旁邊的成都府人杜如鬆一起,從牢房裡面走出來。

都快一年沒有見到陽光了。

這上午的陽光又是那麼的刺眼。

頓時。

兩人都被這陽光刺得兩個眼睛直流眼淚。

他們都是因爲上次成都貢院大逮捕入監的。

罪名是“非法集會”。

據說,本來是要判流放澳大利亞的。

但是因爲兩人家裡面有人走動了關係,愣是把這個大罪名給辯沒了。

現在兩人都是無罪釋放。

但因爲案件審理過程太長了。

而且這一次抓的人又有些多。

成都府的判官們又不怎麼願意加班,所以這案子審了一年多,才終於快塵埃落定了。

四川現在還在軍管。

大明朝的新法還管不到。

所以四川成都府下面的官員官吏都是前清遺留下來的人員。

成都府監獄,就是以前的四川地牢,獄卒和管事的官員,那都是以前留下來的老人。

當然一個個都是見錢眼開的。

有路子,有錢的,早就放出去了。

稍微沒錢,但能請得起律師的,也就拖着。

窮一點的,就直接被當成首犯,發配去了澳大利亞了。

法治建設,任重道遠啊。

大明雖然在努力建設法治,但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

即便是在開風氣之先的廣州、上海,各種腐敗問題還是不少的。

所以。

在這個大明法律在很多時候都顯得“你法我笑”的時代,

四川這個被軍管的身份,司法問題就更大了。

所有人都已經習慣了。

畢竟這大清朝在幾年前還活蹦亂跳的呢。

要按以前。

像是李忠仁和杜如鬆這樣的,當場就砍了腦殼了——對於大清朝的官兒來說,辦你個謀反的罪名,功勞大大的。

兩人蹲在牢房門口。

眼淚汪汪汪的往下流。

好一會兒,才終於適應了這外面的陽光。

這時候,整個人都瘦了一圈的李忠仁吐了口氣,都前來接他出去二弟李忠義苦笑道:“小弟啊,這次真的怨不得別人,是我自己不好,早去考個秀才,說不定現在都當上羅江縣大橋鎮的鎮長了”

這時候,李忠義欲言又止。

“怎麼了?”李忠仁問道。

“大大哥,沒得考了。”

“什麼沒得考了?1”

“科舉..科舉沒得考了。”

“什麼?!朝廷取消了科舉?!”李忠仁和杜如鬆聞言,都神色愕然,驚道、

“不是朝廷取消了科舉,是是三十歲以上的,不能考了!!”

三十歲以上的,不給考了?!

轟隆!

李忠仁身體一個踉蹌,猛然坐在了地上。

他今年.剛好三十。

第299章 蒙古帝國又回來了嗎第453章 統帥拿破崙第312章 大清餘孽們的興奮第239章 打北邊來了隊哥薩克第99章 安靖湖南,湘湖子弟多才俊。第259章 太進步了!第349章 嚯哦,美蘇聯合抗明第360章 美俄的聯合第147章 送你十世富貴第253章 陳知縣,你要發達了第39章 明軍的大秀【求收藏,求追讀】第302章 不要鬧大了第380章 擴張,人口是關鍵。第332章 催破第399章 中華文明VS歐洲文明第373章 要有外來的經第241章 大清還是要有忠臣的第280章 失於東方,補於西方第338章 前往新大陸的船第348章 新大陸華人們的感恩節第413章 不想成爲奴隸主的奴隸不是好奴隸第97章 終究是滿洲的皇帝第268章 葉尼塞河是邊界第246章 辮子都割了吧第93章 在清爲奴僕,在明爲公侯第400章 加州都護府第21章 又送妹子又送地盤【求收藏求追讀求推第121章 火槍,火炮,騎兵。第194章 印度洋海權之戰!第430章 六比一!第155章 戰中原,戰印度。第353章 十幾年後的世界大戰第152章 北伐之前,先斷後路!第249章 大明的無敵天兵第340章 金山總督府的總督第259章 太進步了!第277章 烏拉!烏拉!第131章 入江寧,祭孝陵第304章 朱皇帝發火了,後果很嚴重。第335章 三十歲,一道坎。第271章 教育和宣傳第160章 法蘭西,別舉手!第409章 血肉磨坊?第247章 公審,要依禮治國啊!第84章 親手開啓大工業時代!【求追訂】第379章 西方戰事第353章 十幾年後的世界大戰第361章 農村結構在崩壞第431章 國運之戰第395章 法蘭西人的皇帝第100章 土豪,學霸,世交。第198章 被終結的海洋霸權第305章 嚇得住嗎?第289章 完全淪陷的日本第212章 戰中原,開封破?第227章 聖公,您可要努力進步啊!第128章 大清,要亡了啊。第170章 天國府兵斗大清綠旗第348章 新大陸華人們的感恩節第217章 漢民族的鮮血不應該在這裡流淌!第242章 貴中華,賤夷狄第246章 辮子都割了吧第129章 談判?求和!第347章 拿破崙要政變了!第373章 要有外來的經第27章 文化吸引力【求收藏求追讀求推薦票求第24章 基於規則的秩序,納稅和鑄幣權!【求第336章 失去特權,失去一切。第334章 想造反就請便第255章 大清的火種第269章 四打一,應該能贏吧?第138章 大明例外第7章 這是秘密武器!第208章 投降輸一半,頑抗死全家第172章 先進的東方陸軍第114章 大清要溜了第36章 米,煤,鐵,奉清反明?【求收藏求追第33章 明王的三大支柱【求收藏求追讀】第417章 大明的主力艦第175章 入關和北伐,南北夾擊!第142章 歐亞美三大軸心!第402章 涇渭分明的東方和西方第25章 南洋貿易共同聲明【求收藏求追讀求推第128章 大清,要亡了啊。第318章 官是沒得做了第147章 送你十世富貴第160章 法蘭西,別舉手!第83章 開奴門,包衣新軍【求追訂】第146章 十月一日是個好日子啊第431章 國運之戰第374章 天地會的總瓢把子第192章 誰來當崇禎第347章 拿破崙要政變了!第220章 近衛騎兵,衝鋒!第365章 懸賞令!敵人已經動手了!第446章 絞肉機式的戰爭第123章 包衣們,努力!第28章 日本也很重要呢【求收藏求追讀】第159章 祖國在召喚你,波拿巴!第171章 都有明式裝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