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裔平民對老羅的歡迎,說到底就是對本地死水一般境遇的反抗,也是對族老們沒有作爲的憤怒,更是對迴歸故土的一種期望。儘管他們如今的血脈並不純粹是漢人血統,但是二百年來卻從沒斷過東方文化的傳承。
老羅對於這一點自然是心知肚明,否則他也不會拋開長老層直接招募戰士和工匠。
對老羅來說,財富不重要,土地也不重要,只有人才是最重要的,說着同樣語言,能夠服從並跟隨他的人才是重要的。有了人,至於其他的,都無關緊要,唾手可得。
所以即使和唐人營開始合作,他也從不攙和幾個大家族之間的糾葛,他關心的只有兩個,自己招攬的兵和工匠,還有就是東行路上的後勤。
除了新兵營地,每天老羅必定要查詢進度的就是聯合工坊,這裡彙總製作所有在東行路上需要的裝備,東行路的準備全部是按照行軍樣式的方案來設計的,所以人和軍備是處在等同的位置上,偏廂車和浮空車兩個項目則算是重中之重。
爲了製作這兩樣物件,老頭子李坦專門指定了杜訥和李涅來負責這個事情。
平民長老杜訥充分發揮了他的影響力,動員了大批的鐵匠和木匠,甚至還招納了衆多的婦人來縫製浮空車的氣囊,還有編制固定收攬套索的皮繩,這可是個精細活,好在本地婦人的丈夫多是工匠職業,她們自然也多受家庭的影響,並不只是圍繞着鍋臺和家務的小女人,反而非常的多能,日常什麼牧牛牧馬還有駕車套轅之類全都不在話下,至少幾十個婦人合作縫製一個直徑二十米的皮囊不過是小事一樁。
小兒手臂粗細的皮索更是簡單到家的東西,比馬鞭粗了一些的東西,只不過是需要多費一點力氣而已。
同步進行的是車身的製作,木匠們選擇了大型成材紅松木來製作,通體沒有一顆鉚釘,全部是榫接結構,配合上專門熬製的粘膠,這種三米寬六米長的傢伙頂多也就五六百斤,只要升力足夠,上面乘坐十二十人實在是輕鬆不過的事情。
最關鍵的也是最困難東西是燃料池的製作,這個時代可沒法制作後世的高壓燃氣瓶,所以三四十個方案同時進行再經過五天的篩選之後,確定幾個可以發展的方法,然後製作出樣品來,每個需要不停地調試測試,最後選出一個複雜卻又具備可行性的方案。唐裔工匠雖然比不了後世的科學家,但是絕不是史書中記載的明代吃不飽穿不暖的匠戶們那樣不求甚解,反而因爲沒有什麼所謂文人“奇技淫巧”觀念的壓制而更加專注,暗地裡老羅都經常感嘆撿到寶了,他們的思路很敏銳,常常只要一個提示就能想出解決的辦法來,儘管他們沒有什麼理論,但是論到動手能力和對材料的熟悉,絕對不差於後世的鐵匠和木匠。
確定燃料池的方案比較負責,整個過程免不了老羅的參與,有了衆多工匠的配合,僅僅十二天,一個類似煤油爐子的東西被製作了出來,爐子或者說罐子的直徑大概有一米,整體用鐵皮打製,用鐵匠的話來說,這玩意兒也就比做尿壺麻煩些,鍵的氣密位置都是用很古老的鉛錫加熱焊接手法來弄的,封閉的閥門和調製火焾的結構同樣很簡單,鐵皮螺旋這種結構也不是什麼困難活。
燃料的選用直接用了老羅的意見,還是鐵匠和金工的活,製作一個簡易的蒸餾器,巴庫這個地方的早期石油都是輕質油,質量非常好,很簡單就可以收集到汽油和柴油以及煤油的混合物。
到底是人多力量大,浮空車僅僅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就提前製作出了樣車,試車的當天,每一個參加忙碌的人都到了工坊圍觀,簡易的油爐點燃僅僅三十分鐘,就把氣囊充了起來,等氣囊直立拖動地盤車體的時候,因爲忘記了安裝保險繩,也沒有給車體內放置配重,三十多個人才勉強把這東西拉住,否則很可能這第一個試驗車就會被帶到高空飄走了。
觀摩的人都興高采烈的直呼奇蹟,老頭子李坦更是笑得合不攏嘴,要三十人才能拉住氣囊不會飛走,那豈不是至少可以搭乘二十人?回家有望了,沒錯,對於在場的人來說,東方那片土地纔是自己的家應該在的地方。
老羅反倒是沒什麼感觸,甚至李涅在旁邊問起的時候,他都是一副不置可否的表情,在他看來這些東西還很粗糙,細節都需要不停的完善,比如防火位置需要加強,固定球囊的套索還需要調整,車體位置的栓扣應該考慮金屬掛鉤或者套環,燃料池和球囊的固定結構需要調整,旁邊還需要有防風的設置……
當然,燃料池也就是那個類似煤油爐的東西,回頭可以多做一些,然後在某些不方便尋找木柴的地方充作燃料,嗯,還有巴庫這個地方盛產石油,回頭需要多收集一些,到了東方再尋找石油礦藏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接下來的一天,偏廂車這種東西的樣車也完成了。
如同老羅所設計的那樣,寬約二十釐米的鑄鐵龍骨車輪,片簧減震結構,外加托盤轉向裝置——這幾樣結構是偏廂車的最關鍵結構,浪費的時間主要就是消耗在這個上面了,還有鐵龍骨外加硬木製作的車廂,巨大的車體感覺就像後世的半個貨運火車車廂,而且側箱板上面還有長短不一的金屬刺,可以想象當草原騎兵衝鋒到箱體前撞在上面的慘烈境況,側箱板的上面有手腕粗細的洞孔,那是用來射箭或者探出長矛的用途。尾部則是金屬搭扣模式的掛鉤,用來做戰時連接箱體的用途,必要時至多六輛就可以構築一個環形堡壘。
聯合工坊可不是隻有這兩樣東西,除了這些,還有老羅主要關注的一些兵器和盔甲,包括偏廂車守衛步兵的長矛,配備防禦兵種的全金屬鳶形盾,一種可以快速上弦的弓弩,騎兵使用的長矛,彎刀,還有各種零零碎碎的特殊兵器,譬如投矛,拋斧,鐵蒺藜(四腳釘)還有數不清的箭支製作,別小看這些東西,所有的冷兵器都算是耗材類,你不能指望所有的士兵可以拿着一把鐵刀從馬扎爾海邊上一直打拼到黃河流域,因爲刀槍的碰撞必然帶來折損,所以平均來算,每個士兵在路上耗費三到五把兵器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甲冑的製作同樣很關鍵,沒有衝壓設備,製作板甲太麻煩了,所以老羅並沒有出什麼新主意,所以這裡製作的依舊是唐式的文山甲和明光鎧,還有一些西方式的鍊甲和皮甲,到時候也會按照兵種的不同做以分配。
總體來說,一起都在按照老羅和大長老李坦說好的那樣,按照日程有條不紊的進行着,老羅每天都會關注一下工坊的事情,倒也心中有底。
餘下的瑣事不用他來操心,程守如率領的守城衛目前也在練兵,老羅去看過幾次,這些在比試中敗北的唐人漢子倒是知恥而後勇,每天都在留着汗水訓練。老程此人確實不錯,是個輸得起的漢子,並沒有因爲失敗而惱火於老羅,反而經常探討一些練兵的事項,老羅給他們規劃的是作爲偏廂車的守衛兵,這也恰如他們本來的兵種安排,相信到時候六米多長的步兵長矛可以給沿途的草原部族一點顏色看看。
至於老羅的新兵則會安排爲騎步兵,優秀一些的將會被培養成騎兵,有了老羅還有百人衆的戰力帶頭,作爲機動兵力相信會有很好的表現。沿途的變數估計會很多,老羅也不敢說自己每一樣都算計到位,但他有無時不在增長的精神力做金手指,還有望遠鏡這種超越時代的“神器”來探路,避開大隊敵人的交鋒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查看了聯合工坊的進展,老羅回到營地,李姌在帶着孤兒營的孩子們做訓練,安娜莉亞女士在旁邊指點,這些孩子將會是繼承老羅部分思路的未來。
“三兄,你今天的事情忙完了?”李姌的臉色紅撲撲的,帶着和孩子們玩樂的興奮。
“差不多了。四娘,孩兒們怎麼樣?有沒有調皮搗蛋的?”老羅盯着在場地中跑來跑去的孩子們,他們應該是在做一種類似探營尋寶的對抗遊戲。
“他們都不錯,倒是沒有調皮的,有幾個表現很不錯,像羅甲辰和羅甲舞就非常聰慧,羅甲子雖然不喜歡說話,但是悶聲悶氣的鬼心眼很多,將來是個智謀型的人才,羅甲牛有些莽撞,但是勇氣可嘉,倒是很像那噶那個黑傢伙……有些年紀小的,現在還看不準,但是也都是很機靈的小傢伙。”李姌挨個數了一下每個人的長處,她現在和安娜莉亞女士整天陪着孩子們,倒是有了點老羅賢妻的感覺。
至少老羅是這樣的感覺,“四娘,你……”
“我怎麼了,三兄?”李姌看着老羅吞吐的表情有些奇怪的問道。
“感覺好像是我家娘子!”沒什麼不好說的,老羅也不是臉皮薄的男人,直接像炮仗一樣把話語點了出來。
“三兄臉皮好厚,還沒去向阿爺提親呢,就敢這麼說!”李姌的臉紅了,她可不會羞赧的說不出話來,而是直接把矛頭對準了眼前的大個子。
“好啊,我回頭去請杜老做月老,去向你阿爺提親好不好?”老羅也把心放下了,短時間內是離不開這個時代了,那麼既來之則安之好了。
“那就要看你的咯,我可沒說一定要嫁給你!”李姌到底還是害羞的,當面說自己的婚事可不是一個女兒家的表現,直接扭頭就跑到自己老師安娜莉亞女士那邊去了。
老羅傻笑了兩聲,剛想要過去的時候,猛聽耳邊傳來一個話語聲:“主人,格魯吉亞人那邊有些不正常的動靜。”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