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南北斷絕

楊廣給北方的驍果軍士兵們在南方重新娶妻的計劃,顯然是爲了束縛住那些北方兵的心,好讓他們安生在江東長住久安。

蕭銑也還算給力,在他下令之後不過一個月功夫,也就是大業十一年年關將近的時候,便爲楊廣弄來了兩萬多人的寡婦——都是江西林士弘之亂中,丈夫被賊軍殺了,或者丈夫本身就從賊被官軍殺了的寡婦。然後送到楊廣手頭,讓驍果軍好分派給各路士兵。驍果軍從北方來的足足有十七萬人,兩萬女人怎麼夠分?所以少不得也要按照輕重緩急,就和後世計劃經濟分房子差不多,只不過他們現在是堂而皇之不把女人當人,如同貨物一樣分配。

最優待的,是大興周邊的關中兵,因爲他們畢竟是驍果軍中投軍最早的一批,來江淮之後距離老家又是最遠,而東都河洛乃至河東的士兵就只能先等等了。然而哪怕只分關中兵的,那也有*萬人的缺口,兩萬人還是不夠用,所以只能是優先給那些從來沒有娶過妻的優先,而已經娶過妻只是妻子在北方沒有跟着南下的便要等一等。

這種事情事關切身利益,尤其是自古有云: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乃是兩大不共戴天之仇。別人搶了你的女人,自然會被人記恨。楊廣拉攏住了一部分驍果軍士兵人心的同時,不免加速了驍果軍的分裂。分到了女人的歡飲鼓舞,沒分到女人的望眼欲穿。

此時,若是蕭銑能夠給力一點,幫楊廣把十幾萬民女湊齊,那說不定士兵的怨氣便能平息一些。然而誰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寡婦容易搞到。寡婦都搜刮完之後還要弄那麼多良家便難了,楊廣也不會去苛責蕭銑。而蕭銑在給了這一批江西寡婦之後,後頭只管給錢給糧伺候地好好的。凡是驍果軍士卒娶妻楊廣都會發放不少錢財賞賜,甚至給予屋宇安家。至於錢都是實際上蕭銑掏、名義上楊廣賞的。這麼一來,暫時沒撈到好處的驍果軍士兵們思鄉之情便更加熾烈了。

……

大業十二年的正月,便在幾家歡喜幾家愁當中來臨了。身在江東的驍果軍士卒們雖然思鄉,卻也不至於一下子爆發出來,畢竟楊廣巡幸天下的老毛病又不是第一次犯了,驍果軍士兵們沒法回家過年的事情往年也是有發生的。比如一年前的時候,這些驍果軍當中相當一部分人,便是在雁門郡過的年。當時還要和突厥軍隊廝殺呢,如今雖然也在異鄉過年,可富庶的江都與苦寒的雁門,其間差別當真不可以道里計。

然而,元宵節前後,北方傳來的一些噩耗,讓朝廷大爲震動。

瓦崗軍大頭目李密,居然攻破了通濟渠北端的朝廷太倉——洛口倉!

這洛口倉,地處通濟渠運河和黃河的交匯河口位置,往年都是爲朝廷在東都的駐軍、百官、城中百姓提供糧食的主要據點。滿載的話理論上可以儲備兩千四百萬石糧食。實際上因爲連年征戰滾動消耗,最多也就一千多萬石的存量——那個峰值主要是在當初第二次征討高句麗之前,此後因爲黎陽倉、涿郡等處囤糧地的分攤。本小說手機移動端首發地址:以及第三次征討高句麗開始後朝廷一部分軍糧靠海路水運,洛口倉的存糧連年都在下降。

在大業十一年楊廣南巡的時候,洛口倉面臨了最後一筆巨大的支出,那就是爲南遷的朝廷和驍果軍提供行糧,大致上是百萬人半年的口糧左右,總計支出了一百五十萬石——畢竟這麼多人突然南下,楊廣也要擔心南方是否做好了籌糧的準備,所以帶上足夠吃到來年夏收爲止的行糧還是很必要的。

楊廣南下之後,江淮通過通濟渠往洛口倉注入新糧的漕運便算是停止了。洛口倉內最後還剩下約莫八百多萬石的糧食。是楊廣留給留守東都的官兵軍民的。畢竟他雖然打算南遷,也不好直接做出放棄東都這種喪民心的事情。也不好讓東都軍民餓死。此後半年多,東都軍民各項消耗倒也用掉了百萬石以上。而如今。在洛口倉內還剩下七百萬石軍糧的情況下,這處命門要害居然就被瓦崗軍的李密給攻佔了。

這筆軍糧的規模大致上是什麼概念呢?約摸可以夠整個河洛和山東西部地區的全體官兵百姓吃三年!也就是說相當於後世整個河南省、大半個山東省,以及一小部分河北、湖北地區的廣大範圍內,哪怕所有的農民都不種地,所有人光吃大鍋飯,只要省着點吃,就能吃三年。

得到了這筆軍糧之後,急於擴充自己實力的李密當然是先過初一再顧十五。將來的日子怎麼樣且讓將來再說,眼下先開倉放糧,大肆募集饑民和其他農民起義軍。一時之間,李密軍聲勢極爲浩大,號稱擁兵四十萬衆——其實是短時間內整個河南和山東地區的農民軍都聞風而來名義上投靠了李密,不管將來是否聽從他將令,眼下糧荒先找李密打打秋風再說,所以纔有四十萬兵這麼誇張的數字。

李密對於來投奔的人心裡頭如何打算的當然也是心知肚明。但是他也並不害怕這種情況的發生,他自問以自己的手腕,徐徐分化瓦解,最多一年半載的功夫,就能把山頭林立的農民軍中各路草頭王都拉一派、打一派,漸漸消化掉徹底變成自己的勢力。

……

那麼,且讓我們把視線移到另一頭的東都方面:東都守軍難道不知道洛口倉的重要性不成?既然這裡是楊廣留給滯留在東都的軍民未來數年的糧倉保障,爲什麼東都軍隊不好好守城,會被李密軍攻破了這麼重要的囤糧所在呢?

這當然不是因爲東都軍隊不想守住,而是他們實在被楊廣留下的那個數個留守官職權力並列的指揮體系給弄得夠嗆。理論上,留守在東都的段達、元文都和皇甫無逸權力是完全一樣的;而裴仁基和王世充又比他們低半級。

可惜的是,理論永遠只是理論。雖然三個留守名義上平級,需要商量着辦事情,然而楊廣卻沒想到他放在東都的那個泥塑木雕一般的孫子——越王楊侗。會成爲三大留守角力的傀儡。

楊侗是已故元德太子楊昭的次子,楊昭留下的三個遺孤當中,長子燕王楊倓如今跟着楊廣身邊、在揚州;這個次子越王楊侗便在東都留守。最小的代王楊侑留在最西面的舊都大興。

三大留守裡頭,最無能的段達是楊廣身邊的近臣。當然和皇親國戚最熟。楊侗小孩子一個,不知道好歹,又沒有其長兄楊倓那種相對於同齡人的睿智,自然是誰親近聽誰的。一來二去,段達就可以瞎指揮了。

因爲段達與裴仁基素來不睦,所以東都百官當中與裴仁基同樣關係比較差的文官幕僚紛紛靠攏段達,後來也不管究竟是否會妨礙朝廷公事,純粹成了朋黨之爭:凡是政敵支持的。咱就要反對;凡是政敵反對的,咱就要支持,還管什麼是非對錯?

在李密逼近洛口倉的過程中,東都三留守原本公議派裴仁基禦敵,一些作戰方略的細則除了還算精通韜略的皇甫無逸略微關照提點他一下之外,別的都該由裴仁基臨機應變。然而,段達背後有一個侍御史級別的文官名叫蕭懷靜地,在那裡給段達下壞水,裴仁基剛剛出兵進入相持就催促其速戰,說是唯恐李密大軍禍害京畿附近。折損朝廷威儀云云。最後把裴仁基折騰地束手束腳,貿然出擊後中了李密的誘敵之計,損兵折將。

更奇葩的一點是。裴仁基光輸了不算,最後這廝居然覺得自己輸的太窩囊、反正如今東都朝廷裡頭都是自己的政敵,打敗了回去也沒好果子吃,便乾脆投降了李密。跟着裴仁基一起投敵的,還有他那個演義上被吹噓得武藝神乎其神的兒子裴行儼。

裴仁基的倒戈,自然讓東都軍隊如同斷了頂樑柱一般短時間內不可收拾,洛口倉才這般迅速地被李密奪取了。

憑心而論,李密的勝利也絕對不是隻靠僥倖。畢竟現在李密的實力已經非同小可了。相比於歷史同期,他有被削弱的地方——主要是程知節等一小撮原本會從賊的武將當中。有一些因爲蕭銑的蝴蝶效應被挖走了,所以李密的瓦崗軍如今人才資源並沒有歷史同期那麼繁盛。

可是另一方面。原本的歷史上因爲張須陀此刻也還沒死呢,要等到李密攻下洛口倉之後才死。而本時空張須陀去年就死了,其部分遺產被李密接收了過去,所以李密的實力自然非同小可——本時空張須陀的遺產當然是不包括秦瓊和羅士信兩大猛將的,這兩人早就在蕭銑手下做事了。

綜合各方因素,李密的實力有增無減,裴仁基的拖後腿依然存在,洛口倉便是如此在歷史的慣性之下,在楊廣把朝廷南遷之後幾個月,便丟掉了。

如果非要說洛口倉丟失這種大杯具對於東都文武有什麼好處的話,無非是以這個慘痛的教訓讓他們認識到了戰爭時期政出數門的危害性。從此以後,東都那些不懂軍事的長官們不敢再太過於指手畫腳。而王世充也因爲裴仁基這個原本和他分權的對手投敵了、而他的上司們又不敢把武官們逼得太急,而獲得了更大的一展拳腳的空間。

從洛口倉的丟失到裴仁基的投敵,東都軍隊總計也損失了兩三萬之多的兵馬,戰死受傷逃亡的佔了大半,剩下的小半是跟着裴仁基投敵的。所以經此一役東都官軍的勢力顯得更加薄弱,原本驍果軍隊伍裡留下來的人連三萬都不到了。與之相反的是王世充從揚州帶着北上的嫡系部隊因爲沒有參加此前的作戰,所以絲毫無損,這讓王世充在東都的地位進一步舉足輕重起來。

如果王世充可以預知歷史走向的話,或許他還會感謝李密今天幫他把正牌的東都官軍打得這麼慘、把一個個原本要和他競爭上崗、對他指手畫腳的同僚和上司逼反的逼反,嚇尿的嚇尿。

……

洛口倉陷落之後,不用半個月功夫,通濟渠沿線兩岸都徹底被各路尊奉李密爲首的農民軍佔據了。東都與江都之間的朝廷訊息也第一次被正式切斷,而且短時間內看不到任何重新打通的希望。王世充雖然爬上了東都守軍頭號將領的位置,然而他的力量如今也僅僅只能守成,無力進取。

半個月內,一連串的噩耗把留在江都的百官和驍果軍將士弄得人心惶惶,因爲他們從此失去了和北方老家之間的聯繫。士兵們不知道他們家眷所在的城池是否還在朝廷掌控之下,抑或已經被不知名的亂賊軍隊攻陷了。他們也不知道自己的親人是否還在世上,有沒有被賊兵禍害。這種未知的恐懼對士氣人心的打擊,實在不是別的朝廷欠餉之類的小事可以比的,哪怕楊廣從蕭銑那裡可勁兒地要錢然後給官兵增加賞賜,也敵不過官兵思鄉之情帶來的浮動。

可惜楊廣似乎萬全無法理解士兵的苦衷,他看到的只是他自己已經竭盡所能爲將士們謀福利,送女人婚配的送女人,能給士兵增加軍糧配給、魚肉加餐地便給加餐,還放寬了軍中禁酒的法令。如此皇恩浩蕩卻還買不來士兵們不去思鄉,這樣的士兵不叫不知好歹又叫什麼?

與此同時,被南北訊息斷絕所影響的,也絕不僅僅是南面楊廣身邊的這個朝廷。北方除了東都周邊以外,別的“國統區”也陷入了因爲不知道皇帝音訊的恐慌之中。漕運徹底斷絕後一個多月,故都大興城內就謠言四起,說是皇帝陛下在南方被叛軍各種圍攻,朝不保夕。留守大興城的刑部老尚書衛玄不得不用重刑戒嚴,殺了好些人依然止不住謠言的瘋狂擴散。

從大興再往北,在河東之地,各種謠言便更加熾烈了。絳州賊柴保昌、歷山飛魏刀兒等賊頭或從河東本地突然起兵,或是因爲在河北戰區搶地盤搶不過竇建德、而越過太行山滲透進入河東地區,一時之間,貌似大隋又一塊此前農民軍並不盛行的淨土,也要陷入無數亂賊當中一般。

最讓人覺得詭異的,還是鎮守河東的右驍衛大將軍。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似乎並沒有在剿賊的同時阻撓謠言發展的意思。在李淵的地盤上,楊廣在南方被農民軍圍攻、生死不知的消息,就這樣放任自流地瘋狂滋長着。

(和主角視角不相關的部分,就不詳細展開了。花一章時間邏輯上理順也就是了,不打算水。)()

第51章 不要辜負第23章 血染桑乾河第22章 盡釋嫌疑第33章 恢復元氣第31章 勢如破竹第61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23章 勤王的代價第36章 兩淮賊情第39章 雕蟲小技第55章 諸事皆先關白銑第51章 爆種時刻第62章 借船未遂第48章 看不見的戰場第48章 苦肉計第5章 論持久戰第3章 迎戰許紹第16章 決戰之年第24章 試探第3章 危機夜宴第66章 一種二熟第33章 宇文述遺計第23章 血染桑乾河第72章 佛觀一碗水八萬四千蟲第19章 堂堂之戰第4章 披着孝道的外衣第17章 不想還是不敢第10章 久旱逢甘霖第81章 桑基魚塘第6章 滄浪客第15章 陰人陰招第77章 坦白從寬第51章 亡國滅種第1章 天台寺第55章 擺平後院好出京第52章 江都決戰第41章 開皇十九年第54章 順水推舟第17章 釣龍之技第23章 血染桑乾河第17章 釣龍之技第22章 突厥末日第32章 分化瓦解第12章 熱點:天下第二第58章 體察民情第42章 議取平壤第26章 裴家使命第47章 大逃殺第26章 淘金遺珠第61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28章 只要勝利就很好第8章 尋找附加值第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67章 千年大計第1章 遼東城下第37章 夾帶私貨第21章 兩個死要面子的活寶第99章 終成正果第35章 時間差第69章 咱也有黑手套了第50章 是個男人就行第100章 變天第7章 雁門之圍第64章 再立軍令狀第48章 看不見的戰場第10章 不爭第48章 苦肉計第14章 作死佈局第8章 僥倖的羣賊第7章 樑入蜀都第48章 打臉技能冷卻中第20章 議徵高句麗第26章 淘金遺珠第65章 試船第51章 亡國滅種第98章 六禮具第61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99章 終成正果第40章 關中易幟第10章 海客談瀛洲第63章 瞎了狗眼第44章 曾母逾牆第44章 如此和親第92章 揮之不去第7章 得見第19章 堂堂之戰第20章 議徵高句麗第87章 工程藝術第14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5章 到此爲止第12章 熱點:天下第二第三十 掌血戰殺賊第41章 各個擊破第27章 除授將作監第14章 福船建成第45章 千載難逢第2章 笑納奇功第42章 議取平壤第16章 表妹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