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一五 新的合作形式

這些年河中之地發展的並不錯,整個河中綏靖區已經擁有了一百一十萬人口,但問題在於,這是理藩院治下的綏靖區,其中很多人口都是各類遊牧屬性的民族,而這還是在棉花產業快速發展的情況下。

河中之地最倒黴的地方就是其所處的地理位置,其位於大陸的最深處,移民無論從哪個方向來,都要經過漫長的旅途。從海內行省來,要穿過荒漠戈壁,高山大嶺,從西津方向來,也要經過草原海洋,無人之地。

更重要的是,其所經過的地方,往往也是吸收移民的地方,西津行省和天山南北本來就對移民的需求量很大。

河中綏靖區的移民是來帝國中樞的主動幫扶下才發展到了眼下的地步,而從長遠來看,帝國也知道如何解決這些內陸地區的人口缺乏問題,那就是把亞歐大陸橋鐵路建設完成,但以目前的條件,這是難以完成的任務。

亞歐大陸橋這條鐵路,陸陸續續修築了十五年有餘了,東起青島,西至西津,東西兩端進行的都不錯,在兩年內,西部的鐵路可以直接從西津直達費爾幹納盆地,東面的鐵路也貫穿了山東、河南、陝西和甘肅四省,河西走廊已經通上了鐵路。

唯獨是中間這一段處於西疆範圍的出現了大量的問題。

從費爾干納到伊犁、輪臺、吐魯番這一段,要穿過阿拉套山和天山兩大險峻的山脈,要修築大量的橋樑和隧道,在帝國四十三年這個時候,擁有這類工程能力的只有帝國鐵路公司旗下的幾支隊伍,顯然需要很長的時間。

而在吐魯番到敦煌,存在着大量的風帶,影響鐵路安全,而且中間還都是荒漠戈壁,往往枕木鋪下去不久,就被沙子覆蓋,這類技術問題到現在也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以至於在帝國高層,對亞歐大陸橋這條鐵路提出了一種新的解決辦法,以更改線路的方式解決技術問題。

新的亞歐大陸橋是天津出發,北上北京、張家口然後沿着大興安嶺抵達漠北,繼而向西,通過阿爾泰山低矮的南麓進入天山北路,沿着天山以北到輪臺,不去西疆鎮守將軍駐地所在的伊犁城,而是從阿拉山口進入哈薩克大草原,直接抵達烏城工業區。

這條線路雖然少有大山阻隔,不用挖那麼多的隧道,但問題在於,其穿過的位置全都是經濟凋敝人口稀少的地方,根本沒有考慮到亞歐大陸橋的經濟性,在內閣和議院那裡根本通不過。

原因其實特別簡單,整條亞歐大陸橋鐵路,只有西安到青島這一段是賺錢的,其餘的線路,全都是帝國鐵路公司在補貼。如果不是皇帝力推鐵路修築,這個大項目早就停下來了。

也因爲技術原因,帝國鐵路公司總體上也是處於賠錢狀態,每年要從財政拿大量的財政支持,這是因爲在李君華時代,帝國大量上馬鐵路項目,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鐵路在技術上落後了,比如鐵路線承載不住更重的車頭,無法滿足新式火車的速度,需要重新鋪設,一些老式的橋樑需要重新架設、加固。

因此,通過政治命令,來加快鐵路開通速度的辦法已經行不通了。

而河中之地以往依靠的外來移民,除了棉花種植吸引、招募的帝國移民,主要靠司法流放和行政遷徙。

隨着帝國的發展,民權意識的覺醒,百姓對流放這類懲罰方式越來越難以接受。畢竟,即便是罪犯,也應該有受到探視的權力,一下流放幾千裡,基本上就一輩子也見不着了。

反對司法流放的還有那些案件之中的受害者家屬,一般來說,當一個犯人犯足以判處五年徒刑的時候,就要被流放,十五年徒刑的,流放距離就沒有任何限制了。可是受害者家屬發現,那些傷害乃至殺害自己親人的犯人,雖然被流放了,但到了流放地根本就沒有受到關押改造。

管理比較嚴格的,在一些國營農場工作,本質上與農場工人沒啥區別,而一些管理不嚴格的地方,比如澳洲、美洲幾個行省,這些流放犯到了,連有人管都沒有人管,只需要每隔三個月到半年前往當地治安所報道一下就可以。

流放犯人到了美洲,找個工作娶妻生子,基本上與普通移民沒有多大區別,只是在職業選擇上受限制,比如不能擔任公職。甚至一些流放犯人,直接在路上就加入了軍隊,在海外服役,過不了幾年,衣錦還鄉了。

所以現在帝國很謹慎的使用流放制度,只有一些認罪態度不好,累犯之人才會被流放,流放地也不再是海外行省,而是變成了太平洋上的島嶼,直接讓其自生自滅。

來自海內司法流放的人越來越少,理藩院給的支持也在減少,以往,理藩院會在內疆區整備那些人丁增長過快的扎薩克,組建新的扎薩克,直接系統性的移民河中之地,但現在也做不到了。

原因在於,以往內疆區是遊牧多,農耕少,遊牧民族,把帳篷一收拾,牛羊一趕,騎着馬拉着車,到哪裡放牧不是放,可現在不同了,現在的內疆區,越來越多的牧民從遊牧改爲定牧圈養,而且住的也不是帳篷,而是磚石房子。

牧民中的年青一代但凡接受過教育的,都願意到大城市生活工作,誰願意去其他地方呢?

在早年,陸軍還組織過農墾團,就是在災區或者人口密集區,招募一些男人當兵,然後直接前來河中之地屯墾,每個月都給發餉。可是隨着發展,類似的事情也做不下去了,陸軍軍費承擔不起那麼多的消耗。而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工業化和城市化,對人口的消化能力提升了很多。

李昭譽讓沈長河坐下,對他說道:“沈大人,在我看來,河中綏靖區或者說帝國所有缺少移民的地方,與其說人口問題,不如說是錢的問題。爲什麼每年會有那麼多人的前來河中之地種棉花,那是因爲種棉花能賺錢,而爲什麼每年來的移民會被西津、西疆等地截留不少呢,那是因爲錢給的不到位。”

沈長河重重點頭,當年爲什麼河中之地有很多陸軍農墾團,就是因爲錢給的到位。士兵加入農墾團,就按月發餉,到了地方還給發一個洋老婆,上面發錢採購各類物資給蓋房子,種地產出的糧食,每年盈餘還給分紅。

只要錢到位了,有的是人願意來。

眼見沈長河的臉上泛起笑容,李昭譽一攤手:“沈大人,你別多想,我可沒法從中央那邊給你搞來錢。”

沈長河立刻拉了臉下來,李昭譽說的這麼熱鬧,他還以爲這位大公子可以把河中綏靖區的情況上達天聽,搞來更多的財政補貼呢。

“可是,又不只是帝國財政部有錢,你看隨我一起來的這批人,都是有錢人。”李昭譽說。

沈長河一聽,又來了興致,把李昭譽對河中之地棉花種植的關心與特地請來這麼多外國商人使者這兩件事聯想起來,沈長河就明白了李昭譽的意思:“大公子是想借歐洲的雞下中國的蛋?”

“不行嗎?”李昭譽問。

沈長河搖搖頭:“行,當然行。”

若在五年前,還不行,但現在是真的行。原因在於,帝國內部的政治生態在發生改變。比如同樣的問題,在五年前就會有人反對,那個時候人們會認爲,假如帝國把棉花出口給英法等國,這些國家的紡織業就會發展,就會搶奪帝國的紡織業市場,這就是割自己的肉,促進對方的工業化。

可現在,人們不這麼認爲了,尤其是年青一代逐漸走向帝國的決策層,比之以往,這些人更有信心,也更專業。

比如帝國的對外貿易部就發現,雖然帝國倡導了這麼些年的自由貿易,但最終還是沒有實現,整個世界依舊處於保護性排他性的貿易之中。

尤其是歐洲國家,英法等國,就會對帝國的紡織品徵收大額的關稅,來保護自己的紡織業,本國紡織業發展越快,關稅就越高,一點點的排擠帝國的紡織品。

因爲埃及、巴西和印度的棉花產業崛起,無論帝國是否向他們出口棉花,這些國家都能得以發展,相反帝國的棉花種植業也因海外市場受限而倍受打擊。

沈長河繼續說道:“可問題是,您有什麼更好的建議嗎?”

這些年河中之地棉花種植面積的擴張很大程度上就是靠着獲得了更大的海外棉花市場。所以說,這是一直以來都在做的,李昭譽還提及,只能說他有更佳的辦法。

李昭譽說:“我看了很多關於西疆各綏靖區的農村調查報告,這幾日也實地考察過,我發現了一個問題。帝國海內行省來的移民多是貧苦的農民,這些移民對河中之地存在着各種疑慮。

一般來說,農民是希望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河中之地也能提供,但問題在於,他們要經過西津等城市,沿途有了很多誘惑。到了河中綏靖區,分配給了他們土地,但還要買種植、工具、耕牛,這些綏靖區可以提供,一般是借用或者借貸。

因此等農民開始種地,就欠了債,相反,西津等城市擁有比較完備的救濟系統,即便一個農民在城市裡找不到工作,也不至於餓死,可以用一個適應期,如此對比,兩地就產生了差距。”

“可是從長遠來看,河中之地對於農民更爲適合。”

李昭譽繼續說道:“你說的沒錯,可是我卻發現,這裡有很多問題,比如,集中劃片種棉花,農民就很疑慮,因爲他們秉持着手裡有糧心裡不慌,想要種糧,卻要到很遠的地方。而一些加入私營農場的農民,雖然不欠債,但也沒有自己的土地。其實就是倒逼着農民成爲農業工人。

即便農民咬牙挺下來,接受河中綏靖區的安排,種植棉花,卻沒有任何銷售渠道,棉花大部分的利潤被貿易公司和採購商賺走了。本地棉花收購價與西津的棉花交易所的交易價格差的很多,而且增長幅度也不同。”

沈長河不由的緊張起來,難道這位大公子真的是來找茬的?

李昭譽繼續說道:“所以我們是否可以這樣,制定一個統一的合作社,直接把棉農和紡織廠、貿易公司聯繫起來,建立長期採購制度和統一定價,減少中間環節,讓棉農不用每年擔心棉花價格,而是以一個有保護的價格進行出售,這樣,中長期都有保障。

而貿易公司和紡織廠也可以擁有穩定的供貨渠道,不用年年擔心棉花價格大漲。”

沈長河笑了笑:“類似的方案,從裴大人時代就考慮過,在西津也有過實踐,只不過那個時候不是棉花而是小麥,但結果不容樂觀,雖然簽訂了合同,但一旦第二年價格上漲,農戶就會把產品出售給小採購商,而如果價格下跌,另一端的大商人就會以各種手段刁難農戶。”

李昭譽平淡說道:“那就連這個合作社一併取消,直接讓歐洲人在本地投資,僱傭本地人建設棉花農場。”

沈長河一驚:“您的意思是,讓歐洲商人在河中之地擁有租賃使用土地的權力?”

“是!”李昭譽很乾脆的回答。

爲什麼裴元器時代的合作社搞不起來,就是因爲農戶與大商人互相沒有籌碼在對方手上,尤其是那些外國商人,違約又能怎麼樣,根本無法處罰他們,相反棉農就在本地,一旦違約就會遭到處罰。

如果外國商人在帝國境內有農場,租賃土地的地租和農業機械都會成爲抵押品,就不會敢於太過放肆。

但這個政策本身就是特別大膽的,因爲這裡是理藩院治下的綏靖區,不是行省,在西津,外國商人是有投資土地的權限,只不過資質和土地使用類別會進行審查,但綏靖區可是頭一次。

章四六四 會面章三七 蓋棺定論章二十 收服章一七三 生存的奢望章四四 馬尼拉大帆船章三一 改造章二三 濟州島章三一四 三海聯運章八五 香港局面章一七四 內遷之路章六 開局章一零一 地震章二八 移民政策章一零四 洪承疇章八六 卜加勞鑄炮廠章二六七 行動起來章九 三封信章四三零 莫斯科的風章一六九 藏地遊記 上章一五八 對奧國策章二六 抵抗不足章一一五 說服章一八八 新王章四九 以勢壓人章六十 臭味相同章三十 北洋要塞 海洋島章二三四 蘇威愛聯盟?章四八一 神奇的奧斯曼章八六 穩固章二五 立足呂宋章一三六 不歸奴章九八 葉爾羌汗國章七九 大擴軍章二零八 再救一命章二七九 沉穩的人也會衝動章五七 禮佛章二七零 都是人精章一三零 冰冷的皇權章三六五 一種陰險章十七 裝備與訓練章二一七 三皇之戰 正名章三七九 不同的殖民地章五六 拒絕章六三 政治審查章五四 敵情章九六 關原之戰 上章三七四 新課題章一七七 日本使團章一零三 意外之喜章一九九 西班牙的王位章二六八 必戰章三一一 一場成就之旅章一二一 大勝章三四三 以打促和章四六零 吾家有女章九九 西蒙斯的家事章二二三 謹慎章二一二 收編章四百零一 長子之忿章九二 大幕拉開章九 美洲行省章五二 三份禮物章三六 投桃章五五 繼續培養章二一四 全面動員章三七三 抵達章二零五 勾結章四二零 緊急事態章一一二 急轉直下章八七 懷柔章二五 立足呂宋章十三 黃教章五四 敵情章二六八 必戰章三七六 浪子營章三六一 態度章六八 大節無虧章一七五 自家祖墳自己刨 下章四零 ‘煤山大捷’章二八五 再起戰火章七五 配套體系章三十 戰犯們章八八 學堂章一八八 新王章三二 馬吉翔章五 長梢弓與穆什克特章一百 直取南京章四二六 實情章六八 黃宗羲章九四 三刀章九四 三刀章三二九 在日本章三八 救國良方 中章三八 勸服小袁營章四九 戰象章一七八 一羣瘋子章八五 騎上我心愛的小摩托章五八 賞烏林章三八九 李君威的陰招章一五二 間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