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回 疑難層生

永興二年,臘月十六,辰時四刻,晴,舟山島。

昨日,第一批南下舟山的建設兵團以及俘囚勞力兩萬餘人,在張賓帶領下,由孫鵬新組的血旗步營中軍護送,抵達了舟山。偏巧的是,昨夜舟山下起了小雪,好在,飄揚一夜之後,小雪天明便已止歇,這是今冬甬東的第一場雪,或許也是最後一場。不似北國的風雪漫天,在溫暖的舟山島,風雪僅是淺嘗輒止,除了給大地留下一層薄薄的素裝,連流淌的溪水都不曾凍結。

巨鯊堡西方十里,一個面南背風的山坳中,因地制宜的搭建着數百頂帳篷、窩棚,這是血旗軍卒們奪島之後的勞作成果之一。山坳中心的空地上,此刻擺着數排熱氣騰騰的大鍋,數千人正在井井有序的領取着早飯。他們屬於第四建設兵團的青壯及其家眷,五個保近五百丁戶,原在大蟹島勞作。

因地勢最北且基本完成了大蟹島建設,故而第四建設兵團首批南下,當然,隨來的還不乏安海商會提供的鍬鎬犁斧等大量開發工具。雖然在露天野外,雖然條件艱苦,雖然難免辛苦勞作,衆人卻個個有說有笑、一臉滿足,只因他們身穿新發的冬衣,手捧溫暖的飯食,更是遠離了今日不知明日的顛沛罹難。

“小妹妹,吃飽了沒有,冷不冷?”紀澤手捧一樣的餐具飯食,與一羣昔日的冀兗流民擠在一起,一邊大口吃着,一邊尋身側的一個小姑娘說笑。

昨夜一場小雪,委實令紀澤擔心不已,連夜冒雪查看島上的十個建設兵團營地與兩個俘囚營地。所幸的是,舟山一帶的確溫暖,血旗軍先期又充足儲備了米糧、柴火等物資,百姓們儘管吃了些苦頭,卻未出現凍死凍傷等慘劇。轉到這個山坳,碰上兵團百姓們開飯,他便裝模作樣的扮起了與羣衆打成一片的政客角色。

“你…你別過來,俺爹就在…在邊上!”或許是紀澤今日的扮相不夠成功,他所“騷擾”的小女孩很不買賬,一面結結巴巴的回答,一面瑟縮着將身體挪往一名婦女的身後。同時,她還一手緊攥飯碗,一手護住蘆花內襯的新冬裝,像是生怕紀澤上前搶奪似的。

二人的對答惹得周圍一陣竊笑,紀澤不無尷尬的摸摸鼻子,心中卻是暗生憐憫。正待他準備再逗上幾句的時候,一批快馬衝制谷口,馬上跳下一名親衛。那親衛眼睛挺尖,一下便尋到了紀澤,立刻跑過來稟告道:“主上,張長史令卑下通稟,有蓮花教使者到訪,他已先行在聚義廳接待...”

紀澤並未立即回返,而是再用了半個時辰,巡查完所有營地,這才驅馬奔往巨鯊堡。不過,剛到自己的大帳,吳蘭便趕了過來,身後還跟着兩名白髮皓首的老者,卻聽吳蘭道:“主公,未免我等他日南下夷州準備不足,蘭特遣探曹在揚州搜尋,僥倖尋得了魏溫大將軍的後輩族人,不知主公是否有何垂詢?”

“哦,濟生費心了。”紀澤眼前一亮,轉向那兩位老者,一臉和煦道,“兩位老丈快請坐,昔日魏溫大將軍拓土夷州,本將十分嚮往,卻不知兩位老丈可否爲本將細說詳情?”

時下有關夷州的認識,最權威的說法來自前東吳丹陽太守陳銀所著的《臨海水土誌》:“夷州在臨海郡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衆山夷所居。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各號爲王,分劃土地,人民各自別異,人皆坤頭,穿耳,女人不穿耳。作室居,種荊爲番鄣。土地饒沃,既生五穀,又多魚肉。舅姑子父,男女臥息共一大牀。交會之時,各不相避。能作細布,亦作斑文。布刻畫,其內有文章,好以爲飾也…”

陳銀的表述源自六十多年前東吳軍隊登陸夷州的見聞,這場由魏溫、諸葛直統領的遠征最終以失敗告終。按照東吳官方記載,夷州數萬戶的土著不過處於部落蠻荒的發展階段,東吳一萬大軍佔領夷州輕而易舉,之所以在一年後敗退是因爲瘟疫橫行、傷亡近半、軍卒思歸。

然而,這一說法紀澤是有所懷疑的,東吳當時南至交趾,對南方的瘟疫瘴氣之類豈無辦法,而五千軍卒的損失又豈能阻擋孫權開疆擴土的野心,更而甚者,孫權並非不通戰事,至於因此以“違詔無功”的名義處死魏溫、諸葛直二將嗎?

吳蘭尋來的這兩名老者是魏溫的孫兒輩,對那場遠征知之頗多,他們給紀澤提供了另一不同版本。昔日登陸夷州的東吳大軍並非敗於瘟疫,而是敗於當地的土著聯軍。當時那裡的土著確實仍處蠻荒部落,東吳大軍初始在島南平原也確實連戰連捷,甚至控制了少量部落,但他們隨後便遭遇山地土著的不斷騷擾,其中還不乏蛇羣獸潮、瘴氣投毒,吳軍被折騰得苦不堪言、欲仙欲死直至難以爲繼,最終不得不黯然撤離。

期間,一羣部落祭祀在背後充當了穿針引線、統籌指揮的關鍵作用,而諸多跡象表明,他們很可能是太平道餘孽,師從枉死孫策之手的于吉。可笑孫權派遣魏溫遠征夷州的另一隱晦目的正是尋訪不死藥,所求仙人恰是偶現東吳沿海的夷州方士,實爲昔日退隱夷州的于吉傳人,也是擊退吳軍的幕後祭祀。向自家仇人求取不死藥,有此丟人的“烏龍”事件,孫權怒殺魏溫、諸葛直並且篡改史實也就不足爲奇了。

六十年前的夷州土著便有對抗上萬吳軍的實力,這令紀某人驚愕之餘,頓生忌憚,更別說血旗軍尚無針對南方瘟疫的醫療準備了,不由的,他對自己貿然南下夷州起了躊躇。血旗軍目前需要的是找尋一塊休整消化的基地,可不是一個足令自家流乾鮮血的泥潭啊...

同一時刻,淮河邗溝末口,正是風雪連天。所謂末口,是春秋末期吳王夫差開鑿邗溝運河的時候,由於邗溝水位高於淮河,未免運河之水倒灌入淮,影響航運,故在當時的淮陰城北修建了水堰,時稱北城堰,後稱末口。

作爲江淮水運的重要樞紐,末口一向千舟萬帆,船流不息。今年雖因兵亂有所影響,可年關將近,這裡又無戰爭降臨,聽慣大晉內戰的左近百姓倒是忙起了過年,這令客貨中轉的末口渡頭頗顯熱鬧。即便是風雪之際,熙攘的人羣依舊忙碌,穿梭的車舟也仍然擁擠,乍一看倒頗似盛世之景。

“小心嘍!靠岸嘍!”吆喝聲中,一艘商船靠泊碼頭。不待船隻停穩,一行九人便千恩萬謝的拜別船東,行色匆匆的下船離去。他們有老有少,揹着大包小包,打着油紙傘,裹得跟糉子一樣,幾乎只露出眼睛。爲首的兩名男子,行進中更是左顧右盼、目光警惕,似乎一直在提防着什麼。

目送那九人離去,青年船東面上的笑意早被不屑所取代,他冷哼一聲,快步走近一間船艙。艙內,一名儒裝文士正憑窗而坐,品茗賞雪。那船東一入船艙便換上一副下人姿態,他躡腳走近文士,躬身輕語道:“公子,那兩人已攜家離去,此事已了,我等是否離岸,前往東海郡別宅?”

“當然,既已給血旗狗賊添了麻煩,你我也該過年去了。雖然我等不及返回遼東家鄉,但這幾月海貿盈利不少,公子我得讓大夥跟着過個肥年!”儒裝文士聞聲回頭,對船東淡笑道,“還別說,我雖爲毀族之仇而南下行商,終歸得以自行闖蕩天涯,卻比以往在族內勾心鬥角要爽快多了,呵呵...”

這文士年紀輕輕卻目光深沉,眼底更是隱帶陰鬱。他叫邢晨,卻是出自數月前被血旗騎軍搗毀批鬥的那個遼東邢氏,當時他恰好訪友外出,但其父親與不少親人因爲劣跡斑斑被血旗軍公審處死,可謂仇深似海。不過,或因遭逢大變抑或南北闖蕩之故,這邢晨看來並無一般世家公子的紈絝傲氣,反顯謙和成熟。

想是心情很好,看了眼憋着個臉的船東,邢晨笑道:“順子,有甚就問吧,你我從小一同長大,名爲主僕,實爲兄弟,何必扭扭捏捏?”

“公子,小的不明,我等隱姓埋名南下經商,恰從那二人口中套出血旗賊與安海賊本就一家,這等秘聞非同小可,何不直接稟明官府,或是設法拿下那二人送交衙門,從而立功封官,反而費心費力相助二人叛逃,還旁敲側擊指點門道,豈非送錢送功勞給那兩名貪財反覆之徒,何必呢?”青年船東順子撓了撓頭,賠笑問道。

“你小子定是紅眼了,哼,有錢也得有命花,有官還得有命做!血旗賊絕非善與之輩,何必爲了區區錢財封賞,令自己顯露行藏、陷入險地,公子我眼下可扛不住血旗賊報復,還是讓那兩個蠢貨和王氏去迎接血旗賊的怒火吧!”邢晨陰笑着說道,“何況,血旗賊與安海賊合併那般容易,明眼人或已猜出其本屬一家,是以這等舉報功勞想也得不了多高封官,還不如我憑藉家世,直接往幽州或是平州求官呢!”

目光不無哀怨,邢晨復又道:“看如今天下大勢,關東陣營即便知曉血旗賊與安海賊這點貓膩,一時也無暇收拾血旗賊,多半僅是裝聾作啞,來日緩圖。其實,之所以慫恿相助那二人叛逃,實爲誘發血旗賊內部相疑,甚至人人自危。他日內有人心不穩,外有東海王惱恨,看那血旗賊如何收場,晨之大仇或可得報呢...”

“客官!客官!可要僱車?”再說下船的那九人,方出碼頭,一名車伕便吆喝着斜刺裡奔來,將這行人嚇了一跳,兩名男子更是不約而同的將手搭上腰際。待到明白這是車馬行的夥計在拉客,他們這才恢復鎮定。

其中略高的男子伸手示意馬車停下,轉而拱手對另一矮胖男子笑道:“朱兄家人多些,不妨先走。他日得了剿賊之功,受廣陵陳氏提攜,還望莫要忘了小弟啊,哈哈。”

“張老弟一片盛情,爲兄便不客氣了。老弟儘可暫時歸隱,待他日血旗賊患消弭,你我再把酒言歡。”朱姓男子也不推讓,拱手客套一句,便帶着五名家人匆匆登車。張姓男子眼中閃過一絲得意,手上卻是不停,又是熱情的將朱家的孩童抱上馬車,又是替朱姓男子一行拉簾關門。看其勤快勁兒,彷彿生怕朱姓男子反悔不走似的。

目送馬車離去,張姓男子也不耽擱,當即拉上自己的家人,竟是折返碼頭,包下一艘快船向西而去。船艙內,他的妻子疑惑的問道:“夫郎,你我這是前往何地,莫非真要遠離沿海隱居不成?”

“隱居!?哈哈哈...”聽到妻子如此一問,張姓男子不無得意的放聲大笑,良久方告止歇,又抿了口茶,擺足了譜,他這才賣弄道,“隱居之說不過敷衍之詞,那朱瀾太過糊塗,居然指望投奔故主陳氏。既如此,爲何不順其意,讓其回淮陰尋陳氏碰釘子,我卻直往下邳,獨享舉報之功呢...”

就在張姓男子背後嘲笑朱姓男子的時候,朱姓男子的馬車正在高速奔馳。只是,朱姓男子並未如同張姓男子所想,前往廣陵陳氏所在的淮陰城,而是下令車伕直接繞過淮陰,冒雪沿路南下。

“夫君,不是說去陳氏揭發血旗賊嗎?怎的不進城?”馬車內,朱姓男子的妻子忍不住低聲問詢道,“夫君儘快稟告官府,讓朝廷剿了血旗賊,既可立功受賞,還可免除後患,也讓我等一家老小放心啊。”

朱姓男子瞪了媳婦一眼,瞥了眼廂外車伕毫無察覺,這才低聲叱道:“婦人之見!血旗賊豈是那麼好滅,我既已得了大筆錢財脫身,又何必再趟這灘渾水。血旗賊連東海王都敢要挾,我若露面焉有命在?你我一家換上幾次車船潛往高郵,在咱家昔日所購暗宅藏些時日,靜待消息再做決斷,這方爲保命知道!”

“至於揭發血旗賊,哼,江淮諸陳同氣連枝,廣陵陳氏明裡雖未隨陳敏作亂,暗中定與陳敏有所勾結,無非兩端下注而已。不見徐州水師未曾南下平叛嗎,自是各方掣肘之故!我若前往陳氏告發,還不知是何結果呢。那張俊小兒口說隱居,送我舉報之功,分明想拖住我,自己則先一步前往州府告發立功,嘿嘿,畢竟年紀還輕,功利之心旺了些,便讓他挨刀去吧。嘿嘿嘿...”在朱姓男子的冷笑中,馬車漸漸消失於漫漫風雪...

第二百七十一回 糧船遇劫第三百二十五回 鰲山樣板第七百九十二回 漠北朔風第五百三十八回 巴岡夷寨第一百三十六回 仗義援手第二百回 各晃虛槍第三百六十四回 奴營遇襲第四百六十四回 軍械逞威第十二回 月夜潛行第一百零七回 暗影佈局第三百二十二回 大晉戰雲第七百零六回 襄國易幟第二百九十六回 多方棋子第一百一十一回 抗匈易幟第一百九十一回 兵出太行第五百九十八回 桑州之謀第四百四十六回 案後有案第七百三十三回 炮火摧城第三百八十四回 樂峰基地第四百一十回 坑坑喋血第四百零二回 南遷惠政第五百二十九回 花落別家第四十九回 無端推波第五十一回 張網殲匪第五百七十八回 獅子張口第五百三十四回 與民爭利第七百六十三回 雨夜突圍第三百零七回 漢夷對壘第四百七十二回 守株待兔第二百三十二回 剪式帆船第六百二十六回 驚馬之敗第五十六回 烏桓少主第六百八十四回 千里馳援第五百六十七回 長社塢堡第二百五十八回 謀算淮中第二十回 鐵血誓師第一百二十四回 曲線興邦第一百八十四回 跳水破局第五百零三回 襲來襲往第四百一十二回 兵敗山倒第一百五十四回 翻手攪局第十八回 反洗胡營第三百九十七回 立衙籌備第一百四十四回 陽平劉靈第五百九十三回 內部梳理第四百一十三回 羅剎女衛第五百九十回 顧全到訪第一百四十回 太平開市第七百五十七回 平陽城下第七百零五回 羯胡輓歌第二百四十三回 驚魂一指第一百四十四回 陽平劉靈第六百二十四回 步騎之戰第八百回 五年昇平第七百九十八回 狙殺蒙巴第四百一十四回 結仇山夷第三百七十七回 隔岸點火第二百四十九回 夜掠下邳第七百三十三回 炮火摧城第二百九十五回 疑難層生第六十三回 信命孰重第五百六十三回 李臻之死第一百六十七回 購制海船第六百九十四回 追亡逐北第二十回 鐵血誓師第二百五十一回 車船試航第六百一十八回 大獲全勝第六百三十四回 彌天之謊第五百九十三回 內部梳理第五百零二回 隘口圍殲第六百六十八回 石勒落網第四百五十一回 暗諜夜影第七十一回 廣招流民第三百四十八回 陵園龍震第六百二十八回 力勸宇文第一百四十七回 中山劉琨第五百三十八回 巴岡夷寨第六百二十九回 探荒冰原第三百九十三回 華興科考第六百八十二回 招撫劉琨第七百六十四回 夜宴行兇第七百六十四回 夜宴行兇第七百七十六回 通盤籌謀第一百七十六回 安海之始第二十五回 擴軍整編第五百四十六回 阿三進城第四百八十三回 兵發對馬第五十六回 烏桓少主第四百七十二回 守株待兔第五百五十四回 京師求援第一百一十七回 馬賊石勒第三百二十一回 海濱流民第七百三十五回 天下雲動第七百三十回 劉參之死第八百一十二回 西征之旅第一百零四回 病榻溫語第四百二十二回 石頭換糧第六十二回 爾虞我詐第二百回 各晃虛槍第五百六十七回 長社塢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