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健碩的巨挽馬拉着車廂停在了礦場等候區的站臺下等候。
班車上,馬車員拉響了鈴鐺。
叮鈴鈴的聲音迅速吸引了在候車區休息的休沐衛隊兵丁。
他們二三結伴,說笑着登上了班車。
投幣入座。
不一會,一架可以坐下十六人的班車便坐滿了輪換休沐的衛隊兵丁,而來晚一步的也有些懊悔的拍了拍大腿,重新回到了候車區等候下一趟。
“走嘍。”
馬車員吆喝了一聲,一揚馬鞭,體型碩大的巨挽馬在他的操控下無比的聽話。
這些猶如巨獸一般的大型馬匹雖然看着個子極大,但性情上卻是十分的溫順,可以說,它們除了吃的太多以及不適合騎乘外,幾乎沒有什麼缺點。
如今的巨挽馬在遼地畜牧司的培育下已經成爲了遼,樂,銀三洲之地最爲重要的畜力,大型貨物的拉運,公共交通的馱獸大多都是以巨挽馬爲主。
當然,目前巨挽馬還沒有再往外走的打算,它們的胃口嚴重的限制住了它們向其他地方輻射的可能。
也只有這些產糧的重地,纔有使用它們的底蘊。
如今遼地政權最能產糧的莫過於幽州與樂洲了,而銀州能使用巨挽馬的原因也是因爲它與這兩洲之地物流便利。
藉着海船之力,銀州來往樂洲幽州不過幾個時辰的事而已。
兩匹巨挽馬拉動着坐着十七人的車廂向着山下駛去。
三合土的地面配上橡膠製成的輪胎讓車內的乘客除了感覺到晃動外再無其他一點的顛簸。
漫長的之字形山道在山間來回。
溪流,森林,覓食草地的鹿皆是來往的風景。
沿途,班車也從一座座規劃的山間村落經過。
這些坐落在山腰的村莊皆是負責生產木材的村落。
從礦區下來了,三合土的道路上車輛行人也逐漸的多了。
同樣的巨挽馬,一匹拉着幾噸重的木材裝載車輛走在道上。
一些沒搭上公共交通車輛的附近村民也選擇步行朝山下走着。
常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些居住在山間村落的村民也有收集林間山珍的習慣等閒暇時便會去到山下的鎮所或者見銀城販賣,賺取一筆額外的錢財。
這不。
搭乘着一批輪班休沐衛隊兵丁的馬車旁就有十幾個揹着籮筐朝山下走着的村民。
他們都是附近幾個村,路上走着走着就集中到了一起。
“咋有這麼多沒搭上車的?最近見銀郡是有什麼事發生了?”
車廂裡,看着十好幾個揹着籮筐的村民,衛隊的兵丁們出聲交談道。
“害,也沒啥,這不君上明年十月定都嘛,見銀郡積攢起來的優質成木甚多,便召集了大半的馬隊前去拉往港口去了。”
“最近的班車除了礦區的,其他地方都是延長了等候時間,其實他們多等一會,還是有車的,不過看樣子,他們也是想多掙一些零錢,又怕誤了公事,所以選擇走路。”
“畢竟算上等候的時間,他們也早就下到了山腳了。”
聽到衛隊兵丁們的討論,馬車員出言說道。
“這樣啊”
車廂裡的衛隊兵丁們恍然,你看看我,我又看看你,想起以往受訓時的正志課程都笑了笑。
“走?”“那就走着。”
“誰最後到誰請客啊。”
“那我贊成。”
“哈哈哈,你小子不許先跑啊!”
“哈哈哈”
“師傅停下吧,我們幾個走路,伱接上這些村民吧。”
一陣嬉鬧,車廂裡的兵丁們一致決定走路,反正目前最難走的礦區路段已經走完了,接下來的都是舒適的林間道路還沒有額外的負重,這對他們這些受訓期間每日都需要負重越野的衛隊兵丁來說簡直就是輕鬆加愉快。
所以他們便選擇將車給讓了出來。
聽到他們的話,馬車員也沒有過多的驚訝,只是笑着將馬車停在了道路的一邊。
搖了搖鈴鐺,拉開了連接着車廂的拉繩。
“小夥子們,到站啦。”
“謝了師傅!”
一幫子年輕的兵丁們從車門魚貫而下,他們各自警惕的提防着身邊的袍澤,只見一人開跑,其他人便也都撒丫子的朝着山下跑去,畢竟沒人想要真的請一幫人喝酒,這樣對錢包不好。
望着這羣年輕洋溢着遮擋不住風華的衛隊兵卒們,馬車員也是笑着搖了搖頭。
他是真的不驚訝這些衛隊兵卒們的選擇,因爲,他們早就不是第一批如此選擇的人了。
馬車員等候在路旁,看着那些個揹着籮筐過來的村民們,他搖了搖鈴鐺。
“上車了大傢伙.”
——
隨着車輛駛下了山林。
山腳不遠處,一座規模不大不小的鎮所立於平壤之上。
四周,這山區難得一見的平原地形造就了一畝畝規整的田地。
初春的季節,四周農田裡已經開始組織起了翻地施肥的工作了。
道路從田間穿過,路兩旁,溝渠中已經開始流淌從蓄水地放下的流水。
水氣打溼了率先一批從土地中探出來的草苗,滴滴水珠匯聚,將這些草苗壓彎了腰。
趕在下午最後一段坊市貿易的時間段。
山民們將這段時間裡收集到的山珍一一售賣。
拿到錢財的他們,臉上也是止不住的笑臉,這些都是每年收入中的額外收入,這代表着這批錢他們可以用來改善家裡的其他用度。
買些肥油,買些幼禽,在山裡自己開墾的狹小田畝中,也可以買些良種肥料。
家裡孩童心心念的糖果也可以買上一些,等他們再大點就要離家求學了,自己可得把握住這段時間,再想寵就要等他們每年的寒暑假了。
走在一幢幢的木質樓房下,山民們揹着比來時更加沉重的籮筐走向了鎮所外的道路。
銀州不像其他地方,這裡的建築依舊以木質建築居多,且多是榫卯拼接。
地震,這是銀州難以避免的日常。
好在地震雖然頻發,但多是小震,偶爾幾次動靜大點的,這些木質建築的抗震屬性也是拉滿。
這麼多年了,死在地震中的人多是在礦場服役的倭奴礦工,而對普通百姓,雖有死傷,但卻是極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