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儲君之位

因爲還有事要忙,所以胤禛不曾留下過夜,凌若坐銅鏡前任由水秀將她發間步搖珠釵一枝枝皆取下來。

水月打了水進來準備替她梳洗,凌若順口問起弘曆,得知他屋內尚且燈火通明,不由得奇怪,這課業是早早做完,這麼晚了怎還不休息?

凌若心下好奇,便暫緩了梳洗,移步來到弘曆房門口,輕敲了幾下後,門被人打開,卻是弘曆,他看到凌若微微一驚,脫口道:“額娘怎得還沒休息?”

“你不也一樣嗎?”凌若笑一笑,與小時候一樣牽了他手進到屋內,只見桌上放着一張弓與一摞箭,皆比尋常小一些,倒是適合弘曆這樣半大不小孩子用,弓旁邊還有一塊軟巾,想是用來擦拭弓箭之用。

凌若隨手拿起一枝尾上鑲羽箭,箭尖是用黑鐵打造而成,鋒利無比,只是手指輕輕撫過,便能感覺到一種破膚而入利意,“這麼晚不睡做什麼?”

“後日就是初九了,兒子想再檢查一遍弓箭,看還有什麼需要調整地方。”說到這裡弘曆眼裡閃着希翼光芒,“皇爺爺說了,皇孫之中得獵多者賞黃馬卦一件,兒子定要將黃馬卦給贏過來。”

弘曆待人素來謙和有禮,從沒有仗勢欺人時候,但這並不代表他內心就沒有傲氣。恰恰相反,九歲弘曆是驕傲,這份驕傲令他不願輸給任何一個人,哪怕是比他年長許多也同樣。

箭被她輕輕放到桌上,攬過弘曆肩膀,凌若認真地道:“弘曆,後日狩獵,你可以去,但不許狩圍場裡任何一隻動物。”

“這是爲何?”弘曆滿面不解看着凌若,問道:“額娘若是擔心兒子會被虎豹等動物所傷,大可放心,自有大內侍衛會保護,再說兒子自己也會萬分小心,絕不讓額娘擔心。”

凌若撫着弘曆腦袋徐徐道:“額娘擔心不是這個。”

“那是什麼?”弘曆越發疑惑,難道是怕自己搶了兄長們風頭,令他們臉上無光?

“弘曆,你與皇爺爺也學了這麼久了,許多事都懂得,那額娘就考考你,四維八德是什麼?”

四維八德,弘曆早就學過,當下想也不想便道:“四維爲:禮、義、廉、恥;八德爲:忠、孝、仁、愛、禮、義、和、平。”雖然回答出了問題,但弘曆還不是明白,這些與後日狩獵有何關係。

凌若點一點頭道:“人生世,首重便是一個德字,若德行不端,縱這人家財萬貫,權勢滔天也爲人所不恥。閱讀本文章節登陸德有各樣,無處不。就說後日之獰獵,你想想,此時正值春季,是獸類交he生育下一代時候,若你此時大量獵殺它們,固然是隨了性子,得了獎賞,可獸類卻因此而不能繁衍,豈非有傷天和,也損了自己身上德。”

弘曆之前只顧想着圍獵時該如何去捕殺野獸,對於這些根本是連想都沒想過,如今聽得凌若提及,心知確是有理。但他畢竟還是個孩子,要他放棄這麼好機會,看別人那裡出風頭,心裡始終有些不甘,正是這份不甘,令他遲遲沒有迴應凌若話。

凌若也不催促,只靜靜站散發着橘紅色光芒燭光前等待着弘曆答案,她相信弘曆不會讓她失望。

許久,弘曆終是道:“兒子知道了,額娘放心,後日圍場之上,兒子絕不捕殺任何一隻獸類。”他是一個極孝順人,雖然不願意,但還是聽從了凌若話。

凌若頷首,她聽出了弘曆心中不甘,但這樣做纔是對弘曆好,也是能令他得康熙眼緣。

是,所謂獸類交he,肆意捕殺有傷天和,不過是用來應付弘曆之語罷了,她真正用意並非此,而於迎合聖心。

康熙已經不是幾十年前那個鋒芒畢露少年皇帝了,他老了,失去了從前殺伐果決,那顆帝王心逐漸變得仁慈起來,特別是太后死後,這個感覺加明顯。

這樣康熙希望他下一任會是一個與他一般仁慈英主,胤禛性子過於冷漠強硬,明顯不是,所以凌若便弘曆身上着手。

以弘曆年紀,拼全力也不一定能圍場上得第一,與其如此,倒不若趁此機會,讓弘曆康熙跟前一躍而出。

一切,就像凌若預料那樣,狩獵那日,康熙不止沒有因爲弘曆未曾打得一隻獵物而責怪於他,反而賜了他一柄青玉如意,那柄玉如意是擺南書房中,三阿哥曾問康熙討要過,但康熙未曾鬆口,誰都沒想到會這個時候賜給弘曆。

這個究竟代表着什麼,除卻康熙之外沒人知道,連凌若都只是暗自揣測,等待着迷底揭曉那一日。

康熙六十年正月,康熙以御極六十年,遣皇四子胤禛、皇十二子胤祹、世子弘晟祭永陵、福陵、昭陵。

三月,大學士王琰先密疏復儲,後御史陶彝等十三人疏請建儲,康熙不許,王琰、陶彝等人被治罪,遣往軍中效力。

帝心越發難測,衆皇子盯着那位皇位之餘也加小心,將一切都放到了暗地裡。而隨着康熙身體衰敗,帝位替,不可置疑地被放到了第一位。

九月,康熙制定平西碑文。

十月,召撫遠大將軍胤禎來京。

康熙六十一年正月,舉行千叟宴,康熙賦詩,諸臣屬合,題曰《千叟宴詩》。

千叟宴過程中,諸皇子各呈賀禮,輪到十四阿哥胤禎時卻出了意外,他原是送一隻外平亂時馴服隼,可是呈上殿時,活生生隼卻變成了死隼,令得千叟宴大爲掃興。胤禎亦被康熙好一陣喝罵。

千叟宴後,康熙再次患病,難以起身,對弘曆教導亦有心無力。

康熙病纏綿許久,時好時壞,難見起色;此事令後宮前朝均是人心惶惶,皆猜測康熙是否能熬過此次大病。

如果他一旦駕崩,而儲君人選又懸而未決話,只怕會有一場波及整個大清朝災難。

十月,康熙命胤禛等視察倉儲。

十二月,康熙帝移駐暢春園,命皇四子胤禛恭代祀天。

此旨下達之時,皇子百官中引起軒然大波,任誰都知道,有資格祀天除卻皇帝之外便只有未來儲君,康熙此刻讓胤禛恭代祀天,難道是準備將皇位傳給他?

第八百一十三章 養心殿第兩千兩百二十六章 回坤寧宮第四百七十一章 識字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鄭州府第六百三十三章 不祥第四百四十四章 坍塌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藏處第五百二十四章 秋冷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富察明玉第八百二十一章 屈服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劫持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真情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勝負難分第七百二十章 認錯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比試之前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災星第三百九十九章 母子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夜來第一百五十二章 狠厲第兩千兩百五十一章 我恨當你的兒子第三章 從此蕭郎是路人第五百三十二章 回宮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葉赫那拉敏容第七百四十四章 新年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巫盅娃娃第九百九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五百零九章 心語第二十章 溫情第七百五十一章 一輩子的宮女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開解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果郡王府第一百七十三章 策馬第兩千一百零七章 調換第五百零八章 碼頭第七百一十四章 舒穆祿佳慧第四百一十二章 冊封貴妃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獻計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急報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一定要死第四百二十五章 納妾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封鎖城門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九年之局第兩百六十六章 方織造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真正用意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憂心難消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何喜之有第九百五十三章 再審第六百四十六章 抓個正着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自認第七百六十五章 容遠歸來第八百七十九章 舊事重提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母子第六百零七章 爭權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養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挑明第三百七十八章 利刃第七百五十章 魚水第九百八十八章 兩全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寬限一日第一千五百章 牆倒衆人推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折壽十年第三百九十九章 母子第七百零六章 冷遇第兩百五十三章 鍾祺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抓回第一百四十六章 翻身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死心塌地第兩千零五十四章 滿口謊言第八百零二章 溫如傾其人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裕太妃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漏夜商談第七百三十一章 難以抵消第七百八十二章 知曉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四處找尋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福州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女人第七百二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七十八章 除夕第兩千一百七十章 悄入冷宮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鷹房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死心塌地第兩千零二十一章 西山健銳營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朝議第六百三十三章 不祥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算盤第四十章 銀炭第三百七十四章 虛情假意第兩千零三十七章 宣戰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五月初九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失算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阿其那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 大煙膏第七十二章 意外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行刺第五十八章 一箭雙鵰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臨時起意第三章 從此蕭郎是路人第兩千兩百二十五章 退兵之法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獨步天下第八百二十三章 舍與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