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三)

鄭師嚴派兵護送着方劍纔出了南京,先讓他到鎮江歇馬。隔日,鄭將軍就率衆去搬染坊裡的東西,諸如什麼染料、染缸、布匹之類,分車裝了起來,運往鎮江,以爲遷坊之本。因方劍纔在鎮江亦有一所分坊,故不用再嘗什麼白手起家的滋味,只要衆多染工俱到,重造籍冊,便能恢復如初了。

陸放軒對鄭師嚴的這次行動讚賞有加,寫了封文書,請葉永甲爲鄭師嚴拜官。葉永甲這個名義上的主政官自然要遞與郡王知道,便差魏衝齎書前往。

萬和順正在王府爲方劍才那事發愁,見魏衝遞來這封文書,一聽是陸放軒親筆寫的,心裡便明白不是什麼好事,板着臉拿過來。

他眼睛往紙上一掃,就氣得直打哆嗦,臉上是紫一塊白一塊的,很難看。

“王爺,陸放軒這是何意……”

“這是何意,那是何意……哪有他媽這麼多意思!凡是陸放軒辦的事都高深莫測麼?!我就不信世上還有縝密到這種地步的人!”萬和順暴怒起來,腦袋裡閃過的一絲念頭竟叫他差點兒把文書撕爛。

“我看……他這王八蛋是想氣死我!”萬和順抓起茶碗,就想狠狠摔下去。但攥了一會兒後,便鬱悶地把茶一口喝進去。

“啊呸!”萬和順將茶水全都吐出來了,濺到魏衝的衣袖上。

“怎麼他……它這麼苦?”萬和順才意識到自己有失平日的風度了,急忙將粗話憋了回去。

“可能茶放得久了吧。”魏衝隨意迴應了一句,以求緩解氣氛。

“或許是。”萬和順的臉色逐漸平和下來,恢復了他那‘儒雅’的氣質。

“王爺,在下有一事不解,”魏衝道,“您既知道陸放軒會把方劍才送到鎮江,爲何不加以阻攔呢?”

“你覺得我沒派兵……對嗎?”萬和順將文書折起,偷偷泛起神秘的笑容。

魏衝不言語了。他知道萬和順是派了兵的,但那時候自己卻被託付幹一件對時局無關緊要的事——郡王不信任他。這就是他那個笑容的唯一答案。

“不聊這個了,還是說說王尚書的事吧。你們趕盡殺絕沒有?”

“殺絕了!郡王只管放心,這種小事在下還是信手拈來。”

魏衝爲表示得更堅決、忠心一點,便從褡褳裡抽出五張銀票,悉數遞到萬和順手上,笑道:“這些小錢,都是尚書府裡頭存的,一張五十兩,不成敬意。”

萬和順剛纔還忌憚着陸放軒的陰謀詭計,可一見魏衝玩弄這些幼稚的手段,還如此自以爲是,相較之下,倒可笑得緊。他哈哈大笑着,伸手接過銀票。

魏衝不知其意,也朝他笑了起來。二人的笑聲像是獰笑,在屋裡屋外格外響亮。

“我該交代一下別的事了。”萬和順將票子順勢扔給一個奴才,“我想叫你去辦。”

“請郡王吩咐。”

“你,立馬去陸放軒身邊,去充當間細。”

魏衝聽罷,沾沾自喜,‘那幾張銀票可沒算白扔給他!’,他想。

“遵命!”

他旋即高聲回答道。

……

“鄭將軍,”陸放軒坐在躺椅上,乜了眼鄭師嚴,笑道,“升官之後心情可好?”

鄭師嚴淡然地搖搖頭:“這勢利場上,起起伏伏俱非人所預料,福無恆福,禍無常禍,何言喜哉!”

“你果然是文人出身啊,比那些蠻橫的武夫懂得不少道理,看得明白。”陸放軒躺下去,悠閒地說道。

“話說,方劍才那邊如何了?”

“在下該安排的都安排好了,鎮江官府也打點了遍,染坊差不多明後兩日就可以開張了。”鄭師嚴說。

“告訴他,在鎮江必須先鞏固起勢力,把官府這頭打理好,切莫讓萬和順的手再伸到別處。”陸放軒雖將情況說得極爲危急,但卻不是一般的從容。可以說,他的從容是從內而外的,像在骨子裡就深深地印刻的,與僞裝下的平靜面孔有天差地別。

“陸大人,鄭大人,”一個下人走到堂上來,朝二人躬身行禮,“魏衝在門外候着,說要見您一面。”

陸放軒遲疑片刻,轉頭一看那鄭師嚴的臉色,方纔答道:“讓他進來吧。”

“是。”

陸放軒看着那奴才下去了,便問鄭師嚴道:“這魏衝怎麼了?”

“我一聽這名字才記起來,前天晚上那個殺工部尚書的人就是他。”鄭師嚴叩了叩桌子,說道。

“此人什麼來頭?”

“名爲葉永甲的親信,實則是萬和順派遣過去的奸細。”

“他這人什麼特點?”

“不得而知。畢竟千人千語,還需您親自試探。”鄭師嚴謹慎地說。

“還有你搜查不到的東西,看不透的人啊!”陸放軒大笑,“那我們就推敲推敲,看此人到底想幹什麼。”

他站起來,“第一,他沒有被委以重任,說明我的萬義兄內心在提防着他;其次,萬和順並不打算殺他,還容他進我府來……”

“萬一是他自己獨個來的,沒受任何人指派呢?”鄭師嚴對他的說法疑惑不解。

陸放軒搖了搖手指,“不可能!你想想,萬和順恨我如此,必對我嚴加防範,豈能放魏衝四處走動,難不成還有這樣的疏忽?”

鄭師嚴頷首稱是。

陸放軒正要繼續說下去,忽見魏衝在迴廊那處,遠遠地望這裡走來,當即住了口。他走到後面的一張圈椅上,正襟危坐,面色肅穆,等着接待客人。

“哎呀,您原來在這等着我呢!”魏衝進來後,先是看着陸放軒笑道。

“你畢竟算是萬王爺的人,必然要以禮相待,請坐。”陸放軒一指旁邊的檀木圈椅。

魏衝坐下,環顧四周,見鄭師嚴倚在牆邊,撥弄着劍鞘上的纓子。

“那位是……?”他問。

“你不用怕,他是我手下的軍官,聽着便是。”陸放軒道。

“明白。”魏衝便咳嗽了一聲,歪過身子去,捂着嘴,低聲言道:“我這次來,與萬郡王無關。”

陸放軒的臉上顯出一抹淡淡地冷笑。

“大聲點,這裡沒有人會知道你的心思。”

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三)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三)第四章 僞奏、恩絕(二)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六)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一)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三)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四)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五)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六)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三)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一)第五章 流亂、再逢(一)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三)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五)第八章 止險、牽掣(四)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四)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四)第九章 瞞情、謀符(一)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五)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五)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五)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六)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三)第三章 興業、叛主(四)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三)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三)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四)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六)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三)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三)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四)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三)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二)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二)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二)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四)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六)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六)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三)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六)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六)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三)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五)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六)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四)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六)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六)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三)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六)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二)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五)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二)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一)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三)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六)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六)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三)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六)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二)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一)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三)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五)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二)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四)第二十章 杜贓、劫命(二)第十章 通鹽、焚誣(一)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五)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四)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六)第八章 止險、牽掣(二)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五)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二)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六)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二)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三)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二)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六)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五)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六)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三)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五)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三)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五)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一)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一)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四)第十四章 圍州、論罪(三)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二)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四)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二)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五)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四)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五)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三)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五)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二)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四)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三)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三)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