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一)

那位翰林‘處理’起來很是簡單。皇帝聽從了柳黨的建議,寫個親筆詔書,賜其死罪,押送京師行刑。

萬和順深覺像被扇了一巴掌,臉上現在還火辣辣的。儘管這只是個開頭,可一旦彈劾到南京六部、都察院……那後果相當可怕。

他絕不會忍受別人在自家地盤上作威作福,這件小事完全燃起了郡王的怒火。柳鎮年掌握着皇帝,若要一舉扳倒,則必須藉助陸放軒的幾萬兵。

萬和順不止一次向他暗示起事,但陸放軒都不怎理睬,顯得過於消極,令其大爲反感。不過最近齊諮這樣的極端派被免,或許也是可乘之機。

他一拍腦袋就想通了,爲躲避柳黨的耳目,便將身邊的奴才喚過來,低聲吩咐道:“我這裡有些公文需要宮裡批,你帶着出去,如果無人懷疑,就徑直找吏部的胡大人。然後教胡契再派人往越府,商議掃除奸臣之密事……你跟在我身邊多年,應明白這話何意。”

奴才不假思索地點了頭。

“去罷。”萬和順一揮手,那奴才退下堂去。

此刻,胡契正照常坐在官署裡辦事,意外看到王翰林押送京師的消息。身旁又無外人,他便感嘆道:“王翰林平日不知小心,貪了這些銀子,叫人抓了把柄去。這人平日倒好相處,可惜陷在黨爭之中啊!”

說到此處,見書吏帶着萬家的奴才來了,忙站起身,問道:“書吏,爲何不報與我知道?”

那奴才不待書吏回話,便笑着走到胡契面前,作了揖:“有要緊事相商,故而催促了書吏幾句,望不責怪。”

“好吧,”胡契示意書吏出去,拉住這奴才,“萬郡王有什麼吩咐?”

奴才恐他聽不清楚似的,一字一頓地說道:“郡王要請陸放軒共行清君側之事,剷除奸賊。”

“什麼?”向來沉穩的胡契吃了一驚。

“清君側。”奴才又重複了一遍。

胡契本想着再加商榷,可惜萬郡王不在跟前,無法和他解釋,便在屋裡轉了幾圈,平靜下來,遂去拍奴才的肩:“此事我看不好。啊,不如你帶我去找郡王,我當面勸諫勸諫。”

奴才後退兩步,彎腰行禮:“實在不可呀大人!如不遵命,必有抗命之嫌,您還是別回去了。”

胡契轉過身,嘖嘖兩聲,“好吧,我照做。”

書吏被鄭師嚴引至陸放軒的外書房,見罷陸放軒,寒暄數語,即言正題:“您聽說王翰林要解京師問斬了嗎?”

陸放軒登時嚴肅起來:“前時還以爲罷官了事,怎鬧成這般田地?”

“不還是柳……”奴才臉上做了個怪模樣,不敢接着說了。

“萬郡王沒反應麼?我記得人散後,他有些生氣。”

奴才看他接了話,自知成功了八九,便笑呵呵地答道:“這是當然。郡王以黎民社稷爲憂,凡國之志士誰人不怒?”

“郡王尋我何干?”陸放軒問。

話漸投機,奴才便不避諱,大膽說出來了:“清君側。”

陸放軒身子稍震,然後捋着鬍鬚,頻頻搖頭。

“陸大人,脣亡齒寒,古往今來之固理也。今斬一翰林,復斬一尚書,日後必然斬至越府頭上,您不會不知。”這奴才道。

陸放軒這才浮現出一絲笑容:“你這奴僕聰明。回稟你主子,在下願就此義舉。”

在危急關頭,二公的意見竟出奇地保持了一致。他們也許將宿怨真正拋棄了,讓這次的聯手愈加穩固似的。

但不着急,他們還要決定日期。通過散朝那一短暫的閒暇工夫,二人先後幾次密談,都不曾引起柳黨的注意。最終將日期定在了四天以後,並且決定出了一個周全的計劃:天晨,陸放軒赴城外營寨視察;約午時末,動員萬府軍兵;約未時初,調撥宮內守兵、城上官兵;直到亥時初,帶兵涌入府邸,假託聖旨,誅殺國賊;子初,收拾殘局,安撫軍心,處理柳黨諸人。

陸放軒打道回府,鄭師嚴從裡面迎出來,二人走進屋內,奴才給掌了燈。

“萬和順讓我在城外乾等,”陸放軒脫下錦袍,“等他城裡舉了火來。”

鄭師嚴沒覺出他有抱怨的意思,反而深表贊同:“我們的兵大部駐紮在城外,您託視察之名,前往動員,晚間內外夾攻,豈不善哉?”

陸放軒憤恨地揪下一根鬍鬚:“鄭把領,你把萬和順想得太單純了。別忘了我們城內還留了不少人,他若背信棄義,關鎖大門,反咬我一個謀逆大罪,將我的兵丁收去,恐也如彈指般容易。皇帝在他府裡,他想怎麼幹都行,而我不僅無功,性命隨時都有可能交代!”

“他說什麼‘脣齒相依’,實則想的是‘你死我活’。你千萬別怪我多心,人是輕易不會變的,我算看透他的,所以才與他鬥了二三十年,未曾落過下風。”陸放軒向鄭師嚴解釋着。

“那您答應他……”

“本官要來個後發制人!你這麼辦……”囑咐過後,鄭師嚴愣住了,而陸放軒卻發出一陣獰笑。

萬和順信步在花園走着,想到柳鎮年在他眼下跪着,蓬頭垢面、嚎啕大哭,心底萬分痛快。這麼一個老仇家倒了,還要順勢把另一個埋進坑裡去。

他笑逐顏開,直到看見迴廊下站的一人。那廝畏畏縮縮,渾身打冷戰,直直地看着他。

那眼神很是熟悉,渾黑的眼珠裡面充滿了期盼。

“魏衝?”萬和順脫口而出。

那人搓了搓臉,跳下廊,在萬和順面前恭敬地一拜。

“萬……萬郡王!”魏衝哭喊。

“這裡柳黨的眼睛十幾雙,小聲點。”萬和順指着左右說。

“郡王,您先前怎麼沒幫我?”魏衝擦了擦臉頰的淚,“讓葉永甲奪了權啊!我如今飯吃不飽、錢不夠花,還被人日日嘲弄,卑賤如狗啊!”

他不迴應,心裡卻想道:‘昔日此人左右逢源,甚是可惡;如今若想一箭雙鵰,他或許又有些作用了……’

萬和順微微一笑,那種和善的微笑又到他的臉龐之上了。

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一)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一)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二)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二)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六)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五)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四)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四)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六)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六)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二)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三)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二)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三)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五)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四)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五)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二)第十四章 圍州、論罪(三)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三)序章 葬女、隱世(一)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一)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六)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五)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六)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三)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五)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三)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三)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三)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六)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六)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一)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五)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一)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一)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六)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二)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三)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一)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五)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三)第十三章 請符、捨命(一)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一)序章 葬女、隱世(二)第十七章 禁學、黜變(三)第八章 止險、牽掣(四)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六)第十五章 二擢、三逢(二)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四)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一)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五)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二)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一)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五)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三)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三)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四)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六)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三)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二)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五)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二)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四)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二)第二十章 杜贓、劫命(一)第十七章 禁學、黜變(一)第七章 裁吏、疑銃(一)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六)序章 葬女、隱世(二)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一)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三)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二)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二)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五)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三)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五)第十五章 二擢、三逢(二)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二)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五)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三)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三)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四)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一)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二)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二)第七章 裁吏、疑銃(一)第六章 名歸、飭法(一)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五)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四)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三)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二)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一)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二)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六)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二)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六)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六)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六)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