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六)

王鎮圭擡起頭顱,堅毅的目光掃視衆人,適才的喧嚷在這一瞬煙消雲散,鴉雀無聲。

“院長,這幾日風聞南京有變,衛及民必然從中作梗,有極大可能召夏元龍回去,主持大事。若我等按勢不發,則其輕鬆返還,日後還需受人所制,向他文盟低頭;不如先順着他的意思,把請許參政的頭一開,到時候就讓他自己挖坑自己跳,這殘局是不好收尾了。”

“弄得不好收尾,一片狼藉,於我何利?”朱澈還不曾明白。

王鎮圭鎮定地講道:“待他一走,就管不到這兒了。我們正可趁此與官府商談合作,完成朱先生您的大志啊!”

朱澈聽罷,大爲激動地揮起拳:“晉圭真乃書院智囊!如此腳踏實地,不愁蘇州百姓不享惠政矣。”

遂當場號召衆人,按王鎮圭的意思,前往書房,即寫表奏。

朱澈勾勒出了最後的一筆畫,便令書童將這白紙黑字遞了下去。所有人都在這份上書的末尾附了自己的名字,只剩下王鎮圭一人未曾署名。

“晉圭,你……能不能籤?別因此得罪了府臺啊……”朱澈不無擔憂地問。

王鎮圭卻不理會,從容執筆,登時寫出七個大字:‘蘇州鹽課王鎮圭’。

朱澈見其毫不驚亂,胸中自有成竹,頓時欽佩不已,一把捧出自己的官印來:“賢弟爲了書院,竟有如此虎膽,愚兄萬分不如,甚爲愧疚。請晉圭代某蓋下此印!”

王鎮圭惶恐行禮,被朱院長請上主座,攥了官印。他暗睃諸儒的表情,皆是極爲讚許的模樣,便放下心來,將印章在紙上用力一戳。

“叫那姓王的鹽課來解釋解釋,這是怎麼一回事兒!”

這是知府閱完那膽大包天的上書後,留給手下人的唯一一句話。這羣官吏可不敢怠慢,立即喚王鎮圭進衙,並嚴厲地說,事情很嚴重。王鎮圭不以爲意,直來面見知府。

“晉圭,坐下吧。”蘇州知府板着臉,向他冷冷地作個揖。

“哦,好。”王鎮圭便識趣地低下頭,不去與他對視。

“我本以爲你是個本分人,”知府的手指彈着那張奏書,“沒什麼門第,也沒宋知事那腐儒的勁兒。這等事你摻和做什麼?本官可以包庇你,但別人的眼睛也不是白長的,紙終究包不住火呀。你的上進心這時候跑哪去了?”

王鎮圭連連點頭:“大人責備的是,大人責備的是。可就算阻遏了小人晉升這一條大路,也不能讓大人背口黑鍋,使您再遭受非議了。”

“此話何意?”知府略緊眉頭。

“前些天,夏元龍就掇弄朱澈等人密謀,要請設參政書院。小人聞之惶惶,飯幾不能進,臥幾不能睡。俄而鄉紳們來談包鹽之事,我以言試探之,竟多贊同此政,恐不日即來上書。民心既然如此,爲防大人難堪,小人便籤了名,到時候治罪問責也有個着落。”

知府聽罷,反覺得面前這胖子委屈了,露出些憐憫之色:“看來你們這些辦實事的人都有難處,都有苦衷呀。你能爲我想到如此地步,本官大受感動!你有經世之才學,自不會堵你升遷的位置,讓你背什麼黑鍋,只管放心。”

王鎮圭推開椅子,撲通跪倒,磕了三個響頭:“謝府臺大人擡舉!”

“起來,起來,”知府一掃方纔的不愉快,臉上泛起和藹的笑容,“不過這件事官府絕不能服軟,態度自然要硬,免得被那羣腐儒看輕了。這並非故意食言,希望鹽課能理解。”

王鎮圭道:“府臺的良苦用心,在下豈能不知?書院將成強弩之末,朱澈久懷妥協之心,若施之以計,縱使一硬到底,又有甚難!”

“晉圭速速說來!”知府雙眼放光,已經迫不及待了。

“南京與蘇州兩家書院,關係並不和諧。朱澈是相較溫和的,打算與官府聯合,壯大書院,故需我在官中斡旋,且別無他人可用。這樣一來,全院安危寄於我身,我略思欺瞞小術,便可誆得他不辨東西,書院當兵不血刃,輕鬆取之耳。”

知府撫掌大笑,片刻才從那份極度的歡喜之中擺脫出來,與他說道:“此計大妙,唯獨經歷司還有個知事宋章,定然處處掣肘。”

“……嗯,下官回頭想想看。”王鎮圭自愧沒考慮到這一點,

“宋章不會太難對付的。”

官府的確與這條參政的上書抗爭了許久。起初知府是駁回的,書院便繼續上奏,這次索性石沉大海,沒了迴音。夏元龍便指使衆人在大街小巷張貼布告,言書院參政之利。因這書院平日都爲百姓仗義執言,切中時弊,故轟動了整個州城。百姓反響不是一般的熱烈,有些百姓甚至都被組織起來,整日伏在衙門口請命。

聲勢越鬧越大,知府也意識到該收尾了,便差兩名使者,齎着自己的親筆文書,前往書院宣讀。

夏元龍正在講廳上焚香禱告,突然聽見幾下急促的敲門聲,慌忙偕正副兩院長、七員參事及衆多書院文人,到外院站成一圈,如在舉行什麼儀式似的。

吱——

大門洞開,兩位使者彷彿遍體散發着金光,奪目的萬丈光彩映入衆人的眼簾,尤其是身爲院長的朱澈。

不由分說,他向前只挪一步,便跪在地上,目光炯炯而肅穆:“小人不意受府臺如此恩澤,二使前來,真令書院蓬蓽生輝!”

隨後,副院長宋章又揮袍一跪,身後便齊刷刷地跪倒了大片。只有夏元龍,如一根屹立天地的石柱,站得直挺挺地。

他愣愣地看着跪拜的衆人,然後朝那使者淡淡的微笑着:“二公,抱歉。夏某乃是南京人士,南京官府管得了我,此處官府我卻不認。恐怕蘇州的冊籍上無我的名字。”

使者大怒:“大膽!普天之下皆爲皇民,豈有別處的人不跪本地官的道理!”

夏元龍撓了撓下巴:“再次向你們抱歉,夏某不跪素未相識之人。”

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二)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六)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一)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一)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一)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六)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二)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一)第十七章 禁學、黜變(二)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二)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五)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五)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五)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三)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二)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一)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四)第二十章 杜贓、劫命(三)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四)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二)第八章 止險、牽掣(三)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三)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三)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二)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二)第十四章 圍州、論罪(二)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二)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一)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一)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五)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五)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三)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四)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五)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五)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三)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一)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六)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五)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六)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二)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五)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四)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三)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一)第七章 裁吏、疑銃(二)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四)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四)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六)第三章 興業、叛主(三)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三)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六)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四)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六)第十七章 禁學、黜變(二)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二)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三)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一)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三)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四)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四)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五)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三)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三)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三)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三)第五章 流亂、再逢(一)第十七章 禁學、黜變(二)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四)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三)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二)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二)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一)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一)第五章 流亂、再逢(一)第二十七章 問坊、妾逃(一)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一)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一)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三)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五)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三)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五)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二)第十二章 語失、諫事(一)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五)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二)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一)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二)第四章 僞奏、恩絕(二)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一)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五)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六)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四)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一)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六)第二十七章 問坊、妾逃(四)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三)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二)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五)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