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二)

存肇見此時夜深,宮中無人,便拉來自己的坐騎,快馬加鞭地趕往東宮。

他素知太子是個沒主意的,到了宮門下,便先向侍衛問了其謀主藍淵的住處,隨之匆匆前往。

這藍侍讀睡的正香,鼾聲大作,存肇遲疑不得,只好掀開竹簾,朝他後背上使勁推了幾下,兩次三番,終於把他給驚醒了。

“這麼晚了,誰……”藍淵慵懶地轉過臉去,見是存肇焦躁地站在那裡,頓時翻身坐起,“出什麼事了?”

“藍侍讀,陛下的車駕已至城門之外,一旦放之入城,柳黨必欲制我等於死地。煩請您引我去拜太子,令他速速燒燬所有文書證據,以免爲賊所趁。”

藍淵連忙點頭:“我這就帶大人面謁殿下。”便急喚侍衛去叫醒太子。

侍衛聽他催促甚緊,便顧不上什麼君臣禮儀了,闖入寢屋之中,大喝道:“稟殿下,屋外有重客來訪!”

太子昏昏沉沉地擡起頭,見屋內已把火光點起,照得他眼睛刺痛。

“殿下請恕小弟失禮,”存肇也跟着闖了進來,匆忙一跪,“要出大事了。”

“講。”太子又叫侍衛取過正服來。

“柳黨在登萊已經將容叔打入監牢,問了謀逆弒君的死罪。在下恐其得寸進尺,危害社稷,故而設一無可奈何之計,獨推堂叔一人出來擔罪。當時恐怕兄長念及親族之情,不能決斷,故而有所隱瞞。如今事已至此,請太子燒燬證據,以求自保。”

“這……”

太子猶在猶豫,藍淵便進諫道:“柳賊之心甚爲狠毒,難保會做出出格的事。若不從司禁之言,將大禍臨頭。”

太子聽罷,毅然決斷道:“那好!藍侍讀,你快去秘閣把那個箱子拿出來,就放在後院裡燒;再另差人請老皇叔將他手頭的書信帶來,一併焚燬。”

“屬下明白!”藍淵只一拱手,退了下去。

太肅捧着一摞書信,剛走進東宮大門,就聞見一股焦糊味。他的臉色陰沉着,一聲不吭地把文書交給了藍淵。

“存肇那個畜生……在哪?”他極力掩蓋着將要爆發的憤怒。

藍淵小心地打量了他兩眼,不敢多嘴,只得恭敬回答:“皇叔,存司禁正在便殿與太子談話,您消消氣……”

“做好你的本職工作就行,”太肅作冷冷地哼了一聲,“這些事還輪不上你來插手。”

此時存肇方與太子議畢,正要準備離開,卻見太肅從屏風後衝了進來,一手拽住他的衣服,一手就朝他的臉上打,前者不敢躲避,被硬扇了兩三下。

“你個畜生!”太肅喘着粗氣,大聲咆哮,“你這樣的人真枉爲本族子孫!好歹讓皇上除了你的宗籍,纔算個了結!”

存肇任着他打、他罵,見太肅打得累了,竟一口氣沒提上去,仰倒在椅子上。他連忙與太子上前攙扶,又是掐人中、撫後背,終於讓他把這口氣順了。

存肇見狀,重重地跪倒下去,伏頭於地,流涕不止:“叔爺,晚輩實是不肖,您責也好,罵也罷,我絕不敢埋怨半句。然此爲無奈之舉,並非有意陷害堂叔……否則社稷傾覆,死者不僅一人而已!事到如今,時局已不可挽回,請……請叔爺恕罪。”

太子亦勸:“叔爺,存肇以國家大事爲重,一心救護我等。容叔被害,乃是柳賊狼子野心,何必怨他?”

太肅咳嗽兩聲,仍不改怒色,用顫抖的手指着存肇道:“這小畜生光顧着自己的性命,就沒盡力營護容青!他故意編排這麼一套說詞,搪塞罪行!既然柳黨要殺我們,讓他們殺好了,我拚他個斷頭血流,也要與吾侄共存亡!”

太子又說:“叔爺休要意氣用事,還是先保住咱們的宗廟社稷,細水長流。”

“那……那也要把這小畜生除了宗籍!”太肅猛地一拍桌子。

“叔爺呀!叔爺呀!”存肇大哭起來,嗚咽着說道。

“若叔爺執意除了兄弟的宗籍,本王也甘願自去太子之位!”太子依然助着存肇。

“你……”太肅被他堵得無話可說,又看了看悲痛至極的存肇,只好搖着頭,感慨流淚。

城門外的對峙已近半個時辰了。幾個軍官秉承着存肇的命令,堅稱天黑夜深,不識面容,與之周旋了好一會兒。

出巡的部隊業已全部到齊,柳鎮年竟還在城牆下徘徊,兩排牙都要急得咬碎了。

“快開門!快開門!”他揮鞭大吼道,“方纔已經讓陛下屈尊喊話了,如還在藉口拖延,我等就強撞進去,好讓你等瞧瞧皇上的面目!”

“聲音相似者多矣,未必真是皇上本人!汝等城外紮營,一切等天亮再說!”喊話的軍官心裡並沒有底,卻仍然強撐着。

“一羣王八蛋!”柳鎮年摔了馬鞭,“等你奶奶的天亮了,我就誅了汝等的九族!”

城上的軍兵驚慌失措,連問軍官道:“司禁那邊好了沒有?我們真不能再等了!”

軍官咬着嘴脣,把手中的劍柄來回搓弄,終於嘆了口氣,說道:“那就……拖延最後一下吧。”

“我們可以開門。煩勞將軍將聖上的符節拿來城上一看,才許入城!”

柳鎮年急遣一個小太監將符節高高捧起,問:“看真切了沒有?”

“看真切了。”軍官無奈地看向部下,“給皇上開門。”

這支大軍飛速奔進了京城,由柳鎮年、鈕遠兩個在前,直接踩過皇宮前的石橋,不待禁衛攔馬,便疾馳進了宮中。

晏溫聽聞柳鎮年突然到臨,忙帶着兩個心腹去迎,見鈕遠率領一班軍馬,喝斥着四面搜尋,火急火燎地喊着抓人。

“奉相,你這是做什麼?”晏溫皺了回眉,扯住他問。

鈕遠手裡高高握着一軸聖旨,向面前的晏溫趾高氣揚地說:“陛下有令,存肇、太肅意圖謀反,令我等莫要耽擱,特率兵抓捕反賊!”

晏溫看着兩旁踹門拍窗的士兵,知道又是鈕遠的詭計。事到如今,他也只得揮手命令:“走,將士們,我帶你們去逮捕反臣!”

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三)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一)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五)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二)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一)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一)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四)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五)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五)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三)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五)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一)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六)第十七章 禁學、黜變(三)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六)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五)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一)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六)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四)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五)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四)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二)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三)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二)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二)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二)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一)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五)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六)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四)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四)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四)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二)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三)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二)第七章 裁吏、疑銃(一)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一)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一)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二)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四)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二)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三)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一)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二)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四)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二)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一)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一)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二)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四)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五)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三)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三)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五)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一)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二)第八章 止險、牽掣(二)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四)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一)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四)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一)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六)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三)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二)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三)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五)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三)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一)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四)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五)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五)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一)第二十七章 問坊、妾逃(四)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三)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六)第六章 名歸、飭法(一)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一)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五)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六)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三)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六)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二)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二)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五)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六)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三)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三)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五)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四)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四)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一)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二)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一)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六)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一)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二)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三)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二)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六)第十章 通鹽、焚誣(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