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結束還是開始?

事情一着一波,遠遠沒有結束。

懷揣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下午一點鐘,憲友會籍的資議員進入了議事廳,新一輪的會議即將開始。

而一上來發生的事,就讓梁啓超等人大吃一驚,經歷了上午發生的事,密約事件已經弄得衆人皆聞,幾乎代替了彈劾成爲了全場的關注焦點,現場議論紛紛,就在這個時候,突然有人提議要資政院質詢總理大臣,詢問密約的事宜,而讓梁啓超始料未及的是,提出這個建議居然是宗社黨的議員,宗社黨雖然人數少,但經這麼一鬧騰,六十多位中間派紛紛表示,贊同這個提議,他們對密約的事似乎更感興趣。

無可奈何之下,梁啓超只好派人給內閣打電話。

按他的考慮,內閣多半不會理會,因爲院章上規定,總理是政府首要,受到質詢時,可以由特派專員到場,本人可以不必親自來。

讓衆人始料未及的事再次發生了,內閣回覆說,下午兩點,總理親自到場。

而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梁啓超有種不祥的預感,這一連串的組合拳,都是計劃好的。

下午兩點鐘,奕劻到了資政院大廳,當着近兩百位資政院的面,他拖了花白的鬍鬚,近乎謙卑的鞠了三大躬,然後一臉的誠懇說,國務繁忙,老朽昏聵,讓諸位久等,於心難安,資院質詢,內閣必定開誠佈公,知無不言。

之後,雙方絮叨了半天,奕劻就坐,質詢正式開始。

在被問到中英密約的問題時,奕劻一臉艱難的向所有諮議員道歉,然後緩緩解釋說,此事乃中英兩國的密約,對兩國都有好處,然因涉及第三國的緣故,英方特意囑咐不能大張旗鼓,所有沒有向外聲張,老朽一向謹慎,視之爲最高機密,故未及時向資政院公佈,實在抱歉,願諸位今日釋惑之後,共同保密,勿要讓國家大計毀於一旦。

奕劻的託詞幾乎是滴水不漏,在接下來的質詢中,他對答如流,稱派兵一事兩國早有約定,英法到上海是去租界補給燃料物資,未放一槍一炮,因爲國家機密緣故,無法向公衆通知,由此造成的市民恐慌,他本人願一人承擔。

然後接着說,兩江總督不知道中央密約的內容,所有才貿然派兵“抵抗”,不過,這也正彰顯了我中國人民的英勇無畏,兩江總督是不折不扣的忠臣良將,此前內閣已經明令嘉獎,到目前爲止,雙方已經各自清楚,不會再出現這樣的誤判事件。

總之,所有的不利質詢,都因爲一紙密約而煙消雲散。

奕劻對答如流,幾乎說一句歉三聲,姿態之低,簡直讓人歎爲觀止,這讓坐在議長席上的梁啓超眉頭越來越緊。

最後,奕劻深鞠一躬,說道:“今下,兩國密盟釀成舉國動盪,奕劻深感有負國恩,聽聞資政院此前有彈劾一說,我年老昏聵,的確難當此任,若資院書面告知,奕劻願自行解職。”

此言一出,現場譁然。

奕劻近乎完美的“謝幕演出”,征服了所有人,到了份上,梁啓超清楚,彈劾要流產了。

看似退,實則進,這一招使下來,奕劻的位置已經穩如泰山,要想彈劾幾乎是不可能。

就算梁啓超硬要堅持,但憑憲友會的力量,無法單獨罷免,而且,也會有此失去了中間派的支持。

“這就是賚臣說的激變?”

梁啓超搖了搖頭,重重的嘆了一口氣。

“大帥,梁啓超來信了,說大帥你還是自己看吧。”

張嘯光猶豫了一下,走到了葉開辦公桌前,把電文靜靜放在了上面。

“我都知道了。”葉開沒有轉身,“不是什麼好消息。”

昨天夜裡他收到了舒清阿的密報,上面說這段時間,中英接觸頻繁,據內部人透露,可能有一份密約有關,但具體內容不清楚。

他清楚奕劻的爲人,昨天的條件,奕劻這麼痛快的答應,可能就和這份密約有關。

“大帥,怎麼回覆梁啓超?他在電報裡說此事緊急,要大帥”

梁啓超確實急壞了,他從來沒有這麼尷尬過,彈劾會議開成了同情會議,這是誰也沒有預料到的。

“四個字,靜觀其變。”

葉開伸出了四個指頭,再加四個字,“緩緩圖之”

“是”張嘯光點了下頭。

相比於梁啓超,葉開要鎮定的多,甚至大獲成功,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一千六百萬的救濟銀一個月內到達上海,至於彈劾不彈劾,本來就不在他計劃當中。

而且,以現在的形勢看來,彈劾已經不可能了。

之所以能挑起這次事件,依靠的是民族情緒,而現在,這種土壤已經不存在了,因爲中英密約的緣故,中國一下子成了英國人的“盟友”,在列強面前,百年來中國人一直是受氣捱打的角色,而和洋人聯盟,國人想都不敢想,這無疑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身格,要知道,此時的中國百姓,還以爲大英帝國是地球上最強的國家,做他的“朋友”,可是某種不得了的“榮譽”,起碼證明自家的國家強大了。

僅憑這一點,足以挽回奕劻血崩式的民意。

不過,對葉開來說,這一切都無所謂了,他接下要做的纔是真正的大事。

一千六百萬,這可是一筆足以“逆天改命”的銀子,手掌東南五省的外務大權,葉開的拳腳可以張得更開。

奕劻緊緊張張拜託了跌落的危險,而他,可以更加從容的伸出拳腳。

當然還有一點不能忽略。

革命黨。

“嘯光,晚上換上便裝,咱們去拜會一個人。”

葉開起身說道。

本卷完

第三十二章 失意的紅頂商人第九十三章 內在麻煩第一百六十七章 開院在即第一百七十章 口水戰第一百零八章 破天荒第九十三章 內在麻煩第三百四十四章 清帝退位,憲國肇始。第三百零九章 袁世凱抵京!第三百三十五章 只識良公不識君第二百六十六章 府院之爭第五十四章 延遲炸彈第一百二十三章 施壓第三十章 鐵良時代的終結第五十七章 最好的禮物第二十八章 金錢談判第三百一十九章 “風平浪靜”第二百五十六章 暴風八月第二十六章 帝國如斯第一百九十五章 對峙第二百章 皇族內閣第一百四十六章 偷閒第三章 凜冬將至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一百七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三十一章 浦東設想第二百零四章 推舉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殺第一百五十章 英國“媽”還是日本“爹”第三百一十章 從禁衛軍下手第二章 皇家禁衛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反擊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達天聽第一百三十六章 紳天下第七十三章 水晶狐狸第三百四十四章 清帝退位,憲國肇始。第一百二十章 金融救國第七十八章 商議第三百三十章 英國調停第三百章 就是要動你的奶酪第一百九十四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二百三十八章 救濟之爭第二百二十章 汪先生第二百八十八章 股票交易所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中國,絕不允許分裂!第七十五章 入主郵傳部第二百一十二章 囑託第二百八十一章 經濟開發區第三百二十三章 忠臣與反賊第四十四章 軍營議事第一百二十章 金融救國第一百一十一章 辯解第二百四十一章 抓捕行動第二百八十章 毀黨造黨第一百一十四章 離開第四十六章 局座第二百零七章 扶不起的鐵軌第一百一十三章 你敢抗命嗎?第二百七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章 皇族內閣第三百一十八章 中山談話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攬子計劃第二百三十八章 救濟之爭第一百四十五章 到人民中去第七十八章 商議第二百八十八章 股票交易所第三百一十九章 “風平浪靜”第六十四章 兩難的御史第九十四章 總督府的風聲第二百八十九章 革命風潮第二百六十章 事情擴大化第一百五十三章 約法三章第十章 雲幕始開第二百六十章 事情擴大化第一百八十五章 狂風漫卷第二十五章 窮途末路的最後一咬第二百七十章 聯盟外交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七十三章 水晶狐狸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刀闊斧第二百零一章 神逆轉第二百六十八章 招商引資第七十章 致命一擊第十八章 一時情旖旎第三百章 就是要動你的奶酪第三百一十八章 中山談話第二百三十四章 上海泡沫端午閒話,隨便聊聊,兼回答書友的問題。第五十四章 延遲炸彈第五十二章 俄國人的動態第二百三十七章 困局與解法第一百六十三章 屠戶本色第二百四十一章 抓捕行動第二百三十八章 救濟之爭第二十九章 鍍金的魔鬼第七章 攝政王的意志第四十八章 檢閱場上的尷尬一幕第二百八十六章 軍民兩用第一百八十三章 推波助瀾第一百四十八章 憲政編修館第一百六十章 籌建武備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