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
漫天飛舞的楊花飄落在地面上,就像一層潔白的毛氈。踩在上面,軟軟的,綿綿的,很舒服。村口的池塘裡,翠綠的荷葉一半兒撐出水面,一半兒貼在水裡,就像那片片綠色的銅錢層層疊疊。點綴在碧綠的荷葉中間的,是一朵朵嬌豔的荷花。她們隨着風兒搖曳着綠色的舞裙,那姿態,煞是婀娜多姿。
孃親正在池塘邊洗衣服,當她將衣服擰乾,擡起身子的時候,看見了我。
“紅紅。”孃親柔柔地喚我,舉手將額前的亂髮掠到耳根後,她笑了。
“孃親!”我喜極而泣。我有多久沒見到孃親了,似乎有三年了。三年的時間已過,孃親變美了,變年輕了。
“傻丫頭,哭什麼?”孃親走近我,將我臉上的淚珠抹去。
“我想你,孃親。”我抱住了孃親。嗯,不對,我怎麼和孃親一樣高了!記得孃親臨去的那個時候,我還只及她的耳垂。
慢着,是不是有什麼地方不對,孃親在三年前、、、三年前,孃親不是已經、、、離我而去了麼,怎麼現在、、、
我下意識地握住孃親的手,柔柔的,暖暖的,我大喜:“孃親,你還在!”
孃親寵溺地摸了摸我的頭髮:“傻丫頭,孃親一直在你身邊呀!”上下打量了我一番:“嗯,我家紅紅長大了,都和我一樣高了。”
我喜孜孜地搖晃着孃親的手:“孃親,咱們回家去。”
“好吧。”孃親笑眯眯地拉着我的手,帶着我朝一個院落走去。
不對呀!我疑惑地道:“孃親,這不是我們的家呀!”
孃親微嗔地對我道:“這不是我們家那是誰的家呢?”
我喃喃地:“我們家不是在李家村嗎?”
孃親皺起眉頭,摸了摸我的額頭:“傻孩子,我們家明明是在永興縣,怎麼會在李家村呢?”
我被孃親給繞糊塗了,看着近在眼前的青磚紅瓦的房子,我遲疑地不想進去。孃親急了,揚聲朝院子裡道:“於郎,快來看看紅紅怎麼了,她都不肯進咱們的家。”
於郎!好熟悉,似乎孃親有一次重病昏迷的時候,不停地喚着的,也是這個稱呼。不過,那時,我似乎聽成了“瑜郎”。
難道是爹爹!
門開了,一個面色白淨,眉眼兒極爲秀氣的男人走了出來。看見了我們,他愣了一愣,隨即大聲喝道:“誰是你的於郎,我的休書不是早就給你了嗎,怎麼還來這兒糾纏不休!”
休書!孃親和我同時一愣,緊接着,我看見孃親的臉在一霎那間變得蒼白。
“於郎,你、、、何時給的休書?”孃親的聲音顫巍巍的,滿含着疑惑和不敢置信。
男人冷哼一聲,將一個荷包往地上一擲,然後啪地一聲關上了院門。
看着孃親傷心欲絕的眼神,我的心頭涌上了一股巨大的怒火。摟住孃親的肩膀,我擁着她便往路上走:“孃親,走吧,我不相信沒有他我們不能活!”
孃親擡起淚眼,悽楚萬分地看着我:“紅紅,你幫我去問一問他,爲什麼不要我了,爲什麼要寫休書!”
我氣急地看着孃親:“孃親,男人只要一負心,便不會回頭。我們如果過去問他,豈不是尊嚴盡失!”
我一直認爲,女人可以沒有愛,但是一定要有尊嚴。我不想讓那個男人看輕了我們,雖然我並不知道他是不是就是我的爹爹!
孃親滿含哀怨地看了我一眼,突然,她掙開了我,朝那口池塘跑去。
“孃親!”心登地往下一沉,我拔腿便追了過去。
可是,遲了,孃親已經縱身躍入了池塘。看着一個個巨大的漣漪盪漾開去,我絕望地也想往池塘裡跳去。
有人從後面摟住了我:“傻孩子,你爸你媽不要你,姨婆要你!”
姨婆,姨婆怎麼會來這兒了!我回過頭,卻看見一雙溫柔的鳳眸:“紅紅,我終於找到你了!”
我頭痛欲裂,不能解釋剛纔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於是我忍不住大聲叫了起來:“啊——”
這一叫喚,卻讓我清醒了過來。
一室的清輝。
窗外月光明淨,萬籟俱寂。
摸一摸身上,冷汗涔涔,原來剛纔的一切都只是一場夢而已。
趿上鞋子,我信步走出了房門。
兩天前,我從覓月農莊搬來了萬翠園。萬翠園其實是後秦國督課農桑的專職官員辦公的場所,在那裡辦公的,都是後秦國在農林畜牧方面的精英。而我,只是負責編撰農書的一個小小修書。
修書在這裡實在不算是個官職,只能算是一個小小的秘書。當初關尚書把我從覓月農莊要來之後,便答應了我的要求,不讓我當農官。
考慮到這裡的農官都有自己的府邸,而我無處安身,關尚書特意關照我,讓我睡在書房旁邊的一個小房間裡。
到了晚上,除了看門的小廝之外,這個園子裡便再無他人。我再也不用懼怕自己的身份被別人無意中給發現了,想到這裡,我不由得暗暗慶幸。
月亮很圓,也很亮。那柔和的銀輝包圍着我,讓我覺得自己也變得透明瞭。
手無意識地摸在腰旁,卻又摸上了孃親臨去時給我的那個荷包。想想夢中的情景,再想想那天在覓月農莊那個男人見到我的荷包時,臉上露出的驚訝的表情,我不由得嘆氣了。
孃親呀孃親,你實在是太執着,可知這正是奪走你生命的元兇啊!
人已不再,爲何還要去索問那個答案呢!
“曲宏,這、、、荷包很是別緻,可否讓本相看一看呢?”當時那男人不顧身旁另有他人,急聲問道。
我在心裡冷笑一聲,不過還是取下荷包,遞給了那個高高在上的男人。
男人拿着荷包,細看幾眼之後,手有些顫抖了。緩緩地將荷包遞給我,他的聲音不復高貴矜持:“曲宏的荷包,從何處得來?”
我微微一笑,道:“故人所贈。相爺若是喜歡,曲宏、、、願拱手相讓。”
許是顧慮到關尚書還在身旁,男人淡淡一笑,恢復了威嚴:“不了,奪人所愛,非君子所爲。”
他口雖這麼說,眼光有意無意還是瞟向了那個荷包。
孃親,我敢肯定,不用多久,他一定會主動來找我的。到時候,我一定能問到你想要的答案了。雖然我並不期待它的結果,但是,爲了孃親,我、、、還是會去問一問他的!
想到這裡,我拽緊了荷包,往自己的房裡走去——
夏日荷花別樣香。
午後的萬翠園,綠草茵茵,鳴蟬陣陣。
高頭烈日下,倍顯清涼的是園內的那個荷花池。荷花池在一片綠樹濃蔭的環繞中,池畔設一涼亭。午飯過後,三三兩兩的水衡、少府、太僕們便聚在涼亭裡,一邊看着幽幽清荷,一邊聊着身邊發生的事情,好不愜意。
荷香清清,悠遠綿長。亭子裡的大多數都是舉人出身,平時也愛些舞文弄墨的清雅事兒。如今看着這嬌豔清雅又香遠溢清的荷花,禁不住詩興大發,高聲吟唱起一些詠荷的名句名段來。
也有幾個不大合羣的,便倚着池邊的大樹,一邊聽着亭子裡的衆人高談闊論,一邊慢慢地想着自己的事兒。
離亭子較近的一棵大柳樹下,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正呆呆地看着那滿池的荷花,出了神。少年秀氣的眉眼兒,緊抿的脣兒隱隱透出一股淡定。
“咱們萬翠園的荷花雖美,卻怎麼也趕不上藍翰林府裡的那池荷花呀!”亭子裡一位仁兄在聽完衆人的詩句吟唱之後,發表了自己的感慨。
話剛落音,旁邊馬上就有人附和了:“是啊是啊,這藍翰林平生最愛荷花,他家的池子裡,可是匯聚了來自大江南北的各種品種的荷花。不過,可惜的是,藍翰林有個怪癖,他雖有最美的荷花,卻從不邀請大家去看他那些荷花。”
話一說完,衆人更感興趣了,紛紛追問起這其中的緣由來。而柳樹下的少年此時也收回了心神,眼睛亮亮地看向亭子,似乎對這個有怪癖的藍翰林也頗感興趣。
“都說藍翰林爲人隨和,怎麼會有這樣的怪癖呢?”有人提出了自己的疑
問。
“這個,我卻不知,去過他府裡的同僚們曾遠遠地看過這些荷花。不過當他們提出要前去觀賞時,卻都被藍翰林給婉言謝絕了。”之前的那位仁兄解釋道。
“向來才華出衆的人都是有些怪癖的。”又有人如是道:“聽說當年編寫《農學雜著》的那個夏秋林也是不肯入朝爲官,寧願在自己的家鄉當個小小的教書先生、、、”說到這裡,他像是想到了什麼,衝亭子外看了看,然後又壓低聲音對衆人道:“眼下,我們園子裡不是也有個人不願當官,寧願做個編書的小修書麼!”
聽了那人的話,亭子裡的衆人不約而同地將眼光轉向了柳樹下的那個少年。此刻,他真怔怔地聽着大家在說話,忽然這聲音矮了下來,他正覺得奇怪呢,渾然不覺衆人的注意力已經集中在他的身上了。
“曲修書,這亭子裡好生涼快,你坐在那柳樹下幹什麼,快過來過來!”有人招呼道。
少年聞言,微微一笑,不過他倒也沒有拒絕,而是依言來到了亭子裡。
“曲修書,你在這萬翠園裡呆得還習慣麼?”有人好心地問道。
少年坐在了亭內的石凳子上,略有些靦腆地衝衆人道:“挺好的。”
“聽關尚書講,你從十歲開始就在爲那後半本《農學雜著》收集資料了。”也有人好奇地問道。
當初關尚書把那一大疊的書稿擺在衆人面前,並且要求大家驗證一下那書稿的內容是否精確無誤時,衆人就感到好奇了。雖然大家都是農官,對農業生產也有一定的瞭解,但是他們從沒有系統地去總結過這些東西。翻開書稿一看,衆人更是激動了,裡面的內容詳盡而又豐富,分類細緻且條理清楚,簡直可算是一部農業方面的百科全書。待到關尚書告訴大家收集書稿的竟然只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少年,並且這個少年並非是科舉出身時,衆人又是驚訝又是慚愧。
經過一個月的勘查,衆人並未在書稿裡發現什麼錯誤,顯然書稿的主人已經經過了精心的檢查與處理。在大家一致的推薦下,關尚書來到了覓月農莊要來了這個名叫曲宏的少年。
令衆人頗感意外的是,這個外表斯文秀氣,並且還有點靦腆的少年竟然不願做官。
“曲宏自小生活在鄉下,對這稼穡艱辛深有體會。一年裡面,風調雨順還好。若是遇上天災,鄉鄰的日子更不好過。爲了儘量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曲宏便想,若是有一本書能指導大家去正確處理這些病害,該有多好。於是、、、”少年說到這裡,靦腆一笑,似乎覺得自己說得太多了。
亭內的衆人點點頭,這時又有人問道:“曲修書的家鄉在哪兒?”
“驤州城李家村。”
“哦,”那人拉長了聲音:“藍翰林似乎也是驤州城李家村人,莫非你們是舊識?”
少年的眼睛一亮,他情不自禁地抓住那人的衣服,急切地問道:“衆位大人口中所說的藍翰林,是不是姓藍名池!”
“正是!”那人接了腔,看着少年漲紅的臉,他略有些奇怪地問道:“你們果真是舊識!”
少年滿臉的喜不自抑,他喃喃地:“是啊,我們認識很久了。”
“既如此,曲修書爲何又有先前一問。”
少年略略平復了一下自己的表情,不過他眸子裡卻認識抑制不住的喜悅,這使得他原本就秀氣的眉眼兒竟然透出了幾分嫵媚:“三年前,我隨家母離開了李家村,之後與藍、、、翰林並無書信往來,所以——”
衆人恍然大悟,藍翰林是在兩年前的會試中脫穎而出,並且一舉奪得狀元的。
亭子裡有些與藍翰林還是同科進士,回憶起當年藍翰林在金鑾殿前揮灑自如的模樣,他們仍然感慨不已。藍翰林奪得狀元之時,只有十六歲,那個詩文風流人才俊逸的少年,在那個瞬間,攫取了殿上衆人的心。
“曲修書若想去見藍翰林,可以前去藍翰林的府邸。”見眼前的少年似乎急欲見到藍翰林,有人好心地向他指點起路線來。
少年得知路線之後,匆匆向衆人道了一句“告辭”,轉身就往書房方向走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