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宮中

第120章 宮中

昌平君?

趙佗愣住了,不是昌文君邀請我的嗎?

怎麼這大鬍子官吏卻說是昌平君的吩咐?

雖然心中驚訝,但趙佗面上不露聲色,與那大鬍子官吏謝過後,就轉身出了此方官署。

雖然王翦之前提醒過自己,不要輕易接觸兩位楚國公子。

但趙佗沒有選擇的餘地,堂堂君侯屈身相邀,請你去府中一敘,你一個小小的中郎莫非還敢拒絕?

趁着天色尚早,趙佗開始滿城找大雁。

原因無他,因爲“禮”耳。

所謂“以禽作六摯,以等諸臣:孤執皮帛,卿執羔,大夫執雁,士執雉,庶人執鶩,工商執雞”。

趙佗爵爲公乘,相當於大夫級別,拜訪別人,自當執大雁爲禮。

幸好現在剛過十月份,關中地區的大雁還沒有盡數南遷,趙佗在付出一些金錢後,成功買到了合適的登門禮物。

當他來到昌平君府前時,被府中家宰熱情的迎了進去。

作爲執政秦國十年的右丞相,昌平君府佔地很是寬廣,滿目雕欄畫棟,飛檐翹角,裝飾頗爲奢華。

在家宰引領下,趙佗走到一處屋前,在得到許可後,脫掉鞋履,恭敬的走了進去。

雖然天色尚早,但屋中已經點燃了燭火,數排高五尺的青銅燈架靠着牆擺放。

趙佗注意到,這些青銅燈架呈現鳳鳥形狀,造型精巧,高傲的鳳鳥展開雙翅,張開的口中有着一個小小的燈盤,盤裡燃燒着動物的油膏,靜靜的釋放着光亮。

楚人崇鳳。

趙佗心中一動,但面上表情恭敬,對正坐在榻上低頭看着一幅帛畫的君侯拱手,道:“小子趙佗,幸得君侯相邀,特來拜見。”

“呵呵,你這孺子莫要拘禮,來了我府中,就當做自己家便好。”

昌平君放下帛畫,神色溫和,說話的樣子就像是趙佗家中的長輩。

“今年多大了?”

“稟君侯,十六了。”

趙佗心中默算,如今翻了一年,按這時代人的虛歲來算,他確實是十六歲了。

“十六啊,倒是和扶蘇差不多大。”

昌平君淡淡說道,聽得趙佗眼皮一跳。

好在昌平君並未在公子扶蘇的話題上過多糾纏,轉而又和趙佗聊起了家常,問了趙佗一些燕地的戰事,又說起自己在秦國的事情,甚至還說到了十年前他爲大王平叛嫪毐的經歷。

昌平君語氣溫和,神態和藹,若是換成李信在此,定會感動的五體投地。

但趙佗只覺得如芒在背,腳底直冒寒氣。

這位君侯明明和他沒有什麼交情,卻一直用這種姿態和他說話,恐怕另有圖謀。

果然,在一番淡而無味的交流後,昌平君開始進入了主題。

“我聽聞伱是公輸子傳人,所以才能造出巨砲那種器具。”

“君侯誤會了,小子並非公輸子傳人,只是曾見過公輸子一脈遺留的殘文,僥倖製造出巨砲。”

“原來如此,那不知,除了攻城的巨砲之外,你是否還記得其他公輸子遺留的事物?”

話到此處,昌平君圖窮匕見,雙目緊緊盯着趙佗,眼中炯炯光芒給趙佗帶來一種壓迫感。

趙佗心跳如雷,但面上保持着平靜。

“稟君侯,小子之前看到的只是一些殘文,唯巨砲一篇保持的比較完整,其餘簡牘都是些殘章斷句,看完了也不知道上面寫的是什麼,更別說記憶到今了。”

“是嗎?是不記得了,還是你不想說出來?”昌平君腦袋伸過案几,目光直逼趙佗。

趙佗道:“小子不敢,若是還記得,定會告知君侯。”

昌平君淡淡一笑,“你莫要怕,我如今已是君侯之位,不會搶你功勞。只是想着,你若還能再弄出一些公輸子遺留的器物,能夠對國家有用,我一定會爲你請功,升官拜爵絕不會少。”

“或許,還能進爵爲五大夫。”

話音落下,昌平君眯眼看着屋中的少年。

“承蒙君侯厚愛,只是小子真的不記得了。”

趙佗目光平靜,與昌平君四目相對,視線在半空中交匯。

良久,昌平君露出一抹笑。

“既然如此,那真是可惜了。”

……

當趙佗從昌平君府邸出來時,整個後背都已經被汗水打溼。

“好你個熊啓,原來是打着我肚子裡這些科技的主意,怪不得對我殷勤相邀。”

此番侯府一行,趙佗對於昌平君的目的已是瞭然在心,沒想到這位君侯眼光竟如此毒辣,從巨砲一事察覺到趙佗的潛力,不惜出言試探。

要不是趙佗知道他的底細,換成其他人相詢,趙佗爲了升爵恐怕還真有可能在誘惑下說出一些東西。

“我現在只告訴政哥一人,誰問也不管用。”

趙佗打定主意,就只等進宮之後,找到機會將漚肥之事儘快稟報給秦王。

到了第二天,還沒到雞鳴時候,趙佗就從牀榻上起來,匆匆洗漱後,朝咸陽宮走去。

咸陽宮巍峨高聳,黑瓦黃牆,自有一番肅穆莊嚴景象。

宮門處,守衛此地的郎中檢查過趙佗的身份後,討好的笑道:“趙中郎來的真早,李戶將可還沒有到呢。”

趙佗打趣道:“一想着要入宮,夜裡就興奮的睡不着,不由得早起過來。”

“吾等明白,當初吾等初次入宮也是這種心情,哈哈。”

那些看門的郎中與趙佗談笑起來,等到開門時間一到,就放趙佗進了宮門。

在一個郎中的指引下,趙佗行走在秦宮道路上,不一會兒就來到宮中的一處屋舍。

這裡是中郎戶將和下屬休憩的屋子,趙佗要在這裡認識他未來的同僚和上司。

郎官系統皆受命於郎中令,再往下細分,中郎部隊的首領是中郎將,如今由蒙氏的蒙恬擔任。

中郎將以下,則分作戶、騎、車三將。

趙佗,便是中郎戶將麾下的一名中郎。

秦王政雖然寵信他,但趙佗年紀既輕,爵位也只有公乘,不可能一入宮就擔任高職,只能從底層的中郎做起。

一走進屋子,趙佗就看到裡面正坐着兩人在聊天。

見有人進來,兩人皆是一愣,其中一個圓臉郎官反應最快,笑着迎了上來。

“如此年輕,想來就是大王親自徵召的那位趙佗,趙中郎了!”

趙佗受寵若驚,見對方十分熱情,忙應道:“趙佗初來乍到,還請諸君多多指教。”

“好說好說,吾名楊熊,日後吾等便是同僚了。”

楊熊?

趙佗微微一怔,這名字他好像聽過。

不過對方既然有意迎合,他也樂得和同僚打好關係。

很快屋中三人便聊開了。

除了趙佗之外,屋中兩人,圓臉的叫做楊熊,長臉的另一人則名爲趙賁。

楊熊是將門楊氏子弟,是秦王政麾下大將楊端和的後輩。

至於趙賁,則是昭襄王時名將趙摎的後裔。

兩人都是將門出身,憑家世進入郎官中,是名副其實的少爺兵。

不過面對秦王政親自徵召的趙佗,兩人也不敢託大,大家都抱着相互結交的心思,一時間屋中其樂融融,甚至楊熊聊到某件趣事時,三人不由放聲大笑。

然而,就在這時候,掩上的大門被猛然推開。

一個頭戴鶡冠,方臉短鬚的將軍走了進來。

“清晨安靜時刻,爲何如此喧譁!”

那將軍一進來便厲聲訓斥,目光掃視屋中三人。

“李戶將。”

正對門口的楊熊和趙賁見到來人,臉色大變,連忙拱手行禮。

趙佗轉身,與那將軍的目光碰在了起來。

他的頂頭上司,中郎戶將。

李由!

關於項羽的父親,因爲史無記載,按現在所謂的項氏家譜來看,主要有“項渠”“項榮”“項超”三種,如果要寫的話,各位覺得哪個名字比較合適?

《漢書·公卿百官表》:郎中有車、戶、騎三將,秩皆比千石。

(本章完)

第96章 秦風第100章 天兵第781章 剋制第85章 追擊第485章 老匹夫第479章 平一宇內第24章 荊軻刺秦第409章 李斯善意第714章 火藥第618章 捷報頻傳第186章 死戰到底第601章 守火待狼第652章 紫服細腰第440章 攘夷之功第38章 出征第577章 計劃開始第495章 一場博弈第717章 婉拒第791章 反釣第266章 呂氏淑女第698章 太子第6章 駕車第765章 誘蛟第7章 秦軍大營第316章 四方之謀第134章 東行第549章 貴霜翕侯第561章 馬踏賀蘭第74章 熟人第234章 壽春城第111章 辭相第75章 攻薊第525章 禍水北引第393章 扶蘇覺醒第365章 請君一戰第59章 督亢第336章 天佑吾也第1章 趙國餘孽第476章 四方傳蕩第760章 羽弟第820章 重用第265章 劉季娶妻第118章 救世之法第58章 義兵論第722章 徵越第842章 託孤第598章 踏碎秦營第650章 帝國危機第1章 趙國餘孽第203章 娶妻第5章 刎頸第670章 項氏抉擇第402章 齊使田衝第4章 荊軻第138章 酈氏兄弟第759章 梅氏第819章 處置第243章 叫門將軍第228章 車騎第844章 事變第818章 項籍第176章 菑縣第814章 賞不逾時第236章 三萬秦軍第739章 請求第580章 渾身是膽第473章 齊亡第461章 甄城絕境第359章 兵進淮陰第191章 劉季背主第680章 傷勢第138章 酈氏兄弟第258章 秦王怒第685章 海東第260章 背水爲陣第9章 你跟我來第783章 組隊第404章 劍指秦律第561章 馬踏賀蘭第182章 寬宏第281章 章邯之名第505章 爲了皇帝第744章 文脈第826章 反擊第296章 秦楚砲戰第473章 齊亡第772章 處刑第211章 心疾第449章 我答應第540章 橫槊用間第544章 後繼有人第358章 羌瘣類陀第608章 冒頓盡孝第570章 皈依之心第337章 越之醜女第426章 蘇角擒王第271章 奏捷受賞第86章 教導第808章 勝負第501章 通西南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