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諸夏一家

蜀侯三叛!

此話一出,那些來自山東,沒聽說過這事情的人,或是像羌瘣這般不學典籍史事的武將還表現的有些茫然。

殿中諸多秦國世族出身的公卿,卻是臉色大變。

王綰臉色微微發白。

李斯眼中閃過一抹讚揚之色,這小子抓得住重點啊。

帝榻之上,秦始皇臉色越發冰冷。

趙佗對着面色各異的諸公卿,繼續揚聲開口。

“昔日,我秦國惠文王,以張儀、司馬錯爲將征伐蜀國,殺蜀王及其太子,滅開明氏。”

“第二年,惠文王封公子通國爲蜀侯,以陳壯爲相。然而不過六年時間,蜀相陳壯便反,殺蜀侯。我秦國遣大軍再伐蜀國,誅陳壯。此爲第一叛!”

“惠文王又封公子惲爲蜀侯,至於昭襄王時,蜀侯惲祭山川,獻饋於王。王與近臣,近臣即斃。王大怒,遣使者賜惲劍,使自裁,並誅其臣郎中令等二十七人。此爲第二叛!”

“其後,昭襄王封公子綰爲蜀侯,後有使者報蜀侯綰欲反,王復誅之。此爲第三叛!”

“分封蜀國,三封三叛,如此昭襄王才廢蜀國分封而置郡縣!”

趙佗將那段史實擺了出來,對臉色發白的王綰和諸位博士道:“故而諸公所言分封之事,我秦國難道就沒有實行過嗎?蜀地三封三叛,這就是分封的結果啊!”

“諸公,爾等既然口稱分封種種利好。那我只問一句,分出去的諸侯,若是像蜀侯一般,或是如周初三監之亂那樣,諸侯至於封地,當代便行叛逆之事,又當如何?”

趙佗起身,雙目明朗,掃視殿中諸臣,發出厲聲質問。

郡國並行制,秦國早就有實行了。

當年蜀地僻遠,便有人言彼處不宜設置郡縣,而設分封。

結果是封一次反一次,效果非常不好。

分封出去的諸侯造反,這在歷史上一直都是個大問題,非常難以解決。

周初有三監之亂,週末有申侯勾結犬戎之亂,漢有七國之亂,晉有八王之亂,明有“靖難之役”,清有三藩之亂。

趙佗只問這些主張分封的公卿博士,諸侯造反,又該怎麼辦?

在趙佗這般質問之下,殿中剛纔那些附和分封制的公卿將相全都沉默不言。

王綰和諸位博士面面相覷。

是啊,如果分封出去的諸侯,造反叛逆,那又該如何?

就算當代不反,但過了幾代人後,血緣淡薄,互生齟齬齷齪,那多半會反目相待,又演變成周室諸侯混戰的模樣。

怎麼才能防止這些諸侯造反呢?

帝榻之上,秦始皇眉頭皺了起來。

分封,危險很大啊。

這一點,歷史早有證明。

在這一片沉默中。

羌瘣還是感覺有些不忿,嘀咕道:“若是造反,那就再派大軍征伐就是了。”

這羌人嗓門本來就大,如今羣臣緘默,他這一嘀咕便顯得十分明顯。

見到有人吭聲,趙佗眼前一亮。

這羌瘣可真是個捧場的妙人啊!

趙佗深吸一口氣,正要再次開口發動攻勢,徹底打垮這些分封派的鬥志。

但就在這話剛到嘴邊之時,卻有一道蒼老的聲音將話頭搶了過去。

“荒謬!”

廷尉李斯站起身來。

他雙眼大睜,怒髮衝冠,對着羌瘣呵斥道:“昔日周行封建,讓天下大亂五百五十餘年。爲了平定天下,我秦國曆代先君嘔心瀝血,無數將士血灑疆場,多少賢良捨命奔走。今海內賴皇帝神靈一統,定爲郡縣,方有安定如一的局面!”

“如今聽爾等一句分封之言,又將要埋下天下大亂的禍根,這是又要讓天下亂上幾百年嗎?”

“天下若亂,那今上一統天下,平一宇內的功績豈非虛幻。殿中諸位公卿將軍,爲了平定六國所付出的心血努力,又豈非白費!爾等輕輕一句分封之言,又要讓我大秦,重蹈周室滅亡之覆轍,真乃可誅也!”

廷尉李斯年齡雖大,聲音卻中氣十足。

特別是趙佗剛纔一番激烈質問後,早已將諸位博士公卿的銳氣給殺了下去,如今面對李斯厲聲叱問,竟是無人敢吭聲反對。

羌瘣面色漲紅,支支吾吾低下腦袋。

讓皇帝一統天下的功績成爲虛幻,讓衆位公卿將軍的努力成爲白費,這麼大的罪責,他可當不起。

李斯這才笑了笑,對帝榻上的秦始皇拱手道:“臣覺得,大庶長剛纔說分封制度乃是弱國亡君之論,甚爲有理。分封諸侯,削弱國力,還將圖生隱患,若是一個不慎,諸侯反叛迭出,則君主有覆亡之危。”

“臣昧死奏言陛下,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即可。在四海之內,皆置郡縣治理,如此則天下無異心,無禍患,方爲安寧長久之術!”

說完之後,李斯悄悄側首,瞥了趙佗一眼,嘴角微微上勾。

李斯!

趙佗氣的牙癢癢。

他在前面衝鋒陷陣,大殺四方,憑藉口中脣舌,壓得殿中分封派擡不起頭。

正要趁着羌瘣搭話,畢功於一役的時候,李斯卻突然搶在他之前開口,摟走了收尾之功。

你李斯既然想開口,那你就早點說啊,搶我話頭幹嘛!

趙佗心中鬱悶。

不過,秦始皇並沒有馬上下決斷。

他反而將目光重新落到那幫分封派身上,平靜道:“諸卿以爲如何?”

此刻殿中寂靜一片,雖然皇帝問的是“諸卿”,但誰都知道他問的是那些分封派,可還有話說?

這是給他們的最後一個機會了。

但此時諸位博士,以及那些支持分封的武將公卿,卻是找不出回答之語。

趙佗說的諸侯反叛之事確實發生過,周朝也確實是因爲諸侯而亡,甚至就滅在被周天子所分封的秦國手上。

面對這赤裸裸的現實,博士們一時間想不出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

諸位武將功臣則感覺事情太敏感,要是他們再開口支持分封,那萬一皇帝來一句,我封你土地,你要是到了封地就給我造反,或者你的兒孫日後造反,那又該如何?

且除了趙佗之外,李斯那些話同樣具有強大的殺傷力。

支持分封,等於讓陛下一統天下的功績成爲虛幻,這帽子太大,他們可不敢戴。

趙佗與李斯,兩人相互唱和,將所有分封派的銳氣全給打散了,無人再敢提分封之事。

但王綰畢竟爲左丞相,分封之議,也是由他提出,自是有些不甘心。

他沉聲道:“大庶長和廷尉所言有理,分封諸侯確實有隱患。但若是不行分封之政,則齊、燕、楚邊地遼遠,政令難行,又該如何?”

王綰臉色蒼白,但眼睛直盯着趙佗。

皇帝不喜歡分封,他王綰不知道嗎?

當年嫪毐靠一技之長,封爲長信侯。

居於山陽之地,宮室車馬衣服苑囿馳獵恣毐,事無小大皆決於毐。後來又以河西太原郡封給嫪毐,號稱嫪毐之國。

又有文信侯呂不韋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威名赫赫。

這兩人彼時氣勢滔天,權傾朝野。

雖然這兩人最終都被皇帝除掉,但他們給皇帝留下了很大的陰影,故而秦國不再行實封之事,君侯之爵位也只有虛封租稅。

皇帝討厭分封,王綰知道。

但他還是要提出來。

因爲他提出分封,並非只是爲了私心,而是齊、燕、楚三地對咸陽來說真的太遠了。

數千裡之遙啊!

這時代的交通條件又不好,來往不便,如果行郡縣制度,那對邊遠之地來說,非常的不方便,很難得到及時管理。

所以王綰才提出這種郡國並行的制度。

以離咸陽較近的趙魏韓之地爲皇帝直屬郡縣,其餘較遠的邊地則分給諸子功臣。

這樣一來,既能讓這些諸侯拱衛中央,也可以方便治理當地。政令不由咸陽出,而是各地行各法,因地制宜,自然能將邊地妥善經營,讓剛剛打下的天下得到安穩。

他王綰,是真的在爲秦國考慮。

只是如今被大庶長和廷尉連聲質問,指出分封制的種種弊處,王綰也無話可說。

分封制確實有弊處,這無可否認。

但你們既然說分封制不行,那些邊地遼遠的問題就擺在那裡,總得弄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出來吧!

面對王綰詢問,李斯眉頭一皺,這問題有些棘手。

就在李斯思索的時候,趙佗卻面容平靜,給出了一個答案。

“修路!”

“修路?”

王綰驚愕的看着趙佗。

李斯也驀然擡首,羣臣紛紛側目相視。

“然也,於諸侯故地治大道通行!”

趙佗回憶着腦海中的前世記憶,朗聲道:“此道堅固易行,車馬便於急馳。其連通海內四方,東窮齊燕,南極吳楚,北連趙代,西接巴蜀。”

“如此四方通暢,同時於天下各處遍設驛傳,若遇急令,使者一日之內可行六百里,皇帝詔令所達,再無阻礙。”

“邊地若有變故,大軍亦可沿馳道疾馳而至,巡守四方,則大秦天下再無邊患可言。”

“大路條條,直通咸陽!”

趙佗很平靜,也很自信。

因爲歷史上秦朝爲了統治諸侯故地,用的就是這個方法。

秦始皇在統一之後的第二年就開始在全國大修馳道。

不管趙佗說不說,這件事都會做,他只是將這件事提前說出來罷了。

他如今提出來,不僅回答王綰所言邊地難行詔令的問題,而且因爲是他提出來,日後在馳道之事上,他還能有一些發言權。

他相信,皇帝會喜歡這個建議的。

果不其然。

帝榻之上,秦始皇目中閃光。

東窮齊燕,南極吳楚,北連趙代,西接巴蜀。

條條大路,直通咸陽!

真是好一個宏大的馳道計劃。

如此一來,便可讓他的詔令傳遍四方天下,讓天下萬民都臣服於自己的意志之下。

這樣的建議,對於秦始皇來說,真是說到心坎裡去了。

他忍不住看了趙佗一眼。

這小子,出的主意就是討人喜歡。

喜悅之後,秦始皇的目光又轉向王綰,沉聲道:“左丞相,可還有話說。”

聽到這話,王綰身子一顫。

趙佗的馳道計劃,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邊地遼遠的情況,但也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只是聽到皇帝這麼一問,王綰便知道,皇帝已經下了決定。

他暗歎一聲,拱手道:“大庶長所言甚是,臣無異議。”

秦始皇頷首,威嚴的目光掃視殿中諸公卿。

諸公卿武將,在這目光下全都垂首無言,再無一人提封建之事。

唯有趙佗和李斯,悄悄互瞥一眼。

四目相對。

心照不宣。

▪ttκΛ n ▪C O

這時,秦始皇做下了他的裁決。

“昔三代行封建,使諸侯皆不以天下爲念。各起私心,互生仇讎,征伐不休,天下共苦。”

“今朕初定海內,若再行封建,復立諸侯,則九州之土,必再裂萬千,國勢衰頹,夷狄將侵,或再有昔日宗周犬戎之厄,如此所爲,何異於再起兵戈之患。”

皇帝威嚴的聲音在這大殿之上回蕩。

“朕當廢封建,於天下行郡縣,自此諸夏一家,天下凝一!”

《華陽國志·卷三》:周赧王元年,秦惠王封子通國爲蜀侯,以陳壯爲相。六年,陳壯反,殺蜀侯通國。秦遣庶長甘茂、張儀、司馬錯復伐蜀,誅陳壯。七年,封子惲爲蜀侯。

赧王十四年,蜀侯惲祭山川,獻饋於秦昭襄王。惲後母害其寵,加毒以進王。王將嘗之,後母曰:“饋從二千里來,當試之。”王與近臣,近臣即斃。王大怒,遣司馬錯賜惲劍,使自裁。惲懼,夫婦自殺。秦誅其臣郎中令嬰等二十七人。

三十年,疑蜀侯綰反,王復誅之,但置蜀守。

感謝書友23圡狗邊路的打賞,以及各位書友的投票支持,謝謝!

第682章 審問第618章 捷報頻傳第535章 烏氏倮第714章 火藥第206章 秦楚宣戰第378章 月圓之夜第420章 張良覺醒第675章 驚弓第328章 砲車破軍第515章 識時務者第240章 淮陽反第813章 血仇第592章 萬事俱備第198章 李戶將第760章 羽弟第203章 娶妻第375章 越王無友第116章 圍宅第111章 辭相第229章 喜報第785章 散盟第742章 從軍第420章 張良覺醒第170章 雜牌軍第685章 海東第314章 將軍可欲滅齊第731章 將歿第641章 刺客歸來第688章 胯下第78章 公輸第725章 工農第820章 重用第212章 獨立曲第462章 趙佗要我第549章 貴霜翕侯第646章 胡亥之親第466章 砲轟臨淄第416章 族弟趙說第362章 楚軍夜奔第223章 潁水第729章 馮無擇第741章 離別第713章 日照第776章 雨季第786章 執戟第61章 孤竹第161章 屠睢第15章 函谷關第91章 父子第516章 信口雌黃第517章 印刷配紙第588章 玩弄大將第237章 東向第135章 大梁第493章 趙佗加冠第792章 戰死第77章 散鬱第156章 城下之戰第699章 儲君第39章 軍營第471章 王欲先降第562章 戰局已定第55章 屯長第681章 後怕第99章 忠信之士第760章 羽弟第428章 贈送陳餘第325章 隘路七壘第553章 沉沒成本第185章 伏兵第445章 滅齊之策第469章 齊宮交鋒第271章 奏捷受賞第792章 戰死第282章 將門第156章 城下之戰第108章 戰策第102章 凱旋第707章 真實第646章 胡亥之親第812章 義士第353章 趙佗高論第453章 秦軍有餅第339章 大司命第89章 截擊第2章 秦舞陽第476章 四方傳蕩第508章 趙佗鑄幣第245章 降計第517章 印刷配紙第159章 美男子第262章 衝陣奪旗第722章 徵越第387章 居安思危第304章 田大司馬第589章 頭曼求婚第831章 心病第316章 四方之謀第119章 趙中郎第63章 孤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