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君臣

六月底時,秦始皇的封賞,由謁者楊樛送到臨淄……

黑夫謝過君恩,又恭恭敬敬,接過了刻“大庶長”字樣的墨色玉圭。

大庶長是秦的第十八等爵,商鞅變法之前,大庶長贊襄國君,大體相當於早期丞相,之後地位稍降,但僅次於侯……

謁者大夫楊樛亦朝黑夫拱手道:

“這樣的玉圭,尉君可是換了十來枚了,從粗糙的石玉變成白玉,再變成稀有的墨玉、紫玉,從三寸到半尺,再變成現今一尺,距離一尺二寸的紫玉圭,僅有二寸之遙了。”

楊樛不由感慨,七年前,他奉命去給黑夫送“左庶長”玉圭,雖然他斷定這個年輕軍吏日後定成大器,卻也沒料到,他爬得這麼快,這麼高,不過七年時間,就完成了“卿”這一級別,從最低到最高的征程,邁過這一步,便能到達人臣榮耀的頂點:封侯!

最誇張的還不是七年八級,而是經常連跳兩級。眼下黑夫的爵位,已經和他的老丈人,廷尉葉騰等同了,若非太過年輕,直接召回咸陽,擔任九卿或者其副手,亦完全足夠……

反觀自己,這麼多年過去了,鬍鬚倒是長得老長,爵位卻只升了兩級,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都是託了楊大夫的福,每次黑夫升爵,皆是大夫來告知,實乃黑夫的賜福星官!”

黑夫仍舊滿口謙遜,讓楊樛很受用,但也不敢有過多交集,秦始皇最忌諱近臣與封疆大吏交往過密了,公事還是得公辦的……

好在,黑夫也很懂,他這邊才接過大庶長玉圭,又立刻讓人將漆合端上來,裡面靜靜躺着鎏金虎符,左右兩邊都在……

秦朝制度森嚴,爲了防止將領坐大,除了長期鎮守邊關的大將外,每逢戰前纔給主帥、副將發放虎符,符不合,兵不發。戰爭一旦結束,就要立刻交還,如此一來,兵權便永遠控制在君主手中。

所以縱然如武安君白起者,君要你死,亦不得不死,沒有任何反抗的餘地。

秦法律令,它不僅是秦吏的武器,也是約束他們的繩索,而握着繩索另一頭的人,是君主。

持其一端,想鬆就鬆,想緊就緊。

所以商鞅能興法教,也能作法自斃。范雎能在秦昭王的庇護下躲過一次咎責,但當秦昭王不再需要他時,亦要受刑罰處死。韓非在筆下說透了一切,處處爲加強帝王權柄考慮,卻忘記了,當他希望的那種“完美君主”終於應運而生時,他這位將君王心思權勢剖析透徹的“知己”,也走到了末路。

“你說的每句話都對,但既然你如此聰明,又對韓念念不忘,那對不起,只有讓你去死了!”

君主都是葉公好龍的,沒人懂自己時自嘆孤家寡人,有人懂自己時,卻又害怕本心被揣摩。再者,知己可爲友,不可爲臣,而萬萬人之上的帝王,是沒有朋友的。

“也只有張儀這種鬼機靈,功成名就後,才溜得飛快,算是得了善終吧……”黑夫暗道。

和第一次得到玉圭時的單純欣喜不同,此時此刻,這淡紫色的大庶長標誌握在黑夫手中時,他卻感受不到這“暖玉”的溫暖,只有冰涼,絲絲入心。

他的心,早就髒了。

說實話,皇帝的封賞還是很公平的,除了刻意拔高了黑夫一級外,皆嚴格按照律令來執行。黑夫之下曹參、共敖等人,都有升爵,共敖以平原津一戰斬殺田都,一躍成爲“五大夫”,曹參也因破高唐時,手下部隊有先登之功,又斬殺田橫,遂連升兩級,變成了“官大夫”。

全軍將士有功者,亦各按軍爵律封爵,新得的田畝,多被安插在齊地本土,叛亂諸田原先的土地上……

這是鮮少出現的事,先前秦始皇滅六國,亡其社稷,卻不觸及基層。甚至頒佈了“使黔首自實田”的法令,承認原先的土地歸屬,不碰這塊蛋糕。

而秦軍士卒的封賞,多發回原籍,滅楚之戰後,整整六十萬人升爵,地一下子不夠分,就安排到豫章、北地等邊疆開荒,當時還引發了不少怨言,黑夫手下的共敖,氣得差點想兵變……

可這次,皇帝卻一反常態,開始將秦兵將士的田地,安插在人口衆多的齊地,這釋放了不一般的信號:

如果說,泰山封禪代表秦始皇和六國,尤其是齊魯知識分子的決裂。

那麼,這次諸田齊亂,則讓皇帝完全拋棄了先前“緩緩圖之”的想法,他不再滿足於維持過去的狀態,朝廷政策徒然收緊!

諸田或滅或遷,兵卒和軍功地主會被安插進來,稀釋當地勢力。

另一方面,被秦始皇從2000追加到10000人的處死人數,將被帶去各處,釘死在齊、楚、燕、韓、趙、魏各地,每一處亭舍,這亦意味着,皇帝徹底平拋棄了王道政治的可能,打算以兵道、霸道,用暴力和恐怖來壓制天下……

這種糾之以猛,或許會變成火上澆油。

但彭城的滿朝文武,沒人敢勸,秦始皇是一個報復心很重的人,刺殺加反叛,這被多處死的八千人,代表着皇帝的怒火。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

這時候跟皇帝講懷柔的人,怕是要被當做那種“務解免赦罪獄,以事威者”的五奸之一吧。

嗯,頭鐵又天真的扶蘇除外,可惜他身在咸陽,鞭長莫及。

所以,黑夫的這種往自己手上染血的“自污”,也是無可奈何。

那種君臣際會的場景,只是文人墨客的想象,或者說,春秋之時的領主和家臣,因爲宗法、封建、血脈的羈絆,或許還有赤膽忠心。

但在戰國,在秦,在權力頂端的朝堂之上。真實的君臣關係,實際上是一對矛盾,他們是又對立又統一的關係,維持兩者的,更多是利益,而非所謂的“忠義”。

秦始皇喜歡讀韓非子,黑夫的老丈人葉騰也是韓非粉絲,所以黑夫有幸讀過其中幾篇。

韓非講過一個故事:“夫賣傭而播耕者,主人費家而美食,調布而求錢易者,非愛庸客也。曰:如是,耕者且深,耨者熟耘也。庸客致力而疾耘耕者,盡功而正畦陌者,非愛主人也。曰:如是,羹且美,錢布且易雲也。”

這是說,僱農用力耕種,不是由於對主人有什麼恩愛,而是由於能多得報酬;主人對僱農的待遇較好,也不是由於他們愛護僱農,而是希望僱農把田耕種得好些。

主人好比皇帝,僱農好比羣臣,主賣官爵,臣賣智力,這就是官僚帝國君臣關係的寫照。

真實,太真實了。

雙方因勢之高下而爲君臣,維繫關係的說到底還是利益,但君與臣的利益,往往不同:君主希望臣子能一心爲公,但臣子往往懷有私心,要爲自己牟利,要爲自己和家族留後路,甚至出於安全的考慮,想要把身上綁着的繩子鬆一鬆,甚至太阿倒持,讓劍尖的那頭對準君主。

玩得好的,就成了田氏,成了趙魏韓,玩得不好的,就成了呂不韋。

這種矛盾,就決定了,不管在那種情境下,臣子與君主之間的博弈,是一刻也不會停止的!

所以黑夫面對秦始皇,這位有史以來最強勢的大老闆,還想幹乾淨淨,出淤泥而不染,不太可能啊……必須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身處體制之內,皇帝的信任,是黑夫還能繼續做事的源泉,若是失了帝心,死倒不至於,但一紙命令,他就要滾回咸陽做寓公。

只有不斷做事,才能想方設法,游到“勢”的上游,因勢利便。

黑夫賭對了,他讓皇帝龍顏大悅,連升兩級不說,還放了黑夫一馬,不必他繼續污手,放他回膠東。

高唐之戰已經結束半個多月,“田逆”幾乎全部被殲俘虜,鉅鹿郡的魯勾踐等人,也遁入河間老林子裡,除此之外,因爲叛亂平定迅速,楚、魏、燕、韓等地的豪俠,尚未來得及反應,只能繼續蟄伏。

早先還烏雲密佈的關東天空,吹了一陣黑風后,便又云開霧散了。

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們發現,太陽,那炙熱的太陽,它並未落下,依然高高在上,給體制內的人帶來光明,給體制外的人帶去酷烈暴曬!

天還亮,夜尚早。

秦吏在兵卒保護下,回到了反叛的各縣,追捕逃民,將他們綁起來,送到長城、河西、驪山去。濟北、臨淄郡府則重新補充郡兵,抓緊肅清諸田殘餘。經過這場叛亂後,皇帝已決定,齊地四郡的”諸田“,絕不能再留!統統依照膠東模式,反叛的夷滅,還沒反的,也強行遷離。

可以想見,執行過程必定是粗暴的,零星的反抗依然會出現,這又是一波腥風血雨……

好在,在周遭郡縣一團亂時,膠東卻一片和平。

……

秦始皇三十二年七月初,黑夫帶着數千膠東兵回到淳于縣。

和黑夫一年半前初來乍到,在結冰的河面上遭到險惡刺殺不同。這一次,他纔剛渡過濰水,踏上膠東土地,便見到亭舍邊,在郡吏、縣令帶領下,有一大羣士人隔着警惕的兵卒親衛,朝黑夫作揖。

是郡中晏氏、國氏、高氏、呂氏等姜齊舊族的族長,以及各縣士人、公學弟子,他們身後,則是簞食壺漿的“百姓”,其實還是那些先前得了利益的閭左、庸保,但加起來,也有上千人之多。

見到黑夫旗號,衆人竟紛紛朝他下拜頓首:

“膠東士庶父老,恭迎郡君歸來,亦多謝郡守未雨綢繆,遷夷諸田,讓膠東免受兵亂之災!”

第709章 更吹落,星如雨第857章 鄧林之險第89章 善惡對錯第545章 兔死狐悲第571章 鼎之輕重第907章 中國合則強分則弱第623章 往事第795章 奇貨可居第511章 稷下第553章 袒右第134章 戶牖遊徼第964章 越兵第1章 士伍,請出示身份證!第939章 胠篋第192章 回不去了第325章 李斯第526章 停下!第107章 戰爭的消息第611章 如蠅逐臭第922章 名不正則言不順第504章 真到假時時假亦真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791章 佔角第577章 三十三年第641章 富貴還鄉第804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961章 猗氏第477章 落子第104章 謊言第641章 富貴還鄉第43章 舂穀持作飯第382章 郡尉第402章 俠以武犯禁第613章 胡亥第105章 打穀第736章 死國可乎?第206章 立足之資第141章 陳平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85章 圍堵第601章 衛滿第897章 我來看你了第674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835章 世無忠臣第191章 若驅羣羊第187章 共敖第356章 黃老第338章 叛徒!第189章 捐甲徒裼以趨敵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30章 第一第1029章 一個真相和一個謊言第455章 除惡務盡第207章 我爸是馮毋擇!第478章 法教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3章 爵位難得第190章 一鼓作氣第301章 加個人第144章 起於微末第479章 民無信不立第977章 中山狼第114章 然足下卜之鬼乎?第1030章 他的時代結束了第516章 擇世所需第448章 騎戰第471章 今晚就走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768章 先取荊州爲家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607章 南征第154章 芟夷略盡第586章 看不懂第823章 煮酒第820章 信第184章 你可認識黑夫?第157章 黍離第88章 罪與罰第233章 武落鍾離山第479章 民無信不立第340章 背井離鄉第15章 長見識了第683章 好整以暇第144章 起於微末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509章 天人第662章 梅鋗第187章 共敖第233章 武落鍾離山第726章 而立第486章 百姓心中有桿秤第48章 我愚蠢的弟弟呦第953章 奇蹟第712章 亡秦者第48章 我愚蠢的弟弟呦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73章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434章 鄰人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