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長安曲】 【第3?14章】以爲表率

楊雲楓想到這裡,冷冷一笑,看了一眼隆郡王李頜後笑道:“隆郡王,如今長安是什麼形勢,您不會不清楚吧皇上如今正爲長安百姓、天下百姓受蝗蟲之災憂心勞力,傷身乏力,無計可施之餘,纔會讓親王們先拿出點糧食來賑災,你們親王自古就是免交糧稅的,如今不過是在朝廷需要的時候,拿出一點來,怎麼就和割了你們身上的肉一樣呢裕親王是本朝僅有的幾朝元老了,可以說是碩果僅存了,在朝廷危難之時,是否應該站出來爲朝廷分憂,爲皇上分憂,爲天下百姓分憂,作爲衆親王的表率呢如今長安城的親王皇子們,可都是看着裕親王老人家呢我楊雲楓是什麼人說白了,不過是爲你們李家朝廷的一個打工仔而已,我犯得着如此賣命麼不過裕親王不同了,他與朝中任何一個朝臣都不同,裕親王應該是與大唐是一體的纔是,一榮俱榮,一辱俱辱,如果大唐王朝昌盛繁榮,裕親王、隆郡王以及你們的子孫萬代都是蒙祖蔭庇佑,但是這些話本就是犯忌諱的,下官也就不多說了,相信隆郡王你也能明白”

楊雲楓一番口舌說的有聲有色,隆郡王李頜這時看着楊雲楓良久之後,這才冷聲道:“不愧是洛陽才子,果然是巧言令色,巧合如簧,你說的也全都在理,不過本王就不明白了,我父王是大唐的王爺,那麼太子、豐王他們就不是大唐的皇子皇孫了麼這件差事是豐王接下來的,本王想問一句楊大人,請問豐王殿下至今交了多少糧食”

楊雲楓聞言一愕,今早去豐王府的時候,就聽豐王李澄說他的千畝良田都遭災了,怎麼就沒想到讓他站出來做個表率想到這裡,楊雲楓看向李頜,問道:“是否豐王繳納了糧食,裕親王府也就會如數繳納”

隆郡王李頜這時冷冷一笑,拱手道:“待楊大人讓豐王繳納了糧食再說吧本王就不送大人了”說着退後一步,示意衆大漢關門。

楊雲楓雖然知道李頜此時是藉着豐王的事拖延時間,不過說的話確實在理,看來這豐王府是必須要去一趟了,想着立刻讓官兵都退了回來,看着裕親王府將大門關上,隆郡王李頜那一副皮笑肉不笑,看熱鬧的表情,讓楊雲楓渾身不舒服。

陳梓傑這時問楊雲楓道:“大人,我們當真要去豐王府”

楊雲楓沉吟了片刻,對陳梓傑道:“你留一些人在裕親王府附近監視着,防止李頜偷龍轉鳳,將糧食轉移了本官看來是要去豐王府走一趟了”

楊雲楓說完立刻與趙雲龍,陳梓傑率着一衆官兵又直奔豐王府而去,豐王李澄見楊雲楓無功而返,滿臉詭異的笑容,此時李適之也已經在豐王府了,見楊雲楓前來,立刻問道:“雲楓,聽聞今日你首先就是去了裕親王府”

還沒等楊雲楓說話,豐王李澄就在一旁端着茶杯笑道:“雲楓,你剛來長安,好多事情都不清楚,你如何敢去裕親王府啊裕親王那可是我父皇都要禮讓三分的人物,你都敢去,本王是應該佩服你的勇氣還是說你糊塗好啊”

楊雲楓這時淡淡一笑,要不是自己清楚,這趟差事是李隆基委派給豐王李澄的,自己不過是協助,還真以爲此事與李澄無關了,看如今李澄這悠哉的看熱鬧樣,楊雲楓真是氣不打一出來,但是此刻也只能強忍道:“豐王殿下,下官是去過了裕親王府,不過裕親王的公子隆郡王,似乎在攀比豐王殿下你啊”

李澄聞言問頭一皺,放下茶杯站起身來,道:“攀比本王有什麼好攀比的本王千畝良田都已經遭災了”說到這裡,那一副滿臉愁容,傷心欲絕的臉,比死了親孃還要傷心。

楊雲楓這時立刻道:“豐王殿下,這蝗災之下,又有幾家沒有遭災呢豐王殿下的田地遭災了,裕親王也可以說自己家的良田遭災了”

李澄聞言臉色一變,怒視着楊雲楓,喝道:“好你個楊雲楓,你此刻這是在幫裕親王說話不成你的意思是,現在裕親王讓你來我豐王納糧來了你莫要忘記誰纔是你的恩主”

楊雲楓心中冷笑,本以爲經過羅冬林一事後,這個李澄會有所長進,不想還是這般的無知,看來自己是不想另結高枝也不行了,在這般庸碌無爲的李澄手下,自己又能有何作爲真正的君王又豈會計較眼前的這一點點得失比起大唐的錦繡江山,這區區的千畝良田又算得了什麼,這個淺顯的道理,這個李澄都看不明白,還能指望他做什麼即便自己當真有能耐將他推上了皇位,將來也是個庸碌無爲的昏君罷了。想到這裡,楊雲楓嘆了一口氣。

李適之看在眼裡,立刻對李澄道:“豐王息怒,雲楓如此做,也是爲豐王殿下你着想”

李澄這時皺眉道:“爲本王着想”

李適之立刻點頭道:“豐王你想,如今這皇上是當着壽王與李林甫的面,將徵糧的差事交給豐王您手裡的,雲楓不過是協助豐王殿下罷了,若是這個差事辦好了,功勞自然是殿下您的,但是若是這個差事辦砸了,罪過也可是您豐王殿下的,這一點,豐王殿下有沒有想過”

李澄聽到此處,楞了一下,坐回了原位,卻聽李適之這時立刻又道:“豐王殿下,臣可是聽說壽王與李林甫那邊的掃蝗差事辦的不錯,皇上也大爲讚賞,如今可是滿朝的人都將眼睛盯上豐王殿下您了,且不說這差事辦完的後果如何,後果再壞,這差事如今是不接也接下了,爲今之計只能將此事辦好”

李澄微嘆一聲後,這才道:“李大人,你也知道,一旦辦妥了此事,這滿朝文武只怕都要記恨本王了,你讓本王日後如何在朝堂立足更別說這差事本來就不好辦”

李適之微微一笑,道:“只要豐王殿下下定決心去辦,這就不勞豐王殿下操心了,自有臣與雲楓會妥當的爲您辦好,豐王殿下,其實眼前的形勢相當明瞭,要麼就是豐王殿下你辦妥了差事,得罪了朝臣,要麼就是豐王殿下你辦砸了差事,卻是得罪了皇上,孰輕孰重,豐王殿下應該懂得衡量了吧”

楊雲楓聽李適之一番話,暗道李適之還算是一個明白人。轉頭看向李澄,卻見李澄滿臉的猶豫,這時卻聽堂外傳來一女子的聲音道:“李大人所言極是,澄弟,如今你只能作出一個選擇”

堂內的楊雲楓、李適之與李澄聞言都是一凜,這說話之人正是公主李穎,李穎話音剛落,就見門口一個女子被衆人擡了進來,一身的白衣,臉色稍顯蒼白,卻是風采依舊,除了腿上有傷,儼然有回到了洛陽時,楊雲楓所認識的那個冷冰冰的公主模樣了。

李適之與楊雲楓連忙起身,向李穎拱手道:“微臣拜見公主殿下”

李穎點了點頭道:“兩位大人免禮”說完眼神卻落在楊雲楓的身上,打量了楊雲楓良久,與楊雲楓四目交接後,立刻看向了李澄。

李澄這時也上前道:“皇姐,你腿上有傷,如何不在宮裡養傷,怎麼來我這豐王府了”

李穎看了一眼李澄,這時由宮女扶着走向一旁的椅子上坐下後,這纔對李澄道:“我是不放心澄弟你接下的這個差事所以特地前來看看”

李澄沉吟了片刻,卻見李穎這時看向楊雲楓,問道:“楊大人,這個差事是你替豐王接下來的,你可要多擔待着點”

楊雲楓明白李穎的意思,是讓自己多協助李澄,立刻起身拱手道:“臣是豐王殿下與公主舉薦的,自然不會讓豐王殿下難看,不過眼下一事,還要豐王速速決斷才行”

李穎聞言“哦”了一聲,問道:“究竟是何事”

楊雲楓沒有在說話,李澄看了一眼楊雲楓,這時對李穎道:“皇姐,楊大人今早去裕親王府納糧,裕親王卻讓他兒子隆郡王出來,攀比本王,說讓本王先納,真是豈有此理”

李穎聞言沉吟了片刻後,對李澄道:“澄弟,今早父皇也接到了急報,說是南方蜀中的災民已經大批涌向了關中,最多也就半個月時間只怕就要到了,蜀中的義倉糧食已經被吃空了,關中義倉的存糧也不多,江南的糧食一時半會也來不了,這些情況你也是知道的,你要是等災民都涌進了長安,在決斷此事的話,只怕爲時已晚”

李澄聞言立刻道:“那也總不能讓本王拿出糧食,萬一本王拿出了糧食,那幫親王們卻依然不上繳,本王豈不是”

李穎這時眉頭一皺,拍着桌子喝道:“澄弟,如今都是什麼時候了,你還計較這些”

李澄還是第一次見李穎發火,聞言愕然不已,驚訝地看着李穎,李適之與楊雲楓此時都默不作聲,也都看向李穎,卻聽李穎這時噓了一口氣,緩聲道:“澄弟,你想想如果長安一旦聚集了大量的災民,而長安又拿不出糧食,那勢必會出現災民鬧事,那時候父皇若是怪罪下來,第一個要辦的就是豐王納糧不利之罪,你可曾想過更何況只要澄弟你自己先納了糧,堵住那幫親王的嘴,本宮料他們也不敢如此枉顧朝廷的安危,退一萬步講,即便他們當真還是不納糧,澄弟你不過就是一個失職之罪,而那些親王們表面也許不會有什麼事,但是父皇他老人家心中能不明白麼你當真以爲父皇他老糊塗了麼”

李適之聽李穎說到此處,立刻也起身向李澄拱手道:“豐王殿下,公主所言極是,此事刻不容緩啊”

楊雲楓這時也起身對李澄拱手道:“豐王殿下,請聽公主一言,儘快納糧,下官也好儘快向那些親王們納糧交差”

李澄聽到這裡,只好長嘆一聲道:“既然如此,納吧納吧,本王還能如何”

李澄終於鬆口,楊雲楓也噓了一口氣,只要李澄納了糧食,下面他的差事也就好辦多了,楊雲楓立刻讓陳梓傑與趙雲龍去點算豐王府的糧食,繳納了二分之一的糧食,即便如此,李澄還在討價還價,一副被挖了祖墳的模樣,好在有李穎在場,李穎對李澄道:“澄弟,你此刻繳了一半的糧食,那是被其他人做了榜樣,這樣他們即便再如何躲,也不能少於一半吧”

從豐王府出來,楊雲楓讓趙雲龍立刻將糧食都送去了長安城外的義倉,同時將從豐王府中納繳的糧食數量,寫了一份條陳備案,以便日後向戶部以及李隆基彙報覈實之用,其實最主要的目的是給裕親王、隆郡王以及其他的親王們看。清點完了糧食數量,寫好了條陳,這時李穎與李適之也出了豐王府,楊雲楓立刻上前向二人拱手道:“今日多謝公主與李大人了,不然這差事真不知道辦到什麼時候”

李適之微微一笑,見楊雲楓滿頭汗水,道:“雲楓啊,朝廷有你這般的臣子,真是社稷之福啊”

李穎也對楊雲楓道:“楊大人,這趟差事是有些爲難,豐王年紀還小,你多擔待着點,有什麼需要儘管與本宮開口,實在不行的話,不還有李大人在此麼”

楊雲楓聞言立刻拱手道:“這個自然,雲楓能力有限,自然還是需要公主的提點,以及李大人的協助才成”

李穎看着楊雲楓良久後,這纔對楊雲楓道:“楊大人,你此刻乃是朝廷委派的曹掾官,有直接上書皇上的職權,不過本宮希望楊大人這次”

楊雲楓沒等李穎說話,立刻就知道了李穎的意思,她是想讓自己爲李澄隱瞞,不將李澄此次辦差的糗事上報,楊雲楓立刻對李穎拱手道:“公主放心,下官知道如何做”

李穎知道楊雲楓是聰敏人,這時滿意的點了點頭,對楊雲楓道:“如此,本宮也就放心了,那麼本宮這就回宮了,等着楊大人以及李大人的好消息了”說着示意擡着轎子的下人離開豐王府門口。

楊雲楓與李適之立刻拱手相送,待李穎的轎子走遠之後,李適之這才擡頭看向楊雲楓,道:“雲楓,此次差事是難辦,不過如今你我還有豐王殿下都是一船之人,李某也唯有仰仗楊大人了”

楊雲楓聽李適之說這話的意思,似乎是在說這件差事還是要他楊雲楓去主力辦理,他李適之還是吃飯不問事,心中一動,立刻對李適之拱手道:“愧不敢當,只要下官的納糧隊伍到李大人府前時,李大人能儘量合作一點,下官就不深感激了”說着拱手告辭。

李適之聞言一愕,還沒說話,就見楊雲楓已經率衆離開了豐王府門口,看着楊雲楓離去的背影,李適之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搖了搖頭道:“這個楊雲楓,這時還擺本官一道”

第七卷【遼東行】 【第7?47章】剛聚便離第四卷【蜀道難】 【第4?30章】替人做媒第七卷【遼東行】 【第7?47章】剛聚便離第四卷【蜀道難】 【第4?34章】益州一夜第七卷【遼東行】 【第9?10章】皇城詭辯第六卷【廢立興】 【第6?21章】再臨崔府第七卷【遼東行】 【第8?14章】火拼王宮第四卷【蜀道難】 【第4?04章】將門虎女第三卷【長安曲】 【第3?01章】盛世長安第七卷【遼東行】 【第8?02章】四大家族第七卷【遼東行】 【第8?20章】遼城一日第七卷【遼東行】 【第7?41章】酒樓小別第七卷【遼東行】 【第7?10章】遼城一霸第七卷【遼東行】 【第8?26章】準備作戰第七卷【遼東行】 【第8?57章】欲回長安第七卷【遼東行】 【第7?14章】查無此人第二卷【洛陽賦】 【第2?43章】衛墨的劍第六卷【廢立興】 【第6?22章】一封休書第四卷【蜀道難】 【第4?17章】反賊突起第五卷【南詔撫】 【第5?10章】兵發安戎第二卷【洛陽賦】 【第2?09章】兵鋒相對第四卷【蜀道難】 【第4?30章】替人做媒第七卷【遼東行】 【第8?17章】早已看破第五卷【南詔撫】 【第5?08章】誰留誰走第七卷【遼東行】 【第8?14章】火拼王宮第三卷【長安曲】 【第3?07章】崔府療傷第七卷【遼東行】 【第9?14章】長安突變第六卷【廢立興】 【第6?24章】兩女之爭第二卷【洛陽賦】 【第2?32章】各懷鬼胎第三卷【長安曲】 【第3?17章】陽奉陰違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新羅求援第四卷【蜀道難】 【第4?12章】宴請名流第三卷【長安曲】 【第3?16章】劍拔弩張第二卷【洛陽賦】 【第2?07章】劍中翹楚第三卷【長安曲】 【第3?21章】玄宗私訪第七卷【遼東行】 【第9?13章】安使進京第六卷【廢立興】 【第6?15章】大婚之前第三卷【長安曲】 【第3?28章】紫宸宮宴第三卷【長安曲】 【第3?05章】萬盛樓上第三卷【長安曲】 【第3?21章】玄宗私訪第六卷【廢立興】 【第6?43章】貝兒之願第六卷【廢立興】 【第6?28章】病之希望第三卷【長安曲】 【第3?26章】爲伊憔悴第二卷【洛陽賦】 【第2?01章】東都洛陽第二卷【洛陽賦】 【第2?23章】販賣考題第六卷【廢立興】 【第6?12章】宮宴羣臣第七卷【遼東行】 【第7?04章】前線來人第七卷【遼東行】 【第7?46章】借酒澆愁第三卷【長安曲】 【第3?08章】口紅腹黑第六卷【廢立興】 【第6?18章】賓客滿至第六卷【廢立興】 【第6?19章】二度洞房第四卷【蜀道難】 【第4?12章】宴請名流第七卷【遼東行】 【第7?27章】坐鎮待援第四卷【蜀道難】 【第4?04章】將門虎女第二卷【洛陽賦】 【第2?07章】劍中翹楚第七卷【遼東行】 【第7?27章】坐鎮待援第七卷【遼東行】 【第9?06章】攪和相親第三卷【長安曲】 【第3?24章】含元殿試第二卷【洛陽賦】 【第2?27章】大婚當日第二卷【洛陽賦】 【第2?34章】乘機要挾第六卷【廢立興】 【第6?12章】宮宴羣臣第一卷【蒲州起】 【第1?01章】千古一醉第二卷【洛陽賦】 【第2?04章】拒贅宗府第一卷【蒲州起】 【第1?01章】千古一醉第四卷【蜀道難】 【第4?13章】飄香樓宴第一卷【蒲州起】 【第1?08章】刺史上門第五卷【南詔撫】 【第5?02章】初到戎州第七卷【遼東行】 【第7?29章】安排棋子第六卷【廢立興】 【第6?09章】重返長安第三卷【長安曲】 【第3?26章】爲伊憔悴第四卷【蜀道難】 【第4?07章】俠女鞭法第二卷【洛陽賦】 【第2?42章】又遇馬賊第四卷【蜀道難】 【第4?05章】巴州救災第七卷【遼東行】 【第7?43章】刺客行動第七卷【遼東行】 【第9?20章】再回益州第一卷【蒲州起】 【第1?06章】劍客李白第七卷【遼東行】 【第9?16章】皇上失憶第二卷【洛陽賦】 【第2?10章】公孫大娘第三卷【長安曲】 【第3?18章】三百狀紙第五卷【南詔撫】 【第5?14章】鴻鳳一閣第七卷【遼東行】 【第7?21章】魚水之歡第一卷【蒲州起】 【第1?12章】當堂對質第四卷【蜀道難】 【第4?32章】細說原委第三卷【長安曲】 【第3?10章】太真道姑第二卷【洛陽賦】 【第2?01章】東都洛陽第六卷【廢立興】 【第6?18章】賓客滿至第六卷【廢立興】 【第6?45章】塵埃落定第七卷【遼東行】 【第7?19章】酒館允婚第二卷【洛陽賦】 【第2?06章】雲楓書齋第七卷【遼東行】 【第8?06章】王宮兵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7?07章】收買人心第三卷【長安曲】 【第3?19章】玄宗之威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南北割據第四卷【蜀道難】 【第4?23章】張旭上任第四卷【蜀道難】 【第4?39章】皇上有旨第六卷【廢立興】 【第6?34章】下葬之日第二卷【洛陽賦】 【第2?33章】最後計劃第三卷【長安曲】 【第3?21章】玄宗私訪第一卷【蒲州起】 【第1?08章】刺史上門第二卷【洛陽賦】 【第2?15章】一闕超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