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

盧府大門洞開,二百餘軍士持着器械、舉着火把魚貫而出。

這些人有約三分之一手持水火棍,另一些人也都是帶着短兵。

陳佑牽着一匹戰馬同盧仲彥並肩走出大門,掃了一眼列隊站在街上的軍士們,陳佑朝盧仲彥道:“某便先出發了!”

“司馬且去,某隨後就到。”盧仲彥露出一絲笑容,在火光之下顯得有些扭曲。

陳佑深深看了他一眼,點點頭,翻身上馬。

隊列旁邊亦有二十餘人騎上了馬背,一個個緊盯着陳佑的身影。

調轉馬頭,舉起馬鞭大喝一聲:“出發!”

噼啪鞭響,二十餘騎沿着無人的街道奔馳而去。

目送陳佑離去,盧仲彥轉頭看向身後的家兵頭領:“看好家裡。”

“二郎放心!某必護得二娘子安全!”

“嗯。”盧仲彥點頭,深吸一口氣下令道:“出發!”

二百餘人如一條火龍般逶迤而行,方向正是開封府衙!

而策馬奔騰的陳佑去往的方向卻是之前在城內給趙普置辦的落腳點,今晚他從江陵帶來的那些人都擠在這個小院中。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接着這些人之後立刻前往開封府衙,這和之前的計劃出入甚大。

卻是盧府中四人商議該如何防止平武軍狗急跳牆之時,那個白都頭突然提出直接就把寧王圍住,不讓他靠近皇宮就是了。

陳佑之前卻是沒往這個方向考慮。

他一直想的是不放第一槍,但是也不讓對方有打第二槍的機會,考慮的是政治影響。

畢竟在他看來,寧王沒有叛亂的情況下,突然帶兵圍困寧王,實在不是什麼好點子。

尤其是秦王現在還不是皇帝,秦王一系的人就在京中擅動刀兵挾持親王,皇帝知道之後會不會有什麼想法?若是弄巧成拙,到手的儲位又沒了,那可真是哭都哭不出來了。

只是聽了這個建議之後,幾個人結合得到的消息一商量,發現先下手也不是不可以。操作得當的話,可以不動刀兵將寧王堵在開封府衙中。

從初一開始,寧王就見不到官家了。所以只要過了今晚,他就很難有翻盤的機會。

一路上也不知驚擾了幾多路人,陳佑帶着這二十餘騎回到了落腳地點。

下馬,敲門。

院中傳來一聲問詢:“誰?”

“陳佑。”

靜了一瞬,院門打開,只見十數人手持兵器呈半圓形圍在院門口。接着燈光看到果真是陳佑之後,這一圈人明顯鬆了口氣。

陳佑走進門,掃視一圈,見人沒多也沒少,開口問道:“還沒消息嗎?”

“還沒。”

“不等了。”陳佑右手一揮,“立刻出發前往開封府!”

“是!”

留守的這些人沒有質疑,左右沒有什麼可收拾的,直接就跟着陳佑出了院子,只是看到那二十餘騎的時候有些驚詫。

開封府衙之外,劉河遠遠地盯着府衙後門。

由於之前陳佑已經通過張昭得知寧王沒有回王府,所以只在寧王府外安排了三個人以防萬一。而開封府衙這裡卻有六人,正門三個,後門三個。

遠處傳來夜市歡鬧的喧囂聲,劉河忍不住搓手跺腳,在寒夜中站時間長了有些手腳發冷。

來回走了幾步,跟着一同盯梢的一個下屬突然壓着嗓子道:“隊正!有人!”

劉河一驚,連忙隱匿身形朝府衙後門看去。

只見一人提着燈籠從門內走出,接着這人手中的燈籠,可以看到他四處看了看,緊接着向前走了幾步。

須臾之後,門內陸續走出八個人,其中一人裝束明顯較爲高貴!

只是劉河沒仔細看過寧王,這大晚上的也看不清此人面容,無法確定此人是誰。

這九人朝北邊走了一段路,劉河沉吟一陣後吩咐其中一個下屬道:“你立刻回去通知家主,我帶牛三跟上去看看。”

“是!”那下屬應了一聲,從一條小道離開此處。

劉河又看了一陣,眼看那一行人要轉過街角了,連忙帶着牛三悄悄跟上。

趕回去報信的那家兵沿着汴河大街一路小跑,過了御街沒多久,突然聽到一陣馬蹄聲。

他當即讓到路旁,準備悄悄過去。

很快就看到一撥人馬朝這個方向行來,只見其中十多匹馬上是一馬二人,一路朝這個方向奔來。

藉着汴河沿岸的燈火,他看到領頭之人竟然是陳佑!

愣了一下,連忙高聲喊道:“家主!家主!”

“停!”注意到此人的陳佑立刻高喝一聲,勒馬停下。

見是自己之前派去監視之人,陳佑心頭一動,當即問道:“可是府衙有事?”

那人跑到陳佑馬下,迅速道:“有九人從府衙後門出來朝北邊去了!劉隊正帶着牛三一同跟了上去,讓我回來報信!”

聽聞此言,陳佑眉頭一挑,朝此人彎腰伸手:“上來帶路!”

此人只是稍稍猶豫,立刻抓住陳佑伸出的手,兩人一齊用力,此人一蹬地,翻上了馬背。

突然受了這重力,胯下馬匹嘶鳴一聲,馬蹄動了幾步。

待穩住馬匹,陳佑一揮皮鞭:“走!”

一路奔行,很快就到了府衙周邊。

離得老遠就能看到府衙前方站了不少手持火把之人,待近了纔看清原來是衙役。

見此情景,不由一愣,不知道是該留在此處還是追尋自後門離開的那一隊人。

只是這一猶疑,馬隊就跑出了七八丈遠。

眼看聽到馬蹄聲的衙役轉頭看來,陳佑擡眼朝府衙門前一掃,當即下定決心:“右轉!”

就在衙役們喧譁起來之前,陳佑領着這一隊人馬轉入府衙東邊的巷子。

跨出府衙正門的周弘順正好看到最後幾名騎手,只是稍稍一愣就臉色大變:“快!快攔住他們!”

這聲音聽着有些尖利刺耳,那些個衙役都是一臉茫然地看着他。

此時周弘順滿腦子都是:被發現了!

耳聽得馬蹄聲漸漸遠去,周弘順很快就反應過來,也顧不得原本的計劃了,直接就下令道:“去西華門!”

說着,他自己立刻就朝陳佑剛剛轉向的巷子快步走去。

那些個捕頭衙役愣了一愣,不明白爲什麼突然改變計劃。不過既然府尹之前說聽周推官的命令,幾個捕頭便吆喝着衙役們跟上週推官。

一陣紛紛攘攘之後,周弘順終於帶着衙役們來到府衙後門處,只是此時後門這裡已經失去了陳佑馬隊的蹤影。

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