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

聽馮道這麼說,閻俊臣臉上罕見的閃過一絲尷尬,隨即又恢復正常,溫聲道:“馮公,我以爲此等大事還需要慎重,要再三考慮,考慮再三,如此方能做決定。”

這話,說了跟沒說一樣。

馮道也是拿他沒法子只得接過話頭:“箬笠所言也是需考慮的地方,我等身爲百官之首,總不能讓武將佔盡了好處不是?”

別看三人之間的對話有些兒戲,但他們現在討論的乃是一件足以影響天下的大事。

就在今天上午,在只有諸相公參加的小朝會上,官家趙元昌露了一絲口風,要恢復“出將入相”的規矩!

這個“相”不是現在的樞密使,而是入政事堂!

亂世以來,州縣官員武將轉地方官的多,但朝堂中樞卻一直是文武分野。即便有武將威壓當朝,也是領樞密使,晉位三公,沒有入主政事堂的。

如此大事,也難怪三位相公要仔細商議對策了。

政事堂只有這麼多位置,夠資格進入政事堂的高官要超過兩掌之數,幾十個人人爭三個位子本就十分艱難。

要是大將也能入政事堂,不用說,十有八九會固定佔去一個位置,如此一來,能爭的就只剩兩個。

這種情況對文官來說,實在是難以接受!

江夏青瞥了閻俊臣一眼便不再關心,他看着馮道,開口詢問道:“馮公,官家這到底是個什麼意思?難不成是想讓武將治國?”

說到這裡,他臉上露出一絲諷刺的笑容。

自從他進入政事堂之後,翻閱各州縣的奏報,經常能看到各地官員抱怨那些校尉轉成的治民官做出種種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來。

是以,對於武將們的治民之能,江夏青的看法只有兩個字:笑話!

“慎言!”馮道聽聞,瞪了江夏青一眼,待其訕訕低頭後,才緩緩開口:“聽聞王文伯在樞密院做得不錯,只是短短兩個月,威望甚至要超過鄭多恙。”

江、閻二人若有所思。

很快,江夏青恍然道:“出將入相!”

看似無意義的一句話,卻讓馮道頷首。

閻俊臣也反應過來了,他只是脾氣軟,不代表腦子不靈光。

心中快速權衡利弊之後,閻俊臣難得主動開口:“馮公,箬笠兄,此事,不可讓那些人太過輕易就得了好處。”

“良秀說的是。”

馮道點點頭,看向江夏青:“箬笠可有建議?”

江夏青略一沉思,便想到了一個合適的切入點:“兵部林師德多次抱怨兵部就是個空殼,他這個兵部尚書幹着沒什麼意思。”

“既然如此,就交給你來安排了。”

“馮公放心。”

又議了幾件事,江、閻各自回到自己的書廳。

江夏青還沒進門,一直在耳房注意這邊動靜的林師德立刻趨步而出:“江相公!”

剛邁出一隻腳的江夏青聽到喊聲,下意識轉身,待看到是林師德後,臉上露出莫明的笑容:“哦,是育才啊!進屋說話。”

另一邊,王樸正在簡賢講武殿內。

此時殿內宦官宮人盡皆屏退,整座宮殿內就只有君臣二人相對而坐。

“《白虎通義》有言:諸侯之義,非天子之命,不得動衆起兵誅不義者,所以強幹弱枝,尊天子,卑諸侯。《論語》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臣又聞:京師是萬國所會,強幹弱枝者,自古通規。”

君臣二人正在談論的是“強幹弱枝”之策。

正如王樸所言,自古而今,強幹弱枝就是國家安定的重要條件。

周不行之,則有五霸七雄;漢不行之,便有七國之亂;唐不行之,藩鎮之禍綿延百年。

天下定於一強、定於一尊,天子手中的力量,在關鍵時候要有一錘定音的效果,這就是強幹弱枝。

因此,說宋亡於強幹弱枝之策,是一種偏頗的看法,典型的先有結果再來論證。

乍經大亂,無論何人統一天下,首先要做的就是中央集權,防止地方分裂主義的產生。

如今,趙元昌也準備集權了。

歷史上五代諸朝都嘗試過集權削藩,只可惜都失敗了。

而在這個時空中,周太祖趙鴻運登基之後,就在慢慢地壓制藩鎮。

基本上是一有機會就削減藩鎮軍隊,析分各節度轄區。

在前朝的基礎上,經過四年的努力,終於使得絕大多數節度都只剩下一州或兩州之地,對部分節度使更是能夠隨時調動更換。

只是西邊仍有一部分藩鎮背離中央,尤其是雄武軍節度使翁章輝。

收留叛將的舊事先不提了,攔截稅收的事情也先放在一邊。就說年初的時候樞密院下令各州上報州內兵馬數目,翁章輝非但自己瞞報,還鼓動周圍各州一起瞞報!

這讓趙元昌十分惱火。

前段時間利用節度使調動的機會取消了順義節度,讓趙元昌突然開悟:調走的節度使可以不補上啊!

只是,如果不讓那些戰功彪炳的將領擔任節度使,又有什麼位置可以安置他們呢?

全國最高的軍事機構樞密院只有三個實職,現在的三個樞密使可還有不少舊部掌兵呢,等閒不好撤換。

想來想去,趙元昌想到了“出將入相”這個詞。

反正現在州縣有不少武將轉成的治民官,在中樞也引入一些出色的武將擔任各部司官員不是什麼難以接受的事情。

而且,武將能入中樞任文職,間接地也能改變現在中樞文官職權不振的局面。

再說了,出將入相可不僅僅是以武將爲主體啊,更多是用來形容文官的。

嗯,以前文武不分家的時候就忽略過去。

於是,他一激動之下,忍不住在小朝會上露了口風,然後就冷場了。

政事堂的三位皺着眉不說話,樞密院那三位也是臉色變幻不定不曾開口。

好在他沒直接說出來,只是頓了一頓就另起話頭帶了過去。

只不過散朝之後立刻就把王樸叫了過來。

說起來現在的趙普還是火候不夠,趙元昌想要私下諮詢的時候,多數是找宋敏貞,等馬青、王樸等人回京之後又加上他們二人。

像陳佑趙普這樣的年輕人,信重歸信重,但總讓人感覺不太穩當。

聽了王樸的一番回答,趙元昌知道王樸所想同自己是一個方向,當即又問道:“不知先生可有良策?”

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