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

經過這一次不知道是警告還是試探,陳佑讓劉河手下的情報網維持基本聯繫,暫停活動,錦官府那邊的牛三也去信叫他仔細蟄伏。

陳佑之所以發展情報網,不是處心積慮想要造反,只是出於內心的優越感,想要一切消息都瞭然於胸。只可惜通訊手段的落後,讓他這個目標大打折扣。

不管怎樣,既然他不想造反,那麼情報網暫時收縮影響也不大。

至於走得近的文官武將,也都讓人帶話稍微點了點。但他並沒有做孤臣的打算,一個人做不了所有事情,必須得有親近之人幫襯着,不然他還開書院親自講課作甚?

十一月十八日,權知河南府事林師德以貪墨被罷免,侍御史趙普以本官權知河南府事。

趙普終於如願以償,降職半年就重新回到原位。

不過御史起的是監督的職責,趙普這以本官權知河南府事肯定長不了。要不就是免去侍御史的職事,權知府變成知府;要不就是代理一段時間的知府就換到另一個位置上。

參加完趙知府上任後的第一次議事,魏仁浦一臉嚴肅地回到稅曹。

快速寫了一封簡短的信讓僕下送給陳佑,他叫來自己在稅曹親信。

諸曹只有參軍事屬於官,其餘的府、史屬於流外,被視作未入仕。流外官也分九品,九品最低,二品之上不是一品,而是勳品。到了勳品之後經過考覈通過,就可以授流內職事或者散官。

武周之前,流外官可以越次超遷,也就是說今天進入府衙成爲流外九品,過兩天府尹被府尹看中,能夠直接升到七品六品,甚至直接被舉薦進入中樞流外都可以。等到武周長安年間,畢構奏稱不能這麼來,就不能這麼幹了。

不過經過這百多年的戰亂,這規矩實際上也沒多少人在意。

比如唐時就規定:凡官人身及同居大功已上親自執工商,家專其業,皆不得入仕。差不多就是三代以內親屬,不管直系還是旁系,只要有經營工商業的,你就不能入仕,最多當一個流外官。

然而陳佑的情報網之所以能持續發展,全靠陳家各處工坊商行獲利支撐。當朝相公們也多有涉及工商之業,沒誰會不開眼拿這件事出來說道。

畢竟,這些規定都是前朝的事情了,咱們周朝可不興這種“不近人情的惡政”。

閒話少說,回到眼前。

待幾名府史坐到面前,魏仁浦雙手交叉放在桌面上,語氣平淡地道:“我不日便會調離稅曹,爾等是欲隨我離開,還是留在此處?”

乍聽此言,一干府史盡皆色變。誰也沒想到,陳佑卸任少尹都沒更換參軍事的稅曹,趙普下車伊始會拿它來燒第一把火!

不論他們作何想法,此時面對兩條不同的道路,有人選擇離開,有人選擇留下。

交待了稅曹下屬,申時許,魏仁浦坐到了陳佑面前。

“趙使君想叫我轉任司錄,主管法曹事宜,雖還沒確定稅曹何人接手,但我估摸着即便我不同意,在稅曹也呆不久。只是專管法曹,我覺得有些不妥,若是不同意,也就只能請辭。”

聽完魏仁浦的話,陳佑略一沉吟,贊同道:“趙則平這是要借我的刀去爲他殺人啊!道濟你是怎麼看的?”【1】

魏仁浦眼都不眨:“這要看詹事了,若詹事有心助趙使君,且不擔憂反噬,借刀一用也無妨。”

陳佑輕笑一聲:“趙則平不需要我助。不知怎的,這一次他接手河南府,竟然得到了江相公的支持。”

魏仁浦是剛剛聽說這件事,頓時明白了陳佑的態度,當下點頭道:“既然如此,我明天就請辭。只是稅曹之中還有幾個人想要跟着我一同離開,這該如何安排?”

“道濟你外放一任縣令如何?”

陳佑雲淡風輕地說出這句話。

他是風輕雲淡了,魏仁浦就不鎮定了。

等了一小會,魏仁浦臉色堅定地道:“仁浦定不叫詹事失望!”

“嗯。”陳佑靠到椅背上,“襄州谷城令即將調任,你就去谷城。”

谷城是上縣,縣令爲從六品上,同魏仁浦現在的稅曹參軍事差了三小級,勉強算是正常升遷。

至於說一個河南府的幕職如何能成爲一縣主官,這就看陳佑的功夫了。

魏仁浦,上面有人!

二十三日,魏仁浦接了吏部公驗,啓程前往襄州。

除了魏仁浦,韓向陽也被陳佑放出去,通過馮道的關係,推薦到郢州當一個諸曹參軍事。龐中和更是直接打發到潘美帳下,他的幾個幕僚現在就只剩下汪弘洋還在京中。

十二月,詔以吏部右侍郎馮玉知貢舉。

緊接着知貢舉馮玉奏請來年二月初七開試,詔可。

此時書院歸家應解的師生也入京了,加上河南府的十三人,這一次書院參與來年春闈的共有二十五人。

雖然這年頭科舉僅僅只是諸多爲官途徑的一條,有不少高手沒有走這一條路,但一個書院有這麼多人能參加春闈,着實吸引了不少目光。

見此情景,陳佑也不妄想韜光養晦了,直接讓丁驍走明面上的途徑收集馮玉的消息文章。

十二月二十日,離新年只剩十天的時候,調西川都監李克榕入殿前司。

嘉定三年就這麼過去了,這個年,陳佑過得不踏實。

元日大朝會,前朝種種氣象不必多提,這邊李疏綺着花釵翟衣入宮朝見皇后。

這天皇帝在前朝見賓客朝臣,皇后則在宮中接受外命婦的稱觴獻壽。除此之外,平日裡外命婦也會定期或不定期朝參皇后,這是君臣交流溝通的渠道之一。

只不過,大多數時候皇后只會按照皇帝的傾向對某些人家的婦人另眼相待,本身不會對朝政發表意見。

李疏綺本以爲這次就是走個過場,沒想到等儀式結束,她準備出宮離開的時候,一個年輕宮人找到了她:“長陽郡夫人請留步!”

她停下腳步:“原來是李尚宮,不知尚宮喚我是爲何事?”

清荷微微一禮道:“聖人有請夫人至暖閣品點心。”

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