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人散去,陳佑在政事堂的書廳已經佈置好,宋敏貞獨自一人回樞密院坐鎮,不出意外的話,最遲一個月後他就會請辭。
畢竟年紀大了,精力不濟。
陳佑把韓陶朱和張賢留在樞密院幫助宋敏貞。
宋敏貞他有自己的幕僚,不過畢竟要致仕了,致仕之前得把幕僚安排好。
不想在仕途上更進一步的,就留在身邊等到致仕再離開;還想在官場上發展的,就趁着這一個月安排到合適的職位上去。
三月二十一日朝會和都堂議事的效果立竿見影,洛陽城一下子平靜下來,雖然回不到十天前的局勢,但總體趨勢還算平穩。
二十二日,連夜製作完成的邸報開始往全國各府軍州運送分發。
也是在這一天,巴寧泰、石守信、潘美、詹勝元等人的聯名奏表送抵京城。
公文發出時陳佑還沒有成爲首相,但不礙事,巴寧泰等人在公文中說得是“伏惟陛下天威,臣等從中書之令”、“新下之土不敢自專,煩請中書委派官吏”這類表忠心的話語。
這一份奏表抵達政事堂沒多久,大概內容就傳播開來。
怎麼流傳出來的不必深究,總之這份奏表讓京中愈加穩定。
理論上這種奇特的穩定會一直持續到其他領兵大將的奏章抵京,不過總有許多意外。
二十三日,樞密院諜報司內間案淮南道的奏報送抵密院:濠州餓死數百人!
不僅僅是濠州一地,楚、泗等州都有饑荒,只不過濠州最嚴重。
陳佑收到奏報後,立刻找來大理寺卿李文淵。
十五日收到的奏報,陳佑批閱之後轉給王樸,王樸批示讓大理寺調查。沒想到大理寺的調查結果還沒出來,政事堂這邊就收到了濠州餓死人的消息。
“回稟相公,前往濠州調查的評事十八日才從洛陽出發,如今應該纔到濠州沒兩天。”
李文淵十分忐忑地說出這句話,微微低頭等待陳佑的評判。
他原本是王樸的親信,王樸猝然離世,那幾天着實有些混亂,原本準備第二天就派人前往濠州,結果因爲種種事項差點忘了。
直到十八日局面稍定纔想起來,連忙派了一名評事過去。
不過他運氣不錯,當時因爲不知道朝局會怎麼發展,他叮囑那評事過去不要深究,做出調查的姿態,但是先別查出什麼。
等中樞做主的人態度確定了,他再通知那評事調查結果該平安無事還是確有內情。
現在倒好,直接爆出濠州餓死人。從時間上看,大理寺派去的人根本來不及查出結果奏報京城,那麼他敷衍拖延的事情就不會被發現,而且也不用去試探陳佑的態度。
果然,陳佑聽完他的話,根本沒考慮大理寺的事情,他現在想的是濠州要怎麼辦。
不,不僅僅是濠州,還有周邊的幾個州。
諜報司的主力都放在邊境和駐紮重兵的幾處州府,像濠州這種普通州府,基本只在州治安排一個據點,不可能把人手撒到每一個縣城。
現在上奏濠州鍾離縣餓死了幾百人,那麼其它地方呢?
濠州的其它縣,或者泗州、楚州的某個縣,會不會也有人餓死,只是因爲數量少而沒被諜報司探知?
而且既然餓死了幾百人,證明饑民數量龐大。如何防止這些饑民爲了尋找糧食而變成流民,又是一個問題。
他現在最擔心的還是饑民飢不擇食,把還沒成熟的小麥都吃了,那必然會導致更長久的饑荒。
這不是饑民們沒有長遠目光,而是沒其它食物,不吃就得餓死,便是目光再長遠又能如何?
考慮一陣,陳佑終於出聲讓忐忑不已的李文淵離開。
李文淵離開沒多久,政事堂傳出命令:着戶部、太府寺立刻安排賑災事宜。
緊接着陳佑召集兩府宰相參政於都堂議事,戶部尚書、諜報司正、御史大夫、肅政大夫、大理寺卿、太府寺卿等列席。
衆人坐定,諜報司端木業首先通報情況。
所有人都是一臉嚴肅。
到目前還不知道究竟餓死了多少人,但諜報司確定已經超過兩百。
這還是兩三天前的數字,誰也不知道這幾天會不會有更多人餓死。
待端木業說完,陳佑開口道:“情況大家都瞭解了,我這邊不多說,就兩點。
第一,立刻安排賑災,來之前已經讓戶部和太府安排了,現在要確定賑災形式。還有就是前段時間,包括之後一段時間,糧草肯定要以戰事爲先,從那邊調集糧食、調集多少糧食用來賑災,都需要確定下來。”
諸人盡皆點頭。
陳佑接着往下說:“第二,中樞需要安排使者前往濠州監督。這次受災的不僅僅是濠州,雖然當前濠州最爲嚴重,但保不齊楚、壽、泗等州也有饑民,需要有人總攬全局。另外就是,要查清楚,淮南究竟出了什麼問題,爲什麼受災了不上奏中樞,尤其要注意,其它各州有沒有餓死人卻強行壓下的現象。”
他說完之後,宋敏貞第一個開口:“平章所言甚是持重,我以爲照此辦便可。”
竇少華連忙接過話頭:“安排使者過去倒沒什麼,但是現在就調查的話,會不會致使人心不穩?查是肯定要查,但等災情結束再來徹查比較好,免得影響到賑災。”
王彥川立刻附和:“我認爲竇相公的話有理。官心不穩則民不安,特殊時期,允許此等人戴罪立功或爲上策。”【1】
安靜了一陣,胡承約看一眼陳佑,出聲反駁道:“竇相公、王相公所言要避免影響賑災,承約以爲實乃大善。然則,承約認爲,相比於查處有過失的官員,留下他們負責賑災纔是對賑災最大的影響!”
說着,他語氣沉重道:“若是此等人爲了自己的官帽敢於壓下災情,視百姓生死若無睹,又如何能指望其人會盡心盡力賑災救民?”
薛崇、趙普立刻附議。
陳佑沒等其他人表態,再次開口:“德儉所言正是吾之慮也。災情如火,濠泗情況不明,往來通訊耗時頗久,故要派一使者總攬賑災,同時調查當地官員,拿下庸官、害官,以免這等人物破壞賑災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