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八章:楊妙真

四娘子名叫楊妙真,從小聰明穩重,學武之後,更是展現出驚人的天賦,十六歲的時候,就已經無師能教,楊安國的武藝能名傳山東,和這個妹妹的指點和陪練是分不開的。

楊妙真在楊家莊的地位,特別是楊家家將莊丁中的地位很高,不是因爲他是楊安國的妹妹,而是因爲她手中那條大槍。

看着大哥吃完了飯,楊妙真從懷裡掏出一封信遞給楊安國。

楊安國取出信看了兩眼,往桌上一丟,說道:“現在哪有時間理他。”

楊妙真道:“楊雍武一心貼上來,不好冷落,免得寒了人心,再說,楊雍武也不是不懂事,他沒有讓我們發兵去幫忙,而是希望我們幫忙聯絡一家寨子,他願出重金相請。”

不等楊安國說話,她又道:“他那東莊子雖然不是什麼好地方,卻勝在隱蔽,是一處不錯的藏身之處,將來起事,正好安頓家眷,若是丟了,着實可惜。”

楊安國心氣極高,一直看不上偏遠的東莊子,所以對自己貼上來的楊雍武也是不冷不熱,若是以前別人這麼說,楊安國一定是嗤之以鼻的,但經過了這次打擊,楊安國的心態總算平和了不少。

如果是當做安頓家眷的藏身之地的話,東莊子確實是一個極佳的地方,那地方位於羣山深處,往北是魯山,往南是沂蒙山,往東也有數十里的山路才能通往臨朐,西面和雖然和萊蕪想通,但兩者之間還擋着着一個唐家莊和一個西莊子,中間相隔上百里。可以說是魯山中第一的絕佳的藏身之所。

聽了妹妹的話,楊安國又將信看了一遍信,想了想,說道:“你說的也有道理,可那東莊子和咱們這邊隔着一片山地,山路難走,就算找到人,如何帶的過去?”

楊妙真道:“找個寨子,借上五六百嘍囉,給吃上幾頓飽飯,背上乾糧,再派幾十個家將家丁壓陣,幾十裡山路不成問題,那條山路我找人問過,雖然細碎難走,但並沒有什麼險要之處,無論是人,還是騾馬都能通行,只是走不得大車。”

楊安國又問道:“那派誰去?最近可是用人之際,莊子裡已經沒有閒人了啊?”

楊妙真道:“這段時間你們辦官面上的事情,我插不上手,就讓我走一趟吧,如果不去親眼看看,我也不放心把家眷放過去。”

說道這裡,楊妙真微微一笑,“我還想去看看那個什麼勞什子雷法到底有多厲害。”

聽到這裡,楊安國也微微一笑,這種江湖把戲他當然不信,楊家莊養的門客裡面就有人懂所謂的法術,都是騙人的小把戲。

楊安國一想,也是這個理兒,對於這個妹妹的能力,他十分清楚,去辦這麼一件小事,已經是是大材小用。

他點了點頭道:“也好,你就替我去看看,你去挑五十個家將,一百個莊丁,帶上騾馬,再讓人去二郎山借幾百嘍囉,準備好了就去吧。”

楊妙真點了點頭,回頭看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便招呼下人們收了碗碟,離開了正堂。

楊妙真回到屬於自己的院子,丫頭們已經張羅好了熱水,早上練武出一身汗的楊妙真中午回來是一定要先洗個熱水澡的。

楊妙真院子裡有四個丫頭,全都和她一樣的身材高挑,也全都被他調教出了一身武藝。

走進浴房,揮退了丫頭,楊妙真脫下衣服,鑽進了巨大的浴缸中。

練一早上武,出一身汗,再泡個熱水澡,楊妙真覺得這就是人生最大的享受。

楊妙真泡澡時間很長,有時候會持續大半個時辰,她喜歡在這個自己最放鬆的時候想一些事情。

楊妙真今年已經十八歲,按照這個時代的習俗,已經算是老姑娘,卻連個婆家也沒有,實在是無人敢娶。

野心勃勃的楊安國也不想將這個厲害的妹妹嫁出去。

坐在浴缸中,楊妙真閉目沉思了一會,睜開眼睛,微微嘆了口氣。

楊家上下都被楊安國描繪的榮華富貴迷的五迷三道,再加上一些神神叨叨的東西,讓整個楊家都陷入了一種狂熱之中,似乎只要楊家起兵,稱王稱霸就指日可待了。

但楊妙真對大哥的野心是不以爲然的。

一直以來,金朝漢人讀書人地位都不高,也就是章宗皇帝這幾年,漢兒讀書人的地位纔有所提高,但也遠不及宋朝,楊家又是崛起於草莽,對於讀書並不重視,楊家子弟讀書,也就是爲了認字而已。

楊妙真雖然讀過書,識得字,但也僅限於千字文,百家姓之類,並沒有讀過經史,見識有限,她說不上來原因,但她就是覺得大哥和家裡其他人的自信有些莫名其妙,楊家莊那麼小,金朝那麼大,那麼多人,憑什麼他們就以爲楊家就能贏?

說是利用宋國,如果宋國有用的話,一百年前就該打回來了!

雖然心裡不以爲然,但楊妙真並沒有表現出來,她武藝雖然厲害,但她畢竟是女人,在這個家裡,她說的上話,但也僅此而已。

就因爲她是女人,即使大家都知道她有本事,但依然把她排除在覈心決策之外。

好在楊妙真對這事情本身就不以爲然,也沒有什麼興趣參合進去。

想到這裡,楊妙真又微微的嘆了口氣,誰讓自己是女人呢!

有些意興闌珊的楊妙真,伸手拿起她脫衣服時,故意放在浴桶旁邊的那封信。

楊妙真是個很聰明很細心的女子,別人只從楊雍武的信中看出了他的無能,楊妙真卻從這封信裡看到了楊雍武對手的不凡。

這個名叫陳憲的人,兩手空空來到東莊子,短短一年多時間就利用當地土豪,建立起自己莊子,這其中的本事,這其中的算計,想想就讓人觸目驚心。

楊妙真要去東莊子看看,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給楊家尋一條退路,另外一個原因卻並不是他開玩笑說的要去看看法術,而是要去看看這個名叫陳憲的人,看看他到底是怎麼樣的奇人。

一九一章:商品一八二章:議和五十九章:馬拉重犁三十八章:改進(下)四十二章:配甲一三六章:勝負翻轉一五零章:說服,試槍第一章:穿不逢時四十三章:新的戰爭,變化一七一章:強迫“選舉”,換裝四十章:新學徒三四一章:笨辦法第八章:東莊子三三五章:鑄幣三四三章:參謀三一七章:大勝一二五章:奸細五十章:開工一七六章:遭襲一零四章:艱難第七章:思考未來第三章:槍棒高手一九五章:見官二零五章:險敗還勝,大迂迴九十六章:水庫九十四章:何長青三一九章:經營河北,攻略遼河二零七章:企改,騎改,騎兵擴編三一二章:技術擴散,棱堡九十八章:接收八十一章:治傷如殺豬第十章:“來”“往”(求收藏,求推薦)九十一章:治療三一七章:大勝三十五章:分工合作二十章:鍛刀(上)三十八章:選舉人制度,對抗四十一章:技術擴散九十六章:水庫四十三章:新的戰爭,變化七十八章:收俘一四四章:設伏第三章:槍棒高手二零三章:偵騎交鋒,大戰開幕(元旦加更一章)一六五章:鍊鐵,煉焦,四輪馬車三四二章:東海國的底蘊一一八章:戰後第九章:獻甲三一八章:河北!十三:吳三郎二零七章:企改,騎改,騎兵擴編四十二章:配甲一三六章:勝負翻轉一七七章:大勝,霸道六十三章:改進火繩槍五十二章:重弩一二二章:提親三一八章:河北!八十五章:大逆不道第九章:獻甲九十六章:水庫三十九章:報紙二十五章:鬥陣四十六章:首戰一一四章:列陣一四六章:死亡之路一八三章:擴張,行政改革一三一章:萬事俱備一五八章:誘敵,伏擊二零七章:企改,騎改,騎兵擴編二十七章:書到用時方恨少十八章:飯票六十二章:螺絲一六四章:鍊鐵技術一九五章:見官一三二章:燈籠引路五十二章:重弩三二三章:梟雄三二四章:棱堡防線,棉花七十五章:衝陣八十四章:手術二十七章:書到用時方恨少五十七章:換頂一六八章:球磨機,水泥窯,說招安一五八章:誘敵,伏擊二零七章:企改,騎改,騎兵擴編一三九章:清理一三四章:出擊七十六章:潰散三十四章:陳憲的秘密二十二章:良性發展三十二章:差點真泄露二十四章:鴛鴦陣(下)二十四章:鴛鴦陣(下)七十七章:垂死掙扎一一九章:安撫二十八章:再回起點二十六章:翻天覆地一五四章:騎兵一五一章:仿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