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青冀衝突

話說自曹嶷坐穩了青州刺史之位後,他的小日子就滋潤起來。每日裡除了與嬌妻美妾嬉戲玩鬧外,唯有廣固城的修建值得他關心。歷時近兩年,在廣固城終於完成了初步建造後,曹嶷忙不迭將青州治所從臨淄遷至廣固城。

曹嶷在據有青州之初,即有居全齊之地、規爲鼎峙之勢的打算,因此表現在政治中心的選擇上,必然以地理上的居中爲上上選,廣固城即充分具備了這一條件。

將治所移居廣固城對青州上下來說是一件重大的事情,爲了慶賀此事,曹嶷在廣固城新府內大擺筵席,宴請青州衆文武以及當地名流。

在宴席上,曹嶷一邊欣賞着舞女優美的舞姿,一邊品嚐着可口的美酒。不知怎地突然想起了衛朔了,廣固城能夠在短短兩年內完成主體建設,與衛朔提供的水泥和錢財支持不無關係。

但是,自從上次臨淄一別,曹嶷就再也沒見過衛朔。只是每到逢年過節時,衛朔都會給他送上豐厚的禮物。對於衛朔的孝敬,曹嶷十分受用。而且他還盡到了一個當老大的責任,在職權範圍內,曹嶷對嶗山商賈照顧有加。

不過,嶗山每年通過青鹽、炒茶、水泥撈取了大量好處,早就惹得青州上下眼紅不已。只因有曹嶷一直壓着,且嶗山又有精銳護衛隊在手,纔打消不少人覬覦嶗山的野心。

“田老弟,你說最近衛朔在忙什麼?怎麼一直沒聽到他任何消息?”心癢難耐之下,曹嶷低頭向身邊的老部下田華打聽道。

正怡然自樂的樂安國內史田華突聞曹嶷相問,忙回小聲答道:“回稟主公,臣也不知衛大人的詳細情況,不過有一件傳聞卻不知該講不該講?”

“嗯?什麼樣的傳聞竟讓田老弟這樣爲難?”曹嶷詫異道。

“主公只因這件傳聞實在是太匪夷所思了,你也知道卑職一直擔任樂安國內史一職,駐守在青州西北部,與冀州樂陵國、平原國相鄰。最近石將軍與王浚爲了爭奪冀州大打出手,屬下一直遵照主公的吩咐,只保境安民卻不曾插手冀州紛爭。”

“你做得很好,可是這跟傳聞有什麼關係?”

“主公,屬下在樂安國收容了不少來自冀州的逃民和讀書人,曾從他們口中得知一個讓在下感到震驚的傳聞。”說到這兒,田華有些猶豫地擡頭看了曹嶷一眼。

“說呀,到底是什麼傳聞?”

“據來自冀州的讀書人講,在遼東有一個名叫衛朔的人,打着晉室的旗號,以東夷校尉、遼東太守的名義,統一了遼東、帶方、樂浪、玄菟四郡,甚至將晉幽州刺史王浚的妻舅——平州刺史崔毖攆出了遼東!”

“什麼?!這……這怎麼可能?”曹嶷一臉震驚,他無論如何也無法相信近兩年時間默默無聞的小小鹽田使,竟然一直躲在遼東東征西討。

田華苦笑了一下道:“如果不是今日主公恰好向我打聽衛大人的消息,在下也不敢將此傳聞告訴主公。不過,主公,俗話說:無風不起浪!無論這事是真是假,我們都必須有所防備纔是啊!”

曹嶷聞言默默點了點頭,他可以容忍衛朔躲在嶗山大發橫財,卻不允許衛朔掌握龐大的軍隊。因爲後者足以威脅到曹嶷在青州的統治,之前曹嶷對衛朔另眼相看,無非是衛朔對他毫無威脅。

可如果田華說的那個傳聞是真的,那衛朔的心機就太可怕了。曹嶷的確沒什麼野心,可真要有人威脅到他在青州的地位,那曹嶷也是會殺人的。可惜曹嶷卻不知,遠在青冀邊境,正發生着一場誰也沒想到的衝突。

邵續正與侄兒武邑內史邵存在富平城內商議要事,突然被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只見一人匆匆闖入,跪倒在地急急道:“啓稟大人,南邊傳來急報,我軍與青州軍在數日前因流民問題發生了衝突,目前已造成數十人傷亡。”

“什麼!?怎麼會與青州發生了衝突?”邵續、邵存叔侄二人聞言大驚失色。

樂陵西、北兩面本就面臨着來自石勒一方的強大壓力,如果再與南邊的青州交惡,那可真的是四面皆敵了!即將面對如此險境,邵續怎能不着急?

經過一番瞭解,邵續總算弄清了來龍去脈。衝突主要是因流民歸屬而引發的,自石勒進犯冀州,造成大批冀州百姓紛紛向南逃亡。可邵續到任樂陵之後,深知百姓重要性,是稅賦、兵員之源,爲了阻止百姓逃亡,他採取了許多的手段。

除了通過屯田、降稅來吸引百姓外,邵續還派出兵力在邊境攔截逃亡的百姓。他這一攔截不要緊,卻大大得罪了青州。樂安內史田華知道自家主公正爲修建廣固城而缺乏青壯煩惱,他見到有大批冀州人逃亡青州,自然樂得接納。

不料,隨着北邊的樂陵加強的戒備,逃到樂安國的冀州百姓越來越少。後來得知是樂陵方面搗的鬼,田華一怒之下下令軍隊北上搶奪流民,一開始雙方還有所節制,但最終還是釀成了最近這場衝突。

衝突爆發之後,最先有反應的是樂陵一方,邵續立即下令南邊的軍隊加強戒備,防止青州軍藉機北上,同時還派自己的侄子邵存親自坐鎮南線。

與樂陵相比,樂安方面的反應就差了許多。由於內史田華正在廣固城參加刺史舉行的宴席,下面的人不敢擅自做主,只快馬加鞭將此消息送到廣固城交給田華或者刺史處理。

當曹嶷、田華接到急報的時候,距離衝突發生已過去了七天之久。也幸虧邵續實力不足,且無意圖謀青州,若是換成石勒的話,想必這個時候青州北部郡縣早就淪陷了。

“邵續犯我青州?這不可能!”田華將手中的急報丟在一邊,非常自信的向曹嶷保證道。

“田內史爲何就認定了邵續不敢犯我青州?”

“諸位有所不知,田某駐守樂安多時,深知北地虛實。那邵續本是王浚心腹,只因後來迫於石將軍壓力不得已才投降我匈奴漢國。但是我卻瞭解到,邵續一直心懷晉室,對石將軍陰奉陽違。”

“而石將軍對邵續也不十分信任,不但將其兒子羈絆身邊充當人質,還在樂陵四周佈滿眼線,以防肘腋之患。在此危機之下,你們說邵續哪還有膽子再招惹我們青州?”

曹嶷對田華的分析十分滿意,說實話他並未將這次意外衝突放在心上。固然曹嶷不敢得罪石勒,可他也沒將一個小小的邵續放在眼裡。他之所以將大家叫來,只是有些擔心石勒會趁機南下青州。

“其實邵續不可慮,唯有石將軍纔是勁敵啊!主公,其實您不妨向三國時的劉表學習一下,我們可以將邵續比作宛城張繡,有他在,您和石將軍之間就有了緩衝之地,我們不比直面石將軍的威脅。”

“嗯,田內史言之有理,這件事就全權交給你去處置。”

等衆人離去之後,曹嶷卻又將田華單獨留了下來。

“主公是不是想讓我打聽一下和衛大人有關的事?”

“嗯,不將衛朔的底細打探清楚,曹某這心裡卻是放心不下。我們好不容易纔有了青州這片基業,曹某絕不願被任何人所破壞。”

眼下的曹嶷還沒有在溫柔鄉中失去全部血性,還不是那個十年後一聽石虎來了,就嚇得要舉城投降軟骨頭,如今他還是很在意自己的地盤的。

第322章 拓跋崛起第180章 王浚圖謀自立第68章 離間敵人第488章 劍拔弩張的江左第498章 紛紛擾擾第219章 高瞻遺計助幷州第76章 不甘心的世家豪強第291章 各方反應第410章 榆眉會戰之單騎衝陣第471章 徐州之變第362章 爲石勒編織的網第552章 準備收網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416章 入長安第197章 石勒的轉變第367章 授劍儀式第515章 苻洪單刀赴會第432章 出巡之太子隨行第250章 路遇名將第431章 初見司馬紹第175章 祖逖的死局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開第164章 王浚驕縱中計第80章 招募船工第11章 再進縣城!第437章 美女是間諜第232章 代縣榷場第636章 江東新政第542章 石勒的雄心第408章 榆眉會戰之前鋒戰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40章 刀盾結合第433章 出巡之潼關、大荔第258章 佈局淮南第245章 發行五銖錢第425章 太子司馬紹第214章 連鎖反應第463章 馬踏彈汗山第363章 疑惑不解的琅琊王第490章 廣固之戰(下)第342章 蒲津古橋第168章 衛朔是誰?第581章 雙方妥協第166章 “嶗山號”揚帆起航第19章 海盜下帖子第301章 西晉第一武技高手第503章 過年第600章 陳郡謝氏第294章 高調入長安第197章 石勒的轉變第209章 高瞻歸來第253章 遇刺第567章 夔安投江東第290章 盧水胡精騎?屁!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264章 段氏末路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第141章 威震遼東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444章 紅顏禍水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536章 風雲驟起第449章 扶余來使第675章 燕王歸來!第558章 爭分奪秒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232章 代縣榷場第394章 孤立宗室勢力第131章 炒茶帶來的風暴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136章 農業、商業、學校第111章 整編胡騎第526章 接見張茂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581章 雙方妥協第578章 冀州豪強第53章 商議退敵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413章 兵臨城下第215章 武備學堂第212章 大破烏丸第79章 參觀船坊第380章 進駐馬六甲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67章 再戰胡騎第281章 擒殺劉虎第449章 扶余來使第548章 會師南皮第107章 遼東會盟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658章 又見高僧第98章 籌謀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