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討胡檄文!

建興四年,陽春三月,春暖花開之時。

一大早,遼東軍六廂步騎齊俱門關下,皆列陣而待,嚴整齊肅,人海無邊無沿,一個又一個整齊方陣看不到盡頭,陣中旌旗飄揚,在微風中獵獵作響。

長矛密集如林,環首刀、陌刀、馬刀不時閃耀着金屬光芒。

幷州百姓從沒見過如此嚴整的軍容,遼東軍表現出來的強悍戰鬥力,讓不少幷州人終於明白了,爲何遼東軍總是百戰百勝。

這樣的氣氛感染下,人人皆是興奮不已,甚至有人忍不住交頭接耳道:“遼東軍不愧是聞名天下的強軍,此次大軍一出,匈奴人定然灰飛煙滅。”

“那是一定的,匈奴人怎麼可能是遼東軍敵手?總算有人出頭教訓一下胡人啦!”

“可不是嘛,看看現在的胡人哪還敢像以前那麼囂張?”

衛朔身穿魚鱗甲,腰配利劍,身背披風,威風凜凜站在高臺上,滿身英武讓人不可逼視,邵玉娘、張彪、姬澹、北宮純、孫緯、陳安諸將環列兩側。

面對臺下遼東衆將士灼灼目光,衛朔神情不動,他早已習慣了被人仰視。

他目光緩緩掃過場中各人,“遼東衆將士,此戰旨在掃滅匈奴,萬望諸位努力殺敵!”

“諾!”數萬人轟然答應,氣勢凜然。

衛朔手按寶劍,迎風而立,睥睨四方,嘴角露出一絲殘酷笑容,“諸位可曾忘記鄴城屠殺?可曾忘記洛陽屠殺?”

“以血還血,以牙還牙!”

正在場邊觀摩的氐族首領單徵突然感到似乎有一股寒流涌過全身,讓其不禁打了個寒噤。他看着嘴角帶着笑意的鎮北將軍,不敢相信之前曾言笑晏晏、儒雅親切的人。說出來的話卻是如此滲人。

單徵相信如果不是他被逼得不得不向遼東投誠,他的下場一定不會好過。雖然失去了部衆,變成了有名無實的富家翁,起碼保住了性命,比起眼下平陽城內惶惶不可終日的劉聰、劉曜之輩強多了。

衛朔面色冷酷,手離開佩劍。繼續淡然道:“我五萬大軍,共分左右兩路。以北宮純部騎兵爲先鋒,以雷霆之舉,掩耳不及之勢,一舉蕩平平陽匈奴。”

“蕩平匈奴!”

擔任先鋒之職,北宮純非常興奮,他等待這一天不知等了多久。三廂騎兵都是他與老兄弟們一手包辦訓練出來的,在遼東全力支持下,新騎兵的戰鬥力比之前的涼州騎兵還要強。他有信心對敵超過數倍以上的胡騎。

緊接着,衛朔展開一道討胡檄文,抑揚頓挫地宣讀,詳細歷舉了胡族歷年來犯下的罪過。

“稽古天地初開,立華夏於中央,萬里神州,風華物茂,八荒六合。威加四海,華夏大地。舉德齊天。蠻地胡夷無不向往,食吾漢食,習吾漢字,從吾漢俗,此後胡夷方可定居,遠離茹毛飲血。不再獸人。”

“然今,環顧胡夷者,無不以怨報德,搶吾漢地,殺吾漢民。中原秀麗河山。本爲炎黃之聖地,華夏之樂土,而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前晉八王亂起,華夏大傷,胡夷乘亂而作,擾亂中原,屠城掠地。永嘉五年,胡狗匈奴,大掠中原,劫財無數,擄掠漢民十萬,以漢爲‘羊’,殺之爲糧。”

“今之胡夷者,狼子野心,以擄掠屠戮爲樂,強搶漢地爲榮。而今之北地滄涼,胡狄遍地,漢家子弟幾欲被數屠殆盡。天地間,風雲變色,草木含悲!四海有倒懸之急,家有漉血之怨,人有復仇之憾。”

“北地危矣!大晉危矣!華夏危矣!”

“青天於上,順昌逆亡,朔奉天舉師,屠胡戮夷。誓必屠盡天下之胡,戮盡世上之夷,復吾漢民之地,雪吾華夏之仇!”

“萬勝!”宣讀完畢後,衆軍齊聲高呼,幾乎用盡全身的氣力,像排山倒海一樣的聲音,聽上去是那麼的震撼人心。

衛朔一身戎裝,策馬從高臺下方陣前緩緩經過,蹄聲響動,所過之處,一個個方陣軍士,紛紛注視着他的一舉一動,並擡起右臂橫於胸前。

校閱完之後,衛朔拔出腰間寶劍,眼中寒光四射。

“往昔匈奴殘暴,屠戮我華夏之民,我以軒轅黃帝之名起誓,必報此血海深仇!”

所有遼東軍士兵紛紛舉起手中兵器,齊聲吶喊:“殺光,燒光,搶光!”

聲有若驚雷,震動四野。

衛朔深深地眺望南方一眼,隨後看向臺下的雄軍,一揚利劍,喝道:“出征!”

“萬勝!”在鋪天蓋地的歡呼聲中遼東軍緩緩駛向遠方。

建興四年,三月,一篇煌煌討胡檄文如一聲驚雷從幷州瞬間傳遍整個華夏。

討胡檄文一出,頓時在整個華夏,引起軒然大波。

其透露出的沖天煞氣將平陽境內的各族胡人嚇了個半死。

在匈奴、氐、羌各族看來,這是遼東軍公開叫囂要報復,若是以前他們或許還不會放在心裡,可如今已今非昔比。

從永嘉年開始,胡人一次又一次的入侵中原,燒殺擄掠,使得晉民已積蓄起了無邊憤怒。遼東發佈的討胡檄文,獲得了底層民衆的一致支持!

司州刺史李矩將手中的討胡檄文放到一邊,隨意道:“鎮北將軍動手了,匈奴人完了!”

郭誦砸吧幾下道:“嘖嘖!真是沒想到,鎮北將軍崛起不過才數年光景罷了,竟是連滅段氏、慕容兩部鮮卑,又搞得拓跋鮮卑重新分裂一蹶不振,而今更是大兵壓境,逼得匈奴人喘不過氣來。”

“鎮北將軍胸懷大志,能力手段皆非一般人可比,就拿科考一事來說,除了他外又有誰能有如此手段、魄力。接下來一段時間裡,司州怕是少不了與遼東打交道。”

對於遼東,李矩等人是既期待又帶着些許警惕,期待自不必說,之所以有警惕乃是聽說了太多有關遼東的傳言。既有說鎮北將軍爲人豁達有氣節,也有說鎮北將軍強勢睚眥必報。

總之傳言真真假假混淆世人視聽,即使李矩自負胸中有丘壑亦是難辨真僞。

“稟報刺史大人,鎮北將軍府右軍師溫嶠求見!”

正當李矩與外甥郭誦閒聊時,突聞溫嶠來訪,嚇了一大跳。二人相互對視了一眼,均從對方眼中看到不解和疑惑。

“溫太真,此人原是劉司空麾下,都說鎮北將軍一向不喜世家子弟,卻不知怎的獨獨欣賞此人。剛一接收劉司空幕僚,便委任其爲將軍府右軍師祭酒,與其心腹重臣高瞻並列,被外界稱之爲遼東軍兩大巨頭之一!”

“此人在大戰的關鍵時刻不隨在鎮北將軍身側參贊軍機,大老遠跑到我司州來幹嘛?”

郭誦閃爍着一雙智慧的眼睛,輕聲道:“姨丈,此戰遼東軍在戰場上有必勝把握,其唯一擔心便是匈奴人會南渡黃河或者西竄太行逃脫。而我司州恰好堵在胡虜南逃路上,故而外甥以爲怕是遼東軍求援來了!”

“求援?!”李矩臉上露出一絲瞭然。

“來人,請溫軍師進來!”

溫嶠擡步邁進房間,就在李矩端坐中間,一年輕讀書人陪侍身邊。

“嶠拜見使君大人!”

事情果如郭誦所料,溫嶠的確是來求援,代表遼東請求司州兵務必攔住一切企圖逃亡南下的匈奴人。李矩代表司州十分爽快的答應了遼東請求,這讓溫嶠有些吃驚,不過這也省了一些口舌。

李矩如此爽快自然是想與遼東提前打好關係,他深知隨着遼東軍收復幷州,日後少不得要麻煩遼東,畢竟在他東邊還有強敵石勒虎視眈眈。。

第644章 燕晉第二次爭鋒第76章 不甘心的世家豪強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265章 晉軍渡河第418章 隱士獻策第494章 欲修洛陽第98章 籌謀遼東第534章 各方準備第405章 西北氐族反第519章 走西口第411章 榆眉會戰之大獲全勝第387章 長安城破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178章 司馬嫣在遼東第286章 震驚關中!第258章 佈局淮南第675章 燕王歸來!第590章 餘波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195章 邵續反了?!第247章 去?不去?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17章 青島港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12章 拖!第636章 江東新政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535章 王敦之亂第648章 暗潮涌動第460章 謝艾首秀第649章 調兵遣將第432章 出巡之太子隨行第435章 出巡之調查第533章 江左風起第490章 廣固之戰(下)第264章 段氏末路第12章 拖!第377章 江東的試探第57章 大捷後的影響第271章 致命一擊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550章 薛濤守涿縣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600章 陳郡謝氏第453章 冬狩閱兵第249章 裴府門前是非多第534章 各方準備第298章 秦州內訌第487章 即將鉅變的涼州第509章 姑臧爭鋒第499章 遲來的歸寧第307章 三襲陽曲第57章 大捷後的影響第624章 漢中震動第49章 野心家們都跳了出來!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191章 王浚稱帝,天下震動!第256章 淮南羣豪第122 章 遼東對第649章 調兵遣將第511章 開春視察第346章 人才齊聚薊城第173章 州學開學第187章 祖約野心初膨脹第387章 長安城破第450章 欲伐草原第332章 呼家將投誠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97章 水泥作坊第206章 主公,您違律了!第23章 南下徐州第465章 狹路相逢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265章 晉軍渡河第611章 東北劃界第335章 自取滅亡第515章 苻洪單刀赴會第628章 生老病死第244章 欲發橫財第539章 張賓的算計第118章 水師再建功第381章 羅馬人來了第250章 路遇名將第669章 東晉內訌第644章 燕晉第二次爭鋒第239章 敲詐拓跋六修第524章 河西大捷第396章 宗室鼎沸第464章 鮮卑主力南下第395章 宴會上的羅馬人第204章 文鴦來投第95章 討好曹嶷第325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654章 高昌大捷第423章 威震西北第171章 祥瑞白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