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

“衛朔要來了嗎?”

當看到前鋒孔萇狼狽逃回來,羯胡衆人迅速意識到遼東軍真的來了!

忽然間在烈烈雄風中,遼東軍如同烏雲黑壓壓一片出現石勒衆胡虜視線中。

數十萬胡虜屏息凝神,望着氣勢駭然的遼東軍軍陣,心頭彷彿壓了一塊巨石。

在胡虜默默地注視下,遼東軍排成一個寬數裡、長十餘里的陣型,整個軍陣分成了三部分,與羯胡針鋒相對。

“殺胡!殺胡!”

在胡虜心驚膽戰地注視下,原本嚴陣以待的遼東軍突然傳出一陣熱烈的歡呼聲。只見中間部分遼東軍突然向兩側退去,很快便讓出一道寬一丈左右的通道。

緊接着一面軍旗突然出現了,一丈長的巨大軍旗在風中獵獵作響,血染的軍旗猶如沸騰的烈焰,讓看到她的人內心熱血澎湃。

在軍旗下面,赫然是威震天下的大司馬衛朔,其身穿魚鱗甲,腰挎寶劍,背後還披着一面紅色斗篷。

衛朔策動坐騎,緩緩上前兩步,他的一舉一動牽動了敵我雙方數十萬人心神,無數人眼睛一眨不眨盯着他。

遼東衆將士眼神中透着狂熱與迫切,在靜靜等待着大司馬下達攻擊命令。

這將是遼東軍成立以來面臨的最爲嚴峻的考驗,即便眼下胡虜大軍已是疲憊不堪,但面對瘋狂突圍的敵人,遼東軍也不敢打包票留下對方。若想獲取勝利,還得靠遼東將士自身實力。

衛朔騎在馬上,緩緩前行,無數雙或激動或熱切的目光,紛紛聚焦在他身上。而這些眼睛的主人既有晉人出身,又有羌人、匈奴人、鮮卑人、氐人等各族胡人出身。

在遼東崛起前,他們都有各自的風俗習慣,但現在所有人都只學習一種文化、說一種語言、信仰同一種宗教,同時他們還有同一個稱呼——華夏人。

旭日越升越高,稍稍帶着些許寒意的春風,將軍旗吹得高高飄揚。

立馬軍旗下,衛朔在衆人期待中高聲叫道:“想來爾等都知道,眼前這支胡虜是盤踞在華夏大地上最後也是最兇殘的一支,羯胡曾在鄴城、洛陽屠殺了十多萬手無寸鐵的晉民,與我華夏乃不死不休的生死仇敵!”

“衆所周知羯胡野蠻愚昧,兇殘無比,金髮碧眼,高鼻深目,與華夏之人言語不通,風俗迥異,毫無相似之處。其雖號爲匈奴別部,卻不服王化,抱守陋習,辮髮左衽,實乃域外蠻夷!”

“羯胡行徑之野蠻,作爲之髮指,爲世所罕見。”

“羯胡蠻夷,喜好以人頭祭天,又不喜耕作,以劫掠我漢人爲生,至今有數十萬晉民無辜慘死其手”

“小小羯胡野心勃勃,趁朝廷式微妄圖竊取華夏神器,實在是不知天高地厚!”

“羯胡爲了壓制我華夏,遂下令以胡虜爲國人,晉人敢說一個‘胡’字,便是死罪。”

“遍觀古今,可有比羯胡更欺壓我華夏者?”

“我等炎黃二帝子孫,承華夏之族名,據有九州之地。雄秦滅六國,統華夏,北逐胡,南取越,奠定了我華夏萬世一統之基業。楚漢交兵,匈奴勢起,高祖北伐,受困平城,邊疆狼煙,見於甘泉!”

“其後積文景兩朝國力,奮孝武雄才大略,發漢家敢戰之士,傾華夏舉族之力,絕和親之謀,振復仇之兵。天佑炎黃,衛霍神武,踏龍城,取河西,漠南無王庭,雪恥待指日。橫跨瀚海,漠北決戰,單于夜遁,封狼居胥,匈奴由此衰落。”

“至此,華夏存亡已定,大漢雄威,遠通域外,華夏之民,皆稱漢人!”

“前漢陳湯曾言:‘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華夏先民強悍如斯,聞之莫不令人鼓舞。而今胡虜殘暴,尤以羯胡爲甚,我等漢民,視如草芥,羯胡出征,以漢民爲食,號爲兩腳羊,嬰幼小兒,以其初生,骨肉可嚼,視如美味佳餚,列爲極品,窈窕女子,胡虜列爲上品,夜間宿營輪番****取樂,白日殺之爲食,其餘青壯男女,尚可充飢,列爲中品,餘有老者,肉酸難嚼,列爲下品。”

聽到此處,下面已經有不少遼東人抑制不住自己的淚水,他們當中有無數人曾親身經歷過那段暗無天日的歲月,現在回想起來簡直如噩夢一般!

“可悲我等炎黃子孫,所居之地爲我華夏之地,所耕之田爲我華夏之田,所飲之水爲我華夏之水,祖祖輩輩皆爲華夏之民,而今我們卻在自己的土地上淪爲蠻夷的下等奴僕,昔日高貴的華夏臣民卻變成了蠻夷的口中食!”

用力揮舞了一下手中寶劍,衛朔猛然爆喝問道:“告訴我,你們願意做蠻夷奴僕嗎?!”

“不願意!”下面十多萬人齊聲怒吼,胸膛的怒火已經熊熊燃燒。

“告訴我!你們願意自己的妻兒被當成兩腳羊吃掉嗎?!”

“不願意!”放眼看去,遼東將士眼中全都燃燒着一股復仇的火焰。

“告訴我!你們願意自己的土地被蠻夷奪走,最後連自己的家人都保不住嗎?!”

“不願意!”

“告訴我,你們願意自己的後代被蠻夷統治,爲他們歌功頌德,卻忘記了他們的先祖曾經被蠻夷屠殺,不讚揚他們先祖的奮死反抗,卻鼓吹蠻夷屠殺他們先祖的豐功偉績嗎?!”

“不願意!”

“告訴我!你們願意自己的子孫後代甘願臣服於蠻夷的愚昧,卻忘記他們祖先的輝煌與驕傲,忘記他們的祖先是炎黃,民族是華夏,曾經建立過一個強盛的大漢,甚至鄙夷自己的先祖是漢人嗎?!”

“不願意!!!”

“是的,我們不願意,打死都不願意被胡虜奴役!我們是這個世界上最高貴的民族,怎麼可能做卑賤胡虜的奴僕?但是胡虜卻用他們手中的刀槍,逼着我們臣服,逼着我們獻出妻女供他們淫樂!”

“我們華夏很大,但是我漢民卻已沒了退路!”

“胡虜逼得我們沒有退路,我們只能殺出一條血路!胡虜要肆虐,我們就殺光他們,一直殺到他們每次一提起華夏之名就從心底感到畏懼;殺到他們再也不敢踏上我我華夏一步!”

忽然間衛朔手中長劍前指,大聲吼道:“驅除胡虜,復我華夏!”

“驅逐胡虜,復我華夏!”

十幾萬人齊聲呼喝,在整個戰場上空不斷迴盪。對面胡虜聞之紛紛色變,尤其曾多次屠殺晉民之輩,眼下更是心神俱震,再不復當年橫行中原之囂張。

面對有備而來的近二十萬遼東軍,不要說石勒沒有信心戰而勝之,石虎、孔萇、支屈六等羯胡貴族、將領同樣沒有信心,甚至有的人開始後悔跟着石勒造反。

在遼東衆人期待的目光中,衛朔拔出腰間寶劍,高高地舉起然後大聲吼道:“華夏萬勝!”

“華夏萬勝!”猛然間像炸響了一顆巨雷,無數的吼聲在一瞬間爆發,無數遼東將士舉着手中環首刀、長矛、長弓用盡全身氣力高吼着。

而就在此時,隨着數渾厚的號角聲、激昂的戰鼓聲響起,原本靜止不動的遼東軍開始動了起來,他們邁着整齊的步伐緩緩壓向對面的羯胡。

在大戰開啓之前,石勒突然對冉瞻、張賓二人吩咐道:“宏武,等下你只管護着孟孫突圍就是,不用管任何廝殺,只要能將孟孫平安送回襄國就是大功一件。”

“主公……”張賓滿臉震驚,他沒想到一向堅強的石勒竟在戰前安排好了後事,可見對方是真的不看好此戰結果。(。)

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352章 張榜公佈第549章 中原爭鋒第361章 水師前出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48章 祖逖來了第595章 新的時代第541章 信心大增的羯胡第13章 安撫流民第652章 西域使者!第183章 大演習(上)第20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188章 財政會議第344章 弄巧成拙第80章 招募船工第618章 西出玉門關第81章 救了一個公主第332章 呼家將投誠第287章 馮翊賑災第83章 清河公主第286章 震驚關中!第58章 內憂外患第367章 授劍儀式第40章 刀盾結合第76章 不甘心的世家豪強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298章 秦州內訌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375章 雖遠必誅!第48章 祖逖來了第661章 悅般王的野望第631章 江東之變第273章 處置宋該第309章 北宮純重出江湖第381章 羅馬人來了第150章 尋找鐵礦第562章 羯胡弱點第307章 三襲陽曲第422章 騎兵對決第644章 燕晉第二次爭鋒第626章 成漢震驚第452章 張賓至薊城第306章 再襲定襄第42章 參加名士聚會第184章 大演習(下)第43章 空談誤國第525章 郗鑑獻策第195章 邵續反了?!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265章 晉軍渡河第488章 劍拔弩張的江左第233章 拓跋內亂第502章 與高僧交流第71章 世家的恐慌第478章 影響(下)第613章 平定漠北第404章 襲取華陰第236章 血戰飛狐口第189章 公私分開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660章 前哨戰第561章 不分勝負第544章 大破支雄第421章 千里奪戰馬第94章 奇怪的劉總第650章 高車與嚈噠第11章 再進縣城!第644章 燕晉第二次爭鋒第567章 夔安投江東第533章 江左風起第278章 校閱出征第344章 弄巧成拙第377章 江東的試探第597章 不同的選擇第182章 農牧場建設第62章 裴盾又回來了第499章 遲來的歸寧第368章 南洋風雲第635章 世家的罪惡第602章 治蝗之議第166章 “嶗山號”揚帆起航第406章 石勒的閃電戰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224章 盧家的選擇第263章 慕容廆欲決戰第261章 偷襲臨榆鎮第457章 大戰之前第193章 幽州鉅變,各地反應第54章 誘敵深入第673章 在途中第145章 玄菟郡(下)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618章 西出玉門關第262章 勢不可擋第112章 騎兵拉練第212章 大破烏丸第206章 主公,您違律了!第203章 戰後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