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

永昌元年,九月中旬,衛朔正式對外宣佈從襄國城移鎮洛陽。

如今洛陽重建已漸入尾聲,估計再有一年時間,整體建設將完工,屆時一座嶄新的洛陽城將矗立在中原大地上。

“臣等恭迎大王!”以刺史薛興爲首的司州文武出洛陽城二十里迎接衛朔到來。

“哈哈哈,諸位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衛朔上前疾步一把攙起薛興,薛興上任以來兢兢業業,順利完成了牧府交予刺史府建設新洛陽的重任。

“臣恭賀主公獲封燕王爵位。”

“哈哈哈,說實話這王爵並非我一人之榮耀,是遼東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結果。”

“主公太謙虛了,如果不是您力挽狂瀾,說不定眼下我等還是亡國之臣。”

就在衛朔抵達洛陽不久之後,以裴嶷、高瞻爲首的遼東文武高層以及冀兗豫徐四州刺史也紛紛趕到洛陽。

收復冀兗豫徐四州淮河以北大片領土,爲遼東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首當其衝便是多了近七百萬民衆,但這也給遼東帶來很多社會問題。

由於中原、河北一帶連年大戰,使得當地民生凋敝,百姓困苦不堪。

即便石勒在張賓協助下曾大力發展民生,但不要說百姓生活水平遠遠比不上遼東,就算與太康年間相比也差了不少。

爲了儘快恢復華夏最核心地帶的經濟水平,衛朔不但主動將戰事止步於淮河一線,他還召集遼東高層以及四州刺史齊聚洛陽城,商討經濟發展大計。

按理說經過多次規劃經濟發展計劃,這事對遼東上下而言不是什麼難事,沒必要再大張旗鼓。其實不然,每次規劃經濟發展對遼東而言都是是重中之重,因爲作爲現代人衛朔十分清楚,經濟發展不能有一絲錯誤,不然付出的代價很有可能是遼東承受不起的。

規劃四州經濟發展頭緒紛雜,衛朔與裴嶷、莫含等決定先從農業佈局入手,這是衆人最擅長以及最熟悉的領域。原本以爲不難,但將一些信息彙總後,衛朔才意識到問題遠非想得那麼簡單。

四州歷來皆爲產糧大戶,大部分人都相信,隨着局勢穩定,未來四州必將成爲遼東最大的糧食產區。原本遼東糧價受高產作物影響就不高,日後中原農業一旦復甦,遼東糧食價格肯定還會大幅度下降,必會因此而影響到農民收入。

對於大家的擔憂,卻見裴嶷忽然從走到旁邊,在案几上寫寫畫畫。

衛朔好奇心頓起,湊到裴嶷身邊,細細望去,只見紙上橫向寫着種植業、養殖業,在這之下,裴嶷始列出各種物種。

“小麥、水稻、玉米、紅薯、穀子、大豆、高粱……”衛朔不由低聲念道。

在列完清單,裴嶷想了想,又提筆在在各物種名稱下,標上各物種的畝產量。

大概忙活了一刻鐘,裴嶷方纔停下毛筆,擡頭看向衛朔道:“主公,臣以爲可在四州劃分不同的物種種植區,以避開因大量種植同一物種導致某糧價大跌。”

“文冀可知個體農戶是不受官府控制的,平常他們想種什麼就種什麼,要怎樣做才能實現種植物種劃分呢?”

“不用分的那麼細緻,只要各州主次上有差別就行,甚至都不用去管普通農戶,只要管理好官府名下的大農場以及各大世家手中的農場即可。”

“除此之外,臣以爲還可以將種植業與養殖業結合起來。”

聽到這兒,衛朔方纔眼前一亮,望着裴嶷頗爲讚許道:“不錯,這建議不錯。”

“主公,由於中原一帶水力資源豐富,當地官府完全可鼓勵農戶種植水稻,目前遼東治下所需水稻大多從南洋、江東購買所得,若在中原大規模推廣水稻,必將減少對南洋水稻的依賴。這也是一種調整和選擇,畢竟水稻的產量要高於小麥等糧食。”

“而且限於小麥抗天災能力較弱,我們應該減少小麥的種植面積,加大玉米、紅薯等抗旱耐旱的物種的種植面積。”

衛朔一邊聽一邊思索,聽到這兒忙出言補充道:“小麥的產量還是要保證的,玉米、紅薯固然產量高、抗自然災害能力強,但味道無法與小麥、稻米相提並論。從長遠來看,保證小麥、稻米的產量,仍然是日後遼東農業政策的重點。”

聽了衛朔的話,裴嶷站起來,指着地圖道:“水稻就不說了,那得需要找合適地方,至於小麥這幾個州郡基本上都可以種植。既然主公強調小麥很重要,牧府可以將小麥的種植面積擴大到三千萬畝。”

“剩餘其他一半土地用來種植水稻、玉米、紅薯、穀類、大豆等糧食。其中鑑於北方沒有種植水稻的歷史,前期需要投入資源進行試種。如果能找到一種可在北方種植的稻種,必將大大促進水稻在北方的推廣。”

直到裴嶷代表牧府講完,衛朔才接着說道:“牧府的建議很好,我只補充一點,在官府推動糧食種植時,也不要忘了鼓勵民衆搞果樹、蔬菜種植,讓農戶多一些選擇。”

“目前只是設想了農業上的佈局,剛剛文冀提到的事情很重要,需要有人好好執行。另外,遼東做事一向講究未雨綢繆,大家不要想着把東西種出來就行了,還要考慮種出來以後的怎麼辦。”

“希望牧府能做個調查,看看遼東有哪些作坊、商號是收購各種農產品的,一旦中原農業生產恢復,各大作坊、商號能否滿足需求?這些都需要提前做好準備。”

“糧食生產與加工行業纔是關係民生和存亡的大事,我不希望遼東出現糧食生產出來卻不能有效轉化成相關產品的情況出現。如今遼東存在的糧食加工技術太低級,牧府必須加大在糧食加工產業上的投資,爭取早日取得技術上突破。”

農業規劃初步敲定,工商業相對而言變得簡單一些,畢竟冀兗豫徐四州是農業大州,自然將農業發展放在首位。經過商議,牧府初步增加鄴城、洛陽、許昌、信都、彭城五大新的區域商業中心。

而要保證商業中心建成並不難,只要保證各地道路暢通,增加各地物流聯繫,以五大城市的底蘊,用不了多久,就會成爲中原、河北一帶的商業中心。

誰也沒想到四州經濟規劃中竟是道路規劃最爲簡單,只需將關中、幽州的道路延伸至中原即可。比如西起洛陽,向東一直延伸至青州青島港的陸上絲綢之路;北起幽州范陽,向南貫穿冀州、兗州,直至豫州汝陰城南北交通直道。

爲了制定四州經濟發展藍圖,衛朔與諸位幕僚足足商討了大半月才完成。遼東首先在冀州按照藍圖進行調整,爲了避免意外,衛朔親自行文各地官府,要求衆人務必按照規定進行經濟發展。

在這份四州發展藍圖上,遼東計劃播種玉米七百萬畝、紅薯一千萬畝、小麥三千萬畝、雜糧百萬畝。另外,還有水稻實驗田大概有十幾萬畝,這些試驗田幾乎遍佈中原各地,以便找到合適水稻種植的區域。

“諸位,冀兗豫徐四州固然是傳統農業地區,但該地區是幾乎全位於黃河中下游,是大晉內受自然災害危害最嚴重的區域。尤其在黃河兩岸,幾乎年年都會發生洪災。”

“因此,遼東需在四州境內大力整修水利設施,尤其要做好黃河兩岸的防洪問題。”

水利一直都是遼東極爲重視的項目,包括衛朔在內的遼東人都很清楚,水利設施是否完善關係到農業生產能否順利完成,尤其在生產力水平極爲低下古代,水利建設更是重中之重。(。)

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瀾第246章 損失慘重的江左世家第189章 公私分開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298章 秦州內訌第187章 祖約野心初膨脹第537章 雙方備戰第211章 西征廣寧第597章 不同的選擇第395章 宴會上的羅馬人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495章 張茂的擔憂第463章 馬踏彈汗山第61章 勸祖逖南撤第385章 嘿!羅馬!第424章 宋禕北上第301章 西晉第一武技高手第444章 紅顏禍水第650章 高車與嚈噠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184章 大演習(下)第668章 設州立郡第355章 ‘瓊林宴’第624章 漢中震動第313章 蠢蠢欲動第231章 錢莊第94章 奇怪的劉總第640章 宋褘立功第70章 均田令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488章 劍拔弩張的江左第456章 請鮮卑人離開華夏故土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493章 召見呼延謨第581章 雙方妥協第650章 高車與嚈噠第512章 涼州張家第495章 張茂的擔憂第457章 大戰之前第639章 收復越巂第154章 大鍊鋼鐵第422章 騎兵對決第514章 欲霸西域,必先得涼州第478章 影響(下)第498章 紛紛擾擾第60章 有人來打劫!第370章 南陽王野心作祟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267章 劉遐入關第415章 勸降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132章 裴家的爭論第237章 終遇莫含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606章 糟心事一件接着一件第295章 老而彌堅的樑芬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637章 返回洛陽第253章 遇刺第392章 祖、劉再會第535章 王敦之亂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307章 三襲陽曲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36章 劉隗的招攬第617章 法治與德治第217章 返回薊城第615章 秋闈將至第32章 司馬奧逃了第115章 襲擾戰第481章 形勢不妙第499章 遲來的歸寧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437章 美女是間諜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3章 跟着張大郎去買鹽第147章 石勒奪冀州第141章 威震遼東第41章 裴穎兒的好意第274章 一刻不得閒第392章 祖、劉再會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576章 曹家的尷尬第71章 世家的恐慌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618章 西出玉門關第44章 宴會之後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199章 上谷寇氏是‘仙家’第312章 吞併劉琨部衆第65章 拯救刺史裴盾第123章 遼東農場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590章 餘波第364章 封奕出使南洋第363章 疑惑不解的琅琊王第178章 司馬嫣在遼東第128章 放牧濟州島第131章 炒茶帶來的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