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不同的選擇

?自去年國相倉助利從遼東帶回了燕王衛朔欲收回帶方、樂浪二郡的消息後,美川王就陷入恐慌之中,他可不認爲高句麗是遼東對手。

美川王爲此感到十分憋屈,他與高句麗文武上下耗費了無數心血,才讓高句麗看到一絲復興希望,結果還沒來得及享受勝利果實,燕王卻要一棍子再次將其打翻在地。

隨着距離大司馬規定的日子越來越近,美川王知道這事不能再拖下去了。

丸都城內,金鑾殿上,儘管現在已是正午。但大朝會依舊在繼續,美川王沒有說散朝。下面那些大臣們,即便已經是飢腸轆轆了,但也只有等着。

另外,衆人臉上,全是一片愁苦之色。

雖然燕王已對高句麗發出最後通牒,但高句麗上下大多不願意接受燕王提出的條件。

可每一個高句麗人又都十分清楚,高句麗沒有實力抵擋遼東軍進攻。

一旦拒絕大司馬建議,那高句麗滅國就在眼前啊!

“諸位愛卿,晉大司馬已對我高句麗發出最後通牒,要麼接受遼東條件,舉國遷往三韓半島;要麼拒絕燕王,做好抵抗遼東軍入侵準備。該何去何從,諸位愛卿不妨暢所欲言。”

聞言高句麗文武上下頓時沉默下來,其實每個人心裡都很清楚,即便這幾年來高句麗在美川王勵精圖治下,積累了不少家當,但與燕國相比實力仍相差巨大。

再者,燕國與高句麗之間沒有天險可憑,衆人實在是沒有勇氣拒絕燕王。

看着沉默不言的朝臣,美川王不禁有些氣苦,沒辦法只得將希望寄託在倉助利身上。

“不知國相可有計策助寡人度過眼前難關?”

“大王,燕國勢大,一旦拒絕了燕王條件,以目前高句麗之實力,根本就擋不住如狼似虎的遼東軍,到時怕是就不只是交還帶方、樂浪二郡,很有可能讓高句麗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那依國相之意,我們只有接受遼東條件,舉國遷往三韓半島?”聞言美川王臉色變得十分難看。

“不然還能怎樣?一旦遼東軍兵臨城下,到時候恐怕連遷往三韓都是奢望,等待我等的將是國破家亡。大家不要忘了,晉大司馬衛朔的狠辣與他的賢明一樣廣爲流傳,死在他手上的胡虜差不多跟高句麗國人一樣多。”

國相話音剛落,一些高句麗大臣、貴族臉色刷得一下變得蒼白,不少人都還記得衛朔剛剛在涿縣之戰後坑殺了近二十萬羯胡。

“唉!罷罷罷,寡人不能因爭一時之氣,使我舉國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大王英明!”見美川王打算接受遼東條件,在場衆人紛紛長出了一口氣,齊呼英明。

看着臉色依然難堪的美川王,倉助利上前勸道:“大王,其實答應遼東條件,對高句麗而言不全是壞處,說不定會讓高句麗從此走向全盛。”

“國相此言何意?”美川王不解道。

“大王,以及諸位同僚,與燕國交換領土,讓高句麗從富饒的馬訾水流域遷徙到貧瘠的三韓半島,看似高句麗吃了大虧,但從長遠發展來看,反而大大有利於高句麗。”

“衆所周知,那個晉大司馬衛朔雄心勃勃,對四周蠻夷充滿了敵視,任何一個不服從燕國的蠻夷都難逃其打擊。臣在燕國期間,曾親眼看到大司馬因一言不合就對漠北柔然、敕勒兩部胡族發動了戰爭,可見大司馬爲人有多強勢。”

“而高句麗都城——丸都緊鄰遼東郡,中間又沒有任何山川、江河以爲天險。若長期待在此地日後難免與強大的燕國發生衝突,稍有不慎將給高句麗帶來滅國之災。”

“假若藉此次領土交換之際,高句麗舉國遷往三韓半島,不但有山河天險爲依憑,同時將遠離燕國威脅,減少與對方發生衝突的可能。我們反而能安心經營三韓半島,將其完全納入高句麗治下。”

“一旦高句麗完成了對三韓半島的消化,高句麗國力至少將增加一倍以上,到時再加上有狼林山、大同江爲天險,高句麗便有了自保的本錢。不會像現在這樣在面對燕國近在咫尺的威脅,我高句麗卻束手無策。”

聽了國相所言,美川王臉色雖好看了一些,但是對於放棄經營了百年之久的故土而前往前途未測的三韓半島,仍然有些憂慮。

“大王,大司馬提出了領土交換之建議,顯然是不會再更改。高句麗除了執行外,恐怕別無選擇。還望大王忍辱負重,切不可因小失大。”

“好吧,就依國相之言,當初寡人能在一片廢墟上覆興高句麗,今天也有信心帶領大家在三韓半島開創新的局面。”

“大王英明。”

……

在高句麗謀求南下三韓之際,成漢國主李雄也在與麾下文武商議即將到來的風暴。

“諸位,去年晉大司馬對羯胡發動了最後攻擊,而羯胡滅亡徹底改變了當前局勢,對我成漢產生巨大影響。以前遼東內有羯胡牽制,不可能對成漢下手,眼下羯胡一滅,遼東已將目標轉向蜀地。”

“如今大司馬要求成漢併入遼東,爾等且說說,成漢該如何應對?”

聽了李雄之言,殿內文武衆人不由尋思起來。這些年他們可沒少聽說遼東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威名,大司馬帶着驍勇善戰的遼東將士,連滅鮮卑、匈奴、氐羌、羯胡等胡虜,將治下疆域擴大了數倍。

“陛下,其實從一開始遼東都在利用我成漢,如此他們才能集中力量對付其他敵人,眼下北地胡虜皆被消滅,遼東的對外政策就發生了鉅變。”丞相範賁不由感慨萬分。

“父皇,我們不如直接翻臉吧!何必受這種窩囊氣?!”

長子李越年輕氣盛,不甘心就此束手就縛。其實在成漢有不少人都有這種想法,而且多以李家第三代子弟爲最。這些子弟沒有經歷過第一、二代人艱辛的創業過程,而且大多數過着驕奢淫逸的生活,肯定不願意放棄手中權勢、地位。

李越的話像一記重錘一樣直擊李雄心臟,他不是沒想過與遼東翻臉,可一想到北方強大實力,心中難免惴惴不安。

李雄不像李越等年輕一輩考慮問題那麼簡單,他很清楚隨着大晉逐步從永嘉之亂的傷痛中走了出來,而且實力也越來越大,成漢割據的希望也越來越小。

此次遼東要求成漢放棄抵抗、併入燕國,不就是燕王發起統一戰爭的開始?

“若是與燕國翻臉,成漢有把握擋住遼東軍進攻嗎?”

李雄沒有斥責長子李越唐突,反是向麾下文武詢問成漢能否擋住遼東軍攻勢。

“若是正面對決,成漢自然不是遼東軍對手,不過我成漢有蜀中地理爲仰仗,只要大軍龜縮不出,遼東軍再強,又能奈我何?除此之外,臣以爲我們還可向晉大將軍王敦求援。王敦一向與衛朔不合,肯定不會看着成漢被滅,不然燕王一旦進佔成漢,必影響荊州穩定。”

“不管怎麼說,假若好好利用蜀中地理,再加上王敦相助,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諸位,你們覺得丞相的建議如何?”李雄顯然心動了,忙出言詢問衆人意見。

“丞相之議甚是妥當,臣贊同。”

“臣亦贊同丞相建議,若能聯合王敦,再加上蜀中地理,到有希望擋住遼東入侵。”

“好,既然大家沒有其他意見,那我們就按照丞相的建議來!”(。)

第486章 貨賣兩家第564章 羯胡崩潰第599章 美人間諜第448章 我知道你的底細第48章 祖逖來了第267章 劉遐入關第383章 秦州聯盟第214章 連鎖反應第252章 羣起而攻第663章 騎兵威力第526章 接見張茂第67章 再戰胡騎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353章 租賃朱涯第9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39章 大戰來臨第33章 上任第一步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117章 浴血廝殺第670章 昭武九姓第634章 司馬紹之雄心第551章 司馬睿的算計第651章 西征!西征!第401章 司馬保稱帝第6章 暴利!絕對的暴利!第415章 勸降第401章 司馬保稱帝第509章 姑臧爭鋒第503章 過年第562章 羯胡弱點第231章 錢莊第415章 勸降第605章 權錢交易第165章 遠航南洋第79章 參觀船坊第657章 諸佛有難第335章 自取滅亡第486章 貨賣兩家第433章 出巡之潼關、大荔第537章 雙方備戰第437章 美女是間諜第319章 又要盤算家底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648章 暗潮涌動第248章 抵達建鄴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489章 廣固之戰(上)第230章 挑撥離間第399章 賽馬場上定大計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543章 遼東挖坑第332章 呼家將投誠第9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359章 扶南的麻煩第331章 實力碾壓第677章 最後一戰第54章 誘敵深入第184章 大演習(下)第436章 宋、衛初見第170章 狩獵遇險第588章 成漢與江東第395章 宴會上的羅馬人第315章 納妾是成功人士的象徵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83章 清河公主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478章 影響(下)第17章 青島港第239章 敲詐拓跋六修第30章 打賭!第127章 改土歸流第124章 四下串聯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463章 馬踏彈汗山第321章 福船戰艦入役第634章 司馬紹之雄心第663章 騎兵威力第121章 裴嶷來投第143章 高瞻出山第13章 安撫流民第337章 晉陽公祭第123章 遼東農場第667章 西域初定第422章 騎兵對決第657章 諸佛有難第14章 立下根基第227章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第248章 抵達建鄴第515章 苻洪單刀赴會第674章 何去何從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294章 高調入長安第31章 這才叫真正士兵!第314章 欲行科舉第418章 隱士獻策第238章 會盟雁門關第10章 練兵不易!第619章 大迂迴戰略第272章 昌黎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