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博物館
概況
西藏博物館坐落於拉薩市羅布林卡東南角,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現代化功能的博物館,199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週年和西藏民主改革40週年之際落成開館。2009年5月,西藏博物館被中宣部評爲第四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西藏博物館佔地面積53959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3508平方米,展廳面積10451平方米,氣勢宏偉壯麗。館區中軸線上依次坐落着序言廳、主展館和文物庫房。西藏博物館具有鮮明的藏族傳統建築藝術特點,同時又體現了現代建築的實用特點和藝術魅力。
西藏博物館館名由江澤民題寫,藏文館名是從17世紀金寫《大藏經》上臨摹下來的。博物館牆體用花崗石砌成,上端是藏式女兒牆即鑲嵌檉柳女牆,屋頂用琉璃瓦覆蓋。博物館內部結構採用現代結構體,朝陽的一面鑲有寬敞的落地玻璃。館區層樓疊閣,肅穆恢弘,綠樹成蔭,迴廊蜿蜒,整個建築羣碧瓦紅磚,畫棟雕樑,交相輝映,顯示出濃厚的藏民族建築風格和現代氣息。
陳列藝術設計也突出了藏族的民族風情,如序幕廳中的藏式建築樑柱結構,門楣、樑架的裝飾,壁龕上藏、漢、英三種文字的前言;每部分的前言,均作四柱三間橫樑託木式框架;陳列廳內柱頭及頂棚用柱面幡、布藝、香布來裝飾,陳列櫃上鑲紫銅八吉祥圖案。這些形式設計既改變了原建築內裝修的簡陋,又營造了濃厚的藏族藝術氛圍。
西藏博物館有豐富的館藏珍品,包括各種類型的史前文化遺物,多種質地和造型的佛、菩薩人物造像,歷代蘸金粉、銀粉、珊瑚粉等手寫的藏文典籍,五彩紛呈
的唐卡畫,各種樂器、法器,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別有風格的陶器等。西藏博物館開館展覽推出了《西藏曆史文化》的基本陳列,即史前文化、不可分割的歷史、文化藝術、民俗文化四個部分組成。
異彩紛呈的民俗風情
地處雪域高原的西藏有着獨特的自然環境、歷史文化、宗教生活和經濟形態,這裡有着獨特的民俗文化。藏族服飾具有悠久的歷史,又有鮮明的特色,這是由藏民族的起居、行旅、勞動方式等決定的。西藏人民的衣冠服飾是與西藏地域的氣候寒冷及其賴以生存的土壤和藏族文化物質分不開。牧區海拔高,氣候寒冷,人們只有穿着皮袍、皮帽、皮褲、皮靴等皮裝才能禦寒。而農區氣溫相對溫和,乾燥少雨,而且晝夜溫差比較大,所以人們的衣冠服飾多呈現豔麗的色彩。
長期以來,藏族人民在飾品、民居、用具、交通工具、民間工藝、民間競技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和特色,在西藏博物館中漫步,可以領略西藏地區具有特色的民俗風情。
飾品:藏族人民喜愛裝飾,婦女們的頭上多飾有“巴珠”即珠冠,髮辮上綴以金銀珠玉,耳戴耳環,頸掛項鍊,胸前佩有佛盒,手腕上戴手鐲,手指上戴戒指,背披長串銀幣。藏族男子多佩刀劍,戴耳飾和手鐲。
民居:西藏農區以土石建築爲主,以土石壘牆,用泥抹頂,而牧區的人民以居住粗牛毛織成的帳篷爲主,這樣可抵禦風雹雪並易於馱運搬遷。
用具:在用具方面,農區、牧區均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如炊具、餐具、茶具、酒具等飲食用具,在農區適用於食糌粑、麪食等,佐以酥油等飲食習慣,牧區則適用於食用肉類和奶製品。
交通工具:在農區多靠騾幫和驢幫,渡河的時候除了用木船外,多用由數張牛皮縫製而成的牛皮筏;而牧區多在高原深谷之間,除了馬匹之外,這裡的人民主要靠犛牛和馱馬運輸。
民間工藝:最有民族特色的有石鍋、木碗、玉碗、腰刀、金銀器皿、地毯(卡墊)等。
民間競技:賽馬、射箭是身體健碩、勤騎善射的藏族青年最喜愛的競技項目。同時摔跤、抱石、投石比賽也爲衆多男子所喜愛。
鎮館之寶——雙體陶罐
雙體陶罐是西藏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它是在昌都卡若遺址中發現的。
1977年,水泥工人施工時發現了昌都卡若遺址。1978年夏,遺址被正式發掘。因爲距西藏昌都縣加卡區的卡若村僅400米,所以將此遺址命名爲“卡若”。
卡若遺址位於西藏昌都以南12公里,在瀾滄江以西卡若附近的三角形二級臺地上,海拔高度爲3100米。迄今爲止,它是中國已發掘的海拔最高、經度最西的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西藏自治區發現的第一處原始社會村落遺址。兩次發掘共獲房屋遺址28座,石工具7000多件,骨工具300多件,陶片兩萬餘件,裝飾品50件,以及粟米、動物骨骸等文物。
雙體陶罐是卡若遺址出土的最有特色的陶器,它是卡若文化的代表。兩個罐體像連體嬰兒一樣緊緊依偎在一起,造型優美,構思巧妙。罐上花紋也非常的精美,採用了西藏具有民族特色的吉祥徽圖案。可見當時西藏人民製陶技術的高超,不僅考慮到陶器的實用而且注重到了美觀。雙體陶罐是卡若人智慧的結晶,同時對研究和發展藏族民族工藝提供了寶貴資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