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0章 爭權奪利

韓世忠、岳飛也很頭疼,北侍軍主力基本投入河北戰場,又想維繫河東戰場,實在會有心無力,要西侍軍在河東建立行營,他們又不會甘心。(品&書¥網)!

當年的西北戰事,北侍軍投入宣武、宣毅兩個軍,也沒有行營的名目,就算石包寨戰役是行營級別,卻沒有組建行營都統制司,他們自然不想西侍軍行營出現,最好是西侍軍的軍司,納入第四行營建制。

這就讓西侍軍諸位大帥不滿,都參軍王權甚至公然聲稱,西侍軍都是久經戰陣的勁旅,絕不會屈居別人行營下,具有諷刺意味地是,王權卻是北侍軍韓世忠部出身。

“不如,把第三行營拉上來。”楊從儀面對王秀和那些大帥,底氣有幾分不足。

“不成,北侍軍本就有十三軍,動用了十一軍,剩下兩個必須做爲預備使用,決不能在一線全部投入。”張宗顏絲毫不給面子地反駁,管勾行軍參軍地位很高,在北侍軍都參軍司排名第三,都參軍也要給三分顏面,就不要說駁斥了。

再說,第三行營不過是架子,並不代表有多少部隊,既然西侍軍意圖設置行營,你就是把第三行營設置在河東,也會遭到別人反對。

楊從儀臉面不太好看,沉聲道:“朝廷自有殿前司爲援兵,京東京西可以簽發鄉軍土兵。我軍一次投入全部主力,可形成泰山壓頂之勢頭,抽舔戰術只能讓戰事膠着,西軍諸公不顧大局,實在讓人氣憤。”

岳飛自然願意看到北侍軍壯大,他本就主張一鼓作氣,要能把兩個軍爭取到河北,肯定能起到奇效。

“不急於一時,用不着太早考慮。”王秀搖搖頭阻止爭吵,當着他的面違反潛規則,成何體統,再說也不想說下去了,起身懶散地道:“好了,今個就到這裡,三天後我召集諸公會商。”

待衆人散去,王秀獨留下封元,一起在花園裡散步,他卻憂心忡忡地道:“兩位使副見解不同,嶽鵬舉以河東爲偏師,直接排除西侍軍,用河北爲主,韓良臣卻主張齊頭並進,持重用兵,孰是孰非怎樣?還有西侍軍想要成立行營,區區河東狹長地形,一個行營就夠了,兩個反而會誤事。”

“韓太尉用兵保守,恐怕未到燕山,就要被虜人反擊。”封元稍加沉吟,又道:“嶽鵬舉的策略倒是可行,一路突擊是有重點,看管參說話時,他目光閃爍,似乎頗有意動。”

“至於西軍邵太尉的心思,不過是不甘心而已,大人只要有話,他必然順着臺階下來”

“哦,呵呵。”王秀不置可否,心中卻不以爲然,岳飛想掌控整個河北戰場,恐怕力所不逮,至於邵興的打算,他自然有辦法解決,老邵還是比較有大局觀的。

封元看了眼王秀,低聲道:“主力是必然放在河北,只是要達到二十餘萬大軍,恐怕非一人所能節制。”

王秀讚賞地看了眼封元,他剛剛想到的問題,封元就說了出來。的確,岳飛、韓世忠就算得到河北戰場主控權,也不可能直接節制大軍,那可是北侍軍大半的主力,給你也沒運轉自如的能力,十萬人算是大將的極限了,要知道大宋禁軍可是職業化部隊,裝備技術相當複雜。

另一時空歷史上,岳飛的屯駐大軍有十萬,裝備和今時今日不能同日而論,趙構違反諾言不把劉光世部給他,固然有防範的心理,其中也有超出其指揮能力的考量。

“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河北的大軍分成兩股,分別有二位太尉節制,一正一奇,自然能克敵制勝。”封元直截了當地道,沒有半點遮掩。

“恐怕有人會心生芥蒂。”王秀搖頭笑道,他何嘗沒有想過,河北廣大的平原,一個人主導戰場那就是笑話。

封元又豈能不知,分明在指向岳飛,他是和岳飛打過幾次交道,要說曲端度量狹小又剛愎自用,那岳飛就是獨斷專行,絲毫不願受別人節制。

應該說,曲端是純粹的武官,對國事政治絲毫不感興趣,心眼小卻銳意軍事。而岳飛恰恰相反,對於朝廷事務有着相當濃厚的興趣,又非常護權柄,自然會被文官所忌憚。

雖然,王秀非常推崇武人,給予他們自開國以來不曾有過的地位,也提倡士人的尚武之風,開設高低等級學校,系統培養武官,努力提高武人老粗的形象。

但是,他卻知道王秀的手段,新軍制的行營制度,還有都虞侯體系的掌控,都從最核心的層面,把武官干政化解到最低限度,旅鎮以上四大帥體制,更減少將帥專兵可能,應該是王秀隊伍將防範更嚴,只是制度更完備,又回到了太祖的路子上來,有些事知道就行了,卻不能說出來。

王秀見封元不言不語,知道他的顧忌,很隨意地道:“嶽鵬舉私心太重,恐怕日後不能善終。”

封元心下凜然,王秀這個層次的人物,說話辦事都非常謹慎,絕少用過激性言論,說到自取死路,已經算是最嚴重的話了,他想了想才道:“嶽太尉偏執,恐怕不如意,會鬧出不小亂子,只是他有統率才略,還需善用纔是。”

“嗯,嶽鵬舉才華橫溢、有勇有謀不假,卻不能審時度勢,治兵用將如同私兵。”王秀似乎在自言自語,又道:“我一直力排衆議,大用嶽鵬舉,他卻絲毫不顧我心意,做是率意爲之,要再不知好歹,恐怕是禍非福。”

封元是心裡拔涼,看來王秀對岳飛忍耐到了極限,甚至有了些殺意,急忙道:“嶽鵬舉是有心無力,他幕府中李若虛等文人,纔是真正要防備的。”

任誰都知道,南遷時各地大將的部隊,朝廷掌控力還不是很高,隨着王秀蟄伏五年的暗中拉攏分化,最終新軍制橫空出世,用諸多高等都校的官階,把那些舊軍徹底打亂,才解決武官擁兵自重威脅。

第1097章 封元的打算第28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3第1466章 困境第1223章 北伐阻力初現端倪第1174章 宮變1第645章 還是當年的邱雲第1371章 張過的應對第86章 對未來的規劃第1143章 藩屬就要認命第910章 王秀的手腕第528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44第871章 西北戰事的廷議1第61章 解試1第778章 王家內眷1第303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12第1291章 血色驕陽之鬥將第140章 總理各國事務公署第865章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688章 王秀對金的挑唆3第1060章 兩位都指揮的難處第27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3第1465章 襲擊轉運通道第1259章 賀氏第19章 最白的糖第1370章 老將的即將落幕第1215章 草原第606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51第103章 國學精華第1656章 讓女真人自己打自己第601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6第1647章 邊事未靖行在波瀾起第523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9第1673章 她是我姑母第1395章 禍起江寧之宣德門內第32章 沈默第1617章 兀朮隕落第1203章 王門子弟的面子第1049章 罔存禮的悲哀第659章 人死不能復生第1558章 張過的仁慈第684章 軍事貴族的內訌第837章 王秀的手段第139章 秉燭夜談2第1248章 保皇一方的反應第375章 海闊天空2第902章 絕地之戰8第1671章 送別張啓元第467章 李長昇的志向第154章 王秀的不情願第1031章 党項人的悲哀第1316章 血色驕陽之反殺第737章 南海好局勢第87章 此景猶如畫中人第1350章 丟臉的同窗第1407章 禍起江寧之看誰棋高一着了第1311章 血色驕陽之景波的打算第833章 大宋士民的憤怒第431章 大中建炎元年第630章 京東戰事起4第916章 李乾順要完了第1390章 禍起江寧之前夜9第1341章 兀朮生病了第108章 好兄弟明算賬第1559章 僵局第656章 兀朮的戰術第784章 反擊第679章 秦敏2第311章 月殿影開聞夜漏8第1063章 封元掛帥第802章 刺殺第1075章 最後決戰12第1130章 搏一搏第1614章 決戰之殺劉正彥立威第1640章 蔡鬆年歸降第521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7第82章 瘋狂的陸天壽第1213章 報仇第911章 高升的悲哀第106章 東京第884章 南北的策略1第57章 琴瑟和鳴第943章 變局中的殺伐果斷第433章 和談第155章 紅燭下品佳人1第1254章 佛道合流第1327章 朱璉的責備第1674章 王秀入行在第122章 龍飛榜的危機第361章 東京保衛戰50第628章 京東戰事起2第216章 戰3第1269章 血色驕陽之無能爲力第754章 王氏的政治智慧第51章 經營之道第735章 蔡易的奢華第1510章 闖大禍了第76章 州學前那點破事1第263章 一場政治鬥爭5第376章 海闊天空3第1655章 風雲易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