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8

???行在南京,江寧府剛剛成爲大宋行朝都城,萬事都沒有齊備,皇宮只能臨時湊合,比較簡易。

崇政殿,不過是一間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大殿,幾位行朝最有權勢的人,正在進行激烈的辯論,朱璉卻冷眼旁觀。

孫傅冷眼看着唐格和張叔業、李綱進行爭辯,秦檜則面色木納,不言不語,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模樣。

“娘娘,洛陽大捷,虜人損兵折將,河北義軍紛紛舉事,正是朝廷北上大好時機,數十萬大軍枕戈待旦,朝廷一聲號令,可復三鎮祖宗陵寢。”李綱非常看好時局,力主抓住時機北上,不給女真一點喘息時機,他顯得非常興奮,恨不得自己操刀上陣。

朱璉坐在玉簾後,一直沒有說話,誰也看不清她的表情,也揣摸不到她的心思。其實,她早就把王秀的密信看了幾遍,對局勢有了較深瞭解,就想看看兩府重臣的態度,還有他們對待王秀的底線。

唐格很不滿,冷冷地道:“粘罕雖敗,但虜人主力猶在,最多隻能算是平局,河東婁室部虎視眈眈,虜人在京東仍然攻勢迅猛,兀朮甚至在叛臣孔彥舟引導下,深入宿州一帶。北伐雖好,卻不是時候,朝廷需要以和爲主,勸顆農桑,休養生息,萬不可輕啓刀兵。”

“唐大人,韃虜兩路南下,早就刀光劍影,血雨腥風,實是知輕啓刀兵何意?”李綱氣憤不已,人家都打過來了,唐格還妄談不可輕啓刀兵,當真是可笑之極。

當年,唐格和耿南仲相善,甚至可以說唐耿二人主持朝政,它們力主南北議和,結果搞的國破家亡,二帝蒙塵,他是記憶猶新的,現在王秀主持的南北議和,他就很不甘心,但爲了行朝南遷安穩他忍了。

如今,行朝已經安全,虜人主動南侵,這就觸犯了他的逆鱗,是可忍孰不可忍,不反攻怎能嚥下這口氣?要不是唐格身爲宰相,不像耿南仲那樣齷蹉,他早就怒目相加了。

唐格毫不退縮,他怒視李綱,沉聲道:“天下戰事頻頻,生民,民生疾苦,虜人背盟南下,朝廷大軍給予迎頭痛擊,正是重新定盟大好時機,讓朝廷有數年養息。”

張叔夜眉頭微蹙,緩慢地道:“粘罕失利,虜人不可能再有大作爲,唯有兀朮不知死活,區區數萬人敢直逼淮上。朝廷應該速速頒佈詔令,王大人彙集精銳南下聚殲兀朮,再集結兩大宣撫司會戰虜人。”

秦檜翻個白眼,暗自冷笑不已,說的可真容易,人家萬餘人就敢對抗數萬宋軍,真要難爲死王秀。再說,你在淮南北部和馬軍周旋,簡直是找死,張叔夜算是知兵的大臣,竟然也說聚殲兀朮,可見被北伐好夢衝昏頭腦。

唐格冷冷一笑,不悅地道:“一廂情願,王大人在徐州總兩大宣撫司,粘罕主力猶在,訛裡朵攻勢猛烈,自保尚不足,談何反攻。”

李綱針鋒相對地道:“以唐大人之見,再次割地求和,棄五路稱臣?”

秦檜嘴角微抽,立即判定李綱有所指,割讓河北、河東是王秀主張,棄五路有些影射嫌疑,搞不好真會被人抓住小辮不放,那是可就被動了。如今,朝廷剛剛遷到行在,新一輪的權力分配即將開始,被人握住老二的滋味,可真不好受。

不過,李綱的話對唐格頗有殺傷力,當年唐格主張割地,被開封士民圍攻,最後罷相歸第,但他有自己的政治理念,絕對和無恥投降有根本區別,而是根源於朝廷無法再戰,最終與耿南仲的車底決裂,也是因耿南仲這廝超過底線。

孫傅臉色也不好看,李綱有點太過分了,不僅影射王秀,又讓唐格下不了臺,畢竟人家是爲了朝廷,決不能容你說三道四,他厲聲道:“割讓河北河東,是兩府公議,棄五路又是誰說的?”

李綱立即意識到不妥,他犯了個原則性錯誤,打擊面太寬了,甚至連張叔夜也會心生介荑,畢竟割讓河北河東是公議,但他嘴上卻絲毫不讓,道:“在下以事論事。”

秦檜看準機會,發難道:“李大人,王大人正在前方浴血奮戰,兀朮即將飲馬淮上,還是以大局爲重,驅逐虜人爲上。”

這話簡直在打臉啊!你李綱說的好聽,那都是鏡中花水中月。正如王秀北上時說的,一切以打退女真人爲目的,其他的事先放放再說。激進士人要求收復失地,但在真正睿智之士眼中,王秀的話才中允,至少是務實言論。

再說了,人家在血水裡泡着,你在背後發放厥詞,本身就是很不仁義的,牽扯到人品問題。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河北河東不復,沿河、陝西耗師糜響,天下黎民何堪重負?”李綱憤憤地道。

秦檜撇撇嘴,笑道:“李大人憂國憂民啊!誠如所言,河北河東淪陷,戰事頻頻,天下黎民民生困苦。但是,怎樣去打?區區沿河戰事,各路常平上書告急,朝廷已經是庫空糧盡,數十萬大軍北上,吃喝哪裡來?又用什麼對抗虜人十萬馬軍?大人隨天子南幸,難道沒看到餓殍遍野,徵人不決於道?一夫從役,舉家失業。”

在場衆人一陣沉默,連李綱也無話可說。任誰都明白,光開支這場防禦戰,就把江北各軍州的常平掏空了,銀行湊集的三百萬貫,連個水漂也沒見,直接就見了底。再打下去,朝廷會面臨破產的窘境,各路自籌錢糧,勢必會權力下放,有違朝廷立國根本,誰也不敢談敏感話題。

至於增加賦稅,當此亂世朝廷掌控力不足,各地的匪患連連,生民艱苦度日,你要敢增加賦稅,那纔是取死之道。

一句話,不優先穩定發展,解決財賦問題,不要說收復失地了,就是能不能防禦都成問題了。

孫傅見衆人默不作聲,不得不道:“秦大人說的不錯,當務之急應退去虜人。”

張叔夜慢慢頷首,淡淡地道:“孫大人說的是。”

第913章 機速使臣的分歧第1211章 元帥府的無奈第561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第1041章 西平府完了第1282章 血色驕陽之高平之殤第654章 再次醞釀決戰第950章 王秀的呵斥第303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12第664章 難堪的戰事第679章 秦敏2第212章 有點不太對勁第859章 兩銀法順利試行第942章 我的殺戮是文明進步第1661章 打趣張啓元第111章 夏殤之 高升的妥協第915章 正式開戰第1107章 夏殤之拋棄第733章 上清雲霄觀6第1227章 開發琉求第1399章 禍起江寧之叛亂進行時3第471章 波瀾又起4第1525章 秦敏會迪古乃第1150章 王門九子十五傑第234章 利國風雲14第1104章 夏殤之散亂第1245章 衆人的別樣反應第945章 針鋒相對第836章 二元君主制的開端第656章 兀朮的戰術第338章 東京保衛戰27第1644章 大家的前程第1363章 謀劃反叛第112章 張俊的善緣第1422章 禍起江寧之平亂7第494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0第566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1第1477章 北方第1083章 窮途末路第518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4第231章 利國風雲11第27章 王秀的愁和莫言的笑第744章 父子的矛盾第890章 王秀的憂慮第1366章 強攻第1667章 小輩們開始不安分了第1080章 最後決戰17第798章 殿對第221章 利國風雲1第388章 轉折時刻8第159章 趙佶的心思第28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0第1528章 見準女婿第107章 白礬樓第745章 夫妻的商議第631章 邱雲的桃花運第1296章 血色驕陽之南寨第107章 白礬樓第1320章 秦檜的上位和憂慮第692章 李綱的到來第1423章 禍起江寧之平亂8第1081章 最後決戰18第1673章 她是我姑母第1618章 決戰之行轅被襲擊了第182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4第1500章 河西捷報1第1037章 大規模攻勢第1447章 範宗尹的驚懼第1123章 人生的隔閡第578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3第893章 戰起第206章 回鄉3第899章 絕地之戰5第380章 王秀的路第180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2第424章 內訌第1594章 決戰之增援第453章 南遷6第83章 反客爲主的交易第72章 陰險的張啓元第1107章 夏殤之拋棄第1673章 她是我姑母第709章 對二元君主制的想法第430章 可惡的螻蟻輩第881章 宣撫處置司第1039章 黃藥石的首次實戰運用第690章 形勢的變化第816章 家國辯論第495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1第1088章 王秀很不高興第1154章 中秋之變3第28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7第460章 南遷13第145章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1第1485章 定反擊策略第943章 變局中的殺伐果斷第35章 人心人性第1581章 胖子的忽悠第1658章 北方割據形勢第98章 商水縣的博弈9第1088章 王秀很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