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十六章 路上行人

大漢元年八月廿三。

蜀中陰雨綿綿,蜀道之上更是行人稀少。

劍門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曾經是李藎忱和韋孝寬等人激戰的地方,站在劍門關上向東眺望,可以看到一直向東南方延伸的山谷,那便是曾經成爲北周大軍飲恨之地的蒼溪谷,只不過時至今日,戰事已經平息,劍門關這曾經的邊陲要塞也變成了大漢腹心之地。

因此關上的守軍也不過只有兩三百人,對於如此雄關,人數已經足夠。

就在這風雨中,十多個人沿着蜿蜒的山路拾階而上,風雨茫茫,在這羣山環繞之中,他們的身影看上去那麼渺小。

不過當守關的仗主看到來者的令牌之後卻不敢怠慢,急忙讓手下的人準備好飯食和乾淨的衣服,而仗主親自引着來者走上關樓。

“劍門雄關,名副其實啊!”伸手扶着城垛,斗笠下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年輕人,“真不敢想象我們剛纔就是從那崎嶇的山路上走過來的。”

“過了劍門關,這路就好走了。”跟在他後面的中年人顯然已經“老於此道”,微笑着說道,“雖然這天公不作美,但是三四天之內抵達成都還是差不多的,到時候順流而下,很快就可以抵達建康府。”

年輕人有些不滿的說道:“就是這老天,若不是連日大雨,沔水浪急無法放舟,咱們說不定現在已經在襄陽了。”

中年人勉強笑了笑,這畢竟不是自己決定的,之所以要走蜀中,實際上還是身後那個正在和仗主聊天的人決定的。

這憑欄眺望的就是年輕的李淵,而跟在他身後的中粘人則是長期以來一直負責和蜀中聯繫的楊約楊惠伯,現在大漢建立,而弘農楊氏、長孫氏和李氏等家族逐漸退出關中,楊約自然也就不需要擔任這個任務,入了新成立的通事館,作爲通事卿之下的通事郎。

而正在和仗主低聲交談的人,就是新任的大漢太尉府參軍楊素。雖然不知道這個參軍和之前各個時代的參軍有什麼區別,但是肯定是在將軍一個級別的,因此仗主自然不敢怠慢。

據說這位參軍可是陛下欽點的,而且離開漢中的可是實打實的西北巡撫徐德言和雍州刺史長孫晟親自送出城的,並且飛馬傳報接下來的每一站,務必要好生接待。

“入蜀中,一路考察蜀中的佈防還有經濟、人口等等,才能知道蜀中在大戰爆發的時候能夠發揮出多少力量。”楊素似乎聽到了李淵的抱怨,徑直走到他的身邊,“怎麼,你覺得某的這個安排有問題?”

這一次南下繞遠路,一來是因爲天氣原因導致原本就鳳高浪急的沔水更加難以行舟,二來也是因爲楊素的堅持。在楊素看來,自己這個參軍在接受到任命的時候算起,就算是走馬上任了。而作爲太尉的蕭摩訶對於巴蜀的實際情況瞭解應該不多,所以自己這個參軍自然就有必要把巴蜀、漢中和西北等地的情況實際調查之後報告給蕭摩訶,以避免之後做出戰略部署的時候出現誤判。

不過畢竟楊約也好,李淵也罷,都沒有站到這個高度上,不理解楊素這麼做的意義也在情理之中。

李淵頓時臉一白,身爲家族的家主,他雖然年輕,但也算是經歷過很多考驗的了,本身也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兒,要說真的害怕,恐怕也就是眼前的楊素了,楊素一開口,就算是他有滿腹牢騷也都只能抓緊憋回去。

見李淵雖然低下頭,但是明顯憤憤不平的樣子,楊素不禁莞爾:“怎麼?”

李淵跺了跺腳,終於忍不住了:“兄長你且說說,你擔任的這個參軍到底是幹什麼的,不就是給他蕭摩訶打雜的麼?而你好歹還有一官半職,我竟然只能先去什麼金陵書院學習!”

楊素和楊約下意識的對視一眼,忍不住大笑。

而楊素拍了拍李淵:“陛下的這個安排並沒有什麼問題,我們關隴世家初來乍到,直接位居高位的話未免會引起其餘人的敵對,而參軍這個位置······並沒有你們看到的那麼簡單。”

李淵和楊約都怔了一下,楊素沉聲說道:“這個職位說起來或許可以理解爲之前的大司馬,作爲太尉的副手有決斷的權力。同時一切的兵馬糧草後方調度實際上都將掌握在某的手中,可以說太尉負責在前面統籌佈陣,而某就負責穩定整個大後方。”

“這······”李淵艱難的嚥了一口吐沫,“這絕對不是參軍兩個字能配得上的。”

“至於之後怎麼樣或許不得而知,但是至少現在這樣未嘗不是對某的一種保護,”楊素斟酌說道,同時目光落在李淵身上,“至於你,心浮氣躁,去念唸書並沒有什麼壞處。”

李淵還想要爭辯什麼,不過看到楊素神情肅然,頓時憋了回去。

楊素的目光隨之飄向關城外的煙雨江山。

雖然前程茫茫,但是越是這樣越是能夠讓人感受到挑戰性。

這纔是自己嚮往的生活啊。

——————————

戰馬在建康太尉府前勒住,人立而起。

這太尉府實際上就是之前吳明徹的司空府。看到這府衙,蕭摩訶一時間有些恍惚,不過他還是飛身下馬,而一名已經等候多時的官員見到蕭摩訶過來,頓時欣喜的將手中的戰報遞過去:

“太尉,嶺南戰報!”

蕭摩訶伸手接過,匆匆掃了一眼。

蕭世廉率軍兵發鬱林郡,因爲連日大雨,兵馬進展不順,若不是水師藉助水漲的機會抓緊轉運糧草——對於靈渠這樣逆水行舟的地方,水多一些並沒有壞處——恐怕就連糧道都會被切斷。

不過天氣不好可就意味着大軍很難展開,攻城之類的也會增加難度。好在李詢的偏師包抄到位,總算是切斷了百越部落向西撤退的道路,說不定能夠逼迫他們棄城南下。

“陳智深的兵馬到哪裡了?”蕭摩訶如旋風一般捲入議事堂,聲如雷霆,整個議事堂上所有人都驚了一下。

“參見太尉!”

蕭摩訶擺了擺手,正好看到了裴子烈。他還沒有抵達建康府的時候,就是裴子烈在主持太尉府的事宜,對於女婿,蕭摩訶也沒有什麼好客氣的:“陳智深的兵馬爲什麼還在福州以北?!”

第一一八一章 北人侍衛第一六二三章 起邊釁第八章 危機第一千一十章 建康之亂第二百九十三章 北天崩第一百二十六章 可還有人?第一二八零章 內府第二零九零章 浴血雁門第二二四五章 牛刀小試第一五五九章 比技術更重要的第一八四六章 韓擒虎的殺威棒第七百二十九章 識時務者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當舉薦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情無情第一七八九章 順理成章第一三七二章 朕給過機會第十五章 凌遲第一一四八章 復仇之火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一九二四章 爾是何等官職第一二一三章 跬步第一五零六章 神醫第八章 危機第九十二章 向何方第一百零六章 血夜第一百九十七章 家書第一七一四章 上陣父子兵第四十章 驚現第二二七六章 最惡劣的思想第一七六零章 陛下的緋聞滿天飛第九百六十七章 樂昌的請求第二一一二章 來生還是兄弟第一一九七章 楚囚第一四二四章 韓擒虎的猶豫第五百八十五章 立足第一六六六章 引他南下第一二一七章 入門三考第一三一二章 兩大都督第二零七三章 興祖老弟,興祖老兄第二一零三章 親守此地共存亡第二百六十九章 飛將軍第九百五十章 徐陵到來第二二五一章 黎明前第二零四一章 巴人將士第一千一十三章 江州之變第一千四十三章 入城第九百零九章 去西北的人選第一二八九章 先登,先登!第七百二十五章 請願第六百六十章 典禮流程第二一八四章 合圍和解圍第七百五十三章 棋逢對手第一七五九章 家國第一七一七章 赤與青,山河鼎沸第四百三十七章 新年第一天第一九三六章 海運的發展第一一九六章 從夫還是從父第四百九十九章 斗的是耐心第四百五十四章 賨人李迅第一四四一章 元家的雞蛋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與火第一三四三章 沒完沒了第一一五八章 是談判不是求和第一九五八章 國家未來,在陸也在海第二零八零章 何爲重第二零八四章 巡撫之信第一五五九章 比技術更重要的第一五零八章 人生軌跡的改變第三百五十六章 兵源第一千一十章 建康之亂第二零九三章 達成共識第四百九十章 動向第三百五十八章 萬川第一五二四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二零六四章 北岸對峙,壕溝之間第十九章 火光第七百零四章 原諒我的任性第一八九九章 斷了腿的駙馬不足爲慮第一九二零章 江東子弟需要的是共贏第一六三四章 市場的胃口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陰沉沉的天第一一八七章 忍無可忍第一千一十九章 顛倒第一三二七章 曾經的夢魘第二三七一章 歲歲有今朝(本卷最後一章)第十七章 弱點第四百七十一章 他在想什麼第一七八四章 鏖戰前夜第一百二十九章 桂冠第二一三六章 大佬們的沉默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家都是自私的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年前的寧靜第一千四十四章 井軲轆在轉第一九九五章 獨孤永業會懷疑的第七百零二章 孔範第二零七七章 願革除功名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一八九六章 叫罵第一二八三章 在疏不在堵第二零七零章 你們也太不靠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