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八章 南北之別

同時還得控制北方的人口,讓其不能增長過快,否則同樣都是人生人,肯定北方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也就更快。

這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李藎忱想要做到後者,還得不斷挑起北方的爭端,然後從現在來看宇文憲和楊堅也意識到雙方在短時間內恐怕很難徹底吞併對方,所以已經開始着重於積蓄力量,準備通過一戰定勝負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像之前那樣接連不斷的大規模衝突肯定會越來越少。

同樣是大戰,大規模會戰和連續不斷的小規模交戰,所帶來的傷亡肯定是有所不同的。

小規模的交戰中,可能雙方的傷亡情況很有可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尤其是在斥候小隊的作戰中更爲常見,雙方的斥候隊伍本來的任務之一就是砍斷敵人的爪牙,所以對於對方的斥候從來都是斬盡殺絕,而大戰卻有所不同。

一支龐大的軍隊想要保持完整的戰力,戰損不能超過三成到四成,即使是精銳部隊,實際上也就只能承受戰損五六成的壓力,畢竟二分之一的死亡率就已經足夠讓心志堅定的人也感受到恐懼。

一支軍隊可以拆分開來作戰,可以化整爲零突入敵軍腹心,但是很難眼睜睜的看着敵人勢不可擋的壓上來、看着自己身邊的袍澤弟兄一個接一個的倒下。有的時候人性和人心就是非常神奇和難以捉摸的。

因此在大規模作戰之中,雙方的交戰時間長、交戰地域廣,但是並不代表戰損比就會高,當大軍支撐不住而崩潰的時候,實際上很多士卒是被抓住而不是被殺死,否則也不會有當初長平之戰以及秦末之亂中,白起和項羽這兩尊凶神坑殺降兵的史實。

一旦宇文憲和楊堅準備將以後的交戰方式從原來的小規模連續衝突變成大會戰,那麼就意味着北方的人口只會流動但是不會大規模的減少,反正不管這些青壯年流動到什麼方向,肯定不會流動到李藎忱這裡,因此南北的人口差距就依然會越來越大。

就算是李藎忱有翻天之能,也不可能真的能夠在每一場戰鬥中都扭轉這樣的兵力劣勢,尤其是現在他對於戰局的判斷已經完全不可能和以前那樣有足夠的歷史依據,所以接下來的戰鬥對於大漢來說註定了就是殘酷而慘烈的。

李藎忱是想要結束這亂世,但是他不可能真的有什麼仁慈之心,至少從現在來說,把北地的兵馬全部都趕盡殺絕纔是讓天下一統更快到來的最佳辦法。

“啓稟陛下,臣等已經商議多日,”蕭摩訶此時沉聲說道,“對北方的戰事,臣願獻三策,這也是臣和顧公諸位商議之後的結果。”

李藎忱跑出去逛了一圈,建康府中的文武大臣當然也都不是吃乾飯的,他們也在思考如何才能解決眼前的僵局。

當即蕭摩訶伸手在輿圖上一指:“現在我大漢的制度改革已經按部就班的進行下去,而軍中改革在前線各軍之中已經完全落實,後續新編各軍也在整頓,另外水師方面因地制宜,進行的改革稍有不同,皆已經報於陛下。”

李藎忱微微頷首,這個他當然是知道的,作爲優先改制的漢中諸軍,在這一次的西北之戰之中表現的非常突出,而對於水師來說,畢竟軍隊的構成框架和陸師有所不同,但是王昌和戚昕還是一點一點的落實下去。

畢竟在李藎忱的設想中以及現在的確在實施下去的計劃之中,水師都將在建設成爲一支規模龐大的海軍,而在長遠的未來,這一支海軍將會作爲東路進軍的決定性力量。

淮北防線已經固若金湯,想要在短時間內取得突破顯然是癡人說夢,所以李藎忱乾脆寄希望於水師,以求能夠通過水師越過淮北防線,從海上直撲青州。

而蕭摩訶緊接着說道:“現在要在我們已經有的框架下組建新的軍隊,尤其是要把一支支隊伍填充進去,把還沒有接受整編的南中各部、嶺南各部轉化爲實際的戰力,這樣就可以頂替留守後方的兵馬,甚至作爲後備開赴前線。”

頓了一下,蕭摩訶補充一句:“但是這樣的兵力整編肯定是要在農耕以及工坊生產都不受到影響的情況下進行的,而我們要儘可能的給予每一個青壯年足夠的行軍和陣列訓練,做到全民能戰能耕。”

“耕戰,國家之本也。”戶部尚書駱牙此時開口說道,“戶部上下已經統計了十年來的南方各地歲收變化,以爲陛下參考。”

粗略的掃了一眼駱牙呈遞上來的厚厚的奏章,李藎忱不由得感慨一聲。自從侯景之亂以來,江南元氣大傷,再加上十多年前的華皎之亂以及後來的淮南之戰,江南好不容易再積澱下來的家底也幾乎消耗的差不多了,以江南百姓爲主的軍隊消耗的七七八八,自然也就把江南的青壯年勞力也消耗掉了,以至於長期以來江南的城鎮密集度甚至都比不上嶺南。

一直到李藎忱把南陳取而代之,江南的歲收纔開始有所起色,這個歷史上華夏民族千年來最繁華的腹心之地,終於再一次開始展現其強大的生產能力。

不管怎麼說,南方的水土的確更容易生產出來更多的魚米以供養人口,當更往南的地方,糧食的產量也就更高,另外還有更多種類的水果和珍奇異獸,所以也更容易養活人。

有的時候李藎忱認爲越往南的國家越是難以崛起,很有可能就是因爲悶熱的環境和充足的糧食讓他們過於懶散,比如後世赤道沿線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崛起的大國,而在華夏古代,南方的王朝一般也都是偏安之後被征服。

除了在體型上存在差距之外,更主要的還是因爲南方的富足讓他們並不想成爲“戰鬥民族”,而是更貪圖享樂、沉溺於安逸的環境之中,而在北方的寒風之中瑟瑟發抖的遊牧民族,自然也就更希望能夠征服別人以獲得更多的糧食。

溫飽,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不基於溫飽好日子談別的,都是耍流氓。

第二百八十一章 封賞第一七六六章 勢如破竹第三百四十七章 初生牛犢第一二一二章 西北還是武關第二二七七章 落葉滿長安第一八六二章 如果只是醉酒的話第一八二八章 不消停第一三八二章 得力助手第七百三十一章 告辭第一六三六章 戰爭的前奏第二二三零章 不一樣的世家第九百二十三章 皆成故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氣運第三百三十七章 歲歲不得清平久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鉤第一六三三章 皆我族類第一三二三章 你的忠義不對第一六三九章 大定第一六九三章 精神標杆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八百二十八章 曹孝達的想法第一六零零章 誰能同去第一二七零章 類似的開局第一四五一章 不是巧合第一二八一章 穩坐釣魚臺第四百二十一章 脣亡齒寒第一二一零章 行酒令第一五八三章 賣姊姊第一一四四章 乃不知有漢第一八四四章 蒲阪津和風陵渡第八百五十二章 有死有活第一千四十六章 怎麼安置第七百七十七章 鵝卵石和統籌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目的第一六四零章 戰爭爆發第一六六七章 朕與你們同在第六百四十九章 練兵第二二八四章 西寧第一千二十三章 兩路進軍第一八七二章 關中男兒耐苦戰第八百三十章 稍顯既逝的笑容第五百四十三章 昏招第一七五五章 年輕的白袍第四百五十一章 對不住第八百一十二章 順水推舟第一三八三章 宇文忻的建議第一九六三章 教育科目的多樣化第一五零三章 年輕人的較勁第一八一六章 “離經叛道”的二劉第九百三十一章 錢不能堆着第七百六十八章 狂風捲地第二二三九章 蒸汽時代的曙光第二一二五章 教子無方,臣妾有罪第二一七五章 低級的錯誤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火第一百八十九章 孤家寡人第一二六四章 權力的巔峰第四百六十五章 攻和守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一二九三章 兩代人之間的爭鋒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訪第二十一章 埋伏第一八七八章 河東義師第二百六十三章 章山,陰山第一二零四章 臣堅持所請第一四六三章 班師回朝第三百一十五章 火第一三七四章 藍田受降第五百三十七章 背水第五百零七章 驚人的消息第一六一二章 天下糧倉第五十七章 恩人之後第二百三十五章 衝過去第一百零六章 血夜第一六七六章 揚武軍,死戰不退!第一千七十七章 交流第二百八十一章 封賞第一千八十九章 共同的敵人第一三三九章 韋孝寬的掙扎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城第一七零三章 回來加班吧,諸位第一五九四章 秋來得快第九百四十四章 人口與人才第七百五十五章 定軍山第八百四十三章 頭狼和狼羣第四百四十二章 濟濟一堂第三百九十四章 功還是過第一九七一章 打眼睛第七百九十六章 頗有微詞第九章 秘密第二二零四章 逃跑屬狗,打仗就慫第二零八一章 晉陽城第五百二十七章 天亮了第三十二章 身份第二零四二章 火槍雖好,不是萬能第六十三章 介紹第二十二章 撤退第一千九十三章 轉角遇見突厥第一一三六章 入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