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六章 西北餘聲

大年前一天,整個建康府都張燈結綵,洋溢在喜慶的氛圍之中。

這一年在很多人來看過的實在是漫長,從四月李藎忱出蜀入江南,再到八月南陳舉國而降,李藎忱於建康府稱帝,短短半年之內,江南改朝換代。這雖然也是大家早就能夠料到的結局,但是李藎忱摧枯拉朽的進攻更是讓人們深切地意識到,一個新的王朝正在以勢不可擋的氣勢崛起。

而到了冬天大漢的西北之戰更是作爲立國第一戰令所有人刮目相看,這也說明這個以南朝爲依託重新建立的新的王朝,不再侷限於江南一隅之地,而是在積極的向外拓展,甚至已經能夠在北方佔據一席之地。

對於大多數的建康府百姓來說,今年過得雖然精彩,但是和他們也的確沒有太大的關係,改朝換代了,出現了很多新鮮事物,不過日子還是那個日子,只要不要他們的錢財性命,誰坐在龍椅上實際上對於他們來說都沒有太大的區別。

歷經亂世的百姓,早就已經看淡了,也因此每一個年關他們都看得非常重要,因爲這意味着平平安安的一年過去了,而他們又要迎接新的充滿未知的一年。

皇城外的喧鬧聲並沒有影響到御書房之中氣氛的冰冷。

李藎忱的手中拿着擬定好的西北之戰功勞封賞,對於上面的封賞劃定他並沒有太大的意見,但是有賞就要有罰,對於西北幾個世家在這一次西北之戰中的不配合,李藎忱絕對不會輕易的放過他們。

大漢是要在未來一統天下的,自然不可能在內部有這麼多不配合的聲音存在。

在座的官員們都屏住呼吸,他們知道陛下現在的心情很不好。

“自身有餘糧不上繳,惡意收買官員,賬目偏差。”李藎忱把奏章重重的拍在桌子上,“天水梁氏在此戰中無功有過,甚至還收買了我大漢三名官員意圖貪污軍糧,若非白袍及時發現,還不知道會讓這些人弄出什麼亂子。”

目光環顧下面的所有人:“都說說吧,怎麼辦。”

實際上李藎忱說的這些雖然都是大錯,但都是每個世家心照不宣甚至有的時候還會互相遮掩的事情,歷朝歷代對此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沒有影響到整個國家的運轉,在國家尚且還需要這些世家存在的情況下,這些都是可以容忍的。

這一次天水梁氏雖然有些貪心了,但是也只能說是“狗改不了吃屎”,更何況歸根結底天水梁氏只是有這個意圖罷了,還沒有真的下手,充其量也就是在西北之戰中不怎麼配合,陛下竟然會一下子動了這麼大的肝火?

御史大夫裴忌當即出列沉聲說道:“啓稟陛下,按律當斬!”

“斬幾人?”李藎忱淡淡說道。

一咬牙,裴忌還是說了出來:“三族!”

“三族可夠懲戒?”李藎忱的聲音愈發冰冷,“若是此事真的發生,西北之戰因此功敗垂成,當斬幾人?”

這一下御書房中更是安靜的只剩下了呼吸的聲音。

西北之戰關乎着大漢在西北的戰略,若是西北之戰敗了,那麼不但西北丟的乾淨,而且大漢在巴蜀的精銳也會盡數喪失,這樣大漢甚至能不能守住巴蜀都是一個問題。

裴忌甚至覺得自己感受到了額頭上的汗水,陛下如此逼問,想要幹什麼?不過他還是咬着牙說道:“夷九族。”

“夷三族,九族內發配南荒。”李藎忱終於下了結論。

“遵旨!”裴忌如釋重負。

陛下要是真的把天水梁氏全族都殺了,分明就是要對所有的世家宣戰了,畢竟今天能夠殺了天水梁氏,明天后天自然也可能就要了在座的諸位的腦袋。

而現在只是三族,說明陛下的憤怒還是在可控範圍之內,滅直系三族在南北朝這個人頭隨時都有可能落地的亂世之中還真算不得什麼,不過不管怎麼說也都是新朝開始之後第一次滅三族。

如此一來陛下對於世家的警告也已經達成了,陛下表明瞭自己的憤怒,告訴世家們,不但在之後做事都要小心一點兒,而且在接下來自己要做的事情上最好不要橫加阻攔。

說完罪過,就是功勞,李藎忱沉聲說道:“西北之戰,侯秘和於璽併爲首功,這個可有人反對?”

侯秘出身侯氏,而於璽則是關隴世家,可以說西北之戰獲利最大的就是這兩個在朝堂上本身也分庭抗禮的團體,至於巴蜀世家,他們的側重點本來就在財貨和工商上,自然也沒有指望着能夠在這樣的戰爭之中佔據多少功勞。

經過這一戰,侯秘和於璽分別加左衛將軍和右衛將軍,這樣的官職高於雜號將軍,已經是和四鎮四安平起平坐的了。而這兩個年輕人的上升,也意味着大漢又有更多的年輕人嶄露頭角。

而已經流露出解甲歸田之心思的於翼,賞賜侯爵、開府儀同三司之後,李藎忱准許他來建康府養老,反正奉命組建專門教授行軍打仗相關知識和策略的學院正在組建,作爲第一任山長的吳明徹對於於翼這樣的老將自然是“磨刀霍霍”。

除此之外,西北之戰中曹忠、徐德言和長孫晟等人也證明了自己獨當一面的能力,自然各有封賞。

有賞有罰,西北之戰總算是可以蓋棺定論了。

“臣等無異議。”

李藎忱微微一笑,畢竟都是經過幾次討論、更不知道多少次利益拉鋸之後的結果,自然不會有人在這個時候跳出來唱反調:“既然如此,現在就儘快把封賞發下去吧,大軍既然已經回到了漢中,那麼算來在上元節後半月內賞賜到位。”

“臣等遵旨!”

陛下的心情看上去終於好了一些,顧野王等人也都鬆了一口氣,畢竟李藎忱平日裡總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樣子,讓人多少都能夠受到年輕人的輕浮,但是也正是因此,李藎忱似乎也很少生氣發火,以至於顧野王等人在李藎忱驟然發怒之後都訥訥不敢多言。

好在這西北之戰終究是一場大勝啊,否則不知道還要有多少人頭滾滾落地。

“新年之後兩件事,一個是準備春耕,這個自不用朕多說,還有一個選賢舉能,吏部打算怎麼辦?”

第一二六三章 豬隊友第九百九十二章 陳氏的江山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第六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旨意第一三七九章 長安一片月第一二二四章 制衡張麗華第二二一一章 難得的賭第八百八十四章 王昆的猶豫第五百三十一章 憑險而守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一五一零章 十月的嶺南第一九四五章 裴矩,牆頭草的典型第一六一四章 內河水師不是鹹魚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要出兵第二零九八章 今夜開門,迎入王師第五百二十三章 禍起蕭牆爲大患第七百七十九章 難纏的在後面第二三五零章 上天第二二零四章 逃跑屬狗,打仗就慫第一八七三章 給辛永達唱一出好戲第二百零一章 入城第一四六七章 長安事略第一四零八章 誤會,都是誤會第一八九二章 華夏的民族精神第八百一十七章 會不會是罪人第二二七五章 外戰則內安第六百七十五章 難得消閒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同的戰略思想第五十二章 生天第二一一九章 且看門外,風猶未定第一九五八章 國家未來,在陸也在海第一六四七章 潼關下,火炮初戰第一二九三章 兩代人之間的爭鋒第四百二十六章 遠方的來信第一百二十章 猜測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樂,加更一章)第七百四十三章 英雄寞第九百二十四章 密使第二一二七章 孩子的教育第四百一十九章 張開的手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五百八十七章 談判代表第一九五四章 四面開花,中路突破第二零八四章 巡撫之信第一三三二章 沒有都督的樣子第一四六七章 長安事略第一六九六章 轉進,時間不等人第三百零五章 華容第六十五章 選擇第一六七一章 援軍就在後第八百六十八章 蜀中變化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個模子第一七九四章 交給你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杏葉滿庭鶯亂啼第八百九十一章 紮營雲田第二一四零章 也不是好欺負的主兒第一八一二章 可用第二零六二章 那就沒得談了第四百九十三章 心有惴惴第七十五章 隔閡第一八四二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一八七九章 當爲將軍擒此獠第一百一十九章 睜眼第二二三九章 蒸汽時代的曙光第一一六六章 童謠第一一三四章 兩腳羊的擔憂第一一二九章 一夜披甲第二零七一章 御駕渡白溝第一三六八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一七六四章 王謙的準備第八百三十六章 名正言順第二零一一章 梟雄夢碎第一五三二章 何謂漢人,何謂大漢第九百六十三章 斥候交鋒第三百六十一章 援兵抵達第一一五四章 絕人之路第十八章 佈置第二零一七章 那就讓他們看看第一一五九章 條約是拿來撕的第一五一五章 從蠻夷到漢人第二三二二章 陛下的多重考慮第一八八八章 抓住河東第三十八章 進山第一九零零章 玉壁城第一五四六章 百步的路第三百七十三章 到底打誰第一二零六章 殺伐果斷?第四百六十六章 將旗升起第九百三十七章 掃雪第一八一零章 皇后會做人第一八零八章 團聚第一七二七章 整好以暇第七十二章 受教第九百一十章 初見李淵第一二一八章 陛下給了希望第五百九十二章 揹負罪名第四百五十四章 賨人李迅第二一三一章 龍門書院的新學生第一七二七章 整好以暇第一四四零章 後生可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