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二章 他以爲他是誰

“如果從西北直撲岐州,的確可以威脅到敵人的側翼,但是我們的側翼也就暴露在蕭關的敵人兵鋒下,同時漢中的軍隊如果無法突破斜谷和散關,就很難快速的和西北而來的大軍匯合,這樣就很容易被各個擊破。”楊素果斷的說道,顯然這個可能他並不是沒有考慮到。

蔣元遜的白眉抖動一下,老將軍在沙盤上比劃了一下:“樑睿此人長期以來都是在淮北戰場坐鎮,這一次楊堅把他調到西北顯然也是看中了他熟悉我們南朝的戰術。再加上蕭關堅固,我們一時半會不可能直接破城而入,因此從天水直接繞過蕭關攻岐州未免冒險。”

楊素和蔣元遜達成了一致,但是無疑都讓這斜谷之戰變得更加艱難。縱然西北的於翼、曹忠和徐德言這一套領導班子已經經歷了之前和突厥一戰的磨礪,但是也想要如此準確的拿捏戰場上的時機,確保可以和漢中大軍齊頭並進,似乎並沒有那麼容易。

更何況本來徐德言就應該是坐鎮漢中的,現在守在漢中的是南陳老將淳于量,老將軍上了年紀,已經經不起戎馬,因此要真的開戰,領兵的只能是小一輩的牛弘,在分量上自然也就差了點兒,更不要說和西北形成緊密無間的配合了。

“調魯廣達從江陵北上漢中吧。”李藎忱斟酌說道,“調陳智深從福州回江陵。”

楊素和蔣元遜下意識的對視一眼,品味着李藎忱這樣調動的原因。

魯廣達是蕭摩訶的心腹愛將,之前蕭摩訶能夠立足江陵甚至屢屢威脅襄陽,和魯廣達的奮戰脫不開關係。後來李藎忱破襄陽、下江陵之戰,作爲蕭摩訶左右兩翼的淳于量和任忠先後倒戈,也就只有魯廣達堅持到了最後,如果不是他的兩個兒子把他困住之後投降,說不定魯廣達會陪着蕭摩訶戰到最後。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魯世雄和魯世真這兩個都立下戰功的魯家年輕人都獲得了上前線的機會,而魯廣達只能守在江陵,顯然李藎忱對他並不是很待見。

但是這一次樞密院的設立,無疑再一次削弱了蕭摩訶的權力,也是李藎忱扶持楊素上位以取代蕭摩訶的手段之一。蕭摩訶顯然也感受到了這種實打實的威脅,因此在之前的大朝會上多少表現得不是很積極,現在李藎忱調動魯廣達前往漢中前線,明顯也是在安慰蕭摩訶以及和蕭摩訶站在一起的那些南陳將領們。

至於陳智深,李藎忱把陳智深丟在了東南兩年,就是爲了打磨他的心性,不管怎麼說這都是李藎忱麾下一等一的親信,現在前往江陵顯然也是李藎忱調給蕭世廉最強有力的一支力量。

要說真的擔心,應該是李藎忱擔心蕭世廉和陳智深這兩個膽大包天的傢伙會不會把天給捅下來。

這樣的調動也是爲了平衡內部派系之間的矛盾,同時也是爲了把大漢的後備力量逐漸向北調動。對於李藎忱來說,自然不可能總是打壓一個擡舉一個,否則少不得步宇文贇的後塵。而且一個人也不可能永遠都盯在一個地方,整個大漢的官場調動既要平穩,又不能一動也不動,應該如活水流動起來最好。

“斜谷戰事先放一放。”完成了人事調動,剩下的事情李藎忱在不清楚情況之前也不打算直接做決定,當下點了點輿圖,“斜谷這一戰應該怎麼打,還是要聽一聽漢中那邊的意見。”

楊素急忙應了一聲。

“當務之急是確定南陽的戰略,在入夏之前,朕希望南陽能夠變成我大漢的地盤。”李藎忱又補充了一句,斜谷那邊玩可以等到之後大漢大規模進攻的時候再打,但是南陽這個懸在武關之外的孤城,李藎忱是勢在必得。

“陛下,白袍的陳禹統領在外求見。”李平快步過來。

李藎忱微微頷首,叮囑了楊素等人幾句,方纔轉身出去。

“臣等恭送陛下。”楊素和蔣元遜等人一齊拱手。

重新擡起頭來,兩個人下意識的對視一眼。白袍已經幾乎完全從建康府搬移到了江北,意思也很明顯,就是要全力對付北面的敵人。因此陳禹這一次從淮北迴來,應該是要開始主持對北方的暗戰了。

明裡暗裡,這一張又一張的大網鋪開······

楊素自己都爲楊堅打了一個寒顫。

————————-

“他以爲他是誰?”李藎忱放下茶杯,冷笑一聲。

陳禹帶來了長安的消息。

之前他奉命前往淮北主持南北互市的事情,和宇文憲建立聯繫這一塊實際上是田端在負責的,而現在田端已經和程峰帶着人北上,他們將會在距離關中最近的南鄉建立新的據點,作爲這一次行動的大本營——顯然南陽要更加合適,這也是李藎忱着急拿下南陽的另一層原因——因此現在這件事的最終傳達也就重新成了陳禹的任務。

宇文贇提出來的條件很簡單,雙方相互配合,除掉楊堅,之後夾攻宇文憲,促成北方一統。之後雙方按照“沔水—淮水”的界限和平共處,而北朝作爲感謝會向大漢朝貢。

雖然細節還沒有談,但是大致應該也就侷限在這幾個方面。

這讓李藎忱很是無語。

講道理,現在大漢在荊州方向和西北方向的控制區域都已經超過了這條界線,如果按照宇文贇的這個條件,難道西北的軍隊還要退回漢中,南陽的軍隊也要退回襄陽?

這不是癡心妄想麼?

這宇文贇難道是得了失心瘋,覺得自己現在這個情況下竟然還資格和李藎忱談這樣的條件?

明顯陳禹也有些無奈,宇文贇在深宮大院之中,本來耳目就沒有這麼清楚,再加上很多事情經過楊堅的可以渲染,更是早就已經變了味道。因此會做出這樣的判斷也在情理之中。

畢竟南朝和北朝的優劣變化對於宇文贇來說還停留在七八年前,所以或許在他看來,能夠對南朝提出這樣的條件,李藎忱應該覺得知足纔對。

“宇文贇是吃乾飯的,難道宇文神舉也是麼?”李藎忱冷哼一聲。

陳禹急忙壓低聲音說道:“陛下,宇文神舉專門派人告訴我們的人,宇文贇所說的只是初步條件,尚且有可談的餘地。”

第二一五六章 三省的瓦解第二一四五章 杜齊想打自己一巴掌第一八九六章 叫罵第一八九三章 陳宣華又欠揍了?第一九二一章 怎麼變成朕帶孩子了?第一一三九章 站哪邊第二二五九章 挽救三千青絲呂梁之戰——隋唐盛世的濫觴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裡的第一五零三章 年輕人的較勁第九百三十八章 監軍第一二七一章 某相信某的士兵第二一五九章 橫渠四句第一四八六章 校閱三軍第七十九章 等待第一一六九章 定北之策第二零二九章 白溝南北,大戰在即第七百五十九章 激戰山腳第一一一零章 陣法變化第九百四十一章 加班不一定有成效第八百二十四章 黑暗和恐懼第九百五十四章 守歲第一五三九章 宣華夫人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雲涌第五百六十三章 越來越不明朗第四百五十八章 西河渡第二百一十四章 纏戰第一九七七章 甲騎恐有千餘第一千二十五章 戰爭的演變第一百零一章 遵命第三百零二章 來客第七百六十五章 牽扯利益第一五七零章 增進姊妹感情第二零四七章 征戰經年,終有今日第九百一十五章 買賣第一一一八章 一份子第六百二十七章 庭前花落第一四六八章 聽雪問政第一六七二章 混賬第七百八十四章 軍屯第七百四十九章 天下更大第一七一八章 要攔住他第三百六十八章 涪陵已定第四章 桃源第三百七十三章 到底打誰第二百零六章 默契(第一更)第二百四十八章 兵鋒第四百二十六章 遠方的來信第二百八十四章 江上第一八八六章 你這是背叛河東第二一九五章 洮水捷報第一百三十五章 散沙第五十七章 恩人之後第一三五八章 人老心老第五十七章 恩人之後第一三一五章 後繼有人第二百三十九章 勢均力敵第九百八十四章 業火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藎忱的兵第七百六十三章 硬碰硬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縟節第七百八十章 分割第三百一十六章 魚第二二一三章 防禦薄如紙第三百九十章 流民第四百四十四章 臭味相投的瘋子第一六零八章 蘇湖熟第兩千零一章 “如數”,“足額”第六百二十二章 工坊第一九一四章 不要一驚一乍第一八六七章 夜色下的風陵渡第一六五一章 不對等戰爭第一七六二章 擊鼓,死戰!第八百六十二章 安靜的清晨第二一零五章 寬心第一四一一章 等妾見到阿爹的時候第二二五零章 未晚第二零五五章 戰還是和?第四百八十二章 生與死第六百四十九章 練兵第九百三十七章 掃雪第二二三六章 抱大腿第一千六十九章 利益鎖鏈第九百六十九章 朕的命令第一七四零章 宇文氏要拼命了第一八四四章 蒲阪津和風陵渡第一三零三章 抗命第六百五十二章 家書第八百八十二章 不宜大動干戈第三百二十一章 搏命第五百四十二章 星火第一七零四章 盼望着第二零六零章 當隨大樹共迎風第一七三一章 斷後也是老夫來第一五七六章 從林邑向西第一八二九章 着急的崔世濟第二百二十七章 自稱我第二零五零章 此間誠意,貴使放心第一二四六章 蕭蕭淮上第二三二一章 孩子名字都想好了